Tumgik
#邱翠玲
Text
Tumblr media
The following members have birthdays this week:
Qiū Cuìlíng (Reirei) (January 16; 29)
Ishikawa Rika (January 19; 38)
Ise Layla (January 19; 19)
Yaguchi Mari (January 20; 40)
Happy birthday!
———
今週誕生日を迎えるメンバーは次のとおりです。
レイレイ(1月16日;29歳)
石川梨華(1月19日;38歳)
伊勢鈴蘭(1月19日;19歳)
矢口真里(1月20日;40歳)
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
15 notes · View notes
harvardwang · 1 month
Text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榮譽榜
榮譽榜
2021/03/12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11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友賢 陳冠廷 吳悅恩 紀琪云 湯育銘 廖子軒 金智勇
李悦恩 陳芮蓁 鄭楚玄 吳怡儒 陳冠典 林政閔 郭彥呈
林昕穎 柯博壬 樊洪範 王 曦 陳紜璽 金祺昌 彭吉民
11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峻安 陳威仁 吳舜齊 歐乃瑄 何凡宜 賴冠勳 唐聖傑 
張   傑 李沐澤 張安志 張哲源 黃曉祺 鄔翎民 鄭淞元
黃建智 陳俊儒 林秉緯 董翊河 賴柏安 黃勖堯 叢浩日
黃維貞 莊妤薇 童威凱 宋家興 黃苡寧 呂俊諺 王   敬
陳奕丞
11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傑興 陳飛馹 洪笥宸 黃薏珊 黃柏豪 王聖燁
廖柏銜 蔡怡安 黃博裕 郭裴珞 潘家偉 李 韡
11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建鋕 鄭乃豪 吳奕翰 李峰綸 呂孟修 柳理鈞
鄭衣涵 彭盈瑾 吳姿樺 蘇榆傑 林宏宇 邱 頎 
陳加寶 黃盈樺 許秉毅 黃祥銘 柯秉志 蔣鈞傑
謝印荃 蔡佳佑 施健安 顏毅祺
111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劉耀文 李光燡 鄭名登 張謝仁傑 臧紹棠 藍囿竣
陶子天 卜 野 蔡沛全 屈恩霆  戴維彥 黎丞軒
陳坤華 陳宇祺 莊凱傑 劉柏裕  張宸瑄 林子軒
應德樫 吳玟玟 陳莞昀 許家洋  王彥翰 董昀澍
秦詡洋 蔡國禎 蕭瑋呈
111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蔡承展    王邦宇   李明穎    王哲明   陸泓瀚    陳冠元
薛雅琪    黃維慈   楊鈞皓    蘇柏鴻   翁定謙    張澄明
紀明輝    劉家綺   陳昭穎    林佩諠   謝明翰    潘品瑜
呂信宏
111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雨修 陳彥旭 王柏騰 王靖元 龔俊霖 高家維
陳麒元 劉朝瑞 邱毓媜 高瑜懃 郭紋均
110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兆群 陳孟唐 楊智凱 蔡欣哲 陳冠宇 蕭可豪
葉建邑 黃彥欽 陳奕岑 傅振宣 陳志瑜 林儀靜
林俋帆 廖懿德 陳明穎 陳平宏 林宇晏 金莒譯
鄭貫良 曾榮威 林佳虹
​110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子駿  高平羲  李順意  林禹丞  林義昇  蘇善豪  劉永上  賴映璿
楊展銓  涂珮甄  王昱翔  汪筳逸  李香霖  方立文  呂子聖  蔡金洧
鄭學禮  張登壹  洪子晴  羅加舜  金知永  陳冠瑜  黃怡瑄  劉姿瑩
劉子琳  李挺瑋  劉文揚
​110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10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銘堯  曾冠銘  胡峻瑋  蘇文芯  林濬承  許慶成  姚羽珊  楊智凱
侯書堯  廖英順  李毓寧  賴政穎  王鈺馨  黃子庭  賴秉程  詹興瑋
慕    丞  林彣珊  鍾采君  劉峻廷  邱晉偉  張皓翔  余   崢  陳宗慶
孫    靚
 
109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朱峻葳  黃紹輔  謝添旺  朱正育  張廣澄  楊秉鈞  林澔暐  高伯宗
連泓安  顏筱甄  蔡淙和  黃伯凱
 
 
109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王律翔  馬碩澤  秦得仁  鄭琰勳  徐允恩  許碩軒  涂修銓  曾宇質
蔡翔宇  王順漢  蔡朝景  陳昱言  陳建智  蕭丞恩  郭宜雯  洪脩益
紀以謙  郭博彥  洪閔德  朱芳琪  呂偉豪  王啟哲  康翠芳  劉沛禎
蕭仕揚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鄞嘉慧  曹    彤  吳祐緯  林宥宗  何勝揚  黃靖翔  陳威宇  石光仁
潘千瑞  余柏樟  沈芳妤  王昱筌  游家慶  沈琮德  沈得桓  曾丞佑
劉彥輝  龔世宇  林彥均  郭偉達  呂學杰  林昆毅  蘇聖欽  陳    翰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08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洪郁雯   李   吉  林安蕎  張家偉  陳立朋  吳東翰  姚冠名  郭學頤
陳昫耘  顏情晴  陳均軒  簡呈宇  楊翊愷
108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至賦  曹家豪  吳哲瑋   黃信鈞  陳道賢  楊智雄  陳冠恩  劉奕頡
黃熙宇  洪佳琦  張博堯   陳冠丞  楊政達  葉重宏  吳宛蓉  陳柏霖
張宇鈞  胡榮發  楊崇杰   顏碩慧  蔡承叡  黃昶豪  許釗華  陳致恩
陳語謙
 
 
 
108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怡馨  林佩璇  曾玟靜  李    明  戚瑋宣  徐廣圻  陳以諾  孫暐翔 
 
楊沛珍  鄭為遠  張朝復  涂易瑜  吳旻憲  洪榮佑  馮郁軒  吳佩芸 
 
陳琇瑩  翁浥迪  蔡定志  陳彥均  葉志鵬  許心茹
 
 
 
108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喬䒩薷  陳子博  孔繁軒  楊旻桓  李名仁  歐嘉玲  陳奕鴻  黃臣延
 
盧至恒  馬菀嚀  許䟫源  龔士翔  劉宏倫
 
 
 
107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晴杰 陳家馨 劉仲傑 林政廷 李孟霖 陳銘仁
 
 
 
 107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廖振超  江欣學  潘祥漢  洪正霖  張豪中  陳民旻  陳弈叡  葉原銘
 
鄭亘庭  葉祐廷  葉信旻  曾多郁  鄭凱軒  陸宜宗  陳冠璿  張寶智
 
江佳臻  楊曜宇  趙國程
 
 
 
107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邱瑜惠  許郁培  陳翰星  陳昱先  莊蕙羽  曾宇鞍  張睿宏  陳靜儀
 
周琬絨  吳協益  王相智  許瑋庭  邱子倫  閆景宇  吳宗憲  莊爾修
 
 
 
 107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洋  王宗政  曾詩忠  郭沂道  范廣玉  郭阜達  黃 笙  游竣凱
 
林群翔  林谷翰  汪宗宇  王竣薰  黃煜超  賴仁傑  李俊廷  黃赫立
 
陳柏皓  蘇泓文  林祥億  呂柏樺  吳錫安  李孟霖  林資堯  蘇美娟
 
吳宗翰  沈丞潁  戴岳軒  張家瑋  黃孝瑞  范家銘  沈文彬  廖尉翔
 
黃炫縢  曾詠鈞  陳妙盈  李庭瑜  梁秉辰  葉馨憶  辛萬億  陳維萱
 
許志豪  張閎涵  詹皓閔  吳連恩  洪綺郁
 
 
 
106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詠媛  蔡政宏  林峻民  許秦維  林駿吉  趙瀚恩  張皓翔  張晏碩
 
李珮瑜  王 騰  張睿鈞  李聖昱  張文憲  范乃歡  蔡博文  洪嘉揚
 
曾威榮  陳政廷
 
 
 
106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翔  王翊名  孫朝義  王泓逸  許文豪  龔世豐  葉宗憲
 
 
 
106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彥文 邱光輝  林羿羚  馬瑞遠  傅志豪  劉耘辛  陳政廷  朱冠溱
 
王奕云  邱胤文  陳彥均  徐 旻  葉品樂  童銘澄  林瑞紘  林佳泓
 
林胤名  沈立翔  陳盈佐  王崇任  方建宏  朱 昱  馬崇恩  施振宇
 
田宗翰  吳承翰  賴昱傑  林承緯  黃至煒  簡舒苗  吳佳霖  黃幸星
 
吳珮瑗  魏郁庭  蘇育萱  王映庭  黃致捷  許秉閎  粘銘翔  巫嘉瑋
 
莊逸椽  鄭哲誠  鄭崴鴻  邱亭芝  曹廷筠  郭柏賢  施奕如  廖柏彰
 
毛漢瑜  許明理  蔡承杰  孫大程 
 
 
 
106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基軒  江重毅  鐘承志  許雅如  林伯翰  吳仲軒  王家偉  張家瑜
 
藍家盛  黃祺翔  蔡孟欣  林于暄  楊婷儒  林煒翔  戴俊丞  袁乙天
 
陳厚凱  詹前奕  黃耀德  吳宜興
 
 
 
105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張雅嵐  謝翔任  連育瑩  蘇冠綸  宋亞翰  吳清元  楊子毅  陳威仲
 
謝晉銘  陳奕儒  邱欣灝  陳柏文  羅 穎  黃奕姉  劉曉青  陳宣余
 
 
 
105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宏  洪翊庭  楊卓翰  陶玉龍  黃馨億  張耿豪  陳裕翔  欒又鈞
 
劉昊融
 
 
 
105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施自雄  蘇群閎  蔡瑞洋  張紹敏  楊佳銘  曾泰航  高舜業  吳中博
 
甘龍諭  褚原鑌  彭有國
 
 
 
105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馬亞聖  黃湣傑  許鼎宗  陳昱中  陳祈維  陳奕睿  賴立凱  王玉萱
 
李靖群  蔡雨諦  郭丞恩  賴啟堯  呂昭諭  洪振華  賴澔興  郭家豪
 
林志華  洪敬翔  邱元昱  李翊甄  陳柏奕  陳琬菁  蔡岱庭
 
 
 
104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昱維  溫宇晴  柯昂里  楊涵媜  溫威霖  林明正  芮佩霖  彭如軒
 
林雅婷  蔡佳頴  黃文孝  林顯隆  葛瑞翔  劉珮芬  張嘉琳  黃崑育
 
周明翰  鄭素惠  林奕豐  林文琦  廖芝瑩  黃冠惟  曾彥鈞  許瑋麟
 
劉家豪  林昭年  楊松儒  戴瑋儒  廖庭雅  陳柏宇  郭家愷  林勇吉
 
 
 
104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慶峰  李尚儒
 
 
 
104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松杰  蔡銘全  吳育恩  宋政杰  劉博華  許珮瑤  賴俊丞  謝柏軒
 
郭明駒  劉心瑀  古偉寧  林宴週  阮皇宗
 
 
 
104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梁騰皓  賴均和  鄧紹彬  行淑絹  李健為  陳泰睿  魏文志  林威丞
 
杜恩瑜  陳昱辰  鐵翔雲  倪昇暉  張嘉棋  林茂聯  江 盈  謝政良
 
黃德倫  劉宗諺  詹欣怡  楊宗岳  簡得晉  蕭翔懌  李常榮  曾宇浩
 
藍晨愷  郭寧佑  洪浩竣  林子正  高志忠
 
 
 
103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洪紹航  徐志穎  郭晉愷  張仕翰  凃松騏  曾文衡  鄭智文  鄧琨憲
 
曾善群  楊鎧溥  方冠融  洪琮恩  陳雅俐  林慧華  游林鴻  盧文傑
 
蔡有倫  聶秀軒  駱俊明  劉暉弘  殷裕翔  陳泓銘  賴孟輝  林俞錞
 
陳畇廷  黃子容  彭繼威  吳東橋  康路恩  林燿志  張文成  黃欣婷
 
黃文駿  張 庭  簡佑任  彭家慶  張 皓  鄭任硯  楊建隆  劉家宏
 
林逸嘉  蘇泊僑  蘇盈瑛  曾子樵  陳履安  高偉智  莊承翰  吳榮三
 
 
 
 103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國威  陳俊傑  吳聯成  黃登羣  夏暘竣  羅凱俊  陳佳歡  楊承儒
 
顏宏旭  林哲弘  曹雁棋  黃郁茵  曾姿儀  王雅瑜  廖 罡  張修振
 
陳韋智  鍾裕臣  林維麒  邱彥翔  李明軒  趙立紘  蔡曉蓉  張韶邠
 
 
 
 103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廷恩  王俊皓  劉向森  戴憶芳  劉承惠  蔡文鐘  薛湘樺  許智勇
 
關百亨  張立杰  陳俊宏  林奇陽  卓明峰  王建豐  方正揚  簡顯蘊
 
魏均婷  吳佳宜  許家霖  陳逢駿  曾勇程  楊瀚昇  郭仲鈞  霍中璟
 
李宜庭  蔡東軒  陳宏明  賴昱中  江宇奇  林凱俐  吳佑財  饒旻晉
 
張桓碩  張丹齡  黃俊嘉  盧國光  楊世華  林靖勳  張簡久揚
 
 
 
 103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冠宇  余慧倫  林子均  吳紫綺  黃安源  蔡怡倩  楊韻潔  謝宗儒
 
徐仲維  黃鈺荃  王怡靜  周昱伶  蕭敬詒  蘇鈺涵  張峪稱  黃仁遠
 
呂俊麟  胡家齊  王銓朗  陳坤新  鄭慧賢  林旻佐  范弘軒  陳亞權
 
洪碩謙  王振豪  何紀宏  鞠慧航  簡荐普  許有勝  胡維岑  蔡易樺
 
 
 
103年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陳思樺  黃子寧  林家暉  辛金山  陳仁玉  周心如  林宗賢  施睦庭 
 
 
 
10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楊偉民  李政德  張家瑜  劉育菖  陳昶廷  詹智丞  張婷茹  劉鈞瑋
 
莊清彥  李珊銘  涂世達  陳翊瑋  龔 恆  王玉婷  陳志杰  葉玳鑛
 
陳明宏  鐘郁甯  劉羿成  王煇荃  葉艾棋 
 
 
 
10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千又  陳子循  趙炳荃  周東穎  呂伯樂  王重隆  張家銘  彭姿凱
 
孫境佑  胡家芸  陳端容  林宗賢  曾琬茹  蔡能玄  林芯羽  駱昱如
 
梁益齊  鄭家茹  黃建舜  林沛儒  駱文斌  施睦庭
 
 
 
10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豪  王新一  戴怡琳  何明得  陳宗彥  蘇柏諺  邱郁茹  林冠志
 
唐涫鐄  柳建廷  朱至祥  張煐慰  莊惠閔  陶孝慈  蕭松鍇  許世昊
 
陳保丞  郭永杰  伍紋萱  詹雅棋  楊雙安  江佩玲  朱威銘  蔡舜文
 
陳    清
 
 
 
102年第二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李    芳  王立偉  張煐慰  童思叡  林柏伸  林永惟  邱睿騫  林晉宏
 
陳冠廷  楊雙安  呂昱賢  芮偉霖  陳長宏  林皓群 
 
 
 
10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謝傑宇  陳俊宏  鍾智堯  葉益成  郭盈萱
 
 
 
102年考選部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洪海洲  蔡宗勇  林甫育  李妍萱  劉晉平  陳伯齊  楊德正  林忻怡
 
許曉佩  陳央傑  潘逸妍  李昱錡  陳羿君  吳岱鴻  黃家聲  賴信銓
 
林龍全  楊博鈞  林易昌  羅煥昇  榮志豪  劉政杰  黃賓弘  黃冠中
 
林志諺  簡政躍  黃揚庭  柳亭玲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 網頁設計 DESIGNGOGO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3 years
Text
維護國人健康是政府的責任 執政黨國會無視民意 國民黨團聲明:「反萊豬、拼公投、護食安」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12月28日上午召開「反萊豬、拼公投、護食安」記者會,向民進黨政府發出強烈抗議,強調「國會的決議不代表多數人民的意見,更不是人民反對萊豬進口的最終決戰」,同聲譴責執政黨鴨霸作風無視民意。會中除爭取公投拒絕萊豬做為保障食安的最後一條防線之外,也要求桃園市所選出的立法委員中,未能強力捍衛國人食安的委員應出面道歉並辭職。 針對立法院12月24日表決多項萊豬進口及全民食安相關法案與行政命令,民進黨罔顧多數人民意見,以多數暴力碾壓民意。國民黨中央黨部28日上午10時,同步22縣市議會黨團舉辦「反萊豬、拼公投、護食安」全國記者會。 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舉辦「反萊豬、拼公投、護食安」記者會,出席的有議長邱奕勝、副議長李曉鐘、總召林政賢、執行長徐玉樹、副召集人陳瑛、市議員周玉琴、簡志偉、徐其萬、張桂綿、葉明月、劉安祺、呂淑真、陳萬得、舒翠玲、陳美梅等15人,林正峰…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willpony · 4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被國民黨強迫中獎當改革委員 教授怒發聲明打臉 國民黨中常會今(1日)通過改革委員會規劃案,由黨主席江啟臣擔任總召集人、黨祕書長李乾龍任副總召集人,並設置4個組別,一共60名委員。不過,被列入兩岸論述組的中山大學政經系教授辛翠玲,稍早卻發出聲明駁斥,自己非國民黨員,也未參與改革委員會。 國民黨公布4組改革委員會委員名單,分別為兩岸論述、組織改革、青年參與及財務穩健。其中,兩岸論述組共有17人,包括辛翠玲、王信賢、江碩平、沈慶光、林郁方、邱師儀、俞振華、施威全、涂力旋、高文誠、高思博、陳汪全、曾柏文、劉泰廷、鄭光宏、蘇起、黃紹庭。 但名單公布不久後,辛翠玲立刻發出聲明駁斥,「報載本人為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組委員一事,在此澄清報載訊息有誤。」 辛翠玲澄清,她基於公共事務參與之責,原應允以學者身分,出席國民黨兩岸關係論述會議,提供一己之見,但她非黨員,也非參與政黨改革委員會。 至於其餘3組成員名單,組織改革組有14人,分別為于北辰、張斯綱、張雅屏、郭添財、曾文培、游顥、童惠珍、黃健豪、黃敬平、黃德福、廖國棟、鄧治平、應曉薇、謝坤宏。 青年參與組共18人,包括包正豪、田方倫、李中岑、李眉蓁、林子丞、邱于軒、凌濤、徐巧芯、陳偉杰、須予謙、黃士修、黃明賢、廖偉翔、錢念群、鍾沛君、羅廷瑋、林杏兒、鄭任宗。 財務穩健組共11人,分別為王儷玲、朱雲鵬、呂學樟、周冠男、林祖嘉、高永光、陳樹、陳淑娟、曾銘宗、劉大貝、邱素蘭。 北檢不服張綱維交保提抗告 高院發回北院重裁高鐵遺失300萬案不起訴 陳明文:個人事小、防疫優先查看原始文章 國民黨中常會今(1日)通過改革委員會規劃案,被列入兩岸論述組的中山大學政經系教授辛翠玲,稍早卻發出聲明駁斥,自己非國民黨員,也未參與改革委員會。(翻攝自中國國民黨 KMT臉書) 查看原始文章 Total count of Like 0 Total count of Comment 0 LINE share button Facebook share button Twitter share button
0 notes
澳門影展《新華語映像》單元競賽  入圍作品題材包羅萬象
Tumblr media
▲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新華語映像」競賽單元。(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盛大展開,本屆邀請劉嘉玲、韓星SUHO(金俊勉)、國際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擔任明星大使,將在12月5日至12月10日於澳門文化中心舉行。今年擴展「新華語映像」競賽單元,共有《少年的你》、《春江水暖》、《日光之下》、《熱帶雨》、《活著唱著》、《幸運的奶奶》、《少年與海》等7部電影入選,並增加「新華語映像」的獎項數量,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演員和女演員。
Tumblr media
▲劉嘉玲、SUHO擔任第四屆澳門影展明星大使。(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擴展「新華語映像」競賽單元 另設評審團  
Tumblr media
▲陳可辛導演擔任第四屆澳門影展評審主席。(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第四屆澳門影展國際競賽單元由名導演陳可辛評審主席,他曾6度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導演,並以《甜蜜蜜》、《投名狀》兩度獲獎,更曾以《中國合夥人》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的殊榮。他在華語影壇中舉足輕重,將帶領美國資深製片人Ellen Eliasoph、印尼女演員Dian Sastrowardoyo、緬甸裔導演趙德胤(Midi Z)及英國演員Tom Cullen擔任評審。
Tumblr media
▲羅馬尼亞導演Cristian Mungi擔任新華語映像評審團主席。(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新華語映像」競賽,則特別邀請羅馬尼亞導演Cristian Mungi任「新華語映像」單元的評審主席,足見影展對此單元的重視,他將帶領新加坡導演兼編劇陳敬音(Kristen Tan)、加拿大製片人Noah Cowan、曾擔任第62屆倫敦電影節藝術總監的 Tricia Tuttle,以及中國導演、編劇及攝影指導邱陽(Qiu Yang),一同擔任評審任務。
Tumblr media
▲「新華語映像」競賽單元有7部電影入選。(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七部電影入選新華語映像 題材包羅萬象
1.《少年的你》 改編自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資優生陳念(周冬雨 飾)為了脫離貧困生活,立志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卻被捲入同學的死亡事故及後續事件,在最灰暗的時刻裡,她遇上流落街頭的年輕人小北(易烊千璽 飾),兩個受傷的靈魂緊緊依偎。
Tumblr media
▲《少年的你》探討校園霸凌題材。(圖/翻攝澳門影展微博)
該電影描寫校園霸凌以及高考帶來的壓力,也加入了愛情與謀殺情節,未播映前就引起關注,周冬雨為戲剪了寸頭,一改先前清純形象,讓眾人吃驚,而易烊千璽演技也讓人驚艷,策展人筆記提到,「周冬雨詮釋出少女面對壓力所帶來的情緒起伏,完美搭配電影不斷變動的節奏,特別是她與易烊千璽的銀幕火花更出乎意料地好。」
2.《春江水暖》 顧曉剛執導這部由黄公望名畫《富春山居圖》啟發的首部劇情長片,歷時兩年、分別於四個季節拍攝完成,為《千里江東圖》三部曲計畫的首部作品。該電影講述富春江畔,顧家四兄弟正為老太太慶祝七十大壽,不料顧母在壽宴上意外中風,病況隨即惡化成失智。兄弟們分四季輪流照顧母親,一個個面臨各自家庭問題的考驗,彼此由親情聯繫的命運,歷經了天人交戰與各種兩難,一年四季的冷暖變化,亦如古畫卷軸般徐徐展開。
Tumblr media
▲電影《春江水暖》由顧曉剛執導。(圖/翻攝澳門影展微博)
3.《日光之下》 導演梁鳴是曾演出婁燁《春風沉醉的夜晚》等作品的知名演員。此後他專注影像創作,該電影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於平遙國際電影展獲得評審團獎與最佳導演兩項殊榮一鳴驚人,前途看好。該電影遊走於純真與殘酷之間,娓娓道出一位少女谷溪(呂星辰 飾)的成長故事,片中不斷變換的三人關係,也讓本片更迷人。
Tumblr media
▲《日光之下》是導演梁鳴處女作。(圖/翻攝澳門影展微博)
4.《熱帶雨》 從馬來西亞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師阿玲(楊雁雁 飾)結婚數年仍無法生育,與丈夫(李銘順 飾)的關係日趨冷淡,她的教育事業也不順,南國雨季,她和自己學生(許家樂 飾)發展出一段特殊的感情。此為亞洲新銳導演陳哲藝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延續第一部長片《爸媽不在家》,體現亞洲許多女性面臨的困境、在社會中身分認同的討論,引起許多共鳴。
Tumblr media
▲《熱帶雨》體現亞洲女性在社會中面臨困境。(圖/翻攝澳門影展微博)
5.《活著唱著》
加拿大華裔導演馬楠因他的首部劇情長片《老石》受到關注,此為他第二部作品,入圍第72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該電影面對現代化及保存悠久傳統的拉鋸,以動人且溫柔的方式,處理國劇及文化遺產凋零的問題,電影拍攝手法近於記錄真實生活,也聘請真正的國劇演員詮釋虛構的自我,讓觀眾聆聽美妙音符。
Tumblr media
▲《活著唱著》展現川劇藝人生活。(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6.《幸運的奶奶》 在紐約的唐人街,一位脾氣難搞、菸不離手,且最近剛喪夫的八旬奶奶,決心要以獨立女性的面貌展開新人生,一位算命師鐵口直斷說,奶奶好運銳不可當,奶奶直奔賭場,結果失利,但搭公車返家的路上,一大袋如假包換的錢竟掉落在她腿上,引發一連串的故事。
美籍華裔導演Sasie Sealy首部劇情長片,初試啼聲讓人讚賞,入圍紐約翠貝卡電影節,尤其靈魂主角是周采芹飾演的奶奶,83歲高齡的她,是60年代至今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華人演員之一,也是第一位007華裔龐德女郎,傳奇人物寶刀未老。
Tumblr media
▲《幸運的奶奶》靈魂人物由周采芹飾演。(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7.《少年與海》 導演孫傲謙的首部長片既真摯又迷人,全片以小男孩(于坤杰 飾)為主,他為了完成學校作業,渴望購買一本「海洋百科」,他想盡一切辦法仍苦苦不得,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導演大膽採用素人童星演員作為男主角, 新人演員李蔓瑄出演女主角,加上自己也是首次執導,可謂全處女作陣容,但創作潛力驚人,入圍2019年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
Tumblr media
▲ 《少年與海》真摯又迷人。(圖/翻攝澳門影展官網)
本屆影展的多部電影將於澳門文化中心、澳門旅遊塔、戀愛・電影館及澳門舊法院大樓放映,可透過澳門售票網www.macauticket.com購買電影門票,於影展期間亦可在各電影播放場地現場購票。官方網頁及查詢:http://www.iffamacao.com/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5 years
Text
誰可以打人?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元箴言
資深藝人鄭惠中因為不滿鄭麗君的去蔣化,所以在資深藝人的春節餐會動手打了文化部長鄭麗君一巴掌,蔡英文定調,立場可以不同,打人就是不對。府院黨都同聲譴責,鄭麗君得到社會普遍的疼惜,鄭惠中受到一片譴責,還親自去向鄭麗君道歉,但是撲空沒見著,鄭惠中做完筆錄,檢察官暫依傷害和妨害名譽罪,限制居住後請回。
打人當然不對,但是誰可以打人,誰打人要負刑責,誰打人不要負刑責,這個社會沒有一個準則。雙重的法治,法律的解釋隨著不同的時空而異,是非標準在那裏?是總統說了算嗎?蔡英文說,同樣的行為如果發生在威權時代會是什麼結果?其實不必提遙遠的威權時代,就是連民主時代,民進黨在朝和在野,同樣的暴力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民進黨欠馬英九一個道歉,民進黨更對不起太陽花學運執行公權力被告的警察,他們來回奔走法院要捍衛自己的清白,根本不是一個道歉可以了結。
馬英九當總統的時候被丟鞋,民進黨人士並未譴責暴力,反要馬英九包容。太陽花學運的人士毀損公物,毆打警察,民進黨上台立即對126名佔領立法院、攻佔行政院的人全部撤告,法治崩壞從這裡開始。被毆打的警察依法行政,到如今依然官司纏身,法律可以因為政治事件轉彎?鄭惠中不滿去蔣化也是政治事件,她卻沒有太陽花學運的幸運可被豁免。
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聽到鄭麗君被打耳光,立即譴責暴力,並問這是什麼文化?過去在野的時候,民進黨立委把清大學生陳為廷帶進立法院備詢,陳為廷罵教育部長蔣偉寧「偽善、說謊」,這又是什麼文化?如果暴力行為是可咒可詛,穿草鞋出身的民進黨靠衝撞起家,打架文化對他們是家常便飯,邱議瑩、管碧玲、王定宇等立委都曾經有過打人的暴力行為,他們要不要為這樣不好的示範道歉?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認為鄭惠中事件是官逼民反?民進黨新北市的主委余天聽到了,暴怒嗆郝龍斌:「我以後看到你就打。」這樣恐嚇要打人,檢調要不要介入一下?
Tumblr media
(圖片取自:鄭麗君)
鄭惠中說她願意為打人道歉,但是不會為去蔣化道歉,這是事件的原由。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積極的拚政治議題,以轉型正義為名,成立黨產會、促轉會清算國民黨,並掃除所有威權時代的相關人事物。1124選舉完畢之後,促轉會的楊翠積極的提出三軍儀隊要撤出中正紀念堂、新台幣去蔣化、軍隊移除蔣公銅像的政策,因為民進黨這次的選舉失利,蔡英文定調這些改變不應該是總統或是促轉會說了算,促轉會的腳步暫緩,現在因為掌摑事件,綠委又再度呼籲應該加速轉型正義的腳步。
這是一個被撕裂的社會,被顏色劃分成不同的族群,執政掌權者握有極大的權力,但是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包容異己,不是在野要求包容,在朝的時候趕盡殺絕,任何政策製造對立、製造仇恨、積蓄人民的憤怒,都請執政者三思而後行,不要讓地雷到處遍布,隨時引爆。
  別把服務人員當奴隸
Tumblr media
0 notes
Text
唐 陸羽 茶經 版本一
茶經原典選讀-原文及翻譯 【茶經】原典選讀 《茶經》成書于唐代,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是“茶聖”陸羽畢生茶事絕學的心髓。《茶經》為後世茶人提供了品茶香、行茶道、論茶藝、學茶禮的典範。 《茶經》倡導的“精行儉德”與現代人所追求的優雅怡然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品茶、研習茶藝、茶道,以及茶的保健作用等已經成為了當代人日常生活(休閑、會友、養生等)的必需。 除此之外,現代茶事不只經典,還包括了茶道、茶藝、茶俗、茶類,各類名茶如十大名茶等,使您不僅能全面品味《茶經》的幽深,更能全方位瞭解中國茶文化的千年進程和當代茶事。 本書所涵蓋的人文氣息也使其成為一部修身養性的“茶學必修書”,同時極具收藏價值與實用價值。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 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茶經》,分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關於茶業的宏觀記述。 陸羽的《茶經》佔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經典。它不是單純只講喝茶的一本書,而是中華文化在飲茶這個領域的開山祖師,是飲茶從物質生活到精神境界的提升與飛躍。陸羽對茶的論述與總結,為茶的物質性帶來了「非物質文化」的文明提升,飲茶有了文化傳統,成了文化傳承。而這個傳承一直都有發展,一千多年來枝葉蔓延,在不同的土地上發展成茂密的森林。 從神農的傳說開始談起,再對照《茶經》的內容並旁徵博引各種考古和古籍資料,細述歷代茶人在製茶、泡茶、喝茶、茶儀的演變。從審美觀照的角度來看,《茶經》有四個方面值得注意:一、審美感覺的整體性與統一性,具體講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儀、飲茶環境;二、擇水與用火,講究「活水」與「活火」;三、本色,強調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儉」,講求質樸,強調儉樸之美,發展出簡約哲學,把形而下的飲茶行爲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後的茶道演變,無論是宋代宮廷與士大夫的點茶鬥茶,寺院茶儀的持修空靈,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會的和敬清寂,都因陸羽的開示,而得以開創自成體系的飲茶天地。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穀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桿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採摘到芽葉。   茶樹的樹形像瓜蘆。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結構,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木荼]"),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荼的名稱有五種:一稱"茶",二稱"檟",三稱"蔎",四稱"茗",五稱"荈"。   種茶的土壤,以巖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粘土最差。   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採茶。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卷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不值得採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採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參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參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質最差),作藥用,沒有療效,更何況比它們還不如的呢!倘若誤把薺苨當人參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癒,明白了對於人參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二之具 籝,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鬥、二鬥、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竈無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簞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註於甑中,又以穀木枝三亞者制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制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簷,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簷置承上,又以規置簷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一曰羸子,一曰筤。以二小竹長三赤,軀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赤,以列茶也。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撲,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墻,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幹升下棚,全幹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谷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鉆、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二、茶葉採制工具   籯,又叫藍,又叫籠,又叫筥。用竹編織,容積五升,或一鬥、二鬥、三鬥,是茶農背著採茶用的。   竈,不要用有煙囪的(使火力集中於鍋底)。鍋,用鍋口有唇邊的。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內放竹籃作甑箅,用竹片系牢。開始蒸的時候,葉子放到箅裏;等到熟了,從箅裏倒出。鍋裏的水煮幹了,從甑中加水進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後的嫩芽葉及時攤開,防止茶汁流走。   忤臼,又名碓(用以搗碎蒸熟的芽葉),以經常使用的為好。   規,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壓緊,並成一定的形狀),用鐵製成,有的圓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狀。   承,又叫臺,又叫砧,用石製成。如用槐樹、桑樹做,就要把下半截埋進土中,使它不能搖動。   簷,又叫衣,可用油絹或穿壞了的雨衣、單衣做成。把"簷"放在"承"上,"簷"上再放模型,用來製造壓緊的餅茶。壓成一塊後,拿起來,另外換一個模型再做。   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兩根各長三尺的小竹竿,製成身長二尺五寸,手柄長五寸,寬二尺的工具,當中用篾織成方眼,好像種菜人用的土篩,用來放置茶。   棨,又叫錐刀,用堅實的木料做柄,用來給餅茶穿洞眼。   撲,又叫鞭,竹子編成,用來把茶餅穿成串,以便搬運。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上砌矮墻,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貫,竹子削製成,長二尺五寸,用來穿茶烘培。   棚,又叫棧。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兩層,相距一尺,用來烘焙茶。茶半幹時,由架底升到下層;全幹,升到上層。   穿,江東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峽川用構樹皮做成,用來貫串制好的茶餅。江東把一斤稱"上穿",半斤稱"中穿",四兩、五兩(十六兩制)稱"下穿"。峽中則稱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字,先前作釵釧的"釧"字,或作貫串。現在不同,"磨、扇、彈、鉆、縫"五字,字形還是按讀平聲(作動詞)的字形,讀音卻讀去聲,意思也按讀去聲的來講(作名詞)。"穿"字讀去聲,表示一個單位。   育,用木製成框架,竹篾編織外圍,再用紙裱糊。中有間隔,上有蓋,下有托盤,旁開一扇門。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無焰。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濕. 三之造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茶之牙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雲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犎牛臆者廉簷然,浮雲出山者輪菌然,輕飈拂水者涵淡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至葉雕,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存於口訣。 三、茶葉採制   採茶都在(唐歷)二月、三月、四月間。   肥壯如筍的芽葉,生長在有風化石碎塊的土壤上,長達四至五寸,好像剛剛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莖,清晨帶著露水採摘它。次一等的芽葉(短而瘦小),發生在草木夾雜的茶樹枝上。從一老枝上發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選擇其中長得挺拔的採摘。當天有雨不采,晴天有雲也不采,晴天才能采,採摘的芽葉,把它們上甑蒸熟,用忤臼搗爛,放到模型裏用手拍壓成一定的形狀,接著焙幹,最後穿成串,包裝好,茶就可以保持幹燥了。   茶的形狀千姿百態,粗略地說,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皺縮著;有的像封牛的胸部,有細微的褶痕;有的像浮雲出山,團團盤曲;有的像輕風拂水,微波漣漪;有的像陶匠篩出細土,再用水沈澱出的泥膏那麽光滑潤澤;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衝刷而高低不平。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有的葉像筍殼,枝梗堅硬,很難蒸搗,所以製成的茶葉形狀像籮篩;有的像經霜的荷葉,莖葉雕敗,變了樣子,所以製成的茶外貌枯幹。這些都是壞茶、老茶。   從採摘到封裝,經過七道工序;從類似靴子的皺縮狀到類似經霜荷葉的衰萎狀,共八個等級。(對於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為好茶的標誌,這是下等的鑒別方法。把皺縮、黃色、凸凹不平作為好茶的特徵,這是次等的鑒別方法。若既能指出茶的佳處,又能道出不好處,才是最會鑒別茶的。為什麽呢?因為壓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著茶汁的就皺縮;過了夜製成的色黑,當天製成的色黃;蒸後壓得緊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這是茶和草木葉子共同的特點。茶制得好壞,有一套口頭傳授的鑒別方法。 四之器   風爐: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雲“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雲“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雲“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飈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墆?臬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柈臺之。   筥: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織之六出,固眼其底,蓋若利篋口鑠之。   炭撾:炭撾以鐵六棱制之,長一尺,銳一豐,中執細頭,系一小钅展,以飾撾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錘,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筴: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臺勾鎖之屬,以鐵或熟銅制之。 鍑: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內摸土而外摸沙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澀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恒而卒歸於銀也。   交床: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潤於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碾以橘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臼,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末以鳥羽制之。   羅合: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則: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雲則也。   水方: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裏並外縫漆之,受一鬥。   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澀。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澀也。林棲穀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卷之,裁碧縑以縫之,紐翠鈿以綴之,又作綠油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毓《荈賦》雲:“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雲:“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竹筴: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貯鹽花也。其揭竹制,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策也。 熟盂: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毓《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畚以白蒲卷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筥,其紙帕,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劄:劄緝栟櫚皮以茱萸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巾以絁為之,長二尺,作二枚,玄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制之,或木法竹黃黑可扃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其到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之,以單篾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四、煮茶的用具   風爐,用銅或鐵鑄成,像古鼎的樣子,壁厚三分,爐口上的邊緣九分,爐多出的六分向內,其下虛空,抹以泥土。爐的下方有三隻腳,鑄上籕文,共二十一個字。一隻腳上寫"坎上巽下離於中",一隻腳上寫"體均五行去百疾"。一隻腳上寫"聖唐滅胡明年鑄"。在三隻腳間開三個窗口。爐底下一個洞用來通風漏灰。三個窗口上書六個字的籕文,一個窗口上寫"伊公"二字,一個窗口上寫"羹陸"二字,一個窗口上寫"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陸氏茶"。爐上設置支撐鍋子用的垛,其間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雞圖形。野雞是火禽,畫一離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圖形。彪是風獸,畫一巽卦。一格上有條魚的圖形。魚是水蟲,畫一坎卦,"巽"表示風,"離"表示火,"坎"表示水。風能使火燒旺,火能把水煮開,所以要有這三卦。爐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紋等圖案來裝飾。風爐也有用熟鐵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爐的器具),作一個有三隻腳的鐵盤,托住爐子。   筥,用竹子編制,高一尺二寸,直徑七寸。也有的先做個像筥形的木箱,再用藤子編在外面,有六出的圓眼。底和蓋像箱子的口,削光滑。   炭撾,用六棱形的鐵棒做,長一尺,頭部尖,中間粗,握處細,握的那頭套一個小環作為裝飾,好象現在河隴地帶的軍人���的"木吾"。有的把鐵棒做成槌形,有的做成斧形,各隨其便。   火夾,又叫箸,就是平常用的火鉗。用鐵或熟銅製成。圓直形,長一尺三寸,頂端平齊,飾有蔥臺、勾鏁之類的東西。   鍑(同"釜",即鍋)。用生鐵做成。"生鐵"是現在搞冶煉的人說的"急鐵",那鐵是以用壞了的農具煉鑄的。鑄鍋時,內面抹上泥,外面抹沙。內面抹上泥,鍋面光滑,容易磨洗;外面抹上沙,鍋底粗糙,容易吸熱。鍋耳做成方的,讓其端正。鍋邊要寬,好伸展開。鍋臍要長,使在中心。臍長,水就在鍋中心沸騰;在中心沸騰,水沫易於上升;水沫易於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鍋,萊州用石做鍋,瓷鍋和石鍋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堅固,不耐用。用銀做鍋,非常清潔,但不免過於奢侈了。雅致固然雅致,清潔確實清潔,但從耐久實用說,還是鐵好。   交床,用十字交叉的木架,把中間挖凹些,用來支持鍋。   夾,用小青竹製成,長一尺二寸。讓一頭的一寸處有節,節以上剖開,用來夾著茶餅在火上烤,讓那竹條在火上烤出水來,借它的香氣來增加茶的香味。但不在山林間炙茶,恐怕難以弄到這青竹。有的用好鐵或熟銅製作,取其耐用的長處。   紙袋,用兩層又白又厚的剡藤紙做成。用來貯放烤好的茶,使香氣不散失。   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碾槽內圓外方。內圓以便運轉,外方防止翻倒。槽內剛放得下一個碾滾,再無空隙,木碾滾,形狀像車輪,只是沒有車輻,中心安一根軸。軸長九寸,寬一寸七分。木碾滾,直徑三寸八分,當中厚一寸,邊緣厚半寸。軸中間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圓的。拂末(掃茶末用),用鳥的羽毛做。   羅、盒,用羅篩出的茶末放在盒中蓋緊存放,把"則"(量器)也放在盒中。羅用大竹剖開彎屈成圓形,羅底安上紗或絹。盒用竹節製成,或用杉樹片彎曲成圓形,加上油漆。盒三寸,一寸,底二寸,直徑四寸。   則,用海中的貝殼之類,或用銅、鐵、竹做的匙、策之類。"則"是度量標準的意思。一般說來,燒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歡味道淡的,就減少茶末;喜歡喝濃茶的,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則"。   水方,用翬、槐、楸、梓等木製作,內面和外面的縫都加油漆,容水量一鬥。   漉水囊(濾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樣,它的骨架用生銅鑄造,以免打濕後附著銅綠和汙垢,使水有腥澀味道。用熟銅,易生銅綠汙垢;用鐵,易生鐵銹,使水腥澀。隱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製作。但竹木製品都不耐用,不便攜帶遠行,所以用生銅做。濾水的袋子,用青篾絲編織,捲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綠絹縫制,綴上翠鈿作裝飾。又做一個綠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個裝起來。漉水囊的骨架口徑五寸,柄長一寸五分。   瓢,又叫犧、杓。把瓠瓜(葫蘆)剖開製成,或是用樹木挖成。晉朝杜毓的《荈賦》說:"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闊、瓢身薄、柄短。晉代永嘉年間,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採茶,遇見一道士對他說:"我是丹邱子,希望你改天把甌、犧中多的茶送點我喝。"犧,就是木杓。現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竹夾,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長一尺,用銀包裹兩頭。   鹺簋,用瓷做成,圓形,直徑四寸,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壇形,裝鹽用。揭,用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這種揭,是取鹽用的工具。   熟盂,用來盛開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碗,越州產的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嶽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認為邢州產的比越州好,(我認為)完全不是這樣。如果說邢州瓷質地像銀,那麽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麽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晉代杜毓《荈賦》說的"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挑揀陶瓷器皿,好的出自東甌)。甌(地名),就是越州,甌(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產的最好,口不卷邊,底卷邊而淺,容積不超過半升。越州瓷、嶽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都不適合盛茶。   畚,用白蒲草編成,可放十隻碗。也有的用竹筥。紙帕,用兩層剡紙,裁成方形,也是十張。   劄,用茱萸木夾上棕櫚皮,捆緊。或用一段竹子,紮上棕櫚纖維,像大毛筆的樣子(作刷子用)。   滌方,盛洗滌的水和茶具。用楸木製成,制法和水方一樣,容積八升。   滓方,用來盛各種茶渣。製作如滌方,容積五升。   巾,用粗綢子製作,長二尺,做兩塊,交替使用,以清潔茶具。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純用木制,或純用竹制。也可木竹兼用,做成小櫃,漆作黃黑色,有門可關,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其所以叫它具列,是因為可以貯放陳列全部器物。   都籃,因能裝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編成,內面編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兩道寬篾作經線,一道窄篾作緯線,交替編壓在作經線的兩道寬篾上,編成方眼,使它玲瓏好看。都籃高一尺五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底寬一尺,高二寸。 五之煮   凡灸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票焰如鉆,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狀,蝦蟆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幹者,以氣熟止;日幹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罷熱搗葉爛而牙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禳骨也。灸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灸,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地慢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畜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無乃而鐘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番?番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艸敷”,有之。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或留熟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茶性儉,不宜廣,則其味黯淡,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其馨也。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五、煮茶的方法   烤餅茶,註意不要在通風的餘火上烤,因為飄忽不定的火苗像鉆子,使茶受熱不均勻。烤餅茶時要靠近火,不停地翻動,等到烤出突起的像蝦蟆背上的小疙瘩,然後離火五寸。當捲曲的茶餅又伸展開,再按先前的辦法又烤。如果制茶時是用火烘幹的,以烤到冒熱氣為度;如果是用太陽曬幹的,以烤到柔軟為好。   開始,對於很柔嫩的茶葉,蒸後乘熱搗杵,葉搗爛了,而茶梗還是完整的。如果只用蠻力,拿很重的杵桿也搗不爛它。這就如同圓滑的漆樹子粒,雖然輕而小,但壯士反而捍不住它是一個道理。搗好後,好像一條梗子也沒有了。這時來烤,柔軟得像嬰兒的手臂。烤好了,趁熱用紙袋裝起來,使它的香氣不致散發,等冷了再碾成末。   烤餅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強的柴(如桑、槐之類)。曾經烤過肉,染上了腥膻油膩氣味的炭,或是有油煙的柴以及朽壞的木器,都不能用。古人說:"用朽壞的木制器具燒煮食物,會有怪味",確實如此。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山水,最好選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這種水流動不急),奔湧湍急的水不要飲用,長喝這種水會使人頸部生病。幾處溪流匯合,停蓄於山谷的水,水雖澄清,但不流動。從熱天到霜降前,也許有龍潛伏其中,水質汙染有毒,要喝時應先挖開缺口,把汙穢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來,然後飲用。江河的水,到離人遠的地方去取,井水要從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水煮沸了,有像魚目的小泡,有輕微的響聲,稱作"一沸"。鍋的邊緣有泡連珠般的往上冒,稱作"二沸"。水波翻騰,稱作"三沸"。再繼續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飲用了。   開始佛騰時,按照水量放適當的鹽調味,把嘗剩下的那點水潑掉。切莫因無味而過分加鹽,否則,不就成了特別喜歡這種鹽味了嗎!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用"則"量茶末沿旋渦中心倒下。過一會,水大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就把剛才舀出的水摻入,使水不再沸騰,以保養水面生成的"華"。   喝時,舀到碗裏,讓"沫餑"均勻。"沫餑"就是茶湯的"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花"。"花"的外貌,很像棗花在圓形的池塘上浮動,又像回環曲折的潭水、綠洲間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天空中的鱗狀浮雲。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邊,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餑",煮茶的渣滓時,水一沸騰,面上便堆起很厚一層白色沫子,白白的像積雪一般。《荈賦》中講的"明亮像積雪,光彩如春花",真是這樣。   第一次煮開的水,把沫上一層像黑雲母樣的膜狀物去掉,它的味道不好。此後,從鍋裏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長,謂之"雋永",通常貯放在"熟盂"裏,以作育華止沸之用。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些。第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渴得太厲害,就值不得喝了。一般燒水一升,分作五碗,趁熱接著喝完。因為重濁不清的物質凝聚在下面,精華浮在上面,如果茶一冷,精華就隨熱氣跑光了。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樣不好。   茶的性質"儉",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道就淡薄。就像一滿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覺得差些了,何況水加多了呢!茶湯的顏色淺黃,香氣四溢。味道甜的是"荈",不甜的而苦的是"檟";入口時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餘甘的是"茶"。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茶。或用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於戲!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六、茶的飲用   禽鳥有翅而飛,獸類毛豐而跑,人開口能言,這三者都生在天地間。依靠喝水、吃東西來維持生命活動。可見喝飲的作用重大,意義深遠。為了解渴,則要喝水;為了興奮而消愁解悶,則要喝酒;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則要喝茶。   茶作為飲料,開始於神農氏,由周公旦作了文字記載而為大家所知道。春秋時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揚雄、司馬相如,三國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喝茶。後來流傳一天天廣泛,逐漸成為風氣,到了我唐朝,達於極盛。在西安、洛陽兩個都城和江陵、重慶等地,竟是家家戶戶飲茶。   茶的種類,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要飲用餅茶時)用刀砍開,炒,烤幹,搗碎,放到瓶缶中,用開水衝灌,這叫做"夾生茶"。或加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開很長的時間,把茶湯揚起變清,或煮好後把茶上的"沫"去掉,這樣的茶無異於倒在溝渠裏的廢水,可是一般都習慣這麽做!   啊,天生萬物,都有它最精妙之處,人們擅長的,只是那些淺顯易做的。住的是房屋,房屋構造精緻極了;所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精美極了;飽肚子的是飲食,食物和酒都精美極了。(而飲茶呢?卻不擅長。)概言之,茶有九難:一是製造,二是識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質,六是炙烤,七是搗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飲。陰天采,夜間焙,則製造不當;憑口嚼辨味,鼻聞辨香,則鑒別不當;用沾染了膻氣的鍋與腥氣的盆,則器具不當;用有油煙的柴和烤過肉的炭,則燃料不當;用流動很急或停滯不流的水,則用水不當;烤得外熟內生,則炙烤不當;搗得大細,成了綠色的粉末,則搗碎不當;操作不熟練,攪動太急,則燒煮不當;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則飲用不當。   屬於珍貴鮮美馨香的茶,(一爐)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達到五人,就舀出三碗傳著喝;達到七人,就舀出五碗傳著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數(意謂照五人那樣舀三碗),只不過缺少一人的罷了,那就用"雋永"來補充。 七之事   王皇炎帝。神農氏。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鹹。江洗馬充。孫參軍楚。左記室太衝。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安任育。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後魏瑯琊王肅。宋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齊世祖武帝。梁•劉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績。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誌”。   周公《爾雅》:“檟,苦茶。”《廣雅》雲:“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卯茗萊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蘗蔞,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葭。”   《吳誌•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勝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   《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穢吾素業?’”   《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燕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茍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並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兗州刺史演書》雲:“前得安州幹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鹹《司隸教》曰:“聞南方有以困蜀嫗作茶粥賣,為簾事打破其器具。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钅歷。”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雲:“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茲土聊可娛。”   《傳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佗《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郭璞《爾雅註》雲:“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說》:“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誌,既下飲,問人雲:‘此為茶為茗?’覺人有怪色,乃自分明雲:‘向問飲為熱為冷?’”   《續搜神記•晉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叢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橘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塚,每飲,輒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雲:吾止此塚三百餘年,卿二子恒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潛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饋愈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傍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姥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餘茶蘇而已。”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江統字應遷,湣懷太子洗馬,常上疏諫雲:‘今西園賣醯面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雜詩》:“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廈。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檟。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幹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啟傳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江潭抽節,邁昌荇之珍;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麏,裛似雪之驢;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粲酢,顏望楫免,千裏宿舂,省三月種聚。小人懷惠,大懿難忘。陶弘景《雜錄》:“苦茶輕換膏,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 《後魏錄》:“瑯琊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蒓羹。及還北地,又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為奴。” 《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昔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並大皂李作茶,並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坤元錄》:“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裏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臨遂縣東一百四十裏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裏有溫山,出禦荈。《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裏有白茶山。”   《淮陰圖經》:“山陽縣南二十裏有茶坡。”   《茶陵圖經》雲:“茶陵者,所謂陵穀,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食。註雲: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選,一名遊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淩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幹。註雲: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註。”按《詩》雲“誰謂荼苦”,又雲“堇荼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采謂之苦?茶。   《枕中方》:“療積年瘺,苦茶、蜈蚣並灸,令香熟,等分搗篩,煮甘草湯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蔥須煮服之。” 七、茶事的歷史記載   (共四十七則,擇有關人名略記於下)神農氏(又稱"炎帝","三皇"之一)。周公(名"旦")。齊相晏嬰。漢仙人丹邱子。黃山君。(漢)孝文園令司馬相如。(漢)給事黃門侍郎(執戟)揚雄。吳歸命侯、太傅韋宏嗣(韋曜)。晉惠帝。(晉)司空劉琨,琨兄之子袞州刺史劉演。(晉)張孟陽(張載)。(晉)司隸校尉傅鹹。(晉)太子洗馬江統。(晉)參軍孫楚。(晉)記室督左太衝(左思)。(晉)吳興人陸納,納兄子會稽內史陸俶。(晉)冠軍謝安石(謝安)。(晉)弘農太守郭璞。(晉)揚州太守桓溫。(晉)舍人杜毓。武康小山寺和尚法瑤。沛國人夏侯愷。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陽人弘君舉。樂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人單道開。剡縣陳務之妻。廣陵一老婦人。河內人山謙之。後魏瑯琊人王肅。劉宋新安王子鸞,鸞之弟豫章王子尚。鮑照之妹鮑令暉。八公山和尚譚濟。南齊世祖武皇帝。(南朝梁)廷尉劉孝綽。(南朝梁)陶弘景先生。唐朝英國公徐[責力]。   周公《爾雅》說:"檟,就是苦茶。"   《神農食經》說:"長期飲茶,使人精力飽滿,興奮。"   《廣雅》說:"荊州(湖北西部)、巴州(四川東部)一帶地方,採茶葉做成茶餅,葉子老的,製成茶餅後,用米湯浸泡它。想煮茶喝時,先烤茶餅,使它呈現紅色,搗成碎末放置瓷器中,衝進開水。或放些蔥、薑、橘子合著煎煮。喝了它可以醒酒,使人興奮不想睡。   《晏子春秋》說:"晏嬰作齊景公的相時,吃的是粗糧(菜)是燒烤的禽鳥和蛋品,除此之外,只飲茶罷了。   漢司馬相如《凡將篇》在藥物類中記載有:"鳥頭、桔梗、芫花、款冬花、貝母、木香、黃柏、瓜蔞、黃芩、甘草、芍藥、肉桂、漏蘆、蟑螂、雚蘆、荈茶、白蘞、白芷、菖蒲、芒硝、茵芋、花椒、茱萸。"   漢揚雄《方言》說:"蜀西南人把茶葉收做蔎。"   三國《吳誌·韋曜傳》說:"孫皓每次設宴,規定人人要飲酒七升,即使不全部喝下去,也都要酌取完畢。韋曜飲酒不超過二升。孫皓當初非常尊重他,暗地賜茶以代替酒。"   晉《中興書》說:陸納做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想拜訪陸納。納的侄子俶怪他沒什麽準備,但又不敢問他,便私自準備了十多人的肴饌。謝安來後,陸納僅僅擺出茶和果品招待,陸俶於是擺上豐盛的肴饌,各種鮮味的菜全都有。等到謝安走後,陸納打了陸俶四十板子,說:"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為什麽破壞我廉潔的名聲呢?"   《晉書》說:"桓溫做揚州太守,性好節儉,每次宴會,只設七個盤子的茶食、果饌罷了。"   《搜神記》說?quot;夏侯愷因病去世,族人的兒子茍奴,看見了鬼魂。看見愷來取馬匹,把他的妻子也弄成了病。茍奴看見他戴著平上幘,穿的單衣,進屋來坐到活著時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要茶喝。"   劉琨給他哥哥的兒子南袞州刺史劉演寫信說:"前些時收得安州幹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煩意亂,精神不好,常常仰靠茶來提神解悶,你可多購買一點。"   傅鹹《司隸教》說:"聽說劍南蜀郡有一老婆婆,煮茶賣,廉事把她的囂皿打破了,禁止她在市上賣茶餅和茶羹,使老婆婆陷入了困境,這究竟是為什麽?"   《神異記》說:"余姚人虞洪進山採茶,遇見一道士,牽著三條青牛。他引虞洪到瀑布山,說:"我是丹邱子,聽說你善於煮茶喝,常想叨你的光。山中有大茶樹,可以供你採摘。希望你日後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些我喝。"虞洪於是設奠祭祀,後來常叫家人進山,果然尋到大茶樹。"   西晉左思《嬌女詩》雲:"我家有嬌女,長得很白皙。小名叫[糸丸]素,口齒很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畫。蹦蹦跳跳園林中,果子未熟就摘下。愛花哪管風和雨,跑出跑進上百次。看見煮茶心高興,對著茶爐幫吹氣。"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大意說:請問當年揚雄的住地在哪裏?司馬相如的故居又是哪般模樣?昔日程鄭、卓王孫兩大豪門,驕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他們的門前經常是車水馬龍,賓客不斷,腰間飄曳著綠色的緞帶,佩掛名貴的寶刀。家中山珍海味,百味調和,精妙無雙。真可謂顯赫權貴,百萬富翁!遙望樓外,富庶的山川無邊無際。秋天裏,人們在橘林中採摘著豐收的柑橘;春天裏,人們在江邊把竿垂釣。果品勝過佳餚,魚肉分外細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只是茍且地尋求安樂,那成都這個地方還是可以供人們盡情享樂的。   傅巽《七誨》說:"蒲地的桃子,宛地的蘋果,齊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恒陽的黃梨,巫山的紅橘,南中的茶子,西極的石蜜。"   弘君舉《食檄》說:"見央寒暄之後,先請喝浮有白沫的三杯好茶。再陳上甘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雲:"茱萸出在樹顛上,鯉魚產在洛水中。白鹽出在河東,美豉出於魯淵。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長在溝渠,稗子長在田中。" 《華陀食論》說:"長期飲茶,對思考有益。"   壺居士《食忌》說:"長期飲茶,身輕體健,好似飄飄欲仙;茶與韭菜同時吃,使人增加體重。"   郭璞《爾雅註》說:"茶樹矮小像梔子。冬季葉不雕零,葉子可煮茶喝。現在把早上采的叫'荼',晚上采的叫'茗',又有的叫'荈',蜀地的人叫它為'苦荼'"。   《世說》雲:"任瞻,字育長,青年時期有好的名聲,自從過江之後變節失誌。有一次到主人家作客,主人陳上茶,他問人說:'這是茶,還是茗?',發覺旁人有奇怪不解的表情,便自己申明說:'剛才是問茶是熱的,還是冷的?'"。   《續搜神記》說:"晉武帝時,宣城人秦精,常進武昌山採茶。一次遇見一個毛人,一丈多高,引秦精到山下,把一叢叢茶樹指給他看了才離開,過了一會兒又回來,從懷中掏出橘子送給秦精。秦精害怕,忙背了茶葉回家。"   晉四王叛亂時,惠帝逃難到外面,回到洛陽時,黃門用陶缽盛了茶獻給他喝。   《異苑》說:"剡縣陳務的妻子,青年時帶著兩個兒子守寡,喜歡飲茶。因為住處有一古墓,所以每次飲茶總先奉祭一碗。兩個兒子感到是個禍害,說:'一個古墓,它知道什麽?白花力氣!'想把它挖去。母親苦苦勸說,堅決不準。當夜,夢見一人說:'我住在這墓裏三百多年了,你的兩個兒子總要毀平它,幸虧你保護,又拿好茶祭奠我,我雖然是地下枯骨,但怎麽能忘恩不報呢?'天亮了,在院子裏見到了十萬串錢,像是埋了很久的,只有穿錢的繩子是新的。母親把這件事告訴兒子們,兩個兒子都很慚愧。從此祭禱更加經常和註重。"   《廣陵耆老傳》說:"晉元帝時,有一老太婆,每天���早,獨自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去賣。市上的人爭著買來喝。從早到晚,那器皿中的茶不減少。她把賺得的錢施捨給路旁的孤兒、窮人和乞丐。有人把她看作怪人,向官府報告,州的官吏把她捆起來,關進監獄。到了夜晚,老太婆手提賣茶的器皿,從監獄窗口飛出去了。   《藝術傳》說:"敦煌人單道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經常服食小石子,所服的藥有松、桂、蜜的香氣,此外只飲茶葉、紫蘇罷了。"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雲:"南朝宋時的和尚法瑤,本姓楊,河東人,永嘉年間過江,在武康小山寺遇見了沈臺真清真君,年紀很老了,用飲茶當飯。永明中,皇上下令吳興官吏隆重地把他送進京城,那時年紀七十九?quot;。   宋《江氏家傳》說:"江統,字應元。升任湣懷太子洗馬。曾經上疏諫道:'現在西園賣醋、面、藍子、菜、茶之類,有損國家體面'"。   《宋錄》說:"新安人王子鸞、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訪曇濟道人,道人設茶招待他們。子尚嘗了嘗茶說:'這是甘露啊,怎麽說是茶呢?'"   王微《雜詩》雲:"靜悄悄,關上高閣的門;冷清清,大廈空蕩蕩。等您啊,您竟遲遲不回來;失望啊,且去飲茶解愁懷。"   鮑照的妹妹令暉寫了篇《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的遺詔稱:"我的靈座上切莫用殺牲作祭品,只須擺點餅果、茶飲、幹飯、酒肉罷了。"   梁劉孝綽呈《謝晉安王餉米等啟》中說:"李孟孫君帶來了您的告諭,賞賜我米、酒、瓜、筍、菹(酸菜)、脯(肉幹)、酢(醃魚)、茗等八種食品。酒氣馨香,味道淳厚,可比新城、雲松的佳釀。水邊初生的竹筍,勝過菖荇之類的珍羞;田頭肥碩的瓜菜,超越好上加好的美味。白茅束捆的野鹿雖好,哪及您惠賜的肉脯?陶侃瓶裝的河鯉雖好,哪及您饋贈的鮓魚?大米如玉粒晶瑩,茗荈又似大米精良,酸菜一看就令人開胃。(食品如此豐盛)即使我遠行千裏,也用不著再籌措幹糧。我記著您給我的恩惠,您的大德我永記不忘?quot;   陶弘景《雜錄》說:"苦茶能使人輕身換骨,從前丹邱子、黃山君飲用它。"   《後魏錄》:"瑯琊王肅在南朝做官,喜歡喝茶,吃蒓羹。等到回到北方,又喜歡吃羊肉,喝羊奶。有人問他:'茶和奶比,怎麽樣?'肅說:'茶給奶做奴僕的資格都夠不上。'"   《桐君錄》:"湖北黃岡、武昌、安徽廬江,江蘇武進等地人喜歡飲茶,都是主人家準備的。茶有餑,喝了對人有好處。凡可作飲料的植物,大都是用它的葉,而天門冬、菝葜卻是用其根,也對人有好處。又湖北巴東有真茶,煮的喝了使人興奮沒有瞌睡。當地人習慣把檀葉和大皂李葉煮當茶,兩者的性質都冷。另外,南方有瓜蘆樹,它的葉大一點,也像茶,很苦很澀,制取為末,像喝茶一樣地喝,也可以整夜不眠,煮鹽的人全靠喝這。交州和廣州很重視飲茶,客人來了,先用它來招待,還加一些香菜。   《坤元錄》:"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裏,有無射山,據稱:土人風俗,遇到吉慶的時候,親族聚會,在山上歌舞。山上多茶樹。"   《括地圖》:"在臨遂縣以東一百四十裏,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吳興縣西二十裏有溫山,出產進貢皇上的茶。"   《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出產茶葉工。   《永嘉圖經》:"永嘉縣以東三百裏,有白茶山。"   《淮陽圖經》:"山陽縣以南二十裏,有茶坡。"   《茶陵圖經》說:"茶陵,就是陵穀中生長著茶的意思。"   《本草·木部》:"茗,又叫苦荼。味甘苦,性微寒,沒有毒。主治瘺瘡,利尿,除痰,解渴,散熱,使人少睡。秋天採摘有苦味,能下氣,助消化。原註說:要春天采它"。   《本草·菜部》:"苦菜,又叫荼,又叫選,又叫遊冬,生長在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即使在結冰的寒冬也凍不死。三月三日采下,弄幹。"(陶弘景)註:懷疑這就是現在稱的茶,又叫荼,喝了使人不能入睡。(蘇恭)《本草註》按:"《詩經》說"誰說荼苦",又說"烏頭、苦荼像糖一樣甜",指的都是苦菜。陶弘景稱的苦荼,是木本植物茶,不是菜類。茗,春季采,叫苦搽。"   《枕中方》:"治療多年的瘺疾,把茶和蜈蚣一同放在火上烤熟,等發生香氣,分成相等的兩份,搗碎篩末,一份加甘草煮水洗;一份外敷。"   《孺子方》:"治療小孩不明原因的驚厥,用苦茶和蔥的發根煎水服。" 八之出 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義陽郡、舒州次,壽州下,蘄州、黃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 劍南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瀘州下,眉州、漢州又下。 浙東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臺州下。   黔中生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八、茶葉產區   山南地區的茶以峽州產的為最好,襄州、荊州產的次之,衡州產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   淮南地區的茶,以光州產的為最好,義陽郡、舒州產的次之,壽州產的較差,蘄州、黃州產的又差一些。   浙西地區產的茶,以湖州產的為最好,常州產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的差些,潤州、蘇州產的又差一些。   劍南地區的茶,以彭州產的為最好,綿州蜀州產的次之,邛州、雅州、瀘州的差些,眉州、漢州又差一些。   浙東地區的茶,以越州產的為最好,明州、婺州產的次之,臺州產的差些。   黔中產地是恩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西產地是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產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對於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這十一州所產的茶,還不大清楚,有時得到一些,品嘗一下,覺得味道非常之好。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以火幹之,則又棨、樸、焙、貫、相、穿、育等七事皆廢。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櫪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若援藟躋嵒,引絙入洞,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合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筴、劄、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九、茶具的省略   關於製造和工具,如果正當春季寒食前後,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園,大家一齊動手採摘,當即蒸熟,搗碎,用火烘烤幹燥(然後飲用),那末,棨(錐刀)、撲(竹鞭)、焙(焙坑)、貫(細竹條)、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細繩索)、育(貯藏工具)等七種工具以及制茶的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   關於煮茶用具,如果在松間,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陳列床或陳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幹柴鼎鍋之類燒水,那末,風爐、炭撾、火夾、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邊(用水方便),則水方、滌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遊,茶又可碾得精細,就不必用羅篩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險巖,或沿著粗大繩索進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搗細,或用紙包,或用盒裝,那麽,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夾、劄、孰盂、鹽都用筥裝,都籃也可以省去。   但是,在城市之中,貴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種器皿中缺少一樣,就失去了飲茶的雅興了。 十之圖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十、書寫張掛   用白絹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內容分別寫出來,張掛在座位旁邊。這樣,茶的起源、採制工具、制茶方法、煮茶方法、飲茶方法、有關茶事的記載、產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便隨時都可以看到,看在眼裏,於是,《茶經》從頭至尾的內容就記完備了。
0 notes
th30l-blog · 7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新华网 34分钟前 · 新华网官方头条号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共2287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乙晓光 丁宁(女) 丁琪(回族) 丁小强 丁业现 丁向阳 丁红都 丁志峰 丁来杭 丁学东 丁荣军 丁唯秀(女) 丁薛祥 卜宪群 乃依木·亚森(维吾尔族) 于勇 于颂(女) 于静(女) 于广洲 于长军 于丛乐 于立军 于吉红(女) 于伟国 于丽霞(女) 于来政 于虎元 于忠福 于绍良 于春生 土旦赤列(藏族) 才仁吉藏(女,藏族) 万少华 万立骏 万明杰 万资姿(女) 小香玉(女) 卫星 习近平 马兵 马凯 马欣 马波(土家族) 马魁 马静(女) 马飚(壮族) 马懿(回族) 马卫庆 马开慧(女,水族) 马中贵(回族) 马升昌 马长青(回族) 马正武 马正跃 马乐声 马兰霞(女,回族) 马吉孝(回族) 马廷礼(回族) 马旭东(回族) 马旭明 马兴瑞 马志宏(回族) 马志勇 马国强(回族) 马忠生 马学军(东乡族) 马宜明 马承祖 马春山 马春雷 马顺清(回族) 马哲文 马晓天 马富国 王艺(女) 王文 王可 王平(女) 王立 王宁(福建) 王宁(四川) 王宁(武警部队) 王民 王刚 王华 王军 王红(女,土家族) 王进 王辰 王兵 王宏(女,安徽) 王宏(中央国家机关) 王良 王昌 王昕(女) 王凯 王侠(女) 王波(女) 王荣 王炯(河南) 王炯(中央金融系统) 王勇 王勇(吉林) 王晓 王浩 王菲 王晨 王敏(女) 王琳 王越 王锐(甘肃) 王锐(满族,解放军) 王滨 王群 王静(女) 王奭 王毅 王蕾(女) 王耀 王曦 王一彪 王乃学 王小节(女) 王小平 王小东 王小宁 王小洪 王广金 王卫东 王卫达 王子联 王飞雪 王天力 王云平(女) 王云坤 王云鹏 王艺华 王少军 王少峰 王中美(女) 王长义 王长河 王化永 王月华(女) 王文涛 王文娟(女) 王文霞(女) 王为人 王双飞 王玉普 王正伟(回族) 王正谱 王东明 王东峰 王东海 王东群 王乐义 王尔乘 王冬林(白族) 王立山 王立平 王永礼 王永前 王永康 王亚杰 王成国 王光亚 王光国(土家族) 王伟中 王伟光 王传喜 王华君 王向红(女) 王会生 王会勇 王兆力 王创民 王旭东 王多明 王羊娃 王安庞 王红心(女) 王进足 王志民 王志刚 王志海(蒙古族) 王志群 王抒祥 王克荣(女) 王岐山 王秀芝(女,蒙古族) 王秀杰(女) 王作安 王沪宁 王宏斌 王良成 王良福 王君正 王改梅(女) 王邵军 王拥军 王松柏(羌族) 王国生 王昌荣 王昌顺 王忠才 王金龙(陆军工程大学) 王金龙(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王金花(女,黎族) 王金丽(女) 王京清 王泽山 王宝虎 王建军(陕西) 王建军(青海) 王建国 王春田 王春宁 王革冰(女) 王荣平 王南石 王树权 王树春 王战营 王思齐 王俊强(拉祜族) 王胜俊 王彦兰(女,回族) 王彦翠(女) 王炳跃 王洪章 王洪斌 王洪旗(回族) 王宪魁 王祖继 王艳玲(女) 王莉霞(女,蒙古族) 王晓东 王晓光 王晓波 王晓晖 王恩东 王爱文 王爱国 王爱荣(女) 王海燕(女) 王家胜 王家瑞 王继平 王堂林(女) 王常松 王曼丽(女) 王铭晖 王清宪 王淑芳(女) 王雁飞 王雅丽(女) 王雅楠(女) 王辉青 王景武 王寒松 王瑞连 王蒙徽 王新东 王新成 王福生 王德佳 王燕文(女) 亓庆良 韦美芬(女,壮族) 韦慧晓(女,壮族) 云光中(蒙古族) 支树平 尤权 尤立红(女) 尤明国(赫哲族) 车俊 巨克中 巨晓林 牛一兵 牛文梅(女) 牛青山 牛国栋 牛学兴 牛俊雁 牛锡明 毛万春 毛有丰 毛伟明 毛雨时 毛剑宏 毛剑明 毛腾飞 仇鸿(女) 仉锁忠(回族) 乌兰(女,蒙古族) 乌云苏依拉(女,蒙古族) 文国栋 方向 方玮峰 方秋子(女) 方美芳(女) 尹力 尹中(苗族) 尹弘 尹计平 尹建业(白族) 尹洪文 尹蔚民 孔诚 孔昌生 孔绍逊 巴珍(女,藏族) 巴音朝鲁(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邓伟(女) 邓勇 邓小刚 邓卫平 邓向阳 邓红蒂(女) 邓迎香(女) 邓英林 邓波清 邓建华 邓建军 邓修明 邓恢林 邓真晓 玉山江·肉孜(维吾尔族) 未晓朋 甘霖 甘露(女) 甘军华 艾力更·依明巴海(维吾尔族) 艾合买提·买买提(维吾尔族) 古丽孜娜提·吐坎(女,柯尔克孜族) 左敏(女) 石君(女,土家族) 石玉钢(苗族) 石玉喜 石正露 石华军 石奇珠 石泰峰 布小林(女,蒙古族) 龙子平 龙长春(苗族) 龙以明 龙秋亮 占地斯门(女,藏族) 卢少平 卢丽安(女) 卢建军 卢映川 卢展工 卢蜀江 叶壮 叶太应 叶旦旺 叶冬松 叶红专(土家族) 叶志勇 叶连松 叶雄兵 申长友 申长雨 申建忠 田宙 田艳(女,土家族) 田静 田蕊(女,土家族) 田霞(女) 田小红(女) 田立文 田向利(女) 田国立 田学斌 田振宇 田雪梅(女) 田湘利 田满姣(女,瑶族) 冉万祥 史翔 史万钧(蒙古族) 史志军 史济锡 史聪灵 丘柳滨 付志方 付秀秀(女) 付忠伟 付建华 代鹏 代守仑 白吕 白少康 白玉晶(女) 白芝勇 白玛央金(女,门巴族) 白玛旺堆(藏族) 白尚成(回族) 白忠斌 白金明(满族) 白春礼(满族) 白树华 白泉民 白浩强 仝云飞 丛培模 丛慧敏(女) 印海蓉(女) 乐玉成 尔肯江·吐拉洪(维吾尔族) 包钢(蒙古族) 包惠(女) 包新国 兰吉银 兰燕云(女,壮族) 冯玲(女) 冯晖 冯培 冯键 冯丹宇 冯正霖 冯金英(女) 冯波声 冯建华 冯晓林 冯健身 冯欲晓(女,回族) 冯韶慧 冯翠玲(女) 宁小五 宁吉喆 宁高宁 尼玛石曲(藏族) 尼玛卓玛(女,藏族) 皮进军 边巴扎西(藏族,西藏自治区党委) 边巴扎西(藏族,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 边保民 邢岩(女) 邢丽英(女) 邢国辉 邢春宁(女) 戎贵卿 吉林 吉文明 吉炳伟 吉炳轩 巩立姣(女) 达瓦(藏族) 达波儿(珞巴族) 尧斯丹(藏族) 毕井泉 毕腊英(女) 师帅 曲敏 曲木史哈(彝族) 曲孝丽(女) 曲青山 曲福田 吕军 吕义聪 吕业升 回建(回族) 肉仙姑力·阿不都克力木(女,维吾尔族) 肉孜麦麦提·巴克(维吾尔族) 朱华(女) 朱捷 朱中奎 朱玉武 朱玉国 朱生岭 朱永和 朱加贤 朱台青 朱光远 朱伟忠 朱兆云(女) 朱红军 朱启南 朱雨玲(女) 朱建纲 朱炳文 朱浩文 朱海黎 朱彩芹(女) 乔传秀(女) 乔新江 伍斌 仲威平(女) 任正晓 任亚平 任红梅(女) 任芳祥 任克礼 任国荃 任泽锋 任学锋 任建华 任荣发 任厚明 任洪斌 任振鹤(土家族) 华金良 华春莹(女) 华荣林 仰媛媛(女) 向东 向二牛(土家族) 向巴扎西(藏族) 向巴平措(藏族) 向钢华 全忠 危朝安 庄严 庄木弟 刘东 刘宁 刘伟(辽宁) 刘伟(山东) 刘芳(女) 刘忻 刘宏(女,满族) 刘奇 刘建 刘荃 刘胜 刘洪 刘莉(女,安徽) 刘莉(女,湖南) 刘娟(女,满族,辽宁) 刘娟(女,中央金融系统) 刘琪 刘超 刘惠 刘锐 刘雷 刘瑾(女) 刘黎(女) 刘鹤 刘士余 刘云山 刘中伯 刘化龙 刘文力(女) 刘文凤(女) 刘文嘉(女) 刘玉珠 刘世伟 刘仔才 刘永东 刘永清(女) 刘发庆 刘吉祥 刘有明 刘成鸣 刘成章 刘伟平 刘延东(女) 刘会军 刘会英(女) 刘庆庆(女) 刘志怀 刘志明 刘克俭 刘作明 刘责增 刘奇凡 刘奇葆 刘国中 刘国治 刘昌林 刘明利 刘明忠 刘金国 刘念光 刘学新 刘宝玲 刘宗林(侗族) 刘宗富 刘建忠 刘建超 刘始杰 刘南昌 刘星泰 刘俊臣 刘美莲(女) 刘炯天 刘洪军 刘勇军 刘素芬 刘格平 刘振立 刘振所 刘捍东 刘晓凯(苗族) 刘钰峰 刘海燕(女) 刘家义 刘家国 刘继标 刘继敏 刘雪荣 刘焕鑫 刘维民 刘维寅 刘雅鸣(女) 刘赐贵 刘粤军 刘富珠(瑶族) 刘睦终(女) 刘新安 刘慧晏 刘赞杰 刘曙光 齐玉 齐名 齐静(女) 齐扎拉(藏族) 次仁巴珍(女,藏族) 次仁央青(女,藏族) 闫坤(女,满族) 闫文静(女) 羊风极(黎族) 关欣(女,满族) 关志洁(女) 关英华(女,满族) 米日姑丽·艾克米汗(女,塔吉克族) 米合伦沙·阿不都(女,维吾尔族) 米培莲(女,回族) 江帆(女) 江伟(女) 江波 江凌 江涛 江风益 江尔雄(女) 江必新 江军芳(女,苗族) 江金权 江胜霞(女) 汲斌昌 池贵义(满族) 汤志平 汤晓光 安进 安兆庆(锡伯族) 安香淑(女,朝鲜族) 安路生 祁峰 祁亚虎 许宁(女) 许旭(女) 许武 许勇 许晴(女) 许勤 许静(女) 许乃银 许又声 许甘露 许可慰 许立荣 许达哲 许成仓 许光园(女) 许传智 许启金 许其亮 许定平 许宪平 许彩芸(女) 农凤娟(女,壮族) 农生文(壮族) 阮成发 阴和俊 贠建民 纪峥 纪晓飞 孙伟 孙珅 孙轶 孙喆 孙斌 孙谦 孙颖(女) 孙毅(女) 孙力军 孙大伟 孙云飞 孙巨先 孙龙德 孙东升 孙守刚 孙志刚 孙志军 孙志杰 孙述涛 孙国相 孙金龙 孙金娣(女) 孙绍骋 孙春兰(女) 孙晓云(女) 孙爱军 孙梅君(女) 孙雪涛 孙甜甜(女) 孙维本 孙喜庆 孙新阳 芮晓武 严文斌 严克美(女) 严金海(藏族) 严朝君 严植婵(女) 劳光荣 苏君(女) 苏波 苏梅(女,达斡尔族) 苏辉(女) 苏文珠(女) 苏生成(藏族) 苏建华 苏银增 苏德良 苏毅然 杜飞进 杜玉涛(女,满族) 杜占元 杜业栋 杜立芝(女) 杜亚勇 杜亚起 杜宇新 杜丽群(女,壮族) 杜青林 杜金富 杜学军(蒙古族) 杜建录 杜家毫 杜源生 杜翠兰(女) 李凡 李少 李贝(女,瑶族) 李文 李平 李民 李亚 李成 李屹 李刚(四川) 李刚(新疆) 李伟(北京) 李伟(四川) 李伟(中央国家机关) 李伟(解放军) 李军 李兵 李希 李松 李明(安徽) 李明(甘肃) 李佳 李波 李彦(女) 李莹(女) 李晖(女) 李浩 李萌(女,北京) 李萌(中央国家机关) 李爽(女) 李晨(女) 李猛 李清(女) 李琨(女) 李斌(上海) 李斌(女,中央国家机关) 李焱(藏族) 李强(江苏) 李强(山东) 李媛(女) 李鹏(女) 李群 李静(女) 李干杰 李大为 李万君 李小三 李小林(女) 李小豹 李小敏 李小鹏 李广泉 李元敏(女) 李云婷(女) 李云燕(女,彝族) 李中林 李水华 李公乐 李月志 李凤玉 李凤娥(女) 李凤彪 李文荣 李文章 李书玉 李书磊 李玉杰 李玉妹(女) 李玉峰 李玉赋 李正印 李正强 李世贵 李占魁(土族) 李龙梅(女) 李乐成 李兰女(女) 李宁平 李发美 李吉祥 李再勇(仡佬族) 李成春(朝鲜族) 李同智 李同道 李廷俊 李传广 李伏安 李华靓 李向荣(女) 李向前 李兆宗 李红军 李纪恒 李志军 李志群 李芙蓉(女) 李克强 李丽珠(女) 李连成 李邑飞 李秀玲(女) 李秀领 李作成 李希贵 李迎春(女,满族) 李应红 李应芬(女,彝族) 李沛兴 李宏庆 李坤珍(女,怒族) 李杰翔 李尚福 李国英 李国栋(满族) 李国强 李昌勤 李明华 李明清 李侃桢 李金早 李金来 李金英(女,回族) 李金明 李庚生 李泽峰 李学同 李宝荣 李宝善 李建红 李建国 李建明 李绍洪 李荐国 李荣灿 李相国 李秋莲(女) 李秋霞(女) 李保芳 李俊明 李炳军 李桥铭 李晓红 李晓霞(女) 李恩东 李铁石 李海峰(女) 李家民 李雪飞(女) 李跃旗 李银江 李银环(女) 李清平(女) 李清杰 李鸿忠 李智远 李智勇 李媛媛(女,瑶族) 李登海 李锦秀(女) 李锦斌 李鹏新 李新元 李新民 李源潮 杨卫 杨丹(女,满族) 杨叶(女) 杨芝(女) 杨杰 杨波(苗族) 杨珀(女) 杨荣(女) 杨洁(女) 杨娜(女,佤族) 杨莹(女) 杨晖 杨峰 杨晶(蒙古族) 杨智 杨斌 杨普(女) 杨慧 杨大可 杨小波 杨小玲(女) 杨义兴 杨正午(土家族) 杨东奇 杨汉卿 杨亚林 杨成熙 杨光跃(纳西族) 杨先霞(女,水族) 杨伟东 杨传松 杨传堂 杨汝倩(女) 杨宇栋 杨守伟(女) 杨秀玉(女) 杨苗苗(女) 杨英丽(女,满族) 杨昌江 杨明生 杨忠林(蒙古族) 杨学军 杨宝峰 杨建平 杨春敏(女) 杨春燕(女) 杨树海 杨省世 杨省根 杨剑华(女,瑶族) 杨洁篪 杨振武 杨振斌 杨晓超 杨晓渡 杨笑祥 杨浩东 杨浪浪(女) 杨彩霞(女) 杨淳至(苗族) 杨琼英(女) 杨照乾 杨新媛(女) 杨德兵 杨德森 束红英(女)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维吾尔族) 丽达·皮尔拜(女,哈萨克族) 连亚丽(女) 步同良 肖杰 肖捷 肖培 肖毅 肖天亮 肖方举 肖亚庆 肖怀远 肖国安 肖莺子(女,壮族) 肖笑波(女) 肖智伟 时光辉 吴兰(女) 吴坚 吴狄 吴飏 吴娜(女) 吴彬(女) 吴焰 吴锦 吴静(女) 吴一戎 吴夕明 吴少勋 吴中兰(女) 吴水根(苗族) 吴凤杰(女,蒙古族) 吴书香(女,锡伯族) 吴玉良 吴汉圣 吴亚男 吴亚琴(女) 吴协恩 吴存荣 吴远芳(女,壮族) 吴志明 吴秀玲(女) 吴社洲 吴英杰 吴杰明 吴明明(女) 吴政隆 吴相琴(女) 吴信宝 吴胜利 吴洪芹(女) 吴统文 吴桂英(女) 吴晓光 吴晓红(女) 吴海涛 吴海鹰(女,回族) 吴敏霞(女) 吴朝晖 吴锦高 吴鹏飞 吴靖平 吴德军 别必雄 邱延鹏 邱学强 邱树华(女) 邱莉娜(女) 邱赛珍(女) 何玲(女,京族) 何平(中央直属机关) 何平(解放军) 何伟(女) 何丽(女,苗族) 何健 何雄 何雷 何黎(女,彝族) 何小玲(女) 何中虎 何方礼 何立峰 何杏仁(女) 何辛幸 何宏军 何剑波 何桂琴(女,回族) 何晓春(女) 何焕秋(满族) 何清清(女) 何雅玲(女) 何德兴 何毅亭 佟吉禄(满族) 余峰 余静(女) 余永洪 余欣荣 余学友 余学武 余艳红(女) 余留芬(女) 余德春(女,藏族) 谷澍 谷好好(女) 邸义 邹平 邹铭 邹磊 邹天敬 邹月珍(女,土家族) 邹加怡(女) 邹建雄 邹美余 库热西·买合苏提(维吾尔族) 应勇 辛维光 怀进鹏 冷骏 冷溶 汪诚(女) 汪泓(女) 汪洋 汪勇(土家族) 汪一光 汪永清 汪先永 汪利平 汪琳梅(女) 沙万里 沙尔合提·阿汗(哈萨克族) 沙海林 沈强 沈玉君(女,回族) 沈左权 沈金龙 沈晓初 沈晓明 沈跃跃(女) 沈铭权 沈腾香(女) 沈德咏 宋丹 宋涛 宋开慧 宋华英(女) 宋秀岩(女) 宋灵恩 宋国权 宋鱼水(女) 宋宝珍(女) 宋玲华(女) 宋修德 宋朝华 宋普选 宋强太 冶成福(回族) 张工 张平 张刚 张旭 张军 张坤 张茅 张鸣 张岩 张季 张政 张柱 张剑(女) 张彦(上海) 张彦(福建) 张勇 张剡 张琦 张琼(女) 张践 张雷 张磊 张曙 张九萍(女) 张又侠 张万党 张小影(女) 张广智 张义忠 张义珍(女) 张开辉 张云英(女) 张少锋 张升民 张丹凤(女) 张文旦 张文岳 张文胜 张文深 张文魁(藏族) 张玉卓 张玉柱 张正竹 张业遂 张仕旭 张仕恒 张务锋 张永忠 张立军 张圣中 张吉福 张光峰 张伟文 张延昆 张延清(藏族) 张兆民 张庆伟 张庆黎 张江汀 张安顺 张异宾 张纪南 张志军 张志南 张苏军 张丽华(女) 张丽丽(女,满族) 张丽萍(女) 张来清 张利明 张秀兰(女,苗族) 张兵兵(女) 张宏森 张茂华 张英杰(女) 张国伟 张国华 张国清 张昌尔 张岳峰 张岱梨(女) 张欣园 张欣鹏(朝鲜族) 张育林 张学军 张学医 张学武 张宝东 张建龙 张建东 张建民 张建国(陕西) 张建国(中央国家机关) 张建胜 张孟滨 张绍光 张春贤 张战伟 张贵林 张���宽 张恒珍(女) 张院忠 张艳萍(女) 张桂英(女) 张根九 张晓兰(女) 张晓宏 张晓明 张晓钦 张晓强 张恩亮(满族) 张恩惠 张钰晶 张铁民 张积贵 张爱民 张爱红(女) 张爱英(女) 张高丽 张效廉 张益平 张海迪(女) 张海波 张家明 张硕辅 张雪丽(女,满族) 张雪松(回族) 张铭连 张焕秋 张宿堂 张维国 张超超 张雅东 张瑞敏 张蜀新 张裔炯 张新友 张新文 张韵声 张福海 张潇羽(女) 张黎明 张黎鸿 张德江 张燕兵(女) 张鹭鹭(女) 陆昊 陆卫东 陆东福 陆志鹏 陆克华 陆国强 陆治原 陆俊华 陆晓春 陆海霞(女) 陆新华 阿布(回族) 陈元 陈刚 陈冰 陈旭(女) 陈坚(贵州) 陈坚(云南) 陈希 陈武(壮族) 陈青(女) 陈钢 陈俊(女) 陈勉 陈勇 陈峰 陈涛(女) 陈萍(女) 陈维(女) 陈勤(女,羌族) 陈雷 陈新 陈雍(满族) 陈豪 陈一新 陈小山 陈小江 陈小花(女,畲族) 陈小玲(女) 陈卫红(女) 陈子云(女) 陈飞虎 陈元春(女) 陈元丰 陈分新 陈月亮 陈文清 陈玉侯 陈正平(女) 陈世炬 陈左宁(女) 陈东琦(女) 陈四清 陈必昌 陈永奇 陈永忠 陈永洁(女) 陈吉宁 陈尘肇 陈光军 陈伟俊 陈向群 陈全国 陈守民 陈安丽(女) 陈如桂 陈志强 陈声容(女) 陈求发(苗族) 陈连兵 陈良贤 陈际瓦(女) 陈陆海 陈林静(女) 陈雨露 陈奋健 陈昌旭 陈质颖 陈金虎 陈金梅(女) 陈金彪 陈学东(安徽) 陈学东(解放军) 陈学斌 陈宝生 陈建军(壮族) 陈建萍(女) 陈承仪 陈绍燕(女) 陈春声 陈奕威 陈美芳(女) 陈美荣(女,回族) 陈晓红(女) 陈海波 陈润儿 陈家伟 陈家静 陈娟娟(女) 陈继壮 陈敏尔 陈焕友 陈维旭 陈超英 陈斯喜 陈辐宽 陈照海 陈肇雄 陈德明 陈德勤 陈燕华(女) 陈燕萍(女) 陈霞娜(女)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哈萨克族) 邵芸(女) 邵元明 邵中国 邵志庆(女) 纳杰(回族) 武玉嶂 武国定 武春辉 武耀廷 苗圩 苗华 苟仲文 范群(女) 范卫平 范长龙 范国琼(女) 范修芳 范骁骏 范振喜(满���) 范晓莉(女,回族) 范继英(女) 范锐平 范照兵 林武 林铎 林敏 林燚(女) 林少春 林火茂 林书成 林壮荣 林克庆 林丽珠(女) 林应武 林松淑(女,朝鲜族) 林国耀 林明祥 林宝金 林峰海 松吉扎西(藏族) 杭义洪 杭元祥 拉措(女,藏族) 郁霞秋(女) 尚宏 尚斌义 国文清 明建建(女) 易军 易红 易纲 易会满 易连军(女) 易炼红 易鹏飞 昂青才旦(蒙古族) 呷西哈姆(女,藏族) 罗虹(女) 罗莉(女) 罗强 罗开峰 罗方科 罗正富(彝族) 罗布顿珠(藏族) 罗东川 罗红江(傣族) 罗应光(拉祜族) 罗虎在 罗哲龙(朝鲜族) 罗晓玲(女) 罗益昌 罗清宇 罗清泉 罗联峰 帕力哈提·伊力汗(维吾尔族) 和勋(藏族) 和良辉(纳西族) 岳亮 岳毅 岳中明 岳普煜 金七仙(女,朝鲜族) 金文玲(女,朝鲜族) 金玉琴(女,布依族) 金东寒 金壮龙 金兴明 金晨辉 金湘军 金颖颖(女) 金慧琼(女,朝鲜族) 周旬 周宇(女) 周农 周均 周欣(女) 周波 周荣(贵州) 周荣(云南) 周亮 周洁(女) 周皓 周强 周霁 周乃翔 周小川 周水兴 周凤祥(满族) 周为民 周玉坤(女) 周亚仙(女) 周亚宁 周先朋(土家族) 周仲明 周旭光 周江勇 周红亮 周连华 周明娟(女) 周学文 周建民 周建琨 周春艳(女) 周树春 周俊军 周祖翼 周振杰 周海江 周家荣 周喜安 周联清 周森锋 周皖柱 周慕冰 周慧琳 庞庆波 庞国梅(女) 郑红 郑杨 郑和 郑琦(女) 郑雄 郑翔(女) 郑璇 郑人豪 郑小红(女) 郑卫平 郑仙荣(女,哈萨克族) 郑召龙 郑百芹(女) 郑贞良 郑李龙 郑国光 郑忠燕(女) 郑泽光 郑俊杰 郑俊康 郑晓松 郑绵绵(女) 郑筱筠(女) 郑新聪 单杏花(女) 宗国英 官庆 房方 房瑞标 孟扬 孟冠 孟瑾(女) 孟广彬 孟广禄 孟凤朝 孟庆松 孟庆斌 孟苏平(女) 孟建柱 孟振平 孟祥飞 孟祥伟 孟祥锋 项兆伦 赵欢 赵奇 赵亮 赵辉 赵晶(女) 赵强 赵静(女,黑龙江) 赵静(女,湖北) 赵一德 赵大程 赵卫星 赵长富 赵月芳 赵文泉 赵为粮 赵玉沛 赵世勇 赵东方 赵东旭 赵乐际 赵乐秦 赵立荣 赵永清 赵光君 赵仲华 赵全红 赵庆华(女) 赵志浩 赵芸蕾(女) 赵克石 赵克志 赵灿军(白族) 赵宏博(满族) 赵灵英(女,回族) 赵国红(女) 赵宗岐 赵春玲(女,满族) 赵贵成 赵洪祝 赵宪庚 赵素萍(女) 赵晓君 赵爱明(女) 赵继东 赵惠琴(女) 赵晶晶(女,回族) 赵德光(彝族) 郝平 郝光 郝鹏 郝丽影(女) 郝朝运 荀笑红(女) 胡伟 胡荃 胡栋 胡悦 胡敏(女) 胡中山 胡文军 胡文容 胡文慧(女) 胡玉亭 胡世忠 胡立杰(女) 胡光辉 胡伟武 胡旭东 胡玖明 胡孝汉 胡怀邦 胡际权 胡昌升 胡忠雄 胡和平 胡金波 胡金旗 胡泽君(女) 胡春华 胡冠九(女) 胡晓炼(女) 胡朝霞(女) 胡富国 胡登强 胡静林 茹振钢 柯小海 柯晓宾(女) 相里斌 柳鹏 柳玉祥 咸辉(女,回族) 战厚顺 哈小琴(女,回族) 钟山 钟晶(女,布依族) 钟光平 钟自然 钟志生 钟松民 钟畅姿(女,水族) 钟佰均 钟绍军 郜强 段小龙 段志强(蒙古族) 段春华 信长星 信春鹰(女) 禹光 侯凯 侯艳(女) 侯晓 侯正超 侯占平 侯君舒 侯建民 侯建国 侯贺华 侯晓春 侯祯涛 侯淅珉 侯晶晶(女) 俞正声 俞东来 俞庆江 施小琳(女) 施克辉 施净岚(女) 施洁净(女) 闻凤英(女) 闻世震 姜平 姜驰(女,满族) 姜妍(女,满族) 姜欣(女) 姜颖(女) 姜大明 姜永申 姜有为 姜志刚 姜英宇 姜忠龙 姜信治 姜增伟 娄勤俭 洪燕(女) 洪茂椿 洛桑江村(藏族) 宫金杰(女) 祝玉婷(女) 祝春秀(女,彝族) 费英英(女) 费高云 姚驰(女,藏族) 姚玉舟 姚庆英(女) 姚来英 姚国华 姚眉平 姚晓东 姚鸿洲 姚增科 贺化 贺荣(女) 贺卫国(裕固族) 贺生兰(女) 贺安杰 贺军科 贺星龙 贺铁林 骆源 骆惠宁 秦义 秦天 秦生祥 秦如培 秦树桐 秦恩亭 敖慧然(鄂温克族) 袁野 袁毅 袁子捷 袁亚湘 袁华智 袁桐利 袁健松 袁家军 袁誉柏 袁滨渤(女) 袁曙宏 耿长江 耿家盛 聂卫国 聂辰席 聂瑞平 莫负春 莫恭明 莫高义 格桑腊么(女,藏族) 索南卓玛(女,藏族) 栗建华 栗战书 贾凤山 贾玉英(女) 贾玉梅(女) 贾立群 贾向东 贾树庆 贾高建 夏平 夏阳 夏小平 夏四初(女) 夏立华(女) 夏伟东 夏红民 夏宝龙 夏勇敏 夏德仁 热先古力·托乎提(女,维吾尔族) 原贵生 顾琨 顾松学 柴春 柴立元 柴随周 晏军 晏文娟(女) 恩云飞(女,满族) 钱燕(女) 钱小芊 钱引安 钱红昊(女) 钱桂仑 钱焕涛 钱新华 钱毅平 铁凝(女) 倪庆(土家族) 倪虹 倪岳峰 倪雪梅(女) 徐川 徐飞 徐平 徐进 徐坚(女) 徐岚(女) 徐枫(女) 徐科(女) 徐俊 徐敏(女) 徐麟 徐大彤 徐元鸿 徐文龙 徐文华 徐文坚 徐令义 徐乐江 徐立全 徐有泽 徐光春 徐安祥 徐明辉(女) 徐忠波 徐和谊(回族) 徐金华 徐炜遐 徐泽洲 徐根保 徐爱龙 徐爱蓉(女) 徐海荣 徐惠民 徐景颜 徐新荣 徐福春 徐德清 殷一璀(女) 殷方龙 殷志红 殷枢铭 殷美根 翁玉耀 翁杰明 翁祖亮 翁钰珍(女) 高环(女) 高星 高科 高津 高艳(女,回族) 高靓(女) 高福 高燕(女) 高翔 高广滨 高红卫 高红电 高宏志 高宏彬 高招飘(女,哈尼族) 高国栋 高建民(河北) 高建民(山西) 高拴廷 高树冬 高思杰 高选民 高铁成 高喜喜 高德占 高德荣(独龙族) 郭青 郭娜(女) 郭健 郭燕(女) 郭大为 郭小容(女) 郭开朗 郭元强 郭文奇 郭文珺(女) 郭业洲 郭兰珂 郭延红(女) 郭兴利 郭声琨 郭社荣 郭明义 郭金龙 郭学飞 郭建晖 郭春富 郭树清 郭振华 郭恩娟(女) 郭爱萍(女) 郭普校 席小军 唐一军 唐仁健 唐世会(女) 唐华俊 唐良智 唐承沛 唐复平 唐菊兴 唐登杰 唐嘉陵 凌云(女,鄂伦春族) 凌文 凌继河 凌解放 海菊(女,回族) 涂妍(女,仡佬族) 涂理军(土家族) 涂颜淼 容雪岭(女) 诸葛宇杰 谈海玉(女) 陶方启 陶明伦 陶治国 排力杰(女,蒙古族) 堵远放 黄红(女) 黄明 黄娜(女) 黄斌(土家族) 黄墁(女) 黄巍 黄一兵 黄小华(女) 黄小霞(女) 黄久生 黄云娜(女) 黄文宣(壮族) 黄玉治 黄世勇(壮族) 黄兰发 黄兰香(女) 黄关春 黄守宏 黄志丽(女) 黄丽萍(女,黎族) 黄坤明 黄国显 黄建发 黄春光 黄树贤 黄树新 黄秋斌 黄顺祥 黄俊华(壮族) 黄俊琼(女,侗族) 黄剑雄 黄莉新(女) 黄晓武 黄晓薇(女) 黄浩涛 黄雪慧(女,壮族) 黄跃金 黄绪鸿 梅园雪(女,满族) 曹亚玲(女) 曹先建 曹红波 曹志安 曹和平 曹建国 曹建明 曹春叶(女,阿昌族) 曹炯芳 曹雪涛 曹淑敏(女) 曹献坤(女) 戚红(女) 龚正 龚文密 龚冠宇 龚晓燕(女) 龚堂华 龚稼立 龚德凌 盛斌 盛茂林 盛荣华 盛炳荣 雪克来提·扎克尔(维吾尔族) 常万全 常志刚(蒙古族) 常丽虹(女) 鄂竟平 崔鹏 崔玉英(女,藏族) 崔玉忠 崔光日(朝鲜族) 崔茂虎 崔述强 崔明华 符之冠 符凤春(女) 麻振军 康维 康辉 康红普 康志文 康厚明 鹿心社 章建华 商黎光 阎晓明 梁桂 梁田庚 梁伟年 梁丽娜(女) 梁步庭 梁言顺 梁金华(女,瑶族) 梁建勇 梁惠玲(女) 梁鼓劲 梁慧丽(女) 谌贻琴(女,白族) 隋军(女) 隆国强 续烨(女) 续辉(女) 彭凡 彭琳 彭燕(女,彝族) 彭友东 彭世东 彭发福 彭宇行 彭沉雷 彭青莲(女) 彭国甫 彭佳学 彭树杰 彭晓春 彭家瑞 彭清华 斯日古楞(女,蒙古族) 斯泽夫 葛长伟 葛红林 葛海鹰 葛慧君(女) 董强 董云虎 董云鹏 董仚生 董经纬 董春容(女) 蒋斌 蒋乙嘉 蒋扣分(女) 蒋成华 蒋卓庆 蒋定之 蒋秋香(女) 蒋辅义 蒋超良 韩正 韩军 韩进 韩青(女) 韩俊 韩勇 韩笑(女) 韩乙四夫(撒拉族) 韩卫国 韩长赋 韩立平 韩立华 韩利萍(女) 韩佳彤(蒙古族) 韩金峰 惠建林 粟田梅(女,侗族) 景李虎 景俊海 景海鹏 喻云林 喻红秋(女) 黑晶(女) 程平(女) 程维(女) 程先东 程向民 程志毅 程丽华(女) 程连元 程祖彬 傅奎 傅小兰(女) 傅自应 傅兴国 傅育宁 傅建国 傅政华 傅耀泉 焦若愚 焦彦龙 舒印彪 舒国增 舒晓琴(女) 鲁俊(女) 鲁勇 鲁毅 鲁军勇 鲁国庆 鲁晓英(女) 童小华 童旭东 童志云 曾存 曾南(女) 曾一春 曾万明 曾凡吉 曾永涛 曾志权 曾益新 曾赞荣 温刚 温红彦(女) 温国良 游艾青 富春丽(女,锡伯族) 谢涛(女) 谢玉安 谢正义 谢世杰 谢伏瞻 谢春涛 谢爱娥(女) 谢新义 强巴卓玛(女,藏族) 蓝天立(壮族) 蓝佛安 蓝景芬(女,畲族) 蒲波 蒙曼(女,满族) 蒙晓梅(女,壮族) 楼阳生 楼继伟 楼富强 裘援平(女) 赖玉梅(女) 赖亚文(女) 赖泽华 甄鹰(女) 甄占民 雷凯(女) 雷佳(女) 雷凡培 雷玉英(女,畲族) 雷应国 雷春美(女,畲族) 雷海燕(女,畲族) 虞丽娟(女) 虞爱华 路伟 路钢 路光永 詹纯新 鲍炳章 解学智 解津伟 廉毅敏 阙卫平 慎海雄 窦万贵 窦树华 褚子育 慕德贵 蔡奇 蔡敏(女) 蔡名照 蔡志萍(女) 蔡松涛 蔡剑江 蔡跃玲(女,满族) 蔺红霞(女) 臧献甫 裴光 裴金佳 裴春亮 管勇(高山族) 雒树刚 廖红(女) 廖明 廖可铎 廖达雄 廖国勋(土家族) 廖建宇 谭跃 谭千红 谭天星 谭双剑 谭本宏 谭成旭 谭作钧 谭君铁 谭洪恩(土家族) 谭艳芳(女) 谭铁牛 翟红 翟青 翟婉明 熊会萍(女) 熊尚兵 熊选国 熊晓梅(女) 熊群力 缪文江 樊金龙 黎火辉 黎锡康 虢正贵 滕刚 滕佳材 滕晓炜(女) 颜长文(苗族) 颜业岸 颜启昌 颜柏青 颜晓东 潘刚 潘岳 潘功胜 潘立刚 潘志荣 潘克刚 潘金吉(女,壮族) 潘朝晖 潘瑞凤(女,满族) 潘毅琴(女,回族) 薛荣(女) 薛莹(女) 薛斌 薛宏伟 薛济民 薛晨阳 霍永武 穆虹 戴蕴(女) 戴征社 戴益朋 戴新华(女) 檀云坤 魏亮 魏巍 魏丁未 魏小东 魏山忠 魏凤和 魏克良 魏宏广 魏灵玲(女,满族) 魏国勇 魏国强 魏秋月(女) 魏栓师 魏晓明 魏登殿(回族) 瞿海(苗族) 运营人员: 周卉 MZ019
0 notes
andeelo · 7 years
Quote
「得、的、地」的辨認公式 林維倫老師 arrow5.gif (1623 bytes) 壹、前言 教學多年,在批閱學生作文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最感困擾的,是「得、的、地」三個字的用法分不清楚,探究原因,是因為一般的報章雜誌多有混用的情形(註一),其次,在國小課本中,為了避免造成學��的困擾,根本沒有「地」字的用法出現只有「得」和「的」字的分別;但是一升上國中,「地」字的用例出現了: 夜就輕輕地來了。(第一冊第三課,楊喚:夏夜) 山巒靜靜地睡了!(同前) 在場地上大踏步地往來。(第一冊第六課,陳醉云:鄉下人家) 我們仍然固執地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第一冊第十課,張曉風:行道樹) ……… 試想:在國小階段,連「得」字和「的」字的分別都搞得不太清楚的人,一升上國中,課本裡一下出現了那麼多的「地」字,那有可能將三者一一分清? 如果學生都不懂,做老師的……尤其是身為國文老師,當然應該要想辦法讓他們懂。參考了諸家論述之後,我先整理出「得、的」辨認的公式共七個,讓學生背熟應用,然後,才告訴他們「地」字的用法,以下一一說明: 貳、「得、的」辨認公式 公式一:動詞後面都用「得」,其他地方都用「的」。 公式二:動詞-的-名詞。 公式三:是-的。 公式四:□得很,□得發○,□得不得了,□得更○○。 公式五:真的很○○。 公式六:語尾用「的」。 公式七:可以改成「到了什麼程度」,都用「得」。 這裡要先提醒注意的有二點: 一、「得」和「的」在國語語音中都同樣唸「‧ㄉㄜ」,因此為了加以分別,公式中所有「得」字都唸「‧ㄉㄜ」,所有「的」字都唸入聲「‧ㄉ一」,唸起來要短促而且有力。 二、□音「ㄎㄨㄤ」,○音「ㄉㄢ、」,例如:公式四:「□得很,□得發○,□得不得了,□得更○○」要唸成「ㄎㄨㄤ ‧ㄉㄜ很,ㄎㄨㄤ ‧ㄉㄜ發ㄉㄢ、,ㄎㄨㄤ ‧ㄉㄜ不得了,ㄎㄨㄤ ‧ㄉㄜ更ㄉㄢ、 ㄉㄢ、」。公式五:「真的很○○」要唸成「真‧ㄉㄧ很ㄉㄢ、 ㄉㄢ、」。 參、公式說明 公式一:動詞後面都用「得」,其他地方都用「的」 公式一是主公式,其他的六個都是輔助公式。 注意這個公式是動詞「後面」都用「得」,而不是「前面」;以下的例句中,用粗黑字體印出來的,都是動詞,後面都用「得」。 動詞後面都用「得」 站得穩、認得出、拿得起、放得下、叫得出、聽得到、看得見、吃得下、拉得動、推得起、爬得來、聞得到、算得出、想得開、喝得夠、查得到、拔得出、挺得住、裝得下、跑得很快、跳得更高、投得較遠、長得較胖、做得稍差、畫得惟妙惟肖、說得頭頭是道、做得乾淨俐落、打得鼻青臉腫、吃得津津有味、談得眉飛色舞、笑得前仰後合。 其他地方都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動詞,後面都用「的」): 高的樹、矮的人、新的床、舊的書、綠的葉、長的線、嫩的根、美的旋律、輕輕的盒子、白白的粉末、圓圓的臉蛋、濕濕的褲子、青青的草原、我的書包、你的鉛筆、他的帽子、妹妹的衣服、爸爸的煙斗、鳥的嘴、春天的花、猴子的屁股、下山的太陽、快樂的時光、感人的場面、親熱的鏡頭……等。 公式二:動詞-的-名詞。 公式二唸成「動詞-‧ㄉㄧ-名詞」,注意當中「的」字要唸成入聲,短促而有力。 這個公式,我要用盧培川先生的話來說明: 「動詞」後面大都用「得」,但是有一個例外-後面接敘「名詞」的時候,就必須用「的」,譬如「說得起勁」,「做得出來」,「寫得更快」,「畫得漂亮」,這些語句當中的「說」「做」「寫」「畫」都是「動詞」,並且後面接敘的都不是「名詞」,而是表示動作的「情狀」「可能」「程度」「效果」的語詞,所以都應該用「得」,但是如果換成「說的話」,「做的事」,「寫的字」,「畫的圖」,因為各個動詞後面接敘的「話」「事」「字」「圖」都是「名詞」,就不能用「得」,而必須改用「的」了。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上述的「說的」「做的」「寫的」「畫的」,都已經成了「形容詞」,當然不能用「得」了。(註二) 公式三:是-的。 公式三要唸成「是-‧ㄉㄧ」,「的」要唸入聲。 這個公式是說:雖然公式說明動詞後面都用「得」,但只要碰到「是」字,不管是不是動詞,都要用「的」,例如: 我說的是你、南方人吃的是米、她唱的是一首民謠、老師罵的是那兩個、我寫的不是給你看的。五大營養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是同夥的、蜜蜂和花是分不開的、偷懶是不可能成功的、開車是要小心的、決定做的事是不能更改的。這話是對的、沒有恆心是不能成功的。(註三) 公式四:□得很,□得發○,□得不得了,□得更○○。 這個公式是對公式一的後半部其他地方都用「的」作補充說明。指出一些不是動詞,但是後面也要用「得」的特殊情形。 □得很-「□得很」是「□到很□」的變形,因為在「很」以下可以省略不說,十分方便,為大眾所樂用,所以這樣講法多得很。如「怕得很」就是「怕得很厲害」,也就是「很怕」,但語氣不如「怕得很」強。(註四) □得發○-如「紅得發紫」「亮得發光」「急得發昏」……等。 □得不得了,□得更○○…快樂得不得了,冷得更可怕,蔓延得更厲害……。 公式五:真得很○○。 公式五要唸成「真‧ㄉㄧ很ㄉㄢ、 ㄉㄢ、」,「的」字唸入聲。 這個公式是公式四「□得很」的例外情形,「真的」是一個習慣用語,要連在一起用。例如:真的很用功、真的很漂亮、真的很美、真的很奇怪……。 公式六:語尾用「的」。 公式六是說:不管是不是動詞,凡是語尾,都要用「的」。例如: 開門的、騎馬的、做工的、教書的、打雜的、算命的、捕魚的、打獵的、種田的、辦公的、送貨的、陪客的、我會來的,你這樣做會害自己的。沒有一個不高興的、沒有一個不生氣的、做好自己該做的……。 公式七:可以改成「到了什麼程度」,都用「得」。 這個公式也是對公式一的後半部其他地方都用「的」作補充說明,指出些不是動詞,但是後面也要用「得」的另一種特殊情形。例如:甜得使人受不了、熱得昏沉沉的、氣得渾身發抖、渴得難受、餓得頭昏眼花……。 肆、「得、的」辨認測驗 以下的句子均取自國小國語課本、同學們重溫舊夢之餘,不妨驗證一下自己的語文能力: 1.我起「 」早。 2.我「 」媽媽好。 3.哥哥拍「 」是皮球。 4.媽媽做「 」便當真好吃。 5.姊姊美「 」很。 6.那人真「 」很可愛。 7.那個便當誰做「 」? 8.他高興「 」不得了。 9.這個書包是誰「 」? 10.小明「 」手洗「 」乾乾淨淨。 11.草地綠綠「 」。 12.天上星星一閃一閃「 」。 13. 開會「 」同學很多。 14.這是我自己做「 」禮物,做「 」很好。 15.再小「 」螞蟻,我也看「 」見。 16.乾乾淨淨「 」桌子,排「 」整整齊齊「 」。 17.天上「 」星星,誰能數「 」完。 18.一樣一樣「 」做給老馬看。 19.小馬看「 」很清楚。 20.弟弟看了高興「 」拍起手來! 解答與說明 1.得,公式一2.的,公式一3.的,公式三4.的,公式二5.得,公式四6.的,公式五7.的,公式六8.得,公式四9.的,公式三、六10.的得,公式一11.的,公式六12.的,公式六13.的,公式二14.的,公式二;得,公式一、四15.的得,公式一16.的得,公式一;的,公式六17.的得,公式一18.的,公式一19.得,公式一、四20.得,公式七 伍、「地」的用法 在講解「地」字的用法之前,我先引一段許名瑲先生的話: 「地」作副詞尾。所謂「副詞」,就是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的詞,它的詞尾要用「地」,而不用「的」。如「輕輕地來了」、「靜靜地睡了」、「愉快地旅行」(引自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楊喚夏夜)「貪婪地呼吸」、「固執地製造」(同書,張曉風行道樹)。這裡的「輕輕」「靜靜」「愉快」「貪婪」「固執」等,都用作副詞,「來」「睡」「旅行」「呼吸」都是有動作的動詞。因此,我們可以說:「地」的前面是副詞,後面是動詞;含有「地」的詞語結構是:副詞+地+動詞(註五)。 為了幫學生記住「地」字用作副詞語尾,後面往往接動詞,我告訴他們:地震,台語是「地動」,我們不妨這樣聯想: 地-動 「地」字的後面,往往接動詞(以下用粗黑字體印的字都是動詞),例如: 漸漸地升空、好好地看書、遠遠地跑過來、重重地打過去、穩穩地接住、一次一次地說、三番五次地勸告、一回又一回地去做、永遠地祝福你。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第一冊第二十課,朱自清:匆匆) 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同前) 在「人」的力量下,公路平坦地展開了。(第二冊第十八課,熊崑珍:路) 一路上,花朵自會繼續地開放!(同前) 讓明透的思維與情緒,自然地由心湖中升起。(第三冊第六課,殷穎:品泉) 一窩蜂地湧進了大門。(第四冊第十六課,鍾梅音:鄉居情趣) 父親指指點點地告訴我。(第五冊第十六課,潘希珍:故鄉的桂花雨) 兩個小東西又高興地叫出來。(第六冊第十六課,蘇進強:楊桃樹) 陸、「得、的、地」辨認測驗 請細讀下列句子,填寫適當代號: 1.高「 」樹。 2.新「 」床。 3.青青「 」草原。 4.提「 」起,放「 」下。 5.漸漸「 」升空。 6.把敵人打「 」落花流水。 7.開車「 」、騎馬、打獵「 」、都來了。 8.她寫「 」真好! 9.她認真「 」寫書,真是寫「 」龍飛鳳舞,可是,她寫「 」不是給你看「 」。 10.我三番兩次「 」勸告你,要你不要怕困難,一回又一回「 」去做-當然,我也要永遠「 」為你祝福! 11.好精美「 」眼鏡,它能讓我清楚「 」看、痛快「 」看、看「 」大呼過癮! 12.猴子天天不停「 」曬太陽,太陽把猴子「 」屁股曬「 」好紅好紅! 13.你看這些都是爸爸從海外帶回來「 」,妳「 」衣服、媽媽「 」大衣……。 14.你看你,柔柔「 」聲音、圓圓「 」臉蛋,真看不出,居然是跟阿歪一夥「 」,居然發狠「 」揍人,把人家揍「 」鼻青臉腫,你呀!你這個死沒良心「 」,快滾出去! 15.好雄渾「 」聲音,聽「 」出是誰呢? 16.這篇零亂「 」散文是匆匆「 」塗成「 」,寫「 」不好,敬請大家指教! 答案 1.的2.的3.的4.得、得5.地6.得7.的、的、的8.得9.地、得、的、的10.地、地、地11.的、地、地、得12.地、的、得13.的、的、的14.的、的、的、地、得、的15.的、得16.的、地、的、得 柒、結語 對於文字理解及用字辨別等方面的指導,一般都是由分析字的初形本義入手,但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這個原則在其他地方都很有效果,在「得、的、地」的辨認方面卻不易生效;也曾試過由詞性的分類、條列式加以說明,如 「的」字的用法 (一)做表示所屬的介詞,如「我的鉛筆」、「妹妹的衣服」… (二)做形容詞的詞尾:如「紅的花」、「堅定的意志」… (三)做代名詞用,如「賣花的」、「開門的」… 說明的時候,學生大都會點頭表示聽懂了,但真正用的時候,卻又有錯誤出現,實在令人大傷腦筋。 最近發現「全方位兒童作文」一書頁一一八,有一段話,不無參考價值(註六): 對於「的」和「得」最簡單的區分辦法是:「的」下面和名詞相連接,不管是有生命的或是無生命的都一樣。而「得」的下面通常是和形容詞或是某一種狀態相連接,不管是好的形容詞或是壞的形容詞都一樣。現在列舉說明如下: 1.我的鉛筆:鉛筆是無生命的東西。 2.我的爸爸:爸爸是有生命的人物。 3.小惠的成績:成績是無生命的東西。 4.我的書桌:書桌是無生命的東西。 5.我家的小狗:小狗是有生命的動物。 6.漂亮的花:花是有生命的動物。 7.我的鞋子放在你的小提包裡:鞋子和小提包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 8.激烈的場面:場面是無生命場地、所在。 9.我的老師和我的學校:老師是有生命的人,學校是無生命的場所。 10.激烈的場面:場面是無生命場地、所在。 以上所舉例子,「的」字下面通常是和名詞相連接的。 1.她長得很漂亮:漂亮、很漂亮都是形容詞。 2.她考試考得很好:很好是形容詞。 3.昨天晚上,哥哥睡得太晚:太晚是形容詞。 4.這朵花,開得很豔麗:豔麗是形容詞。 以上所舉例子,「得」字下面通常是和形容詞相連接的。 此外,要注意的一點是「地‧ㄉㄜ」字前面的詞,很多是兩個相同的字的疊詞後面接動詞,例如: 1.高高地飛。 高高是個疊詞。 飛是動詞。 2.慢慢地走。 「慢慢」是個疊詞。 走是動詞。 3.悄悄地來 「悄悄」是個疊詞。 來是動詞。 4.飛機緩緩地起飛了。 緩緩是個疊詞。 起飛是動詞。 另外「小學生活用詞典」(註七)有一則非常簡要的辨認方式: 試試用閩南語讀讀看,讀「ㄝˇ」,用「的」,例如:我「的」、你「的」。讀「‧ㄍㄚ」,用「得」,例如:我吃「得」很飽、他好「得」不得了。 這個方法非常好用只要會閩南語,在分辨上就沒有問題。但是閩語不是每個人都懂,因此才費盡心思整理出上述公式,幫助大家分辨。教學多年,用起來,效果的確還不錯。 或許有人會說:「公式那麼多,煩死了!」如果這樣想,那麼每天都要吃飯,豈不也很煩?「幾何之內無君主之路」,做學問,本來就是要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絕對不能偷懶。想想看:同學們背ㄅㄆㄇㄈ、現在不是感到受用無窮?那麼「得、的、地」的辨認公式背熟之後,一定也會讓你有得心應手的感覺,何不試試看呢? 附註 註一:林政華:近期報紙副刊文字的疑誤,刊於「國文天地」第十二期頁七四,民國七十五年五月一日,台北出版。 註二:盧培川:「的」「得」「地」的分別,見作者自印「作文的修改」一書,頁四一八,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十日再版再版。 註三:關於「是-的」句型,河南鄭州大學張靜教授有極為深入的探討,見從「是-的」結構語法單位的同一性和示差性一文,收於「漢語語法疑難探解」乙書頁三四七~三七六,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台北出版。 註四:林後淑:抖「地」「得」「的」「底」,刊「中國語文」月刊第一八六期頁四九,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台北出版。註五:許名瑲:談「的」「地」「得」在語文中的角色,刊於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國語日報「國語文教育專欄」。按:本文也發表於「中國語文」月刊第三七二期頁二四,七十七年六月;「國文天地」四十三期頁八七、七十七年十二月;均為台北出版。註六:如何正確使用「的」「得」「地」,見「全方位兒童作文」乙書,頁一一八,師大國文研究所所長賴明德博士審訂,李翠玲主編,全國兒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台北出版。 註七:小學生活用辭典頁三九三,邱德修審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台北出版。 主要參考書目(已見於附註者,不另列出) 壹、基本資料 一、國立編譯館,「國民小學國語課本」第一~十二冊。 二、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第一~六冊。 貳、參考資料 一、國語活用辭典、吾師周何教授總主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台北,修訂再版。 二、許家鸞:「底、的、地、得的用法問題」,見「中國文學鑑賞舉隅」頁一七。吾師黃慶萱教授、許家鑾教授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台北出版。 三、國語文法圖解,黃貴放著,益智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台北再版。 四、簡明國語文法,何容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台北出版。 五、國語基本句式,祈致賢著,中國語文月刊社,民園七十五年八月,台北三版。 六、實用國語文法,董長志著,學生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四月,台北再版。 七、國語文法,黎熙編,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台北再版。 八、中文文法,許菱祥編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年二月,台北再版。 九、詞類使用法,祝笛生編,上海書局,民國六十四年,香港出版。 十、「的」「得」「地」三字的用法,收於江秀芬編著「可愛的作文園地」頁五五,光田出版社,台南。 十一、陳錫寬:怎樣認識語助詞「的、底、地」,刊「中國語文」月刊四三五期頁三四,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台北。 ��二、如何教學生分辨「的」和「得」之不同,見「八十學年度國中國文科教學調查與輔導研習資料」頁三○二,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輔導委員會編印。 十三、「的」「得」二字用法有何不同?刊「國文天地」十四期頁六,解惑篇,由吾師周何教授解答,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一日。 十四、朱邦彥:「的」「得」大混戰,刊於「國文天地」十五期,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一日。 十五、孫振忠:再談「得」「的」「地」在語文中的角色,刊於「國文天地」十九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十六、劉崇義:對(「得」「的」「地」在語文中的角色)一文的兩點疑義,刊於「國文天地」五十期,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一日。 十七、謝秀芬:不同的將帶不同的兵-談「的」「得」的區別,刊於小牛頓「作文」雜誌第十期頁三○,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台北。 十八、馮喜秀:「的」、「得」、「地」實用舉例:刊於國語日報,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十一日。 十九、「得」和「的」,國語日報「答讀者」專欄,分別見於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九日、七十六年十二月十日、七十七年三月三日。 二十、蔡春憲:「的」「得」的教學探討,刊於國語日報,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廿一、市隱:文章要通、讀來輕鬆,刊於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九日,台灣日報。
0 notes
suxobscurus · 7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邱爱玲(920) Demon Headmistress (极品校长)
此三幅正描绘神憎鬼厌兼人神共愤之教育界恶魔的作品,是从同事手机里获得,也在曾受其欺凌的同事间广泛流传,据说出自一名已退休的三德教师。当时此极品恶魔正掌校三德,当校教职员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苦说不尽,曾向此退休教师申诉,此退休教师也为之打抱不平,而将前同事所处苦楚感同身受地绘制出这三幅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端倪些许此恶魔的可恶之处。 这些图片存档于我的Flickr档案里,一直感觉显得碍眼,今天将它移到 Tumblr 这儿来,然后删除 Flickr 里的存档。Flickr现在显得好看多了。
由于在三德华小被怀疑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甚至和家协闹僵,据说还闹上法庭。终在2016年尾被调职到怡保翠林城的巴东牙也华小,此校原是太平的微型华小,后在发展商等人推助下迁移至怡保,人数较少,故有被贬职的意味。
0 notes
willpony · 5 years
Text
模擬強震他喊「地震開始」 副市長、消防局長全趴下
桃園市議會今由消防局工作報告,市議員蔡永芳提到上周四(18日)花蓮發生6.1強震時,教育局長高安邦淡定備詢,他問消防局長謝呂泉如果大地震又發生該怎麼辦,並大喊「現在地震開始!」要議場上所有官員、議員同僚通通躲到桌子,模擬天搖地動的危急情況。
蔡永芳說,上周四教育局報告時發生地震,那如果現在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消防局長謝呂泉你會怎麼做?謝回答,所有人得依地震守則馬上趴下、掩護,穩住,直到結束後再出來。
蔡驚訝說,這樣就沒了喔?並一聲令下喊「現在地震開始!」要所有消防局、其他市府官員通通一起來,模擬強震來襲時得立刻蹲下躲到桌子下方,蔡並望向議場說「副市長還沒趴,還在搖晃!有40秒喔」,並點名楊家俍、彭俊豪、舒翠玲、朱珍瑤等議員同僚通通趴下。
直到模擬結束,蔡再問那現在該怎麼辦?謝呂泉說,繼續質詢啊,消防人員要外出巡視;蔡永芳認為,強震後消防得看有無接獲通報、各就各位,他並詢問議長邱奕勝若…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7 years
Text
「709平鎮-捷運永寧站」市區快捷公車24上路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709平鎮-捷運永寧站」市區客運路線於23日上午舉辦記者會,宣布709快捷公車將於2月24日從平鎮分局發車,經龍潭到捷運永寧站,尖峰10至20分一班,離峰20至40分一班,可使用多卡通電子票證,共計15輛大客車投入營運,其中4輛為通用設計無障礙大客車,每部車輛均配有USB充電座及免費Wi-Fi服務,提供民眾更便利的交通服務。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709快捷公車自平鎮分局發車,沿途行經平鎮區中庸路、中豐路、龍潭區中正路、北龍路、大昌路,並經國道三號至終點捷運永寧站。桃園端營運時間為05:30到23:00,土城端營運時間為06:00至23:30,平日尖峰10至20分一班,平日離峰及假日20至40分一班,三段票收費,可使用多卡通電子票證(包含一卡通、悠遊卡、遠鑫卡及愛金卡)支付乘車車資。此外,因為行經高速公路,故不提供立位,請市民朋友留意。
  709快捷公車…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4 years
Text
Si Bao 實名製元氣餐盒 為醫護加油 多角化經營 拓展防疫商機
Si Bao 實名製元氣餐盒 為醫護加油 多角化經營 拓展防疫商機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中壢區新百王餐廳5月13日邀集桃園市23家餐飲相關業者攜手合作,製作600份兼具營養且可溯源的元氣餐盒,致贈予聯新國際醫院,為防疫期間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桃園市長鄭文燦頒贈感謝狀予23家業者,讚揚其力挺防疫人員的精神。市議員莊玉輝、舒翠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副分署長林美華、市府客家局長何明光、農業局長郭承泉、觀旅局長楊勝評、經發局長郭裕信、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中壢區長吳宏國、平鎮區長鄭詩鈿、新百王餐廳董事長邱獻欽、聯新國際醫院張煥禎總院長均一同出席活動。
鄭市長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以來,桃園許多餐飲業者生意都大受影響,值此艱困時期,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本次活動是由23家餐飲業者及食材供應商無償贊助並協力開發出具客家特色的元氣餐盒,除藉此替醫護人員打氣、回饋社會外;更希望透過食材及餐飲業者的整合及新式餐盒的推出,加強多角化經營,拓展防…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4 years
Text
2019桃園花彩節平鎮展區登場 體驗客庄生活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2019桃園花彩節-平鎮展區主場活動11月23日在平鎮區建安宮前廣場舉行,桃園花彩節自今年11月9日到12月1日,為期23天,於大溪月眉休閒農業區、中壢芭里社區、平鎮東勢庄接續展開。本周由平鎮東勢庄展區壓軸登場,從11月23日至12月1日,為期9天,以「花現平鎮‧幸福農來」為主題,將客家文化與農村生活融合,帶領民眾一起體驗客庄生活。市議員莊玉輝、舒翠玲、市府秘書長黃治峯、副秘書長邱俊銘、農業局長郭承泉、民政局長湯蕙禎、客家局長何明光、平鎮區長鄭詩鈿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平鎮展區打造了五百米的「瓜棚廊道」及花田間的「摩艾石像」,也利用大量向日葵、波斯菊等花卉點綴,為東勢庄地區換上一件美麗新裝、同時活動也搭配特色體驗及文化小旅行,包含「東勢庄掃把」DIY等,展現東勢庄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農村市集等許多打卡拍照景點,讓平鎮展區兼具好吃、好玩、好看、好打…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5 years
Text
2019龍岡米干節4月13日於龍岡大操場登場 雲南風情的獨特魅力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2019龍岡米干節」於今(10)日上午在桃園市綜合會議廳舉辦宣傳記者會,「龍岡米干節」融合特色美食和多元文化,是桃園的重點節慶活動,將於4月13日至4月28日,每周六、日於龍岡大操場熱鬧登場,活動首度延長為三周,推出「潑水節」、「火把節」和「目腦縱歌狂歡節」三大異域節慶,以及「七彩米干」、「長街宴」和「普洱茶席」體驗等三大美食活動,歡迎各地遊客前來體驗雲南風情的獨特魅力。市議員陳美梅、舒翠玲、楊家俍、市府觀旅局長楊勝評、原民局長林日龍、新聞處副處長姚敦明、桃園區長陳智仁、平鎮區長鄭詩鈿、八德區長蔡志揚、龍潭區長胡星輝、大溪區長陳嘉聰、蘆竹區長邱瑞朝、中壢區長吳宏國、楊梅區長羅國裕、桃園市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李仁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2019龍岡米干節」今年推出三大美食,第一項美食為首度推出有「馬卡龍米干」之稱的「七彩米干」,採用純天然原料染色製…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yuriwangfingermedia · 5 years
Text
平鎮國民運動中心開幕試營運 暨興安路39巷通車典禮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桃園市平鎮國民運動中心暨興安路39巷瓶頸道路於3月28日上午舉行啟用典禮,在桃園市長鄭文燦、議長邱奕勝、副秘書長兼代工務局長黃治峯、體育局長莊佳佳、新建工程處長曾清祥、平鎮區長鄭詩鈿及桃園市民的共同見證下,喜迎桃園市第4座國民運動中心的落成。立法委員呂玉玲、蔣絜安、市議員莊玉輝、陳萬得、舒翠玲、楊家俍、劉仁照、市府體育局長莊佳佳、客家局長何明光、工務局副局長王旭斌、新工處長曾清祥、平鎮區長鄭詩鈿均一同出席開幕活動。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積極規劃興建中壢、楊梅、龍潭、大園及桃園5大體育園區,並規劃於中壢區、桃園區、平鎮區、蘆竹區、八德區、龜山區、觀音區及大溪區設置11座國民運動中心,其中桃園、中壢、南平運動中心已正式營運;平鎮國民運動中心於106年3月8日開工,並於108年1月31日竣工,工程總經費共4億1,816萬6,658元,內部設施規劃有室內溫水游泳池、體…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