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andy amd mike
nana1000night · 2 years
Text
Random Thots
What if you are Mike Weiss and Andy Barber's assistant and the only one who could stop their argument daily routine.
the idea is from this by @sweater-daddiesdumbdork her wonderful answer about this two lawyers that they're colleagues. If this is offended you I'll delete this immediately and I'm terribly sorry, I'll ask first next time.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Your point finger tip clicking the wooden desk and give another lawyer a tight smile. He sips his coffee and listened the argument behind and the door for several mins, then his hand slightly scratches his right face cheek.
"Sorry, but...is it a normal thing? I mean...the way the yelled and cursed and..."
"Yes, Mr. Huffman. In most of the time, they'd argue for 15 mins and stop it."
The lawyer raises his eye brows
"15 minutes? How could you be so sure?"
"Because, " You stand up and give him a smirk
"It's the limits I would bear it until I have my way to shut them up."
Let the lawyer wait for 10 more minutes, you walze in the room and close the door.
Both of Andy and Mike don't noticed you, Andy's fists clench by his sides, and rolls his shoulders back; Mike is pacing rapidly.
You move toward Andy first and keeps your silence, reach out your hands until his piercing blue eyes meet yours.
"Comfort hug? Do you want it?"
He didn't say anything, but he takes your hands and pulls you to straddle his lap, his arms cage you like iron bars and he rest his head on your shoulder as he sighs in depression.
"Mr. Huffman is waiting outside now." Andy huffed and nuzzles into your crook of neck. You stroke his hair and the back of his neck. Then he releases you and rejusts his ties.
"I'll take the room number 3." He said and leave the room.
Hearing the clicking sound of door closing, Mike turns around and opens his arms.
"Where's my cuddle, bunnycake?" You hug him and pat his lower back and waist.
"Andy and I would separate if you're not here, bunnycake."
"Nah, you and Mr.Barber are good friends and competitors."
"He is the one who could know me enough just like I do to him. But the gaps of no compromise between us made us suffer at the same time. And you're the one helping us to fill up the gaps."
He kisses your temples and takes a deep breath.
"Alright, it's time to work. See ya at later, honey bunny."
48 notes · View notes
luwritesomething · 2 years
Text
DODGE MASON HEADCANONS !!
i don't think i will ever get over andrew dodge mason. like,,, he is just such a realistic, well-portrayed character, and i- i just love him a lot, okay? and i also believe mik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irror himself on dodge and that makes the character even better. he could have been a plain, boring someone but he is actually interesting in so many levels. so, nobody requested this, but i needed it. so here are some of my dodge headcanons.
warnings: pretty sure there's swearing because it's me huh, there's also mentions of what happened with his dad.
• dodge has no social media
• that's actually canon but i 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to reaffirm it
• really likes country music
• even though he is the kind of guy that doesn't really listen to music too often
• and when he does, he doesn't put it on full volume
• he appreciates his eardrums, thanks, not like most of us
• is very superstitious
• like VERY
• boy goes absolutely wild at signs of bad luck
• whistles a lot
• and always has a song stuck on his head
• problem is he can spend a whole week with the same song stuck on his head
• dayna hates him for it because she always ends up with the same song on her head
• when he was like really really little he was jealous of horses and didn't like them much
• you know, they always got his father's attention, and then dayna's
• he then learned to love them.
• oh he is an animal lover
• body positivity
• and respect boundaries
• he's so sweet
• really likes singing on the rain, and,,,
• and dayna and him used to watch it on a loop every time it rained during summer when they were little
• dodge has such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her
• and with his family in general
• his dad was the most complicated one
• he has a bracelet that reads acab
• and under acab it puts "all cats are beautiful"
• dayna gave it to him
• doesn't really like cortez but,,
• doesn't like tea
• BESTEST MARKS AMD GRADES
• his coffee is *chef's kiss*
• kind of boy that pulled allnighters in order to study
• he very cynic. and does have a bit of a superiority complex because he thinks he has everyone at carp figured out
• he can admit his mistakes, though, which is important
• he beats himself up a lot
• like A LOT
• i mean he even blames himself about his dad,,, like what
• he probably lives in somewhat between denial and acceptance about dayna
• probably either believes in love at first sight or doesn't believe in true, genuine love at all
• dodge really likes philosophy and he always aced those exams
• i mean by my headcanons he actually aced all his tests but philosophy is probably his favorite subject
• has a lot of strong opinions on a lot of things but since he is so quiet and private,,,
• the kind to buy a small cottage or farm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and live there forever
• favorite color is black
• but he looks so good on that baby blue tee
• okay sorry that wasn't a headcanon
• likes rainy days so he can stay in his room and do nothing
• but also likes to stand in the rain and get absolutely soaked
• he did this a lot when he was a kid, his mother got soo mad.
• doesn't really watch any tv shows or anything
• i mean if they're on, okay, but he doesn't really spend time watching tv or shows
• probably reads a lot
• and works out regularly
• he drinks his coffee black
• dayna is sure he just drinks it that way to make it fit into his mysterious, tortured and tragic guy aesthetic,,,
• but he actually quite likes it
• when he was little dodge used to be scared of thunders and storms
• until one day his father told him "andy, there are storms because thor is angry. but thor is a fair avenger and god, do you really think he would hurt good people?"
• he stopped being afraid of storms in a heartbeat
• this gets me to,,, his father always called him by his first name
• either andrew or andy, mostly andy though.
• sometimes i think about transmasc dodge a lot.
• dislikes white chocolate
• looks like the kind of guy who is either allergic to peanuts or addicted to them
• dodge may have a bit of a cold entrance and welcome but he is rather sweet and fun to be with
• he is very witty
• and sarcasm is his second name at this point
• deep down he knows he wants to form a family with someone. he's a romantic dude
• oh, and yeah, he is very romantic
• with like small gestures mainly, and won't admit it, but he is a romantic partner
• would probably watch pride and prejudice a lot and denies he likes it
• and would roast the fuck out of mister darcy
• meanwhile still liking him.
• he'll forever be grateful to ray for stopping him of doing something crazy the day of the joust
• dodge is touch starved
• PROVE ME WRONG
• he also does this reassurance touch to himself, like, especially with a partner from time to time when he is zooming out to his loneliness, he would gently touch his partner in like, the hip, arm, hand, waist, wherever, to realize and acknowledge he is not alone
• PROVE ME WRONG x2
• please give this baby love
102 notes · View notes
taohuamobi · 5 years
Text
全球最牛逼的投资人——引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
@鹰眼牛写道:
大恩不言谢,美国创投七十年
【引子】 欲专一行,先通其史。拿破仑建议军人们反复研读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古斯达夫等名将的战史,并效法他们,他说:“这是成为伟大统帅和寻求兵法奥秘的唯一途径!”研究美国创投史,对中国创业创新,能有哪些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篇: 乔治,特曼 和 罗克 ― 风投破茧三教父
1972年,瓦伦丁(Don Valentine)离开国民半导体公司,在沙丘路上安营扎寨。此前,他小试牛刀,顺着半导体业上下游,投了几个小项目,赚到一些钱。瓦伦丁自感摸到了投资的门道,决心投身这一行,以度余生。于是他加盟Capital Group,创建了风险投资分部,也就是今天的“红杉资本”。
为了搞到钱,瓦伦丁敲开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的大门。年轻的银行家翘着二郎腿,扫了一眼瓦伦丁的简历,轻蔑地说:“抱歉,我们只投哈佛商学院(HBS)毕业的!” 就把瓦伦丁打发了。
瓦伦丁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相当于美国“二本”。在所罗门的耻辱遭遇,他记恨了一辈子。他对哈佛商学院有了特殊的印象,在他主政那些年,红杉不招HBS毕业生。
所罗门银行家并非矫情。那个年代,风投的确是哈佛人的天下。
一、女王与捕鲸:风险资本的原始形态
风险资本,顾名思义,就是冒着极高的风险,投资股权的资本形态。这是愿打愿挨的游戏,投资人付出资本,创业者获得之,双方遵守严苛的约定,你情我愿。即便失败,也两相无怨。一旦成功,双方彼此成就,大恩不言谢
这种模式极其简单,却威力无比。
风险投资雏形,可以追溯到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彼时商人雇用船只,开展海外交易,船长和船员分得部分利润作为酬劳。Carried Interests即来源于此,意指船只“承载之收益”。
1.西班牙女王:伟大的“风险投资家”
史上首个重大风险投资事件,乃国家意志的产物。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美艳惊人,才思敏捷。她经由联姻和军事手段,于1492年统一了西班牙。同年,女王同意哥伦布的再三请求,命他奉船出海探险。经年的战争,国库空空如也,女王毅然变卖首饰,拿出私房钱,慷慨资助哥伦布。
这一英明的决定,回报无比丰厚:哥伦布竟然发现新大陆,满载而归,极大地拓展了西班牙领地,带来源源不断的黄金收入,西班牙一跃成为欧洲霸主,女王由是成为伟大的“风险投资家”!
但系统化采用类风险投资模式的,当数美国捕鲸业。
2.捕鲸业的风险模式
独立战争后,美国内需旺盛,人们将目光投向海上。鲸鱼浑身皆为宝,捕鲸回报惊人,但风险巨大:捕鲸船与给养需要投入巨资,往往出行二三年才能往返,海上天灾人祸频发,一不小心就会葬身大海。根据文献,19世纪从麻省新贝福出发的787艘船,三分之一沉没或损毁。
捕鲸船发现鲸群后,船员分乘几只小艇,全速靠近目标,艇员高举铮亮的标枪,瞄准大鲸,使出浑身力气,狠狠掷去,十数投方中。中枪的鲸鱼又惊又痛,拖着标枪与绳索,拽着小艇,玩命狂奔,庞大的身躯在巨浪里翻滚挣扎。满载船员的小艇左冲右撞、上下颠簸,直到鲸鱼精疲力竭,不再反抗。追捕过程持续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小艇再划数海里,将大鲸拖回大船,伴随血油、腥臭、熏火和浓烟,作业数日乃至一周,才能完成切割、炼油、取皮、割须等工作,收获战果。
影片《海洋深处》改编自小说《白鲸》与同名获奖作品,叙述惊心动魄的海洋悲剧。1819年,Essex号捕鲸船航行了一年,捕猎一条硕大无比的抹香鲸,愤怒的大鲸强力反击,摧毁了主船,二十一名船员弃船逃亡。他们历经艰险,忍受数月��饥饿、病痛和残杀相食,最终仅八人生还。
既然捕鲸如此凶险,共担风险才是好办法:多位投资者合作提供绝大部分资金,船长也投入少量资本。捕鲸业的激励机制与今天VC业相若,投资者拿走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利润,剩余利润由船长和船员支配。捕鲸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居各行之冠,年化高达15%,最高甚至60%。
捕鲸业可观的回报,吸引了无数资金进入,成为十九世纪美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高峰期美国捕鲸船只数量占全球八成之多。
捕鲸业的资本大冒险,奠定了美国风险模式的经验基础。
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风险资本开始活跃,从大修铁路,到卡内基建立钢铁帝国,到Charles Flint成立IBM前身CTR,再到爱迪生的电气革命,都有风险资本的影子。进入二十世纪,洛克菲勒(Rockefeller)、惠特尼(Whitney)、范德堡(Vanderbilts)和菲普斯(Phipps)等美国富有家族,尝试投资新兴科技企业,不过这些都还只是有钱人的业余爱好(hobbies)和玩票性质。
二、哈佛与ARD:风投的摇篮
系统化的风险投资是从美国东部开始的。人们习惯将VC与硅谷画上等号,这不过是错觉! 哈佛大学商学院(HBS)才是名副其实的“风投黄埔军校”,“校长”则是乔治(GeorgeDoriot)教授,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共同导师。
乔治生于法国,22岁来到美国求学,本要入读麻省理工学院(MIT),却阴差阳错去了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他先在华尔街厮混,1924年荣归哈佛,在商学院(HBS)讲授《制造学》。乔治教授特立独行,摒弃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总是从头讲到尾,但他长于研究产业,很受学生的欢迎,很快蹿升为大牌教授。
“大萧条”摧毁了新英格兰的传统经济,纺织和服装业开工严重不足,和我国传统产业今天的处境极为相似。以MIT校长康普顿(Karl Compton)为首的名流,希望以新技术改造当地产业,推动经济转型。乔治积极参与其中,他还和一位物理学家以“企业协会”(Enterprise Associate)名义,募了30万美元资金,探索以全新金融形式扶持科技企业的可行性。
二战爆发打断了他们的计划。乔治教授入伍,负责美国陆军的补给规划工作,官居军需部计划局司令,陆军准将。战争甫一结束,他即返回哈佛,重执教鞭。
1946年,以康普顿为首,波士顿名流们重拾计划,发起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也就是ARD,推选乔治为公司总裁。乔治战前为“企业协会”效力时,学到一个教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有足够的掌控力。
因此ARD采取了新做法,通过发行股票,公开筹集到350万美元,再投给初创科技企业。受到ARD眷顾的公司,最为出名的要数DEC(DigitalEquipment Corporation)。ARD在1957年向DEC投资10万美元,1963年公司上市,到ARD最终退出的时候,回报高达700倍。
ARD的创举,历史意义何在?
ARD的建立,可以说是VC行业的起点,发明了全新的金融模式,其成功带来极大的示范效应,为初创企业寻求股权资金的支持开辟了新路,标志风险投资的真正诞生。
乔治经营ARD的同时,继续在HBS讲授《制造学》,布道产业与创新理念,培养了一大批风险投资新秀。教授的的门生成千上万,很多人成为大型企业高管,也有人从事金融和投资。其中,罗克(Arthur Rock)和珀金斯(Tom Perkins)等不少人日后将继承衣钵,成为风投巨擘,大放光芒。
几乎ARD创立的同时,先锋影业老板惠特尼(Whitney)家族,也脱离原有的业余玩法,设立惠特尼公司 (J.H. Whitney & Company),注资500万美元,开展更为系统化的风险投资。他们将这个新玩法,定义为“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这是VC一词的正式由来。
虽然创业土壤日渐肥沃,风险投资业的成型尚需两大基础条件:钱和人。乔治教授在东岸的实践,培养了一批风险投资人士。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前依赖个人和家族,难以规模化,直到政府的介入才由个人为主,转向了机构为主。
三、政府初次介入VC
美苏争霸是横亘上个世纪的持久事件,“冷战”对美国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影响,非常之大。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震动了美国。为了夺取科技和军事优势,全美从上到下扶持中小科技企业,举国推动创新。
国会于1958年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案》(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Companies Act),联邦政府核准设立一批小企业投资公司 (SBIC),提供杠杆资金:SBIC每向符合特定要求的小企业每投1美元,政府即予配套3美元贷款。
美国政府早在二战期间,就大力扶持民间科技创新,以解决军需,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与著名高校。SBIC机制是政策第一次大规模向私营中小企业倾斜,标志美国政府创新政策的重大调整。
其结果是SBIC数量剧增,到1961年有500多家之多。SBIC带来不少创新成果,佼佼者如乔治的哈佛学生钱伯斯(Frank Chambers),他创办 Continental,利用这个政策,投资了ROLM, American Microsystems和KLA三家公司,取得佳绩。
SBIC机制,解决了风险资本的来源,但存在争议。SBIC的决策极其保守,政府主导的政策落地不顺。在1966年至1967年间,就有200多家SBIC公司夭折。数十亿美元打了水漂!
今日重新检讨SBIC政策的得失,人们已较为从容。持正而论,SIBC的负面效果当为事实,然而其好处也很明显:SBIC普及了创业和投资理念,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家。
这个政策其后不断修订,已和当初相去甚远。其衍生的“中小企业政策”,作为美国政府刺激创新的手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仍在发挥作用。
硅谷的诞生,是个意外 ― 布什, 特曼与斯坦福
湾区拥有温暖的气候,包容的文化,随着铁路和港口兴起,人才接踵而至。周边斯坦福、伯克利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科技日渐发达,30代湾区无线电产业群初步成形。
但硅谷自由创新氛围的形成,要归功于特曼(Frederick Terman)。特曼从小在斯坦福校园长大,父亲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有浓厚的斯坦福情结,曾在这里长期执教,并打造了斯坦福科技带,被称为“硅谷之父”,使斯坦福成为美国西部的创新策源地。
特曼少年时体弱多病,生病期间整日与无线电为伍,成为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他本科就近入读斯坦福大学,学习化学,读研时遵从内心,改学无线电,在MIT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特曼博士毕业后,本想留在MIT任教,不料回斯坦福校园探亲时患上肺结核,被迫在加��修养一年,MIT教授梦成为泡影。考虑到加州气候温暖,适宜养病,特曼决定留在斯坦福,1925年成为其"无线电工程学"教授。 若非此变,特曼就不可能日后成为“硅谷之父”了,也许硅谷根本不会存在。
对特曼影响至深的,是他的博士导师、MIT教授布什(Vannevar Bush,和布什总统无亲戚关系)。布什教授是模拟计算机及美国科技管理体系的主要奠基人,创建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布什热衷政治,长期担任政策制定和智囊工作,小罗斯福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史上首个总统科学顾问。二战期间,布什教授担任美国研发局(Office of Scientific and Development, 简称OSRD)局长,统领美国战时几乎所有的军事研究项目,管理6000多名美国顶级科学家,在无线电、雷达、计算机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工作,其中最著名的为“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究项目代号)。
布什教授提倡大学不要只做象牙塔,更要成为产品研究与开发中心。他建议美国政府提供经费,大力支持科学研究,让大学和私营企业依照实力竞争科研经费。二战永久地改变了美国军方和高校的关系,受布什的推动,OSRD将大量课题交由高校研究。
布什导师可不讲情面,特曼和斯坦福大学在竞争研究课题中失利。OSRD拨款给高效的4亿5千万美元经费中,MIT、加州理工、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拿了大头,斯坦福研究水准欠佳,因此只分得区区5万美元的零头。特曼只好离开斯坦福,到波士顿去领导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帮助盟军进行电子对抗。
战后,特曼回到斯坦福大学,担任工程学院院长。他决心扭转斯坦福大学科研落后的局面,改变政府的偏见。特曼首先把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的多位顶尖人才聘到斯坦福,创建斯坦福电子研究室(Electronic Research Lab, ERL),迅速提升了斯坦福工程学院的水准。实验室成立不久就赢得军方源源不断的合同。从1955年到1965年,特曼担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大幅扩充科学与工程科系,获得美国国防部来的重金资助,帮助斯坦福大学进一步提升了学术和研究地位。
特曼教授在斯坦福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简化学校科研成功的转让。与波士顿周边的大学传统不同,特曼鼓励斯坦福工程学院的学生创业。由此,斯坦福大学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惠普。
惠普由特曼的学生休利特(Bill Hewlett)和帕卡德(David Packard)于1939年在车库里创办。二人平分公司股份,命名公司时,Hewlett和Packard谁该放在名字的前面呢? 这可难不倒他们两!通过扔硬币这一古老的方式,休利特赢得优先命名权,公司于是命名为HewlettPackard,中文译为惠普。特曼教授帮助惠普获得启动资金贷款,还介绍客户。公司从电子振荡器起家,很快发展成首屈一指的新兴测试仪表巨头。
1951年,特曼还创建了斯坦福科技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校工业园,占地约600英亩。科技园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入住,包括惠普、柯达和洛克希德等,到1980年代云集了数千家科技企业。这里成为产学研结合的试验田,奠定了硅谷电子业的基础。以此为中心,硅谷逐渐形成全球瞩目的科技产业区。
近二十年,中国不少高校效仿斯坦福,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功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影响力同斯坦福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糟糕的是有些地方走了样,搞成了房地产。
受军事和新兴技术的带动,电力、电子、半导体工业、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在湾区特别是硅谷地带陆续崛起,风险投资在其中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四、ArthurRock:风险投资第一人
称罗克(Arthur Rock,1926年- )是VC第一人,应无异议。他是最早登上《时代》周刊封面(1984年)的风险投资家,投资成果包括仙童半导体、SDS、英特尔、苹果,他在这些公司的创办中极为关键。
罗克是俄国犹太移民的儿子,短暂从军后,在雪城大学修读政治学和金融,后来入读哈佛商学院,是乔治教授的学生。罗克1951年从HBS毕业,前往纽约海登石投行(Hayden Stone)工作,凭借热情、悟性和专注,成为科技领域的投行家。犹太人在创业与投资史上,比较活跃,占有独特的地位,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
1957年,是风险投资史上的一个大年!此年发生了两件大事:(1)在美国东部,乔治推动ARD投资了DEC;(2)在美国西部,他的学生罗克撮合仙童家族资助八个科学家,创办仙童半导体。
有了仙童半导体,硅谷才能成为真正的“硅谷”(Silicon Valley)。在仙童半导体之前,硅谷其实只是“微波之谷”(MicrowaveValley),电子管和无线电才是当地核心科技产业。仙童半导体的重要性,在于其为“硅谷人才摇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顶尖的技术、管理和投资人才,奠定了硅谷的日后产业和投资的基础。
1.仙童半导体的接生婆
仙童半导体的诞生是个传奇,它是罗克投资生涯的起点。一个偶然的机会,海登石投行收到一位客户儿子的求职信,请求帮助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实验室的七个科学家集体找份工作。写信者名叫克莱纳(Eugene Kleiner),来自加州,是七个科学家之一。
肖克利博士是晶体管发明人,1956年荣膺诺贝尔物理奖之前,这个大孝子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离开贝尔实验室,回到湾区组建肖克利实验室,网罗一批科学家,专门研究晶体管。可惜肖克利是个学阀,难以相处,实验室的七位核心人员忍无可忍,决定集体跳槽,希望找到栖身之所,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大约需要150万美元。 投行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擅长科技领域的罗克完成。
对客户儿子的请求,罗克可不敢怠慢。他苦思冥想,蹦出一个好办法:干脆找人出钱,与几位科学家设立全新的公司,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海登石还能从中赚取一笔佣金。找钱并不容易,他求了35家大公司,全吃了闭门羹。陷入绝���之际,第36个投资人买了单,照相机厂商仙童家族早年资助过IBM的创建,是IBM的最大个人股东,对科技投资有兴趣。双方一拍即合,仙童家族投入150万美元,包括克莱纳在内的七个科学家,连同半路加盟的诺伊斯(Robert Noyce),八人一起逃离肖克利实验室,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双方约定,仙童家族占股20%,科学家们每人占股10%,仙童未来有权以300万美金价格将公司整体收购。
羞愤之余,肖克利将八人称作“叛逆八人帮”(The Traitorous Eight)。诺伊斯成为八人的头儿,负责仙童半导体的经营管理。他很崇拜肖克利博士,本来没想着要背叛,但其他七个科学家认为他具有管理才能,威逼利诱,差不多是裹挟他出走的。
仙童半导体一帆风顺,那个年代芯片用量少,需要定制,美国军方成为仙童的大客户,公司很快就盈利了。随后,仙童执行了全资收购协议,八个科学家每人分得一笔钱,从股东变成公司雇员,纯为仙童家族打工。
仙童半导体和母公司分别位于加州和纽约,沟通不畅,加上母公司控制欲日渐增强,双方隔阂与冲突不断。自由惯了科学家们,本已财务自由,于是纷纷再度走上逃离之路。
1961年,霍尼(Jean Hoerni)、拉斯特(Jay Last), 罗伯茨(Sheldon Roberts)三人出走,创办了Amelco,就是后来的Teledyne,从事半导体测试技术。罗克瞅准了这个机会,投了Teledyne一小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62年,克莱纳也出走,创办了Edex,转行教育科技事业,在套现出售之后,创立KP,打造了硅谷最顶尖的创投基金。
公司总裁诺伊斯(Robert Noyce)与研发主管摩尔(Gordon Moore)坚持到1968年,终究一起离开,顺道带走了工艺专家格鲁夫(Andy Grove),创办英特尔。
不久,格林奇(Victor Grinich)和额布兰克(Julius Blank),也相继离开。
既然创始人都已溜走,仙童的其他人也无意久留。1967年,仙童半导体销售副总裁瓦伦丁(Don Valentine)追随仙童半导体运营总经理史波克(Charlie Sporck),跳槽到国民半导体(NationalSemiconductor),随后创办红杉资本。瓦伦丁的手下人马库拉(Mike Markkula),日后成为苹果投资人和联合创始人。
两年后,瓦伦丁的继任者、仙童销售主管桑德斯(Jerry Sanders)也离职,带着七位同事创办AMD,成为前老板诺伊斯和摩尔创立的英特尔的长期对手。AMD和英特尔的复杂关系,我们后来再谈。
随着仙童半导体的人才不断溢出,湾区半导体创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硅谷有一半的半导体公司,直接或间接源自仙童。据说1969年半导体工程师大会400位与会者中,只有6%来自仙童之外!
罗克作为“叛逆八人帮”的伯乐,敏锐地意识到,加州的科技创新大有作为。他决心搬到加州,大展拳脚。
2.创办Davis& Rock,投资SDS
罗克在纽约时,和加州地产商Kern County Land接洽,结识了其副总裁戴维斯(Thomas Davis)。戴维斯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律系,二战中因公负伤,在旧金山治疗康复并留在湾区。
二人此后维持非正式的合作关系,无奈Kern County Land非常保守,戴维斯于是离开,转而和罗克合伙创办Davis& Rock公司,全力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募资工作并不难,罗克在东部的人脉帮了大忙,Davis& Rock一共募集了500万美元。
这期基金实际只投出300万美金,总回报却高达基金总额的20倍,SDS(Scientific Data System,科学数据系统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基金对SDS的原始投入不到30万美元(亦说100万美金),占80%股份,罗克担任SDS董事长。8年后施乐以10亿美金天价收购SDS, Davis &Rock收益竟有两百多倍。
SDS由派里维斯基(Max Palevsky)为首的十多位计算机科学家创建,在全球最先采用集成电路和硅晶体管,开发出大型计算机,产品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在美苏太空竞赛期间,SDS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等军事机构出售了高性能计算机。罗克在董事会上,多听少说。派里维斯基对罗克言听计从,他将SDS的成功,归于罗克“坚定的意志”(implacable will)和“必胜的信念”(a will that wont conceive of not winning)。
SDS有个特殊之处,它是首个给高管之外的普通员工发放期权的初创公司。
作为SDS的投资人,Davis & Rock公司也有个特别之处,他们收取基金收益的20%作为酬劳,这个比例成为VC行业标准,直到KP出现后才有所改变(KP收取30%)。1968年基金到期清盘,罗克和戴维斯分得的利润高达1600万美金之巨!
罗克和戴维斯二人性格相反,戴维斯开放,热情,健谈;罗克安静,忧郁,沉默寡言。二人只合作了一期基金,就分道扬镳了。发财后,两人都想“休息一下”,却也彼此都没闲着。戴维斯与人合作创办Mayfield基金。 罗克短暂和他人合伙创办了Arthur &Associates,但回报一般,干脆成为投资“个体户”。接下来他投资了英特尔和苹果,声名大振,成为西海岸VC翘楚。
3.轻松投中英特尔
半导体和微处理器改变了世界,英特尔是此中先锋。投资英特尔,是罗克的大手笔。
诺伊斯和摩尔在仙童半导体渐感厌烦,想要创办自己的事业。他们认定半导体存储大有可为,于是找到罗克,请他再次帮助筹集资金。罗克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他撰写的商业计划书堪称经典,只有一页半。罗克仅用一下午就从15个投资者手中募得250万美金,其中包括他自己的30万美元,Venrock也参与了投资。
罗克的Davis & Rock基金有个投资者,是磁存储器专家,认为“半导体存储没有前途”,极力阻止罗克投资英特尔。罗克权当耳边风,不加理会。罗克后来回忆说,出于对诺伊斯和摩尔伙伴的绝对信任,这是他投资生涯中,唯一在最初就有成功把握的项目!
英特尔的英文名称Intel,取意“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这是摩尔想到的,符合他“好名字不超过5个英文字符”的标准,易记,响亮!英特尔是硅谷宠儿,其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成为硅谷象征。
诺伊斯和摩尔都是科学家,生产不是他们的特长。格鲁夫成为英特尔第一个雇员,从仙童半导体跳槽英特尔。格鲁夫原本是仙童半导体生产负责人,精通流片和生产工艺。多年后他继任英特尔CEO,将公司转型为处理器霸主。
与SDS派里维斯基一样,格鲁夫总是将英特尔的成功,归功于罗克。
4.完美错过AMD
罗克错过AMD,是他看走了眼。
AMD桑德斯创建AMD完全是白手起家。诺伊斯原本希望拉上桑德斯(Jerry Sanders)一起创办英特尔,但不知为何遭摩尔反对而作罢。桑德斯很快在仙童半导体呆不下去了,新来的总裁将其解雇。失魂落魄的桑德斯,只好带着七个兄弟自寻出路,创办了AMD。
AMD团队远没有英特尔那般闪亮,融资谈何容易?他们为投资人准备的70页详细商业计划书,几乎无人问津。桑德斯拜访的第一个投资人就是罗克,罗克不看好这个强销售、弱技术的团队,拒绝帮助。
英特尔的诺伊斯这时善心大发,他和几位仙童及英特尔同事们一起,帮助桑德斯勉强凑足150万美金,AMD终于成立了!这些信任他的人没有失望,十多年后AMD上市,他们回报高达数十倍。
罗克投资的项目不多,却很少失手。他的方法论很简单,就是只投人。罗克对技术一窍不通,他的口号是“投对人”(Back theright people):注重创始人的人品、动机、市场能力、经验技巧、财务能力和领导力。
在评价罗克的辉煌成就时,红杉创始人、相当孤傲的瓦伦丁露出了尊敬:“他就是很牛,在我看来,无人能及!”
五、第一代其他风险投资家
乔治教授开创了现代风险投资业。美国第一代风险投资家,主要是乔治教授的哈佛门生、ARD职业经理人,及美国的富有家族组成,其中包括罗克。这些人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5年到1970年之间,美国东岸先后成立了灰锁基金(Greylock)、Venrock、TA、茶思河(CharlesRiver)等新基金,多数创始人来自ARD和哈佛商学院,和乔治教授有密切的联系。
以灰锁基金(Greylock)为例。灰锁成立于1965年,由三个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创办,其中二人在ARD为乔治工作过。 领头的艾法思(William Elfers),在很长时间内是ARD第二交椅,负责日常决策,活在乔治教授的阴影下。他很希望发出自己的光辉,因此创办灰锁。灰锁基金创立至今,始终是首屈一指的VC,有近200个IPO退出和100多个并购退出。
1969年,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成立Venrock,步Whitney家族的后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系统化投资。Venrock取名于Venture & Rockefeller的缩写,意思是洛克菲勒家族VC基金。基金由奎思普(Peter Crisp)担纲大任,他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和Arthur一样也是乔治教授的学生。
Venrock业绩辉煌,先后领投过英特尔、苹果等。我国富有家族正在经历第二代传承,洛克菲勒家族的股权投资经验,值得国内有钱人学习和借鉴。
西海岸的风险投资,起步虽比东部晚,活跃度却远超东部。活跃在西岸的,除了罗克和戴维斯,还有德雷珀(Bill Draper)父子、约翰逊(Pitch Johnson)、丹尼斯(Reid Dennis)、卢卡斯(Don Lucas)、布莱恩(John Bryan)、爱德华兹(Bill Edwards)等���,好几位也是乔治的学生。
美国西岸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是DGA(Draper, Gaither & Anderson),1959年创立,三个创始人都有军方背景,分别是华尔街银行家、二战军官德雷珀(WilliamDraper, Jr.),兰德智库创始人罗恩·盖瑟(RowanGaither),以及退役的空军将领安德逊(Frederick Anderson, Jr.),都在加州工作过,熟悉湾区的经济环境。DGA的主要出资人事洛克菲勒家族。DGA三个大人物实在太忙,无暇顾及项目,不能在一线亲力亲为,运作几年就清盘了。
DGA业绩平平,历史地位却极为重要。DGA不仅开创了美国西海岸风险投资活动的,更是史上第一家有限合伙制的VC基金。罗克的Rock & Davis是第二家采用有限合伙制的VC基金。两家公司奠定了今日风险投资的法律架构基础。
公司解体后,DGA几个年轻人自寻出路,创立各自的VC基金,包括德雷珀的儿子德雷珀三世,以及甲骨文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卢卡斯(Don Lucas), 在DGA卢卡斯投了国民半导体。
德雷珀家族三代人都是风险投资家。DGA创办人德雷珀(William Henry Draper Jr. )的儿子德雷珀三世,和老布什总统是耶鲁大学同学,参加过朝鲜战争,哈佛商学院毕业后进入钢铁行业,1959年起跟随老爹在DGA学习投资。其后辗转多次,成立赛特-希尔基金(Sutter Hill),开创了不少新玩法。德雷珀三世投资过Hotmail和百度等项目,他对Skype的250万美元投资回报高达25亿美元。
德雷珀三世年老后,喜欢拓展海外业务,他的儿子德雷珀四世(Tim Draper)则在1985年成立了德丰杰基金(DFJ)。DFJ和德雷珀在全球各地有不少分号,外界也分不清楚,容易产生混乱。
离开DGA后,卢卡斯也变成了单干户,投了芯片设计EDA工具企业Candence和Macromedia的前身Authorware。但他最出名的投资有两个,一是幸运地在1977年投了甲骨文软件(Oracle),捧红了埃里森(Larry Ellison),赢得盛名。埃里森在节制、低调的硅谷,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不断搞出桃色新闻,甲骨文业务却蒸蒸日上,独霸数据库领域数十年,但是最近中国的裁员风波动静极大,外资在华越来越不适应。
卢卡斯另一件出名的案子,是步德雷珀四世的后尘,投了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竭力为其背书,卷入硅谷近年最大的创业神话丑闻,颜面扫尽!这起丑闻,被写成新书《坏血》(Bad Blood)。
Theranos创始人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从斯坦福本科辍学,创办了Theranos。她宣称找到一种黑科技,仅用指尖血就能完成无数项化验。霍姆斯高鼻深眼,身着黑色高领衫,魅力四射,有“下一个乔布斯”的美誉,荣登《福布斯》和《财富》的封面。在骗局被揭穿之前,公司融得数亿美金,估值高达90亿美元,获得了大量政、商、学名流的追捧,投资人包括学术权威罗伯逊(ChanningRobertson)、 前国务卿舒尔茨(George Shultz)、前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传媒大亨默多克,以及硅谷如雷贯耳的投资家们。纸包不住火,Theranos的骗局终于被捅破,卢卡斯作为公司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十分难堪。
戴维斯和罗克分开之后,1969年和另一个“戴维斯”(Wally Davis,二人同姓但并无亲戚关系)合作创建Mayfield基金,首期基金表现一般。但他坚持了下来,围绕斯坦福大学投资科技企业,其��煌的投资业绩包括3Com、Amgen、雅达利(Atari)、康柏(Compaq)、基因泰克(Genentech)和闪迪(SanDisk)。
关于Mayfield基金,有必要多写几句,国内的金沙江创投(GSR)最早就是和Mayfield合作成立的,最初主要是丁健、林仁俊、伍伸俊和潘晓峰四位。
仔细分析,早年国内的美元系VC基金,多由海外“干爹”撑。IDG、赛富、红杉、GGV、DCM、光速、红点、晨兴,无一例外。今天国内第二代VC,起家方法有所不同,很多靠自身努力募集基金,已有几匹“黑马”跑成了“白马”,更多人还在努力追赶中。
美国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群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Arthur & Davis投了SDS, 罗克自己投了英特尔和苹果;Draper & Johnson投了天腾(Tandem);卢卡斯再造了国民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后来投了SDA(Cadence)和 Oracle;Venrock投了英特尔,苹果和3Com;Mayfield也投了天腾,3Com和康柏电脑,等等。
相比今天的芸芸众生,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数量极少,个个都是精英。1969年美国VC界在旧金山MarkHopkins酒店举办行业聚会,差不多全美主要风险投资人士都到了场,也就20人上下。
进入1970年代,以KP和红杉为代表,第二代风险投资家开始崛起。相比第一代投资家,KP和红杉这些后来者更为机构化,相互之间合作少,竞争多,还更加重视投后管理工作。
投资需要时代的机遇。第一代风险投资者,赶上了半导体和大型计算机的发展。天赐良机,KP和红杉这一代人,遇到个人电脑时代和互联网的崛起,取得了更为骄人的业绩。
中篇:创投骄子第二代:KP与红杉的PK
相比今天的芸芸众生,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数量极少,个个都是精英。1969年美国VC界在旧金山Mark Hopkins酒店举办行业聚会,差不多全美主要风险投资人士都到了场,合计不过20人。
进入1970年代,第二代风险投资家开始崛起。后来者更为机构化,合作少,竞争多。其最大的看点,是KP与红杉的竞争。同在沙丘路上的这对邻居,较量了数十载。
一、1972:KP创立
大名鼎鼎的KP(也叫KPCB),办公室就在红杉的隔壁,紧挨着硅谷银行。KP创立于1972年,应比红杉早数月,创始人克莱纳(Eugene Kleiner)是仙童半导体的老将、八个创始人之一, 另一创始人珀金斯(Tom Perkins)是惠普电脑业务的创办人,也是乔治教授在哈佛商学院的高徒。
克莱纳是个犹太人,出生在奥地利,随父母逃到美国纽约。硕士一毕业,他便不顾父母反对,追随肖克利博士(WilliamShockley)。但是很快他和肖克利实验室的其余6个科学家无法忍受肖克利的坏脾气,于是他写信给和父亲有生意往来的海登石投行,杜尔帮助他们完成集体跳槽,创办了仙童半导体。
克莱纳在1962年离开仙童,捣鼓了爱德思(Edex),研发教学仪器,在1965年作价500万美元卖给雷神(Raytheon),彻底财务自由了。受限于锁定期,他在雷神工作了几年,业余参与一些早期投资,1968年英特尔成立时他是罗克(Arthur Rock)搞定的15个初始投资人之一。同时他也是Davis & Rock基金的个人LP,常常帮助基金评估技术企业,对风险投资行业兴趣日增。
1972年,克莱纳希望成为全职的风险投资家。最早他想和Davis & Rock基金的老将戴维斯合作,但戴维斯已名花有主,创办了Mayfield Fund,不想再揽新的事。
与克莱纳不谋而合,惠普老将珀金斯此时也想加入风险投资行业。投资银行家罗伯逊(Sandy Robertson)极力撮合二人联手。克莱纳与珀金斯对此议毫无兴趣,然碍于情面,硬着头皮见了面,居然发现彼此非常欣赏,有点相见恨晚之感。不久,他们就正式成立了Kleiner Perkins基金,简称KP(后来又多了两个合伙人Caufield和Byers,就变成了KPCB)。
珀金斯本科就读MIT,在军工企业工作几年,去哈佛商学院进修,是乔治教授的得意弟子。珀金斯受到乔治的赏识的缘由,充满神奇色彩。开学讲授第一课,乔治举着《纽约时报》说,阅读一份报纸最多只需四分钟,他问全班学生们,读报应该先看哪儿?答案五花八门,“头条”、“标题”、“股市”和“社论”者皆有。只有珀金斯不慌不忙地举手回答:“讣告!”全班发出一阵讪笑。这个回答令乔治惊奇不已,他当场宣布珀金斯为全班最精明的同学,“讣告很少能撒谎,无疑是整个报纸最真实的板块!”
珀金斯读完哈佛MBA,加入初创不久的惠普,不满待遇太低,遂转到咨询业。喜新厌旧的珀金斯,很快感到咨询工作很无聊,想杀回马枪,就向惠普两位创始人坦白认了错,被安排去他们和DGA合作的一家光学公司工作,直至IPO。此番历练之后,他得以重回惠普,组建了惠普研发中心,稍后便掌管新辟的计算机业务。两位创始人对珀金斯格外宽厚,默许他在惠普任职的同时,还与他人合伙经营ULI激光公司,珀金斯拥有ULI三分之一股份,几年后公司被并购,珀金斯成功套现,晋身百万富翁。
珀金斯再度离开惠普,纯属无奈。早在二战期间,惠普创始人休利特应征入伍,另一创始人帕卡德独自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帕卡德并未调高自己的股份,休利特甚为感激。到了1969年,轮到帕卡德开小差。他一时兴起,对政治产生兴趣,获尼克松总统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惠普这时业务极为庞大,珀金斯难以独撑,遂提升珀金斯做搭档,分担经营管理之责。
谁知帕卡德做了两年官,深感宦海凶险,缩回到惠普。珀金斯的“搭档”地位顿时很尴尬,他于是二度离开惠普,腾出原本就属于帕卡德的位子。
珀金斯不想再打工,但又希望与科技创新沾点边,不断尝试新事物,VC这一行正好符合他,就在他人撮合下,和克莱纳合创了KP(Kleiner Perkins)。
珀金斯一直心系惠普,曾两次重返惠普担任董事。惠普董事会内斗严重,珀金斯在其中举足轻重,2006年,惠普闹出“董事会电话门”丑闻,珀金斯愤而辞职,从此和惠普断绝了关系。
珀金斯花边新闻不断。他兴趣广泛,生活奢侈,超级爱玩,投资之余写小说、藏名车,资助芭蕾舞。他还是全球帆船界的大名人,在法国赛事中意外撞死了一名选手,坐了几天班房,出来后以钱消灾。
珀金斯于2007年撰写回忆录,名为《硅谷巨人》(Valley Boy),对自己的经历直言不讳。他不幸于2016年因病去世。
KP的第一期基金800万美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基金。戴维斯介绍的亿万富翁希曼(Henry Hillman)出资400万,洛克菲勒家族出资100万,其余主要由保险公司出资。
募易投难! KP最初出师不利,投资的前几个项目皆不尽人意。遇到这等邪门事儿,克莱纳和珀金斯赶紧复了盘,结论是这些公司的产品方向和创始人能力,都不大行。
既然投别人不行,何不干脆投自己?在从事VC职业之前,二人本是成功的创业者和管理人。 KP遂调整策略,不再坐等项目上门,而是自己找方向、办企业。
KP的转型过程,天腾电脑和Genentech两个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二者均由KP参与创办的,CEO都是KP的职员。
1 .KP投资天腾电脑(Tandem)
投天腾电脑(Tandem)的成功,完全归功KP对计算机业的深刻认知。
崔必格(Jim Treybig)之前曾负责惠普电脑的营销工作,是珀金斯的手下。珀金斯将其聘到KP,希望他来搞营销。奇怪的是,崔必格不务正业,成天琢磨如何创业。他希望开发一种永不宕机的强悍电脑,服务银行、券商、电信业。精通电脑的珀金斯喜欢上这个主意,亲自撰写了商业计划书,到处推销。出乎二人的预料,除了约翰逊(Pitch Johnson)和Mayfield基金有意投资,项目到处碰壁。
关键时刻,KP决定自己上!KP拿出基金五分之一现金,支持崔必格创办了天腾电脑。珀金斯亲任公司董事长,崔必格任职CEO。 1977年公司IPO时,这笔钱为基金拿回了1.5亿美金的回报,是整个基金总额的20倍,KP借此一炮打响。1997年康柏收购了天腾电脑(其后又为惠普所收购),崔必格试图阻止并购,珀金斯只能强行废掉崔必格,二人结怨。
天腾电脑之可靠,至今仍在起作用。
2 .KP投资金泰克(Genentech)
金泰克(Genentech)是风险投资史上第一个生物科技类项目,源自KP另一个失败的投资,却取得巨大成功。。
KP投了Cetus公司,研发生物实验设备,创始人是两个医学博士,缺乏商业头脑,公司步履蹒跚。万般无奈之下,KP招募史万森(Robert Swanson)作为KP基金合伙人,管理Cetus项目。史万森是个天才,毕业于MIT,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化学学士和斯隆商学院MBA两个学位。加入KP前,他在花旗风险投资基金工作。
史万森发狂地研究生物技术这个新兴领域,愈发感觉前景无限。为了启发Cetus的两个创始人,史万森带二人和珀金斯拜访Cetus的天使投资人格拉泽(Donald Glaser),请求指点。
格拉泽是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生物领域也有造诣。交谈中格拉泽提到DNA开创性研究,由加州旧金山大学博耶(Herb Boyer)和斯坦福大学科恩(Stanley Cohen)合作完成,该技术可以实现基因重组。
史万森天生敏锐,立即意识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他试图说服Cetus朝这个方向转型,竟遭到两个创始人拒绝。史万森不死心,他电话里缠着博耶教授,要求当面探究DNA技术的商业前景。博耶同意在周五下班之际,给史万森5分钟时间。然而二人会面相谈甚欢,交流持续数小时,从办公室一直谈到酒吧。讨论的焦点是商业化路径与时间,博耶认为尚需10年,史万森却认为要不了那么久,并终于说服了博耶教授,一起创办企业,将其尽快投入商业化。
史万森迅速行动,他撰写了详细商业计划书,交给珀金斯。KP踌躇再三,还是决定试一下,投入一小笔资金,启动了项目。公司命名为Genentech(金泰克),1978年成功合成了人工胰岛素,带来糖尿病治疗的革命。金泰克1980年顺利上市,KP的回报已逾上亿美金,如果持有股票到今天,则有百亿回报!
KP一期基金业绩异常出色,是个优秀基金的典型样本:一共投了17个项目,4个彻底死掉,3个不死不活,3个保本,4个取得相当不错的回报,还有3个回报惊人:Qume回报30多倍,是个本垒打(Homerun),天腾电脑和Genentech两个项目回报分别为100倍和数百倍,贡献了基金90%以上的利润。
与第一代投资人罗克(Arthur Rock)一脉相承,KP坚定地相信“人”的力量,无比重视CEO和创始人的个人能力。但这并不表示KP忽视其它要素,理解业务是必须的!珀金斯阅读商业计划书的方式尤其特别,“从后往前看,如果数字很大,我们再到前面看看这是什么好生意。”
随着KP的创立,越来越多的新兴投资机构来到沙丘路。KP的名气很大,其看中的项目有时会被其他人撬走。为掩人耳目,KP搬至旧金山办公,多年后才重回沙丘路。
虽比红杉晚了两年,2007年KP还是进入了国内,组建了豪华的投资团队,原本要大展拳脚,但其团队的机制似存缺陷,引起后遗症,出现水土不服问题。KP中国团队后来业绩回升,可惜品牌创伤太深,不易恢复。同时期,KP美国也犯下大错,重仓清洁技术,错失互联网下半场和移动互联网。这和红杉的发展,有着天壤之别。
二、1972:红杉之立
红杉同样创立于1972年,较KP略晚数月。
和KP一样,红杉也发端于仙童半导体,创始人瓦伦丁是硅谷早期的名人。瓦伦丁早年家境贫寒,1954年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然后入伍,成为海军专职水球运动员。瓦伦丁退役后在纽约电子企业干销售,但他目光远大,认为加州���途无量,便想方设法回到加州,寻机加入仙童半导体,继续从事销售工作。
那时仙童半导体创立不久,八个创始人销售五方,公司销量不大。瓦伦丁加盟仙童后,他一方面提高售价,另一方面建立渠道,让利给中间商,从而打开局面,销售额短短几年从百万美金直增至上亿美金!到了1967年,瓦伦丁不再满足单纯的销售岗位,他跳槽到国民半导体,从事更为全面的工作。
多年来,瓦伦丁参与众多早期科技项目的评估。彼时芯片多需定制,公司资源有限,瓦伦丁只得开发出一套方法,决定优先承接哪些定单。他还据此投了几家初创公司,小有所成,积累了投资经验。业余时间,他也去投行和金融企业讲课,传授科技知识,帮助分析科技产业和各类公司。
仰慕瓦伦丁的大名,Capital Group找上门,力邀他加盟,创办风险投资部门,1975年他从Capital Group独立出来,成为今天的红杉资本。
在精英云集的资本界,福特汉姆毕业生瓦伦丁开局不顺。第一期基金,募集工作花了一年半。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基金如何运作。到他投出第一个项目的时候,距离红杉创立已有三年。红杉的第一个案子,是向游戏商Atari投资60万美元,Mayfield和另外两个投资者跟投,一年后卖给时代华纳公司,获得4倍回报,瓦伦丁好歹是开了胡。
早年的风投项目,都是纯科技类,很多投资人是银行家出身,技术上很外行,他们时常求助瓦伦丁评估初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因此红杉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古英雄不拘一格,瓦伦丁脾气暴躁,不讲情面,其严厉的风格与国内一位创投大佬十分相似,创业者对其是既爱又怕!
瓦伦丁在硅谷也以驱逐CEO而闻名,投资思科之后,便将创始人夫妇边缘化,却一手缔造了思科此后的新辉煌。
1 、投资苹果
红杉瓦伦丁差点儿就错过苹果公司。他在苹果项目上赚得大名,却没挣到大钱。
乔布斯(Steve Jobs)曾在Atari短暂工作过。创办苹果电脑时,乔布斯亟需找到风险投资人,因此求助Atari老板布什内尔。 布什内尔将他推荐给Atari的投资人瓦伦丁。瓦伦丁开着豪华奔驰轿车,前往苹果公司所在的车库,但他同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却不欢而散。瓦伦丁憎恶乔布斯不修边幅、浑身怪味的模样,形容此人的邋遢如同胡志明,看着像是“人类的变种”。他尤其不满乔布斯对市场需求缺乏想象力,营销经验也不足。但他还是经不住乔布斯的再三请求,于是把他介绍给马库拉(MikeMarkkula)。
马库拉起初在仙童半导从事营销,是瓦伦丁的手下干将。离开仙童后,他追随诺伊斯在英特尔负责营销。英特尔上市后,马库拉凭借股票发了财,却在竞争副总裁职务中落败,年纪轻轻就退休了,成为天使投资人。
马库拉开着敞篷车,造访乔布斯的车库工作室,立刻被乔布斯和苹果电脑打动。他不解瓦伦丁缘何不积极,瓦伦丁回复说:个人电脑前景还不错,但是团队的营销能力有待加强,可以继续跟踪这个项目。马库拉听后大受鼓舞,他一向相信瓦伦丁对市场潜力的判断,他还可以在营销上助苹果一臂之力,遂向苹果投资25万美元,占1/3股份。作为义务,他答应全职加入公司,全面负责营销和运营。
一想到马库拉个人真金白银要投钱,沃兹尼亚克就替他捏把汗,盘算着马库拉的信任可能放错了地方,投资苹果八成会打水漂。
沃兹尼亚克没料到的是,苹果电脑销量惊人。公司发展太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为了筹到钱,马库拉发挥了营销天才,他先敲定Venrock领投近30万美金,接着从罗克和格鲁夫手中融得六七万。
投资英特尔和苹果,大概是Venrock最引以为傲的案例了。Venrock的合伙人史密斯(Hank Simith)原是马库拉在英特尔的同事,跟踪苹果公司半年多,1977年秋天才下了投资决心。
罗克最初也不为所动,马库拉忽悠他去计算机展会开开眼界。罗克发现苹果展台人山人海,是展会最拥挤的地儿,精明的罗克立马明确了投资意向。为了搞定格鲁夫,马库拉用心良苦,请他来给苹果员工授课,格鲁夫很快上了勾,后来他后悔投太少。
就在投资快要确定的时候,瓦伦丁在餐厅偶遇乔布斯、马库拉和史密斯三人在密谈。瓦伦丁立即猜出他们在做什么,遂给三人送了一瓶酒,附上条子写道:“请别忘了,我正要投资苹果呢!”关键时候,红杉插了一杠子,跟投15万美元,好歹算是赶上了苹果的趟儿。这次融资6个月后,又有新的投资人进入,价格是此前的3倍,Venrock追加投资,持有7.9%股份。瓦伦丁埋怨价格太贵,拒绝追加投资。
两年后,苹果公司上市,成为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后最大的IPO,其员工期权计划造就了300个百万富翁,空前绝后!
苹果投资人的最初投资,回报高达数百倍,唯独瓦伦丁懊恼不已。原来,自始至终,瓦伦丁对苹果都不上心,未及苹果IPO,他就卖掉了所持的苹果股份,获利数倍将其了断,因此错失大赚良机,真是运气不佳。
马库拉和罗克,是苹果最早的投资人,二人之于乔布斯就像他的父亲般重要,尤其马库拉从最早起就全身心投入,是乔布斯的事业导师和精神支柱。多年后,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马库拉和罗克双双站在另一边,乔布斯陷入绝境,极度沮丧,影片《乔布斯》刻画了这一幕。1997年,乔布斯重掌苹果大权,驱逐了马库拉。
2 、投资思科
思科诞生于浪漫的爱情故事。
斯坦福大学IT管理员莱恩(Len Bosack)和桑迪(Sandy Lerner)是伴侣,他们最为烦恼的事情是,各系之间的计算机局域网不能相互通信,二人无法互诉衷肠。为此他们想到了开发路由器,以之为基础,创立了思科,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旧金山),其logo正是该市金门大桥。
公司创立后,订单滚滚而来。为了更好管理公司,夫妇二人聘请格雷夫斯(Bill Graves)担任CEO。此时业务发展飞速,需要补充更多资金,公司找了75个投资人,均遭拒绝,投资人普遍认为这个市场太狭窄。
瓦伦丁的看法截然相反!他是夫妇两接触的第76个投资人。红杉此前投过3Com,对网络发展有一些认知,瓦伦丁推断路由器需求很大。不过,桑迪非常情绪化,莱恩也完全不懂沟通,瓦伦丁见到桑迪的第一面,就直言不讳地敲打说:“我听说你就是公司问题的根源。”看在产品和市场的份上,红杉投资250 万美元,得到思科29%股份。
对创始人夫妇的能力,瓦伦丁一直不放心,一心想要由红杉来控制思科。恰在此时,夫妇二人和CEO格雷夫斯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为促使瓦伦丁同意解雇格雷夫斯, 桑迪和莱恩将他们的股份投票权委托给瓦伦丁,红杉由此掌握思科64%的表决权,瓦伦丁没费吹灰之力,就任思科董事长。他聘请了一位出色的销售代表,又连续更换了格雷夫斯和另一个短暂的硅谷沙场老将萨特克利夫(Chuck Sutcliffe),直到选中摩格里奇(John Morgridge)担任供公司CEO。
在摩格里奇领导下,思科快速发展,从1988年35人的小公司,到1989年底 170人、收入近3000万美元的新兴科技企业。1990年2月,思科上市。创始人与管理层的矛盾无法调和,瓦伦丁和董事会只好开除桑迪,随后莱恩辞职,二人抛售了所有的思科股票,成为瓦伦丁永世的仇敌。
1995年1月,钱伯斯继任CEO,带领公司登上互联网之巅,市值5500亿美元。红杉当初的投资,已价值连城,瓦伦丁成为大赢家。
说来奇怪,乔治教授在VC行业地位尊崇,贵为第一,瓦伦丁却完全不认同。瓦伦丁声称对这位哈佛教授闻所未闻,他认为罗克、珀金斯和自己,才是风险投资的原创者。
红杉与罗克、KP的投资哲学大不相同。KP和罗克观点接近,坚决投人,用罗克的话说就是“投对人”(Back the right people)。
红杉瓦伦丁曾多年从事营销,擅长分析市场需求,对行业趋势形成独特的看法,遂以“赌赛道”为拿手好戏。瓦伦丁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解释了他的赛道哲学:“我们从不(赌人),我们始终聚焦在市场,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动态、竞争格局”,他认为只有伟大的市场,才能诞生伟大的公司。
除去投资思想的不同,KP与红杉也气质迥异。KP创始人克莱纳和珀金斯均出身名校,举止优雅,推崇不折不扣的精英文化。瓦伦丁完全是另一个形象,他搞销售出身,凡事讲究实用主义。他对名校背景不屑一顾,接地气是他对所有人的核心要求。评估是否接地气,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否抓住市场的需求痛点。
瓦伦丁是风投界的英雄,他和罗克、珀金斯等人将创投行业带到一个新高度,如果没有他,很难想象今天VC行业什么样。
三、1974-1984:雨后春笋的创投业
比KP和红杉略晚的,是IVA基金,由丹尼斯(Reid Dennis)和麦莫垂(Burton McMurtry)在1974创办。
两人不大合拍,两年后便一分为二。丹尼斯离开IVA独自创办IVP基金,他后来招募了华人杨卣铭(Geoffrey Yang)。麦莫垂和同事马奎特(David Marquardt)则出来创办TVI,英特尔托马斯(Pete Thomas)、天腾 电脑卡茨曼(James Katzman)以及BCG凯格尔(Robert Kagle)等人,日后陆续加入TVI。
继承了IVA的优良基因,IVP和TVI都取得了辉煌成就。IVP投资了Juniper,希捷,奈飞(Netflix)等。TVI是微软IPO前唯一的投资机构,还投了SUN和康柏电脑,一度拥有25个“独角兽”项目。
TVI能投中微软的机缘,惟因皮厚!盖茨是个营销天才,微软产品不愁卖,公司现金很充裕,对于资本很冷淡,婉拒所有橄榄枝。到了1981年,微软上市提上日程,TVI马奎特嗅出了商机,他找到斯坦福商学院的同窗、盖茨的伙伴鲍尔默,软磨硬泡投了100万美金,占了5%股份,挤进微软的股东名册。微软1986年上市,一年后市值高达25亿美金,TVI的账面回报高达上亿美金。
进入互联网时代,IVP和TVI两家机构都再度分裂。1995年,TVI两个同事马奎特(DavidMarquardt)和约翰逊(John Johnston)发起AugustCapital。1999年,IVP杨卣铭联合其他人创办了红点资本(Redpoint)。然而硅谷时变境迁,他们没能超越原有的高度。
回顾1974~1984这十年,美国新设的风险投资公司竟有上百家之多,比较出名的有Matrix,Accel,NEA等。
二十多年后,邵亦波卖掉易趣、创办经纬中国之时,所选的合作方就是Matrix。邵亦波搭建了Matrix中国的早期团队,张颖正是他引入经纬的。
Accel一直都是头部VC,尤在投资Facebook之后到达顶峰,思虑如何进入中国。IDG是中国互联网的布道者,但前十年募资不顺,直到2005年与Accel合作,以IDG-Accel名义募得数亿美金,才算从根本上解决了募资与生存难题。
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创办于1978年,现在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公司投资的科技企业包括3com,Juniper Networks,MongoDB, Salesforce,Snapchat,Uber等。令人费解的是,NEA名头如此之大,却在华虎头蛇尾,游离于中国市场。
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日益震荡,从1985年到1992年间,美国VC进入萧条期。期间鲜有新的创投机构成立。美国的科技创新,在这一时期有所放慢,资本也严重过剩。
著名投资家、标杆基金(Benchmark Capital)的创始人凯格尔(Bob Kagle)回忆他在这段时期的经历说:“太多行业被过度融资,市面上到处是千篇一律(me-too)的公司,以至于会有数十家硬盘企业同时获得融资。”
你们从中,看到今天中国VC的影子了吗? VC是舶来品,我们是美国的学生。
在这个灰暗的时期,风险投资的第二代核心人物,已悄然入行。
四、中生代:JohnDoerr,Michael Moritz
KP第二期基金增加库费德(Frank J. Caufield)和拜尔斯(Brook Byers)为新的合伙人,名号变成KPCB。
四个老合伙人隐退后,KP交给杜尔掌管,老合伙人们已准备好KP名号的再次更改,这事儿却没发生。杜尔保留了KP的名号,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几位前辈的敬意。
杜尔(John Doerr)是1980年由拜尔斯招进KP的。杜尔拥有电子工程本硕学位,对VC一直有兴趣。哈佛MBA一毕业,他就尝试加入KP,拜尔斯建议他先去工业界锻炼,杜尔遂于1974年加入英特尔,在芯片、软件和销售部门之间轮岗,最终成为公司的超级销售员。
听闻杜尔要离开离开英特尔,转行风险投资界,英特尔负责人格鲁夫很是舍不得,他劝诫杜尔说:“VC那活儿,就和地产经纪差不多。 ”杜尔也有点犹豫,直到KP允诺将来可按天腾电脑模式支持他创业,这才说服了他。
杜尔加入KP后,成天泡在斯坦福和各类会议上。有一次,他在芯片行业峰会遇到加州理工米德教授(CarverMead),此公极力鼓吹EDA工具,可以辅助芯片设计。杜尔找到米德教授,创办了Silicon Compiler公司,打造这一软件。克莱纳和珀金斯兑现承诺,KP投了这个项目。公司做得还凑合,1991年以1亿美金出售给战略投资人。
杜尔在KP干得很起劲,其投资风格师承KP两个创始人,看重创始人和团队这个因素。他一加入KP就投了康柏电脑和SUN。
康柏电脑创于1982年,几个创始人最初想做新硬盘,配给IBM台式机,IBM和KP认为没前途。他们换了个新方向,要创造一种便捷式的个人���脑,这和杜尔早先在英特尔的想法很吻合,此前确实没人尝试过。杜尔不仅投了资,还帮助组团队。公司经营第一年,就卖出1.1亿台康柏电脑,收入和利润直线飙升,几年内就成为财富500强企业。
投资康柏一年后,杜尔又投资了SUN(斯坦福校园网络)。从他在英特尔起,就密切关注该项目,这里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创新发源地。四位创始人都年仅27岁,却和杜尔一起缔造了的斯坦福大学产学研的新神话!
杜尔目光敏锐,是最早投资互联网的投资人之一。互联网到来之际,他先是1994年出手支持克拉克(Jim Clark )和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投资网景(Netscape)浏览器。这种浏览器使网络变得简单,技术不再是学院派主宰,用户只需要傻瓜式点击,就可以浏览天下,浏览器对表格和加密文件也很友好,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1995年网景IPO,让他声名大噪,在和美国在线(AOL)合并后,网景的市值竟达170多亿美元。网景注定是互联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大笔!
二年后,他又投了亚马逊,此为杜尔的经典之作。一发而不可收,他还投了Symantec, drugstore.com,Intuit,Macromedia,Google等明星企业。1990年代,杜尔是硅谷最炙手可热的风险投资家!也是中生代中,最有魅力、最具创意、最不拘一格的风险投资家。
杜尔乐观,豁达,精力充沛,激情四射。他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深富洞见,因此杜尔的业绩远超同行。杜尔能力很强,但也自负。
杜尔后来出现两个失误。一是过早以为互联网已经见顶,KP遂在2000年后调整策略,重仓清洁技术,从而完美错过互联网的下半场以及移动互联网。杜尔的另一大失误,是未能建立传承机制。在他之后KP出现人才断层,青黄不接。他本来声望很隆,前几年又因涉嫌骚扰女下属,遭到控告,变得灰头土脸。
杜尔为KP引入了不少合伙人,包括SUN创始人柯世纳(Vinod Khosla)和摩根斯坦利的著名分析师米克尔(Mary Meeker),但都结局不佳。杜尔投资过SUN,对柯世纳有知遇之恩。但是柯世纳非常富有,和杜尔理念不尽相合,最后离开KP,创办Khosla Ventures,专注纯技术领域,很有名气。
杜尔也曾于2010年着力引进米克尔,其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女皇的特长和兴趣是中后期项目,和KP传统强项不吻合,如今也离开KP,自立门户,专注成长型企业。
红杉没有出现KP这类问题。瓦伦丁始终很活跃,他不仅业绩出众,且善于发现人才, 正是瓦伦丁培养和提携了红杉第二代联合掌门列昂力(Doug Leone)和莫里茨(Michael Moritz)。
红杉这二位接班人都是移民,个性互补,配合默契。考察创业者时,二人适时演双簧。列昂力总是一如瓦伦丁般的犀利,反复诘问、挑战创业者,测试其内心是否足够强大,观察其品格是否足够坚毅。
列昂力来自意大利,在康内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MIT三所藤校读过书,是个学霸,并在SUN、惠普工作过。他是红杉第二代的灵魂人物,但其投资业绩,不如莫里茨出色。
莫里茨则更有迷惑性,他略显温和,却极具洞察力,他会出其不意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非常深刻,创业者稍不留神就会露馅。莫里茨的深邃和成就,与其记者生涯有关。他是犹太人,生于英国。莫里茨本科在牛津大学学历史,硕士在沃顿商学院完成,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并未立即从事直接的商业活动,而加入《时代周刊》成为记者,驻扎旧金山。
莫里茨也十分敏锐,很早就追踪报道苹果公司,被乔布斯引为知己,一度几乎为老乔御用— 他可以自由出入苹果,甚至能接近乔布斯的私生活,乔布斯希望他能记录自己的成功。但很快莫里茨身上的英国佬毛病犯了,他看不惯乔布斯抛弃私生女,《时代》周刊将1982年的“年度人物”,由乔布斯更换为苹果电脑。乔布斯和莫里茨彻底绝交,自此再也不相信任何媒体。
为了缓和与乔布斯的关系,莫里茨随后出版《小王国》一书,详尽、深入地透析苹果公司前十年的轨迹,是有关乔布斯生平和苹果历史的奠基之作。2009年,莫里茨希望以更成熟的视角看待乔布斯的成就,重新修订此书,命名为《重返小王国》,其增补的内容回顾和分析乔布斯被驱逐、流放、回归、复兴的整个历程。莫里茨的努力没有见效,乔布斯至死未能与之修好。
莫里茨的才华,及他和苹果的恩恩怨怨,引起了瓦伦丁的注意。莫里茨离开《时代周刊》,短暂创业后,1984年加入红杉,开始了耀眼的投资生涯。瓦伦丁悉心调教,两年后将他提升为合伙人。莫里茨投出的项目包括Google、Yahoo!、PayPal、YouTube、eToys、Zappos、LinkedIn、英伟达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笔者眼中他是迄今硅谷互联网领域最为高产的投资人。鉴于其骄人业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3年册封他为大英帝国爵士。
莫里茨也有失手的时候,他投资的送货上门的生鲜电商Webvan,是臭名昭著的投资案例。公司成立于1996年,一度是全美最火的生鲜杂货电商,超豪华投资人包括Benchmark、红杉、软银、高盛、雅虎等,成立三年就完成IPO。烧掉8亿美元巨资之后,Webvan于2001年倒闭,迄今让莫里茨难以释怀。Webvan业务模式和时下国内部分直营生鲜电商十分相似,运营和履约成本极高,生鲜业务在传统商超是用于导流的赔本买卖,一旦成为主营业务,成本问题就很突出。
莫里茨反思过这个教训,几年前又投了另一个跑腿业务,叫做Instacart。Instacart与区域性杂货连锁店合作,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其平台模式可有效控制履约成本,发展的比较顺利,已先后融得16亿美元,覆盖北美广大区域。
同为第二代传人,莫里茨和杜尔一直暗里在较劲。在互联网投资领域,二人不分伯仲。
1994 :红杉投资雅虎
投资雅虎奠定了莫里茨的江湖地位。
1994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杨致远(Jerry Yang)和费罗(David Filo),厌倦芯片设计课题,业余时间捣鼓出黄页网站,叫做雅虎(Yahoo!)。Yahoo!野蛮生长,短短几周日访问量就达17万,网站占用了学校大量带宽,斯坦福忍无可忍,迫其迁出校园。
权衡再三,无依无靠的杨致远和费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决心把网站做成事业。雅虎遂四处寻找合意的投资人。
红杉合伙人莫里茨对此他们产生了兴趣,一想到两位创始人毫无企业管理经验,莫里茨就有些发怵。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赌运气,投给雅虎100万美金。不久,软银也加入了投资人的行列。
网站红遍天下,有了庞大的流量,1995年雅虎开始销售广告,1996年实现上市。到了2000年之后,雅虎更成为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公司。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过上千亿美金,激励了无数中外互联网创业者。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竞争异常激烈,模式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雅虎的模式太笨重,最近二十年,公司接连在产品方向和资本收购上出现失误,先后错失Google、Facebook和Twitter的投资与并购机遇,没能实现大转型,最终只能落得出售的命运。
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作为网络1.0时代的奠基者,雅虎改变了硅谷的创业版图,是雅虎带领人类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雅虎虽败犹荣!
帖子: 2
参与者: 1
阅读整个主题
source https://ruhetouzi.com/t/topic/52
0 notes
gamesdownload-blog · 7 years
Text
FIFA 18 Free Download Pc Game
FIFA 18 Free Download Pc Game
FIFA 18 Free Download Pc Game
Note: This Game is the Property of Electronic Arts (EA). FIFA 18 download free pc game full version in direct single links, torrent links or in multi-links for Windows.
FIFA 18, download for pc, fifa 18 download pc free full version, steampunks crack, fifa pc game, full version, pc game
FIFA 18 Game Overview
Game Title: FIFA 18 Game Languages: English Genre: Sports, Simulation, Football File Size: 30 GB Repacked By: STEAMPUNKS
Description: FIFA 18 download pc free full version. FIFA 18 is a games reproduction computer game in the FIFA arrangement of computer games, created and distributed by Electronic Arts and was discharged worldwide on 29 September 2017 for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4, Nintendo Switch, Xbox One, Xbox 360, Android and PlayStation 3.
FIFA 18 is a sports video game that reenacts affiliation football. The amusement highlights 52 completely authorized stadiums from 12 nations: including new stadiums and 30 nonexclusive fields equivalents to an aggregate of 82. Each of the 20 Premier League stadiums are spoken to in the arrangement. Discourse is by and by given by Martin Tyler, Alan Smith and Alan McInally for in-amusement score refreshes, Mike West for ordered outcomes, Clive Tyldesley and Geoff Shreeves for damage reports, Ron Atkinson for examination and Andy Townsend for men’s universal matches. The story-based Journey mode that was presented in FIFA 17 returns in this portion and proceeds with the account under the title “The Journey: Hunter Returns”. In the event that one finished the first story, they will start FIFA 18 at a similar club –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respects, for example, a Premier League title or FA Cup win are extended. Concerning those beginning crisp, they will see a montage of key plot focuses in this installment.
FIFA 18 is to highlight the third level of Germany’s Bundesliga, the 3. Liga. It will likewise include the Iceland national football group, the Saudi Arabia national football group, both the men’s and ladies’ national New Zealand groups and will have again the Turkish Super League after EA reestablished its permit with them. If you like this game, then share it on social media. You can also download Pro Evolution Soccer 2018 Pc Game.
FIFA 18 PC Minimum System Requirements
Before you start to download FIFA 18 for pc full version cracked game, please make sure your PC meets minimum system requirements.
·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10 (64-Bit system required)
· Processor: Intel i3 6300T  or AMD Athlon X4 870K or equivalent
· RAM: 8 GB or Better
· Graphics Card: 2 GB (NVidia GeForce GTX 660 or AMD Radeon RX 460)
· Sound Card: Yes
· DirectX: 12
· Hard Disk Space: 50 GB free available space required
· Additional Required: Keyboard, Mouse
 Screenshots of FIFA 18
How To Install
1.        Download FIFA 18 pc game
3.        Mount or Burn .iso file
4.        Install the game
6.        Play and enjoy the game!
FIFA 18 Download Free Full Version Cracked PC Game
Game Size: 30 GB
0 notes
vrheadsets · 7 years
Text
New Hosts, Panel, Speakers and more Confirmed for VR World Congress
There’s only a few days to go until the Virtual Reality World Congress (VRWC) opens its doors for another year, featuring talks and demos across the breadth of the VR sphere. In the run up to the event new details have been announced, with a Winning Investor Showcase pitch list, new hosts, speakers, panel and exhibitor confirmed.
The Bristol, UK-based event is set to feature two new hosts, James Parker from Ground Shatter and Muki Kulhan, executive digital producer/MD Muki International. A new panel will also be taking place on 13th April called ‘Survival Tips for VR Studios and Developers’. The panel will incude: Jon Hibbins, Psytec Games; James Valls, senior producer, Rebellion; Johnathan Wagstaff, country manager, UK & Ireland, CONTEXT; Liz Biggs, lead creative (VR & Digital), Alchemy VR and Jason Lovell, founder & MD, Captivate Consultancy.
For those that haven’t tried the experience yet, REWIND will be at VRWC with Ghost in the Shell VR, showcasing it on Oculus Rift at the AMD stand.
Sol Rogers, CEO and founder of REWIND said in a statement: “Traditional movies were the popular art form of the 20th century. Now storytellers are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constraints of film. Stories can come to life in a new, immersive way. But VR is not the death of TV and film. It’s a separate, stand-alone medium that will add more variety to entertainment. VR allows you to step back in time or into someone else’s shoes. It can bring you closer to much-loved characters and into the worlds of your favourite movies. The Ghost in the Shell VR experience is an interactive VR story combining cutting-edge game engine with user-interactive elements taking the user deep into the world of The Major. These visceral experiences are the future of storytelling.”
The 11 winners of the first VR Investor Showcase have also been announced, winning the chance to pitch to a panel of investors including Mike Hayes, investment director at Mercia Technologies, and Andy Mulvenna, co-founder & director at Accelerated Digital Ventures. The winners are: Focal Point VR; Atom Universe; theConstruct; Tiledmedia; Virtimed; Geekzonia; Spherica; Invirt Reality; Humain; Wizdish and Generic Robotics.
VRWC will now feature speakers: Josie Wardle – project manager, Immersive Technology Group, Sony; Dave Patten, head of new media, Science Museum and Ieva Stelingyte and Agnis Stelingis, co-founders, Experimental Foundation.Josie Wardle – project manager, Immersive Technology Group, Sony.
VRFocus will be at VRWC to bring you all the latest new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VRFocus http://ift.tt/2oEPcfk
0 notes
oldmogg · 7 years
Quote
Scholarship Donors Anonymous Adobe Alan Hawkshaw Foundation All3Media Andy Harries AMD AMV BBDO Flare Studio BAFTA Prince William Scholarships BBC Beaconsfield Film Society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BBFC) British Cinematography Scholarship Trust British Film Company Budleigh Film Society CBTF Lord Attenborough Scholarship Channel 4 Christie Digital Creative England Creative Scotland The David Lean Foundation David Yates De Mouilpied Charity Trust Discovery Networks International Freddie Francis, BSC Scholarship Freddie Young, OBE, BSC Scholarship Independent Film Trust Sir John Terry Memorial Scholarship Kodak Entertainment Imaging The Leverhulme Trust The Louis Malle Scholarship Mark Baker Mark Farley Met Film School Michael Samuelson Scholarship Mike Frankovic/Columbia TriStar Scholarship Musicians Union Northern Ireland Screen Odeon Pinewood Studios Group Prescience Film Finance The PRS for Music Foundation River Pictures The Robert Gavron Charitable Trust Roger King/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 Ltd. Royal Mail Special Stamps Sargent Disc Toledo Productions UK Cinema Association Warner Bros. The Wellcome Trust The Harold Hyam Wingate Foundation
0 notes
taohuamobi · 5 years
Text
全球最牛逼的投资人——引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
@鹰眼牛写道:
大恩不言谢,美国创投七十年
【引子】 欲专一行,先通其史。拿破仑建议军人们反复研读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古斯达夫等名将的战史,并效法他们,他说:“这是成为伟大统帅和寻求兵法奥秘的唯一途径!”研究美国创投史,对中国创业创新,能有哪些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篇: 乔治,特曼 和 罗克 ― 风投破茧三教父
1972年,瓦伦丁(Don Valentine)离开国民半导体公司,在沙丘路上安营扎寨。此前,他小试牛刀,顺着半导体业上下游,投了几个小项目,赚到一些钱。瓦伦丁自感摸到了投资的门道,决心投身这一行,以度余生。于是他加盟Capital Group,创建了风险投资分部,也就是今天的“红杉资本”。
为了搞到钱,瓦伦丁敲开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的大门��年轻的银行家翘着二郎腿,扫了一眼瓦伦丁的简历,轻蔑地说:“抱歉,我们只投哈佛商学院(HBS)毕业的!” 就把瓦伦丁打发了。
瓦伦丁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相当于美国“二本”。在所罗门的耻辱遭遇,他记恨了一辈子。他对哈佛商学院有了特殊的印象,在他主政那些年,红杉不招HBS毕业生。
所罗门银行家并非矫情。那个年代,风投的确是哈佛人的天下。
一、女王与捕鲸:风险资本的原始形态
风险资本,顾名思义,就是冒着极高的风险,投资股权的资本形态。这是愿打愿挨的游戏,投资人付出资本,创业者获得之,双方遵守严苛的约定,你情我愿。即便失败,也两相无怨。一旦成功,双方彼此成就,大恩不言谢
这种模式极其简单,却威力无比。
风险投资雏形,可以追溯到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彼时商人雇用船只,开展海外交易,船长和船员分得部分利润作为酬劳。Carried Interests即来源于此,意指船只“承载之收益”。
1.西班牙女王:伟大的“风险投资家”
史上首个重大风险投资事件,乃国家意志的产物。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美艳惊人,才思敏捷。她经由联姻和军事手段,于1492年统一了西班牙。同年,女王同意哥伦布的再三请求,命他奉船出海探险。经年的战争,国库空空如也,女王毅然变卖首饰,拿出私房钱,慷慨资助哥伦布。
这一英明的决定,回报无比丰厚:哥伦布竟然发现新大陆,满载而归,极大地拓展了西班牙领地,带来源源不断的黄金收入,西班牙一跃成为欧洲霸主,女王由是成为伟大的“风险投资家”!
但系统化采用类风险投资模式的,当数美国捕鲸业。
2.捕鲸业的风险模式
独立战争后,美国内需旺盛,人们将目光投向海上。鲸鱼浑身皆为宝,捕鲸回报惊人,但风险巨大:捕鲸船与给养需要投入巨资,往往出行二三年才能往返,海上天灾人祸频发,一不小心就会葬身大海。根据文献,19世纪从麻省新贝福出发的787艘船,三分之一沉没或损毁。
捕鲸船发现鲸群后,船员分乘几只小艇,全速靠近目标,艇员高举铮亮的标枪,瞄准大鲸,使出浑身力气,狠狠掷去,十数投方中。中枪的鲸鱼又惊又痛,拖着标枪与绳索,拽着小艇,玩命狂奔,庞大的身躯在巨浪里翻滚挣扎。满载船员的小艇左冲右撞、上下颠簸,直到鲸鱼精疲力竭,不再反抗。追捕过程持续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小艇再划数海里,将大鲸拖回大船,伴随血油、腥臭、熏火和浓烟,作业数日乃至一周,才能完成切割、炼油、取皮、割须等工作,收获战果。
影片《海洋深处》改编自小说《白鲸》与同名获奖作品,叙述惊心动魄的海洋悲剧。1819年,Essex号捕鲸船航行了一年,捕猎一条硕大无比的抹香鲸,愤怒的大鲸强力反击,摧毁了主船,二十一名船员弃船逃亡。他们历经艰险,忍受数月的饥饿、病痛和残杀相食,最终仅八人生还。
既然捕鲸如此凶险,共担风险才是好办法:多位投资者合作提供绝大部分资金,船长也投入少量资本。捕鲸业的激励机制与今天VC业相若,投资者拿走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利润,剩余利润由船长和船员支配。捕鲸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居各行之冠,年化高达15%,最高甚至60%。
捕鲸业可观的回报,吸引了无数资金进入,成为十九世纪美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高峰期美国捕鲸船只数量占全球八成之多。
捕鲸业的资本大冒险,奠定了美国风险模式的经验基础。
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风险资本开始活跃,从大修铁路,到卡内基建立钢铁帝国,到Charles Flint成立IBM前身CTR,再到爱迪生的电气革命,都有风险资本的影子。进入二十世纪,洛克菲勒(Rockefeller)、惠特尼(Whitney)、范德堡(Vanderbilts)和菲普斯(Phipps)等美国富有家族,尝试投资新兴科技企业,不过这些都还只是有钱人的业余爱好(hobbies)和玩票性质。
二、哈佛与ARD:风投的摇篮
系统化的风险投资是从美国东部开始的。人们习惯将VC与硅谷画上等号,这不过是错觉! 哈佛大学商学院(HBS)才是名副其实的“风投黄埔军校”,“校长”则是乔治(GeorgeDoriot)教授,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共同导师。
乔治生于法国,22岁来到美国求学,本要入读麻省理工学院(MIT),却阴差阳错去了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他先在华尔街厮混,1924年荣归哈佛,在商学院(HBS)讲授《制造学》。乔治教授特立独行,摒弃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总是从头讲到尾,但他长于研究产业,很受学生的欢迎,很快蹿升为大牌教授。
“大萧条”摧毁了新英格兰的传统经济,纺织和服装业开工严重不足,和我国传统产业今天的处境极为相似。以MIT校长康普顿(Karl Compton)为首的名流,希望以新技术改造当地产业,推动经济转型。乔治积极参与其中,他还和一位物理学家以“企业协会”(Enterprise Associate)名义,募了30万美元资金,探索以全新金融形式扶持科技企业的可行性。
二战爆发打断了他们的计划。乔治教授入伍,负责美国陆军的补给规划工作,官居军需部计划局司令,陆军准将。战争甫一结束,他即返回哈佛,重执教鞭。
1946年,以康普顿为首,波士顿名流们重拾计划,发起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也就是ARD,推选乔治为公司总裁。乔治战前为“企业协会”效力时,学到一个教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有足够的掌控力。
因此ARD采取了新做法,通过发行股票,公开筹集到350万美元,再投给初创科技企业。受到ARD眷顾的公司,最为出名的要数DEC(DigitalEquipment Corporation)。ARD在1957年向DEC投资10万美元,1963年公司上市,到ARD最终退出的时候,回报高达700倍。
ARD的创举,历史意义何在?
ARD的建立,可以说是VC行业的起点,发明了全新的金融模式,其成功带来极大的示范效应,为初创企业寻求股权资金的支持开辟了新路,标志风险投资的真正诞生。
乔治经营ARD的同时,继续在HBS讲授《制造学》,布道产业与创新理念,培养了一大批风险投资新秀。教授的的门生成千上万,很多人成为大型企业高管,也有人从事金融和投资。其中,罗克(Arthur Rock)和珀金斯(Tom Perkins)等不少人日后将继承衣钵,成为风投巨擘,大放光芒。
几乎ARD创立的同时,先锋影业老板惠特尼(Whitney)家族,也脱离原有的业余玩法,设立惠特尼公司 (J.H. Whitney & Company),注资500万美元,开展更为系统化的风险投资。他们将这个新玩法,定义为“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这是VC一词的正式由来。
虽然创业土壤日渐肥沃,风险投资业的成型尚需两大基础条件:钱和人。乔治教授在东岸的实践,培养了一批风险投资人士。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前依赖个人和家族,难以规模化,直到政府的介入才由个人为主,转向了机构为主。
三、政府初次介入VC
美苏争霸是横亘上个世纪的持久事件,“冷战”对美国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影响,非常之大。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震动了美国。为了夺取科技和军事优势,全美从上到下扶持中小科技企业,举国推动创新。
国会于1958年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案》(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Companies Act),联邦政府核准设立一批小企业投资公司 (SBIC),提供杠杆资金:SBIC每向符合特定要求的小企业每投1美元,政府即予配套3美元贷款。
美国政府早在二战期间,就大力扶持民间科技创新,以解决军需,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与著名高校。SBIC机制是政策第一次大规模向私营中小企业倾斜,标志美国政府创新政策的重大调整。
其结果是SBIC数量剧增,到1961年有500多家之多。SBIC带来不少创新成果,佼佼者如乔治的哈佛学生钱伯斯(Frank Chambers),他创办 Continental,利用这个政策,投资了ROLM, American Microsystems和KLA三家公司,取得佳绩。
SBIC机制,解决了风险资本的来源,但存在争议。SBIC的决策极其保守,政府主导的政策落地不顺。在1966年至1967年间,就有200多家SBIC公司夭折。数十亿美元打了水漂!
今日重新检讨SBIC政策的得失,人们已较为从容。持正而论,SIBC的负面效果当为事实,然而其好处也很明显:SBIC普及了创业和投资理念,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家。
这个政策其后不断修订,已和当初相去甚远。其衍生的“中小企业政策”,作为美国政府刺激创新的手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仍在发挥作用。
硅谷的诞生,是个意外 ― 布什, 特曼与斯坦福
湾区拥有温暖的气候,包容的文化,随着铁路和港口兴起,人才接踵而至。周边斯坦福、伯克利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科技日渐发达,30代湾区无线电产业群初步成形。
但硅谷自由创新氛围的形成,要归功于特曼(Frederick Terman)。特曼从小在斯坦福校园长大,父亲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有浓厚的斯坦福情结,曾在这里长期执教,并打造了斯坦福科技带,被称为“硅谷之父”,使斯坦福成为美国西部的创新策源地。
特曼少年时体弱多病,生病期间整日与无线电为伍,成为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他本科就近入读斯坦福大学,学习化学,读研时遵从内心,改学无线电,在MIT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特曼博士毕业后,本想留在MIT任教,不料回斯坦福校园探亲时患上肺结核,被迫在加州修养一年,MIT教授梦成为泡影。考虑到加州气候温暖,适宜养病,特曼决定留在斯坦福,1925年成为其"无线电工程学"教授。 若非此变,特曼就不可能日后成为“硅谷之父”了,也许硅谷根本不会存在。
对特曼影响至深的,是他的博士导师、MIT教授布什(Vannevar Bush,和布什总统无亲戚关系)。布什教授是模拟计算机及美国科技管理体系的主要奠基人,创建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布什热衷政治,长期担任政策制定和智囊工作,小罗斯福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史上首个总统科学顾问。二战期间,布什教授担任美国研发局(Office of Scientific and Development, 简称OSRD)局长,统领美国战时几乎所有的军事研究项目,管理6000多名美国顶级科学家,在无线电、雷达、计算机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工作,其中最著名的为“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究项目代号)。
布什教授提倡大学不要只做象牙塔,更要成为产品研究与开发中心。他建议美国政府提供经费,大力支持科学研究,让大学和私营企业依照实力竞争科研经费。二战永久地改变了美国军方和高校的关系,受布什的推动,OSRD将大量课题交由高校研究。
布什导师可不讲情面,特曼和斯坦福大学在竞争研究课题中失利。OSRD拨款给高效的4亿5千万美元经费中,MIT、加州理工、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拿了大头,斯坦福研究水准欠佳,因此只分得区区5万美元的零头。特曼只好离开斯坦福,到波士顿去领导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帮助盟军进行电子对抗。
战后,特曼回到斯坦福大学,担任工程学院院长。他决心扭转斯坦福大学科研落后的局面,改变政府的偏见。特曼首先把哈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的多位顶尖人才聘到斯坦福,创建斯坦福电子研究室(Electronic Research Lab, ERL),迅速提升了斯坦福工程学院的水准。实验室成立不久就赢得军方源源不断的合同。从1955年到1965年,特曼担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大幅扩充科学与工程科系,获得美国国防部来的重金资助,帮助斯坦福大学进一步提升了学术和研究地位。
特曼教授在斯坦福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简化学校科研成功的转让。与波士顿周边的大学传统不同,特曼鼓励斯坦福工程学院的学生创业。由此,斯坦福大学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惠普。
惠普由特曼的学生休利特(Bill Hewlett)和帕卡德(David Packard)于1939年在车库里创办。二人平分公司股份,命名公司时,Hewlett和Packard谁该放在名字的前面呢? 这可难不倒他们两!通过扔硬币这一古老的方式,休利特赢得优先命名权,公司于是命名为HewlettPackard,中文译为惠普。特曼教授帮助惠普获得启动资金贷款,还介绍客户。公司从电子振荡器起家,很快发展成首屈一指的新兴测试仪表巨头。
1951年,特曼还创建了斯坦福科技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校工业园,占地约600英亩。科技园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入住,包括惠普、柯达和洛克希德等,到1980年代云集了数千家科技企业。这里成为产学研结合的试验田,奠定了硅谷电子业的基础。以此为中心,硅谷逐渐形成全球瞩目的科技产业区。
近二十年,中国不少高校效仿斯坦福,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功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影响力同斯坦福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糟糕的是有些地方走了样,搞成了房地产。
受军事和新兴技术的带动,电力、电子、半导体工业、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在湾区特别是硅谷地带陆续崛起,风险投资在其中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四、ArthurRock:风险投资第一人
称罗克(Arthur Rock,1926年- )是VC第一人,应无异议。他是最早登上《时代》周刊封面(1984年)的风险投资家,投资成果包括仙童半导体、SDS、英特尔、苹果,他在这些公司的创办中极为关键。
罗克是俄国犹太移民的儿子,短暂从军后,在雪城大学修读政治学和金融,后来入读哈佛商学院,是乔治教授的学生。罗克1951年从HBS毕业,前往纽约海登石投行(Hayden Stone)工作,凭借热情、悟性和专注,成为科技领域的投行家。犹太人在创业与投资史上,比较活跃,占有独特的地位,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
1957年,是风险投资史上的一个大年!此年发生了两件大事:(1)在美国东部,乔治推动ARD投资了DEC;(2)在美国西部,他的学生罗克撮合仙童家族资助八个科学家,创办仙童半导体。
有了仙童半导体,硅谷才能成为真正的“硅谷”(Silicon Valley)。在仙童半导体之前,硅谷其实只是“微波之谷”(MicrowaveValley),电子管和无线电才是当地核心科技产业。仙童半导体的重要性,在于其为“硅谷人才摇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顶尖的技术、管理和投资人才,奠定了硅谷的日后产业和投资的基础。
1.仙童半导体的接生婆
仙童半导体的诞生是个传奇,它是罗克投资生涯的起点。一个偶然的机会,海登石投行收到一位客户儿子的求职信,请求帮助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实验室的七个科学家集体找份工作。写信者名叫克莱纳(Eugene Kleiner),来自加州,是七个科学家之一。
肖克利博士是晶体管发明人,1956年荣膺诺贝尔物理奖之前,这个大孝子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离开贝尔实验室,回到湾区组建肖克利实验室,网罗一批科学家,专门研究晶体管。可惜肖克利是个学阀,难以相处,实验室的七位核心人员忍无可忍,决定集体跳槽,希望找到栖身之所,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大约需要150万美元。 投行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擅长科技领域的罗克完成。
对客户儿子的请求,罗克可不敢怠慢。他苦思冥想,蹦出一个好办法:干脆找人出钱,与几位科学家设立全新的公司,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海登石还能从中赚取一笔佣金。找钱并不容易,他求了35家大公司,全吃了闭门羹。陷入绝望之际,第36个投资人买了单,照相机厂商仙童家族早年资助过IBM的创建,是IBM的最大个人股东,对科技投资有兴趣。双方一拍即合,仙童家族投入150万美元,包括克莱纳在内的七个科学家,连同半路加盟的诺伊斯(Robert Noyce),八人一起逃离肖克利实验室,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双方约定,仙童家族占股20%,科学家们每人占股10%,仙童未来有权以300万美金价格将公司整体收购。
羞愤之余,肖克利将八人称作“叛逆八人帮”(The Traitorous Eight)。诺伊斯成为八人的头儿,负责仙童半导体的经营管理。他很崇拜肖克利博士,本来没想着要背叛,但其他七个科学家认为他具有管理才能,威逼利诱,差不多是裹挟他出走的。
仙童半导体一帆风顺,那个年代芯片用量少,需要定制,美国军方成为仙童的大客户,公司很快就盈利了。随后,仙童执行了全资收购协议,八个科学家每人分得一笔钱,从股东变成公司雇员,纯为仙童家族打工。
仙童半导体和母公司分别位于加州和纽约,沟通不畅,加上母公司控制欲日渐增强,双方隔阂与冲突不断。自由惯了科学家们,本已财务自由,于是纷纷再度走上逃离之路。
1961年,霍尼(Jean Hoerni)、拉斯特(Jay Last), 罗伯茨(Sheldon Roberts)三人出走,创办了Amelco,就是后来的Teledyne,从事半导体测试技术。罗克瞅准了这个机会,投了Teledyne一小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62年,克莱纳也出走,创办了Edex,转行教育科技事业,在套现出售之后,创立KP,打造了硅谷最顶尖的创投基金。
公司总裁诺伊斯(Robert Noyce)与研发主管摩尔(Gordon Moore)坚持到1968年,终究一起离开,顺道带走了工艺专家格鲁夫(Andy Grove),创办英特尔。
不久,格林奇(Victor Grinich)和额布兰克(Julius Blank),也相继离开。
既然创始人都已溜走,仙童的其他人也无意久留。1967年,仙童半导体销售副总裁瓦伦丁(Don Valentine)追随仙童半导体运营总经理史波克(Charlie Sporck),跳槽到国民半导体(NationalSemiconductor),随后创办红杉资本。瓦伦丁的手下人马库拉(Mike Markkula),日后成为苹果投资人和联合创始人。
两年后,瓦伦丁的继任者、仙童销售主管桑德斯(Jerry Sanders)也离职,带着七位同事创办AMD,成为前老板诺伊斯和摩尔创立的英特尔的长期对手。AMD和英特尔的复杂关系,我们后来再谈。
随着仙童半导体的人才不断溢出,湾区半导体创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硅谷有一半的半导体公司,直接或间接源自仙童。据说1969年半导体工程师大会400位与会者中,只有6%来自仙童之外!
罗克作为“叛逆八人帮”的伯乐,敏锐地意识到,加州的科技创新大有作为。他决心搬到加州,大展拳脚。
2.创办Davis& Rock,投资SDS
罗克在纽约时,和加州地产商Kern County Land接洽,结识了其副总裁戴维斯(Thomas Davis)。戴维斯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律系,二战中因公负伤,在旧金山治疗康复并留在湾区。
二人此后维持非正式的合作关系,无奈Kern County Land非常保守,戴维斯于是离开,转而和罗克合伙创办Davis& Rock公司,全力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募资工作并不难,罗克在东部的人脉帮了大忙,Davis& Rock一共募集了500万美元。
这期基金实际只投出300万美金,总回报却高达基金总额的20倍,SDS(Scientific Data System,科学数据系统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基金对SDS的原始投入不到30万美元(亦说100万美金),占80%股份,罗克担任SDS董事长。8年后施乐以10亿美金天价收购SDS, Davis &Rock收益竟有两百多倍。
SDS由派里维斯基(Max Palevsky)为首的十多位计算机科学家创建,在全球最先采用集成电路和硅晶体管,开发出大型计算机,产品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在美苏太空竞赛期间,SDS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等军事机构出售了高性能计算机。罗克在董事会上,多听少说。派里维斯基对罗克言听计从,他将SDS的成功,归于罗克“坚定的意志”(implacable will)和“必胜的信念”(a will that wont conceive of not winning)。
SDS有个特殊之处,它是首个给高管之外的普通员工发放期权的初创公司。
作为SDS的投资人,Davis & Rock公司也有个特别之处,他们收取基金收益的20%作为酬劳,这个比例成为VC行业标准,直到KP出现后才有所改变(KP收取30%)。1968年基金到期清盘,罗克和戴维斯分得的利润高达1600万美金之巨!
罗克和戴维斯二人性格相反,戴维斯开放,热情,健谈;罗克安静,忧郁,沉默寡言。二人只合作了一期基金,就分道扬镳了。发财后,两人都想“休息一下”,却也彼此都没闲着。戴维斯与人合作创办Mayfield基金。 罗克短暂和他人合伙创办了Arthur &Associates,但回报一般,干脆成为投资“个体户”。接下来他投资了英特尔和苹果,声名大振,成为西海岸VC翘楚。
3.轻松投中英特尔
半导体和微处理器改变了世界,英特尔是此中先锋。投资英特尔,是罗克的大手笔。
诺伊斯和摩尔在仙童半导体渐感厌烦,想要创办自己的事业。他们认定半导体存储大有可为,于是找到罗克,请他再次帮助筹集资金。罗克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他撰写的商业计划书堪称经典,只有一页半。罗克仅用一下午就从15个投资者手中募得250万美金,其中包括他自己的30万美元,Venrock也参与了投资。
罗克的Davis & Rock基金有个投资者,是磁存储器专家,认为“半导体存储没有前途”,极力阻止罗克投资英特尔。罗克权当耳边风,不加理会。罗克后来回忆说,出于对诺伊斯和摩尔伙伴的绝对信任,这是他投资生涯中,唯一在最初就有成功把握的项目!
英特尔的英文名称Intel,取意“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这是摩尔想到的,符合他“好名字不超过5个英文字符”的标准,易记,响亮!英特尔是硅谷宠儿,其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成为硅谷象征。
诺伊斯和摩尔都是科学家,生产不是他们的特长。格鲁夫成为英特尔第一个雇员,从仙童半导体跳槽英特尔。格鲁夫原本是仙童半导体生产负责人,精通流片和生产工艺。多年后他继任英特尔CEO,将公司转型为处理器霸主。
与SDS派里维斯基一样,格鲁夫总是将英特尔的成功,归功于罗克。
4.完美错过AMD
罗克错过AMD,是他看走了眼。
AMD桑德斯创建AMD完全是白手起家。诺伊斯原本希望拉上桑德斯(Jerry Sanders)一起创办英特尔,但不知为何遭摩尔反对而作罢。桑德斯很快在仙童半导体呆不下去了,新来的总裁将其解雇。失魂落魄的桑德斯,只好带着七个兄弟自寻出路,创办了AMD。
AMD团队远没有英特尔那般闪亮,融资谈何容易?他们为投资人准备的70页详细商业计划书,几乎无人问津。桑德斯拜访的第一个投资人就是罗克,罗克不看好这个强销售、弱技术的团队,拒绝帮助。
英特尔的诺伊斯这时善心大发,他和几位仙童及英特尔同事们一起,帮助桑德斯勉强凑足150万美金,AMD终于成立了!这些信任他的人没有失望,十多年后AMD上市,他们回报高达数十倍。
罗克投资的项目不多,却很少失手。他的方法论很简单,就是只投人。罗克对技术一窍不通,他的口号是“投对人”(Back theright people):注重创始人的人品、动机、市场能力、经验技巧、财务能力和领导力。
在评价罗克的辉煌成就时,红杉创始人、相当孤傲的瓦伦丁露出了尊敬:“他就是很牛,在我看来,无人能及!”
五、第一代其他风险投资家
乔治教授开创了现代风险投资业。美国第一代风险投资家,主要是乔治教授的哈佛门生、ARD职业经理人,及美国的富有家族组成,其中包括罗克。这些人相互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5年到1970年之间,美国东岸先后成立了灰锁基金(Greylock)、Venrock、TA、茶思河(CharlesRiver)等新基金,多数创始人来自ARD和哈佛商学院,和乔治教授有密切的联系。
以灰锁基金(Greylock)为例。灰锁成立于1965年,由三个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创办,其中二人在ARD为乔治工作过。 领头的艾法思(William Elfers),在很长时间内是ARD第二交椅,负责日常决策,活在乔治教授的阴影下。他很希望发出自己的光辉,因此创办灰锁。灰锁基金创立至今,始终是首屈一指的VC,有近200个IPO退出和100多个并购退出。
1969年,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成立Venrock,步Whitney家族的后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系统化投资。Venrock取名于Venture & Rockefeller的缩写,意思是洛克菲勒家族VC基金。基金由奎思普(Peter Crisp)担纲大任,他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和Arthur一样也是乔治教授的学生。
Venrock业绩辉煌,先后领投过英特尔、苹果等。我国富有家族正在经历第二代传承,洛克菲勒家族的股权投资经验,值得国内有钱人学习和借鉴。
西海岸的风险投资,起步虽比东部晚,活跃度却远超东部。活跃在西岸的,除了罗克和戴维斯,还有德雷珀(Bill Draper)父子、约翰逊(Pitch Johnson)、丹尼斯(Reid Dennis)、卢卡斯(Don Lucas)、布莱恩(John Bryan)、爱德华兹(Bill Edwards)等等,好几位也是乔治的学生。
美国西���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是DGA(Draper, Gaither & Anderson),1959年创立,三个创始人都有军方背景,分别是华尔街银行家、二战军官德雷珀(WilliamDraper, Jr.),兰德智库创始人罗恩·盖瑟(RowanGaither),以及退役的空军将领安德逊(Frederick Anderson, Jr.),都在加州工作过,熟悉湾区的经济环境。DGA的主要出资人事洛克菲勒家族。DGA三个大人物实在太忙,无暇顾及项目,不能在一线亲力亲为,运作几年就清盘了。
DGA业绩平平,历史地位却极为重要。DGA不仅开创了美国西海岸风险投资活动的,更是史上第一家有限合伙制的VC基金。罗克的Rock & Davis是第二家采用有限合伙制的VC基金。两家公司奠定了今日风险投资的法律架构基础。
公司解体后,DGA几个年轻人自寻出路,创立各自的VC基金,包括德雷珀的儿子德雷珀三世,以及甲骨文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卢卡斯(Don Lucas), 在DGA卢卡斯投了国民半导体。
德雷珀家族三代人都是风险投资家。DGA创办人德雷珀(William Henry Draper Jr. )的儿子德雷珀三世,和老布什总统是耶鲁大学同学,参加过朝鲜战争,哈佛商学院毕业后进入钢铁行业,1959年起跟随老爹在DGA学习投资。其后辗转多次,成立赛特-希尔基金(Sutter Hill),开创了不少新玩法。德雷珀三世投资过Hotmail和百度等项目,他对Skype的250万美元投资回报高达25亿美元。
德雷珀三世年老后,喜欢拓展海外业务,他的儿子德雷珀四世(Tim Draper)则在1985年成立了德丰杰基金(DFJ)。DFJ和德雷珀在全球各地有不少分号,外界也分不清楚,容易产生混乱。
离开DGA后,卢卡斯也变成了单干户,投了芯片设计EDA工具企业Candence和Macromedia的前身Authorware。但他最出名的投资有两个,一是幸运地在1977年投了甲骨文软件(Oracle),捧红了埃里森(Larry Ellison),赢得盛名。埃里森在节制、低调的硅谷,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不断搞出桃色新闻,甲骨文业务却蒸蒸日上,独霸数据库领域数十年,但是最近中国的裁员风波动静极大,外资在华越来越不适应。
卢卡斯另一件出名的案子,是步德雷珀四世的后尘,投了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竭力为其背书,卷入硅谷近年最大的创业神话丑闻,颜面扫尽!这起丑闻,被写成新书《坏血》(Bad Blood)。
Theranos创始人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从斯坦福本科辍学,创办了Theranos。她宣称找到一种黑科技,仅用指尖血就能完成无数项化验。霍姆斯高鼻深眼,身着黑色高领衫,魅力四射,有“下一个乔布斯”的美誉,荣登《福布斯》和《财富》的封面。在骗局被揭穿之前,公司融得数亿美金,估值高达90亿美元,获得了大量政、商、学名流的追捧,投资人包括学术权威罗伯逊(ChanningRobertson)、 前国务卿舒尔茨(George Shultz)、前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传媒大亨默多克,以及硅谷如雷贯耳的投资家们。纸包不住火,Theranos的骗局终于被捅破,卢卡斯作为公司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十分难堪。
戴维斯和罗克分开之后,1969年和另一个“戴维斯”(Wally Davis,二人同姓但并无亲戚关系)合作创建Mayfield基金,首期基金表现一般。但他坚持了下来,围绕斯坦福大学投资科技企业,其辉煌的投资业绩包括3Com、Amgen、雅达利(Atari)、康柏(Compaq)、基因泰克(Genentech)和闪迪(SanDisk)。
关于Mayfield基金,有必要多写几句,国内的金沙江创投(GSR)最早就是和Mayfield合作成立的,最初主要是丁健、林仁俊、伍伸俊和潘晓峰四位。
仔细分析,早年国内的美元系VC基金,多由海外“干爹”撑。IDG、赛富、红杉、GGV、DCM、光速、红点、晨兴,无一例外。今天国内第二代VC,起家方法有所不同,很多靠自身努力募集基金,已有几匹“黑马”跑成了“白马”,更多人还在努力追赶中。
美国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群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Arthur & Davis投了SDS, 罗克自己投了英特尔和苹果;Draper & Johnson投了天腾(Tandem);卢卡斯再造了国民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后来投了SDA(Cadence)和 Oracle;Venrock投了英特尔,苹果和3Com;Mayfield也投了天腾,3Com和康柏电脑,等等。
相比今天的芸芸众生,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数量极少,个个都是精英。1969年美国VC界在旧金山MarkHopkins酒店举办行业聚会,差不多全美主要风险投资人士都到了场,也就20人上下。
进入1970年代,以KP和红杉为代表,第二代风险投资家开始崛起。相比第一代投资家,KP和红杉这些后来者更为机构化,相互之间合作少,竞争多,还更加重视投后管理工作。
投资需要时代的机遇。第一代风险投资者,赶上了半导体和大型计算机的发展。天赐良机,KP和红杉这一代人,遇到个人电脑时代和互联网的崛起,取得了更为骄人的业绩。
中篇:创投骄子第二代:KP与红杉的PK
相比今天的芸芸众生,第一代风险投资家的数量极少,个个都是精英。1969年美国VC界在旧金山Mark Hopkins酒店举办行业聚会,差不多全美主要风险投资人士都到了场,合计不过20人。
进入1970年代,第二代风险投资家开始崛起。后来者更为机构化,合作少,竞争多。其最大的看点,是KP与红杉的竞争。同在沙丘路上的这对邻居,较量了数十载。
一、1972:KP创立
大名鼎鼎的KP(也叫KPCB),办公室就在红杉的隔壁,紧挨着硅谷银行。KP创立于1972年,应比红杉早数月,创始人克莱纳(Eugene Kleiner)是仙童半导体的老将、八个创始人之一, 另一创始人珀金斯(Tom Perkins)是惠普电脑业务的创办人,也是乔治教授在哈佛商学院的高徒。
克莱纳是个犹太人,出生在奥地利,随父母逃到美国纽约。硕士一毕业,他便不顾父母反对,追随肖克利博士(WilliamShockley)。但是很快他和肖克利实验室的其余6个科学家无法忍受肖克利的坏脾气,于是他写信给和父亲有生意往来的海登石投行,杜尔帮助他们完成集体跳槽,创办了仙童半导体。
克莱纳在1962年离开仙童,捣鼓了爱德思(Edex),研发教学仪器,在1965年作价500万美元卖给雷神(Raytheon),彻底财务自由了。受限于锁定期,他在雷神工作了几年,业余参与一些早期投资,1968年英特尔成立时他是罗克(Arthur Rock)搞定的15个初始投资人之一。同时他也是Davis & Rock基金的个人LP,常常帮助基金评估技术企业,对风险投资行业兴趣日增。
1972年,克莱纳希望成为全职的风险投资家。最早他想和Davis & Rock基金的老将戴维斯合作,但戴维斯已名花有主,创办了Mayfield Fund,不想再揽新的事。
与克莱纳不谋而合,惠普老将珀金斯此时也想加入风险投资行业。投资银行家罗伯逊(Sandy Robertson)极力撮合二人联手。克莱纳与珀金斯对此议毫无兴趣,然碍于情面,硬着头皮见了面,居然发现彼此非常欣赏,有点相见恨晚之感。不久,他们就正式成立了Kleiner Perkins基金,简称KP(后来又多了两个合伙人Caufield和Byers,就变成了KPCB)。
珀金斯本科就读MIT,在军工企业工作几年,去哈佛商学院进修,是乔治教授的得意弟子。珀金斯受到乔治的赏识的缘由,充满神奇色彩。开学讲授第一课,乔治举着《纽约时报》说,阅读一份报纸最多只需四分钟,他问全班学生们,读报应该先看哪儿?答案五花八门,“头条”、“标题”、“股市”和“社论”者皆有。只有珀金斯不慌不忙地举手回答:“讣告!”全班发出一阵讪笑。这个回答令乔治惊奇不已,他当场宣布珀金斯为全班最精明的同学,“讣告很少能撒谎,无疑是整个报纸最真实的板块!”
珀金斯读完哈佛MBA,加入初创不久的惠普,不满待遇太低,遂转到咨询业。喜新厌旧的珀金斯,很快感到咨询工作很无聊,想杀回马枪,就向惠普两位创始人坦白认了错,被安排去他们和DGA合作的一家光学公司工作,直至IPO。此番历练之后,他得以重回惠普,组建了惠普研发中心,稍后便掌管新辟的计算机业务。两位创始人对珀金斯格外宽厚,默许他在惠普任职的同时,还与他人合伙经营ULI激光公司,珀金斯拥有ULI三分之一股份,几年后公司被并购,珀金斯成功套现,晋身百万富翁。
珀金斯再度离开惠普,纯属无奈。早在二战期间,惠普创始人休利特应征入伍,另一创始人帕卡德独自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帕卡德并未调高自己的股份,休利特甚为感激。到了1969年,轮到帕卡德开小差。他一时兴起,对政治产生兴趣,获尼克松总统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惠普这时业务极为庞大,珀金斯难以独撑,遂提升珀金斯做搭档,分担经营管理之责。
谁知帕卡德做了两年官,深感宦海凶险,缩回到惠普。珀金斯的“搭档”地位顿时很尴尬,他于是二度离开惠普,腾出原本就属于帕卡德的位子。
珀金斯不想再打工,但又希望与科技创新沾点边,不断尝试新事物,VC这一行正好符合他,就在他人撮合下,和克莱纳合创了KP(Kleiner Perkins)。
珀金斯一直心系惠普,曾两次重返惠普担任董事。惠普董事会内斗严重,珀金斯在其中举足轻重,2006年,惠普闹出“董事会电话门”丑闻,珀金斯愤而辞职,从此和惠普断绝了关系。
珀金斯花边新闻不断。他兴趣广泛,生活奢侈,超级爱玩,投资之余写小说、藏名车,资助芭蕾舞。他还是全球帆船界的大名人,在法国赛事中意外撞死了一名选手,坐了几天班房,出来后以钱消灾。
珀金斯于2007年撰写回忆录,名为《硅谷巨人》(Valley Boy),对自己的经历直言不讳。他不幸于2016年因病去世。
KP的第一期基金800万美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基金。戴维斯介绍的亿万富翁希曼(Henry Hillman)出资400万,洛克菲勒家族出资100万,其余主要由保险公司出资。
募易投难! KP最初出师不利,投资的前几个项目皆不尽人意。遇到这等邪门事儿,克莱纳和珀金斯赶紧复了盘,结论是这些公司的产品方向和创始人能力���都不大行。
既然投��人不行,何不干脆投自己?在从事VC职业之前,二人本是成功的创业者和管理人。 KP遂调整策略,不再坐等项目上门,而是自己找方向、办企业。
KP的转型过程,天腾电脑和Genentech两个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二者均由KP参与创办的,CEO都是KP的职员。
1 .KP投资天腾电脑(Tandem)
投天腾电脑(Tandem)的成功,完全归功KP对计算机业的深刻认知。
崔必格(Jim Treybig)之前曾负责惠普电脑的营销工作,是珀金斯的手下。珀金斯将其聘到KP,希望他来搞营销。奇怪的是,崔必格不务正业,成天琢磨如何创业。他希望开发一种永不宕机的强悍电脑,服务银行、券商、电信业。精通电脑的珀金斯喜欢上这个主意,亲自撰写了商业计划书,到处推销。出乎二人的预料,除了约翰逊(Pitch Johnson)和Mayfield基金有意投资,项目到处碰壁。
关键时刻,KP决定自己上!KP拿出基金五分之一现金,支持崔必格创办了天腾电脑。珀金斯亲任公司董事长,崔必格任职CEO。 1977年公司IPO时,这笔钱为基金拿回了1.5亿美金的回报,是整个基金总额的20倍,KP借此一炮打响。1997年康柏收购了天腾电脑(其后又为惠普所收购),崔必格试图阻止并购,珀金斯只能强行废掉崔必格,二人结怨。
天腾电脑之可靠,至今仍在起作用。
2 .KP投资金泰克(Genentech)
金泰克(Genentech)是风险投资史上第一个生物科技类项目,源自KP另一个失败的投资,却取得巨大成功。。
KP投了Cetus公司,研发生物实验设备,创始人是两个医学博士,缺乏商业头脑,公司步履蹒跚。万般无奈之下,KP招募史万森(Robert Swanson)作为KP基金合伙人,管理Cetus项目。史万森是个天才,毕业于MIT,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化学学士和斯隆商学院MBA两个学位。加入KP前,他在花旗风险投资基金工作。
史万森发狂地研究生物技术这个新兴领域,愈发感觉前景无限。为了启发Cetus的两个创始人,史万森带二人和珀金斯拜访Cetus的天使投资人格拉泽(Donald Glaser),请求指点。
格拉泽是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生物领域也有造诣。交谈中格拉泽提到DNA开创性研究,由加州旧金山大学博耶(Herb Boyer)和斯坦福大学科恩(Stanley Cohen)合作完成,该技术可以实现基因重组。
史万森天生敏锐,立即意识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他试图说服Cetus朝这个方向转型,竟遭到两个创始人拒绝。史万森不死心,他电话里缠着博耶教授,要求当面探究DNA技��的商业前景。博耶同意在周五下班之际,给史万森5分钟时间。然而二人会面相谈甚欢,交流持续数小时,从办公室一直谈到酒吧。讨论的焦点是商业化路径与时间,博耶认为尚需10年,史万森却认为要不了那么久,并终于说服了博耶教授,一起创办企业,将其尽快投入商业化。
史万森迅速行动,他撰写了详细商业计划书,交给珀金斯。KP踌躇再三,还是决定试一下,投入一小笔资金,启动了项目。公司命名为Genentech(金泰克),1978年成功合成了人工胰岛素,带来糖尿病治疗的革命。金泰克1980年顺利上市,KP的回报已逾上亿美金,如果持有股票到今天,则有百亿回报!
KP一期基金业绩异常出色,是个优秀基金的典型样本:一共投了17个项目,4个彻底死掉,3个不死不活,3个保本,4个取得相当不错的回报,还有3个回报惊人:Qume回报30多倍,是个本垒打(Homerun),天腾电脑和Genentech两个项目回报分别为100倍和数百倍,贡献了基金90%以上的利润。
与第一代投资人罗克(Arthur Rock)一脉相承,KP坚定地相信“人”的力量,无比重视CEO和创始人的个人能力。但这并不表示KP忽视其它要素,理解业务是必须的!珀金斯阅读商业计划书的方式尤其特别,“从后往前看,如果数字很大,我们再到前面看看这是什么好生意。”
随着KP的创立,越来越多的新兴投资机构来到沙丘路。KP的名气很大,其看中的项目有时会被其他人撬走。为掩人耳目,KP搬至旧金山办公,多年后才重回沙丘路。
虽比红杉晚了两年,2007年KP还是进入了国内,组建了豪华的投资团队,原本要大展拳脚,但其团队的机制似存缺陷,引起后遗症,出现水土不服问题。KP中国团队后来业绩回升,可惜品牌创伤太深,不易恢复。同时期,KP美国也犯下大错,重仓清洁技术,错失互联网下半场和移动互联网。这和红杉的发展,有着天壤之别。
二、1972:红杉之立
红杉同样创立于1972年,较KP略晚数月。
和KP一样,红杉也发端于仙童半导体,创始人瓦伦丁是硅谷早期的名人。瓦伦丁早年家境贫寒,1954年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然后入伍,成为海军专职水球运动员。瓦伦丁退役后在纽约电子企业干销售,但他目光远大,认为加州前途无量,便想方设法回到加州,寻机加入仙童半导体,继续从事销售工作。
那时仙童半导体创立不久,八个创始人销售五方,公司销量不大。瓦伦丁加盟仙童后,他一方面提高售价,另一方面建立渠道,让利给中间商,从而打开局面,销售额短短几年从百万美金直增至上亿美金!到了1967年,瓦伦丁不再满足单纯的销售岗位,他跳槽到国民半导体,从事更为全面的工作。
多年来,瓦伦丁参与众多早期科技项目的评估。彼时芯片多需定制,公司资源有限,瓦伦丁只得开发出一套方法,决定优先承接哪些定单。他还据此投了几家初创公司,小有所成,积累了投资经验。业余时间,他也去投行和金融企业讲课,传授科技知识,帮助分析科技产业和各类公司。
仰慕瓦伦丁的大名,Capital Group找上门,力邀他加盟,创办风险投资部门,1975年他从Capital Group独立出来,成为今天的红杉资本。
在精英云集的资本界,福特汉姆毕业生瓦伦丁开局不顺。第一期基金,募集工作花了一年半。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基金如何运作。到他投出第一个项目的时候,距离红杉创立已有三年。红杉的第一个案子,是向游戏商Atari投资60万美元,Mayfield和另外两个投资者跟投,一年后卖给时代华纳公司,获得4倍回报,瓦伦丁好歹是开了胡。
早年的风投项目,都是纯科技类,很多投资人是银行家出身,技术上很外行,他们时常求助瓦伦丁评估初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因此红杉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古英雄不拘一格,瓦伦丁脾气暴躁,不讲情面,其严厉的风格与国内一位创投大佬十分相似,创业者对其是既爱又怕!
瓦伦丁在硅谷也以驱逐CEO而闻名,投资思科之后,便将创始人夫妇边缘化,却一手缔造了思科此后的新辉煌。
1 、投资苹果
红杉瓦伦丁差点儿就错过苹果公司。他在苹果项目上赚得大名,却没挣到大钱。
乔布斯(Steve Jobs)曾在Atari短暂工作过。创办苹果电脑时,乔布斯亟需找到风险投资人,因此求助Atari老板布什内尔。 布什内尔将他推荐给Atari的投资人瓦伦丁。瓦伦丁开着豪华奔驰轿车,前往苹果公司所在的车库,但他同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却不欢而散。瓦伦丁憎恶乔布斯不修边幅、浑身怪味的模样,形容此人的邋遢如同胡志明,看着像是“人类的变种”。他尤其不满乔布斯对市场需求缺乏想象力,营销经验也不足。但他还是经不住乔布斯的再三请求,于是把他介绍给马库拉(MikeMarkkula)。
马库拉起初在仙童半导从事营销,是瓦伦丁的手下干将。离开仙童后,他追随诺伊斯在英特尔负责营销。英特尔上市后,马库拉凭借股票发了财,却在竞争副总裁职务中落败,年纪轻轻就退休了,成为天使投资人。
马库拉开着敞篷车,造访乔布斯的车库工作室,立刻被乔布斯和苹果电脑打动。他不解瓦伦丁缘何不积极,瓦伦丁回复说:个人电脑前景还不错,但是团队的营销能力有待加强,可以继续跟踪这个项目。马库拉听后大受鼓舞,他一向相信瓦伦丁对市场潜力的判断,他还可以在营销上助苹果一臂之力,遂向苹果投资25万美元,占1/3股份。作为义务,他答应全职加入公司,全面负责营销和运营。
一想到马库拉个人真金白银要投钱,沃兹尼亚克就替他捏把汗,盘算着马库拉的信任可能放错了地方,投资苹果八成会打水漂。
沃兹尼亚克没料到的是,苹果电脑销量惊人。公司发展太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为了筹到钱,马库拉发挥了营销天才,他先敲定Venrock领投近30万美金,接着从罗克和格鲁夫手中融得六七万。
投资英特尔和苹果,大概是Venrock最引以为傲的案例了。Venrock的合伙人史密斯(Hank Simith)原是马库拉在英特尔的同事,跟踪苹果公司半年多,1977年秋天才下了投资决心。
罗克最初也不为所动,马库拉忽悠他去计算机展会开开眼界。罗克发现苹果展台人山人海,是展会最拥挤的地儿,精明的罗克立马明确了投资意向。为了搞定格鲁夫,马库拉用心良苦,请他来给苹果员工授课,格鲁夫很快上了勾,后来他后悔投太少。
就在投资快要确定的时候,瓦伦丁在餐厅偶遇乔布斯、马库拉和史密斯三人在密谈。瓦伦丁立即猜出他们在做什么,遂给三人送了一瓶酒,附上条子写道:“请别忘了,我正要投资苹果呢!”关键时候,红杉插了一杠子,跟投15万美元,好歹算是赶上了苹果的趟儿。这次融资6个月后,又有新的投资人进入,价格是此前的3倍,Venrock追加投资,持有7.9%股份。瓦伦丁埋怨价格太贵,拒绝追加投资。
两年后,苹果公司上市,成为1956年福特汽车上市后最大的IPO,其员工期权计划造就了300个百万富翁,空前绝后!
苹果投资人的最初投资,回报高达数百倍,唯独瓦伦丁懊恼不已。原来,自始至终,瓦伦丁对苹果都不上心,未及苹果IPO,他就卖掉了所持的苹果股份,获利数倍将其了断,因此错失大赚良机,真是运气不佳。
马库拉和罗克,是苹果最早的投资人,二人之于乔布斯就像他的父亲般重要,尤其马库拉从最早起就全身心投入,是乔布斯的事业导师和精神支柱。多年后,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马库拉和罗克双双站在另一边,乔布斯陷入绝境,极度沮丧,影片《乔布斯》刻画了这一幕。1997年,乔布斯重掌苹果大权,驱逐了马库拉。
2 、投资思科
思科诞生于浪漫的爱情故事。
斯坦福大学IT管理员莱恩(Len Bosack)和桑迪(Sandy Lerner)是伴侣,他们最为烦恼的事情是,各系之间的计算机局域网不能相互通信,二人无法互诉衷肠。为此他们想到了开发路由器,以之为基础,创立了思科,Cisco的名字取自Francisco(旧金山),其logo正是该市金门大桥。
公司创立后,订单滚滚而来。为了更好管理公司,夫妇二人聘请格雷夫斯(Bill Graves)担任CEO。此时业务发展飞速,需要补充更多资金,公司找了75个投资人,均遭拒绝,投资人普遍认为这个市场太狭窄。
瓦伦丁的看法截然相反!他是夫妇两接触的第76个投资人。红杉此前投过3Com,对网络发展有一些认知,瓦伦丁推断路由器需求很大。不过,桑迪非常情绪化,莱恩也完全不懂沟通,瓦伦丁见到桑迪的第一面,就直言不讳地敲打说:“我听说你就是公司问题的根源。”看在产品和市场的份上,红杉投资250 万美元,得到思科29%股份。
对创始人夫妇的能力,瓦伦丁一直不放心,一心想要由红杉来控制思科。恰在此时,夫妇二人和CEO格雷夫斯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为促使瓦伦丁同意解雇格雷夫斯, 桑迪和莱恩将他们的股份投票权委托给瓦伦丁,红杉由此掌握思科64%的表决权,瓦伦丁没费吹灰之力,就任思科董事长。他聘请了一位出色的销售代表,又连续更换了格雷夫斯和另一个短暂的硅谷沙场老将萨特克利夫(Chuck Sutcliffe),直到选中摩格里奇(John Morgridge)担任供公司CEO。
在摩格里奇领导下,思科快速发展,从1988年35人的小公司,到1989年底 170人、收入近3000万美元的新兴科技企业。1990年2月,思科上市。创始人与管理层的矛盾无法调和,瓦伦丁和董事会只好开除桑迪,随后莱恩辞职,二人抛售了所有的思科股票,成为瓦伦丁永世的仇敌。
1995年1月,钱伯斯继任CEO,带领公司登上互联网之巅,市值5500亿美元。红杉当初的投资,已价值连城,瓦伦丁成为大赢家。
说来奇怪,乔治教授在VC行业地位尊崇,贵为第一,瓦伦丁却完全不认同。瓦伦丁声称对这位哈佛教授闻所未闻,他认为罗克、珀金斯和自己,才是风险投资的原创者。
红杉与罗克、KP的投资哲学大不相同。KP和罗克观点接近,坚决投人,用罗克的话说就是“投对人”(Back the right people)。
红杉瓦伦丁曾多年从事营销,擅长分析市场需求,对行业趋势形成独特的看法,遂以“赌赛道”为拿手好戏。瓦伦丁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解释了他的赛道哲学:“我们从不(赌人),我们始终聚焦在市场,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动态、竞争格局”,他认为只有伟大的市场,才能诞生伟大的公司。
除去投资思想的不同,KP与红杉也气质迥异。KP创始人克莱纳和珀金斯均出身名校,举止优雅,推崇不折不扣的精英文化。瓦伦丁完全是另一个形象,他搞销售出身,凡事讲究实用主义。他对名校背景不屑一顾,接地气是他对所有人的核心要求。评估是否接地气,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否抓住市场的需求痛点。
瓦伦丁是风投界的英雄,他和罗克、珀金斯等人将创投行业带到一个新高度,如果没有他,很难想象今天VC行业什么样。
三、1974-1984:雨后春笋的创投业
比KP和红杉略晚的,是IVA基金,由丹尼斯(Reid Dennis)和麦莫垂(Burton McMurtry)在1974创办。
两人不大合拍,两年后便一分为二。丹尼斯离开IVA独自创办IVP基金,他后来招募了华人杨卣铭(Geoffrey Yang)。麦莫垂和同事马奎特(David Marquardt)则出来创办TVI,英特尔托马斯(Pete Thomas)、天腾 电脑卡茨曼(James Katzman)以及BCG凯格尔(Robert Kagle)等人,日后陆续加入TVI。
继承了IVA的优良基因,IVP和TVI都取得了辉煌成就。IVP投资了Juniper,希捷,奈飞(Netflix)等。TVI是微软IPO前唯一的投资机构,还投了SUN和康柏电脑,一度拥有25个“独角兽”项目。
TVI能投中微软的机缘,惟因皮厚!盖茨是个营销天才,微软产品不愁卖,公司现金很充裕,对于资本很冷淡,婉拒所有橄榄枝。到了1981年,微软上市提上日程,TVI马奎特嗅出了商机,他找到斯坦福商学院的同窗、盖茨的伙伴鲍尔默,软磨硬泡投了100万美金,占了5%股份,挤进微软的股东名册。微软1986年上市,一年后市值高达25亿美金,TVI的账面回报高达上亿美金。
进入互联网时代,IVP和TVI两家机构都再度分裂。1995年,TVI两个同事马奎特(DavidMarquardt)和约翰逊(John Johnston)发起AugustCapital。1999年,IVP杨卣铭联合其他人创办了红点资本(Redpoint)。然而硅谷时变境迁,他们没能超越原有的高度。
回顾1974~1984这十年,美国新设的风险投资公司竟有上百家之多,比较出名的有Matrix,Accel,NEA等。
二��多年后,邵亦波卖掉易趣、创办经纬中国之时,所选的合作方就是Matrix。邵亦波搭建了Matrix中国的早期团队,张颖正是他引入经纬的。
Accel一直都是头部VC,尤在投资Facebook之后到达顶峰,思虑如何进入中国。IDG是中国互联网的布道者,但前十年募资不顺,直到2005年与Accel合作,以IDG-Accel名义募得数亿美金,才算从根本上解决了募资与生存难题。
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创办于1978年,现在是美国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公司投资的科技企业包括3com,Juniper Networks,MongoDB, Salesforce,Snapchat,Uber等。令人费解的是,NEA名头如此之大,却在华虎头蛇尾,游离于中国市场。
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日益震荡,从1985年到1992年间,美国VC进入萧条期。期间鲜有新的创投机构成立。美国的科技创新,在这一时期有所放慢,资本也严重过剩。
著名投资家、标杆基金(Benchmark Capital)的创始人凯格尔(Bob Kagle)回忆他在这段时期的经历说:“太多行业被过度融资,市面上到处是千篇一律(me-too)的公司,以至于会有数十家硬盘企业同时获得融资。”
你们从中,看到今天中国VC的影子了吗? VC是舶来品,我们是美国的学生。
在这个灰暗的时期,风险投资的第二代核心人物,已悄然入行。
四、中生代:JohnDoerr,Michael Moritz
KP第二期基金增加库费德(Frank J. Caufield)和拜尔斯(Brook Byers)为新的合伙人,名号变成KPCB。
四个老合伙人隐退后,KP交给杜尔掌管,老合伙人们已准备好KP名号的再次更改,这事儿却没发生。杜尔保留了KP的名号,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几位前辈的敬意。
杜尔(John Doerr)是1980年由拜尔斯招进KP的。杜尔拥有电子工程本硕学位,对VC一直有兴趣。哈佛MBA一毕业,他就尝试加入KP,拜尔斯建议他先去工业界锻炼,杜尔遂于1974年加入英特尔,在芯片、软件和销售部门之间轮岗,最终成为公司的超级销售员。
听闻杜尔要离开离开英特尔,转行风险投资界,英特尔负责人格鲁夫很是舍不得,他劝诫杜尔说:“VC那活儿,就和地产经纪差不多。 ”杜尔也有点犹豫,直到KP允诺将来可按天腾电脑模式支持他创业,这才说服了他。
杜尔加入KP后,成天泡在斯坦福和各类会议上。有一次,他在芯片行业峰会遇到加州理工米德教授(CarverMead),此公极力鼓吹EDA工具,可以辅助芯片设计。杜尔找到米德教授,创办了Silicon Compiler公司,打造这一软件。克莱纳和珀金斯兑现承诺,KP投了这个项目。公司做得还凑合,1991年以1亿美金出售给战略投资人。
杜尔在KP干得很起劲,其投资风格师承KP两个创始人,看重创始人和团队这个因素。他一加入KP就投了康柏电脑和SUN。
康柏电脑创于1982年,几个创始人最初想做新硬盘,配给IBM台式机,IBM和KP认为没前途。他们换了个新方向,要创造一种便捷式的个人电脑,这和杜尔早先在英特尔的想法很吻合,此前确实没人尝试过。杜尔不仅投了资,还帮助组团队。公司经营第一年,就卖出1.1亿台康柏电脑,收入和利润直线飙升,几年内就成为财富500强企业。
投资康柏一年后,杜尔又投资了SUN(斯坦福校园网络)。从他在英特尔起,就密切关注该项目,这里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创新发源地。四位创始人都年仅27岁,却和杜尔一起缔造了的斯坦福大学产学研的新神话!
杜尔目光敏锐,是最早投资互联网的投资人之一。互联网到来之际,他先是1994年出手支持克拉克(Jim Clark )和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投资网景(Netscape)浏览器。这种浏览器使网络变得简单,技术不再是学院派主宰,用户只需要傻瓜式点击,就可以浏览天下,浏览器对表格和加密文件也很友好,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1995年网景IPO,让他声名大噪,在和美国在线(AOL)合并后,网景的市值竟达170多亿美元。网景注定是互联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大笔!
二年后,他又投了亚马逊,此为杜尔的经典之作。一发而不可收,他还投了Symantec, drugstore.com,Intuit,Macromedia,Google等明星企业。1990年代,杜尔是硅谷最炙手可热的风险投资家!也是中生代中,最有魅力、最具创意、最不拘一格的风险投资家。
杜尔乐观,豁达,精力充沛,激情四射。他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深富洞见,因此杜尔的业绩远超同行。杜尔能力很强,但也自负。
杜尔后来出现两个失误。一是过早以为互联网已经见顶,KP遂在2000年后调整策略,重仓清洁技术,从而完美错过互联网的下半场以及移动互联网。杜尔的另一大失误,是未能建立传承机制。在他之后KP出现人才断层,青黄不接。他本来声望很隆,前几年又因涉嫌骚扰女下属,遭到控告,变得灰头土脸。
杜尔为KP引入了不少合伙人,包括SUN创始人柯世纳(Vinod Khosla)和摩根斯坦利的著名分析师米克尔(Mary Meeker),但都结局不佳。杜尔投资过SUN,对柯世纳有知遇之恩。但是柯世纳非常富有,和杜尔理念不尽相合,最后离开KP,创办Khosla Ventures,专注纯技术领域,很有名气。
杜尔也曾于2010年着力引进米克尔,其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女皇的特长和兴趣是中后期项目,和KP传统强项不吻合,如今也离开KP,自立门户,专注成长型企业。
红杉没有出现KP这类问题。瓦伦丁始终很活跃,他不仅业绩出众,且善于发现人才, 正是瓦伦丁培养和提携了红杉第二代联合掌门列昂力(Doug Leone)和莫里茨(Michael Moritz)。
红杉这二位接班人都是移民,个性互补,配合默契。考察创业者时,二人适时演双簧。列昂力总是一如瓦伦丁般的犀利,反复诘问、挑战创业者,测试其内心是否足够强大,观察其品格是否足够坚毅。
列昂力来自意大利,在康内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MIT三所藤校读过书,是个学霸,并在SUN、惠普工作过。他是红杉第二代的灵魂人物,但其投资业绩,不如莫里茨出色。
莫里茨则更有迷惑性,他略显温和,却极具洞察力,他会出其不意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非常深刻,创业者稍不留神就会露馅。莫里茨的深邃和成就,与其记者生涯有关。他是犹太人,生于英国。莫里茨本科在牛津大学学历史,硕士在沃顿商学院完成,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并未立即从事直接的商业活动,而加入《时代周刊》成为记者,驻扎旧金山。
莫里茨也十分敏锐,很早就追踪报道苹果公司,被乔布斯引为知己,一度几乎为老乔御用— 他可以自由出入苹果,甚至能接近乔布斯的私生活,乔布斯希望他能记录自己的成功。但很快莫里茨身上的英国佬毛病犯了,他看不惯乔布斯抛弃私生女,《时代》周刊将1982年的“年度人物”,由乔布斯更换为苹果电脑。乔布斯和莫里茨彻底绝交,自此再也不相信任何媒体。
为了缓和与乔布斯的关系,莫里茨随后出版《小王国》一书,详尽、深入地透析苹果公司前十年的轨迹,是有关乔布斯生平和苹果历史的奠基之作。2009年,莫里茨希望以更成熟的视角看待乔布斯的成就,重新修订此书,命名为《重返小王国》,其增补的内容回顾和分析乔布斯被驱逐、流放、回归、复兴的整个历程。莫里茨的努力没有见效,乔布斯至死未能与之修好。
莫里茨的才华,及他和苹果的恩恩怨怨,引起了瓦伦丁的注意。莫里茨离开《时代周刊》,短暂创业后,1984年加入红杉,开始了耀眼的投资生涯。瓦伦丁悉心调教,两年后将他提升为合伙人。莫里茨投出的项目包括Google、Yahoo!、PayPal、YouTube、eToys、Zappos、LinkedIn、英伟达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笔者眼中他是迄今硅谷互联网领域最为高产的投资人。鉴于其骄人业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3年册封他为大英帝国爵士。
莫里茨也有失手的时候,他投资的送货上门的生鲜电商Webvan,是臭名昭著的投资案例。公司成立于1996年,一度是全美最火的生鲜杂货电商,超豪华投资人包括Benchmark、红杉、软银、高盛、雅虎等,成立三年就完成IPO。烧掉8亿美元巨资之后,Webvan于2001年倒闭,迄今让莫里茨难以释怀。Webvan业务模式和时下国内部分直营生鲜电商十分相似,运营和履约成本极高,生鲜业务在传统商超是用于导流的赔本买卖,一旦成为主营业务,成本问题就很突出。
莫里茨反思过这个教训,几年前又投了另一个跑腿业务,叫做Instacart。Instacart与区域性杂货连锁店合作,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其平台模式可有效控制履约成本,发展的比较顺利,已先后融得16亿美元,覆盖北美广大区域。
同为第二代传人,莫里茨和杜尔一直暗里在较劲。在互联网投资领域,二人不分伯仲。
1994 :红杉投资雅虎
投资雅虎奠定了莫里茨的江湖地位。
1994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杨致远(Jerry Yang)和费罗(David Filo),厌倦芯片设计课题,业余时间捣鼓出黄页网站,叫做雅虎(Yahoo!)。Yahoo!野蛮生长,短短几周日访问量就达17万,网站占用了学校大量带宽,斯坦福忍无可忍,迫其迁出校园。
权衡再三,无依无靠的杨致远和费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决心把网站做成事业。雅虎遂四处寻找合意的投资人。
红杉合伙人莫里茨对此他们产生了兴趣,一想到两位创始人毫无企业管理经验,莫里茨就有些发怵。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赌运气,投给雅虎100万美金。不久,软银也加入了投资人的行列。
网站红遍天下,有了庞大的流量,1995年雅虎开始销售广告,1996年实现上市。到了2000年之后,雅虎更成为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公司。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过上千亿美金,激励了无数中外互联网创业者。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竞争异常激烈,模式日新月异,不进则退。雅虎的模式太笨重,最近二十年,公司接连在产品方向和资本收购上出现失误,先后错失Google、Facebook和Twitter的投资与并购机遇,没能实现大转型,最终只能落得出售的命运。
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作为网络1.0时代的奠基者,雅虎改变了硅谷的创业版图,是雅虎带领人类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雅虎虽败犹荣!
帖子: 2
参与者: 1
阅读整个主题
from 如何投资 - 最新主题 http://bit.ly/2MQUIZt via http://bit.ly/2XK2ANj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