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藍尼克週週報010 - 十一月第四週:超強休旅車上市 Lexus UX 與RR Cullinan暴襲SUV市場 Nissan糟糕了 老闆怎麼會被警察抓走呢 疲勞駕駛真毋湯 連開23小時的賽車也太危險
Tumblr media
至於賽車的世界,Toyota肯定是今年的最大贏家,自今年6月在24 Hours of Le Mans利曼大賽奪冠之後,挾著同樣氣勢,今年的WRC賽季也奪下了總冠軍,一個發自內心喜愛汽車的熱血總裁,真的徹徹底底改變了一個汽車品牌。
本週的抽獎,獎品非常的誘人,我們將送出2只限量的CA聯名裘莉包(市價新台幣2,200元),只要看完影片回答我們的小問題,就可以獲得抽獎資格!別忘了看完影片幫我們按讚並設公開分享喔!
youtube
0 notes
SUZUKI GO UNIQUE FUN DRIVING全國戶外巡迴展演活動熱烈開催中
Tumblr media
SUZUKI的旗下車款總帶給人們輕巧時尚、靈活敏捷等活力充沛的印象,TAIWAN SUZUKI為了能讓更多消費者近距離體驗新世代車款,親自感受高剛性HEARTECT車體結構的回饋、兼顧動能操控與節能經濟性的引擎反應,以及精巧時尚的外觀搭配高機能性車室空間等優勢,讓消費者能在考量自身用車需求的前提之下,現場直接與SUZUKI的車款尋找共鳴。SUZUKI以走進民眾生活圈的方式將動態巡演活動深入全國各地作推廣,將品牌印象向下紮根。
Tumblr media
TAIWAN SUZUKI主動出擊,藉由全國巡迴展演的方式,將旗下車款以及品牌文化帶入消費者的生活,讓品牌形象更加深植人心。
而這次的全國巡演活動中,最受人矚目的耀眼新星當然就是甫上市不久的全新SUZUKI SWIFT Sport。同樣以HEARTECT車體結構為基礎,全新SWIFT Sport同時擁有高剛性車身與車身輕量化優勢,全車空重僅990公斤,搭配1.4L BOOSTERJET渦輪增壓引擎所輸出的140ps最大馬力,加速酣暢淋漓,而短小精悍的車身尺碼與靈活刁鑽的底盤設定更是SWIFT Sport攻克彎道的最大利器,能藉由精準的操控感受帶給駕駛無與倫比的駕馭體驗。
Tumblr media
SWIFT Sport饒富樂趣的產品調性,親自體驗過後肯定愛不釋手。
TAIWAN SUZUKI藉由本次的巡迴展演活動,讓SWIFT Sport能在眾車迷們的面前大顯身手,更讓消費者能親自上車體驗那動如脫兔般的駕馭快感,並展現SWIFT Sport兼顧性能樂趣和日常實用機能,展現SUZUKI品牌對駕馭感受的堅持,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品牌核心價值。
Tumblr media
SUZUKI家族全車系在戶外展演活動中全員到齊,讓消費者能逐一體驗,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理想愛車。
SUZUKI GO UNIQUE FUN DRIVING全國戶外巡迴展演活動仍有四個場次,分別是11月10日、11日於宜蘭新月廣場;11月17日、18日於高雄棧貳庫;11月24日、25日於高雄夢時代;以及12月1日、2日重返臺北美麗華的壓軸最終場。活動現場將同時展示SUZUKI全車系新車並可親自動態試駕體驗之外,並有融入〝GO UNIQUE〞品牌精神的特色快閃貨櫃屋等打卡景點,可參加互動遊戲獲得限量精美贈品,精彩活動不容錯過。
Tumblr media
SUZUKI GO UNIQUE FUN DRIVING全國戶外巡迴展演活動場次/時間表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宜蘭 新月廣場 11/10、11/11 高雄 棧貳庫 11/17、11/18 高雄 夢時代 11/24、11/25 臺北 美麗華 12/01、12/02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藍尼克週週報008 - 十一月第2週 :CX-5賣到飛天 馬3再壓Auris 納智捷神秘原型車不小心曝光 全新Camry搶先試駕 麗寶賽車場越野版即將開張 911 GT2再破紐北最速單圈
Tumblr media
2018年10月份的銷售數字本週統計出爐,進口的CX-5竟售出了1101輛新車,強勁的銷售力道令人咋舌;而Mazda 3與Auris的對決進入round 2,想不到Mazda 3竟也比Auris多賣了約100部,進口掀背車的兩強之爭更加白熱化。
而本週我們也試駕了最新的Toyota Camry,有了TNGA模組化底盤加身之後,原本舒適取向的大型房車也能擁有精準操控,Toyota擁有一位熱血老闆,真的讓整間公司脫胎換骨。這集我們也準備了一些與豐田章男和Toyota集團相關的小故事、冷知識,相信您一定有興趣。
youtube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你有多久沒熱血了? Hyundai Elantra Sport國產版
Tumblr media
在一片比空間、要配備、求舒適、瘋休旅的熱潮中,〝性能〞兩字已經不知道在國產車的世界當中被遺忘了多久。國產平價性能房車一向是塊小眾市場,縱使20餘年前曾掀起一波熱潮,但也已經許久沒有以性能取向為號召的新車加入戰局。因此Elantra Sport的國產化可說是相當大膽的一項挑戰,不過也讓沉寂許久的國產車市場,又多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Tumblr media
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出現以性能操控為產品主軸的國產房車了,Elantra Sport確實令人眼睛一亮。
Elantra車系以全車53% AHSS高剛性鋼材為主要訴求,讓產品本身在車身結構與底盤紮實程度上都已有不錯的水準,性能車最注重的本質學能,Elantra其實已經完備,1.6L渦輪增壓引擎所輸出的204hp/ 27.0kg-m最大動力亦相當亮眼,而總代理開出79.9萬元起的售價,較進口版本大降近30萬元,綜觀各項條件看來,Elantra Sport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Tumblr media
1.6L渦輪增壓引擎擁有204hp/ 27.0kg-m最大動力,雖然輸出調性稱不上猛爆,但運轉品質、均衡性與高速延展性都相當優異。
既然主打性能,試駕活動選在賽道舉辦也是合情合理。值得一提的是,總代理南陽實業本次大手筆搶下國內最新落成的臺中麗寶國際賽車場的首場活動舉辦權,不但為Elantra Sport造勢,也在國內的汽車發展歷史上留名,更讓我們有機會���搶先體驗這座符合國際規格的賽車場。
Tumblr media
Elantra Sport是第一輛在麗寶賽車場舉辦試駕活動的新車,也算為臺灣的汽車歷史寫下新頁。
位於臺中的麗寶國際賽車場全長約3.5公里,由23個彎道所組成,路幅並不寬,且有顯著的高低起伏,整體而言頗具挑戰性,其中有幾處下坡彎道,對於車輛與車手的考驗都更加嚴峻,不過也讓人更加期待未來在此舉辦的賽事。
Tumblr media
麗寶賽車場的硬體規格可舉辦GT3等級賽事,不過活動當天仍處於未完工狀態。
而主辦單位首先安排的是關卡體驗,藉由繞錐、跳動路面和換道急煞等不同關卡,展現Elantra Sport優異的車身剛性與底盤調校。而其中跳動路面體驗更是當天的總教練陳俊杉特別要求主辦單位加入,他認為藉此更能讓人體驗到Elantra Sport優異的底盤剛性,而這優異的下盤功夫也成為了靈活操控和精準底盤回饋的一切基礎。
Tumblr media
繞錐雖然是基本項目,卻也是體驗車量底盤剛性最直接的方式。
接著就是令人期待的史上第一次麗寶賽車場全賽道體驗,在陳俊杉教練的領跑下,駕駛著Elantra Sport衝完麗寶賽車場的完整單圈,能親身參與到臺灣汽車與賽車歷史上重要的一刻,實在非常興奮。
Tumblr media
這是Elantra Sport與麗寶賽車場的第一次,真是歷史性的一刻。
回過神來,Elantra Sport已經接近第一個彎道,由於變速箱邏輯仍以道路行駛為主,因此在保護機制的介入之下,換檔相當保守,必須藉由撥片強制退檔以換取更高的轉速域。在完成退檔之後,我毫不猶豫地大膽將車輛丟入彎內,雖然輪胎的悲鳴聲不斷,但底盤的支撐性與回饋感卻頗有歐系車的感覺,懸吊設定同樣也是偏向道路使用,實際在賽道上的表現則稍微偏軟,不過ESC與VSM等車身穩定系統介入時,運作邏輯卻相當有趣,雖然限制了動力,卻妥善地將制動力座前後比例分配,讓整輛車在賽道上的動態仍充滿些許躁動,保留一定程度的操駕樂趣,雖然是前驅設定,激烈過彎時卻可明顯感受到車尾的不安分,然而當灌下油門出彎時,車尾卻又立刻跟上,在樂趣這檔事上,Elantra Sport的調校可說相當到味。
Tumblr media
雖然避震器的設定偏軟,但優異的底盤剛性仍提供了精準的車身動態與回饋。
Tumblr media
部分路面品質不佳,且一旁仍在施工,縱使車輛本質很棒,但還是小心為妙。
礙於部分賽段仍處於未完工的狀態(包含已搭上音響設備的大直線),因此包含教練的帶跑方式在內,整個全賽道體驗其實是相對保守的。雖然淺嚐即止,但足以印證Elantra Sport優異的體質,你問我國產版本開起來與進口版本是否有所差異?我並不這麼認為。
Tumblr media
仍有許多設施未完工,整座賽車場像個大工地。
Tumblr media
大直線的龍門下竟已架妥晚上發表會時使用的音響設備,還是別衝太快。
仔細列出國產與進口兩種版本的Elantra Sport規格差異,其實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國產版本取消了天窗,頭尾燈的樣式也有所不同,全車玻璃則換上了三陽工業的自家製品,車內的音響主機則是採用臺裝的7吋螢幕,配胎部分也因為供應商由Hankook換成Maxxis,因此在扁平比設定上有些許差異。除此之外,所有的車身結構與安全配備全部比照進口規格,最基礎的車身剛性與安全性均與進口版本無異,消費者無須擔心偷工減料的問題,也不用預設立場嚇自己,相信真材實料的Elantra Sport經得起考驗。
Tumblr media
國產版本與進口版本並無顯著差異,但79.9萬與87.9萬元兩種版本的頭燈並不相同。
Tumblr media
內裝除了中控螢幕之外,其餘與進口版本並無二致。
Tumblr media
國產版本採用Maxxis輪胎,尺寸為225/45 R17。
而國產版本79.9萬元起的售價較早先的進口版本大降近30萬元,以性價比和馬力價格比而言確實相當划算,以產品實力而言確實料好實在,誠意十足。然而主打〝性能〞招牌,在當前的臺灣市場究竟仍吸引多少消費者,又或者這麼說好了,級距內以性能及操控為第一考量的消費者究竟還有多少,確實值得觀察。
Tumblr media
以國產車市場而言,性能這塊招牌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Elantra Sport接下來的銷售表現也將成為一項重要指標,證明究竟此一級距內還有多少熱血的〝性能迷〞。
車型 Hyundai Elantra Sport 極速版 售價(萬元) 87.9 引擎形式 L4汽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c.c.) 1,591 壓縮比 9.5:1 最大馬力(ps/ rpm) 204/ 6,000 最大扭力(kg-m/ rpm) 27.0/ 1,500-4,500 全長(mm) 4,570 全寬(mm) 1,800 全高(mm) 1,450 軸距(mm) 2,700 前煞車 碟煞 後煞車 碟煞 前懸吊 麥花臣 後懸吊 多連桿 輪胎尺碼 225/45 R17 傳動方式 前輪驅動 變速系統 7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秒噴數千萬 McLaren Senna全球首撞在德國
全球限量500台,日前才開始陸續交車的McLaren新世代神跑Senna,上週末在德國慕尼黑交出了第一輛新車之後,旋即傳出撞毀的消息,由一張於網路上瘋傳的照片可以發現,一輛簇新的藍色Senna才交車數小時,就撞上了一堵圍牆,車內的安全氣囊也全數爆開,全球車迷與網友們也紛紛表示心痛。
Tumblr media
一輛Senna於德國慕尼黑剛交車幾小時就撞爆,恐怕也創下了全球首撞的紀錄。(翻攝自網路)
上星期六(10月20日)於德國慕尼黑McLaren經銷商的官方Instagram帳號上發表了一張照片,一輛深藍塗裝的嶄新McLaren Senna正在等待它的新主人接它回家。然而就在交車後的短短數個小時內,社群媒體上便開始流傳這輛Senna撞毀的照片,令人瞠目結舌。
Tumblr media
這是事故發生幾小時前才由德國慕尼黑的McLaren官方Instagram所發布的照片,想不到當天就GG了。(翻攝自McLaren Munich官方Instagram)
據信這可能是Senna自去年底發表以來的〝全球首撞〞,雖然各方資料並未說明事故發生的原因,照片角度也難以判斷車輛實際受損的情況,不過根據氣囊已作動炸開的狀況來看,車頭由鋁合金、鈦合金和碳纖維等輕量化材質所打造而成的鈑件恐怕凶多吉少;而車輛經過撞擊卡在路沿,嬌貴的底盤零件肯定也傷得不輕。
McLaren Senna的定價由100萬美金起跳,搭配許多由車主客製選配的套件,總價恐怕逼近新臺幣四千萬元,且早在發表時便已由來自全球的VIP客戶們搶訂一空,是名符其實的〝有錢也買不到〞,經過這麼一撞,車主肯定心疼不已。
Tumblr media
McLaren Senna搭載一具能輸出800hp最大馬力的4.0L V8雙渦輪增壓引擎,百公里加速只消2.8秒,全車重量更不到1,200公斤,是McLaren集當代最強的空氣力學和輕量化工程於大成的巨作。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藍尼克週週報006:十月第四週
保時捷70週年活動出包?Honda賣太好 配備全上還是有人不開心;Nissan Kicks來一腳,HR-V嚇到吃腳腳?
Tumblr media
十月總算進入尾聲,國內許多重點新車與改款車型也相繼上市,我們當然也會一一為各位介紹;而國外車壇方面,許多賽車活動的賽季即將結束,而我們則挑選了幾項值得一看的靜態展演活動推薦給大家。
臺灣總算也舉辦了保時捷70週年的相關慶祝活動,不過許多資深”蛙控”們,對於展出的車輛似乎有些疑慮?該算原廠出包嗎?而年式小改款後的Honda CR-V將人見人愛的Honda Sensing列為標準配備,卻讓好不容易等到車的車主大為不滿,賣得太好的車,實在很難盡如人意;而Nissan今年第四季臨門一腳,把Kicks導入國產,真能踢翻同級競爭對手嗎?
youtube
當然,看完影片,也請您幫我們公開分享,可參加抽獎喔!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藍尼克週週報 九月第四週
在這個禮拜的藍尼克週週報中,我們將帶大家回顧上禮拜國內外車界中發生的瘋狂事件,想知道知名摔角明星曾擁有過的愛車現在身落何處?或是大家最關注的幾款新車在撞擊測試時發生什麼驚人的事情?又或是在臺灣造成轟動的Viva Retro中出現了什麼珍奇異獸?這裡先不破梗~快到影片中挖寶吧!
Tumblr media
另外,我們在這次週週報的結尾還替大家準備了一個小驚喜,只要能通過藍尼克出的小~考題,就有機會獲得超稀有的精美小禮物一份,活動辦法都在這禮拜的藍尼克週週報裡頭,還在等什麼?!
youtube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從MBUX到EQ Boost 認識全新的賓士
Tumblr media
A-Class:完整MBUX系統上身
Tumblr media
A-Class在臺灣相當受消費者歡迎,全新大改款車型勢必再度熱銷。
全新大改款A-Class最令人好奇的配備就是它所搭載的完整MBUX(Mercedes-Bez User Experience)系統,這套系統將全車所有車輛設定和娛樂項目一次整合,搭配中央10.25吋螢幕以及觸控手寫版,能以最直覺的方式進行設定及調整。
另外系統所主打的語音辨識功能也相當靈敏,只要按下啟動按鈕,喊出一句〝Hey 賓士〞或是〝你好 賓士〞,接著告訴系統你所需要的操作(例如:我想去某某地址、我想吃漢堡…等口語化指令),系統就能完成需求,無需太制式化的語言邏輯,只需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出需求即可,人性化程度令人感到驚奇。
Tumblr media
MBUX結合AI人工智慧,具備不斷進化學習能力,搭配觸控式操控介面和語音辨識功能,能夠以最直覺的方式操控。
C-Class小改款大學問 EQ Boost加身
Tumblr media
小改款W205換上了全新的LED燈組,前保桿和水箱護罩也重新設計,並有新車色供消費者選擇。
C-Class是Mercedes-Benz品牌旗下最暢銷的車型,作為品牌的當家門面,小改款的W205車系可不是只有外觀拉皮或小針美容而已。這次的小改款一共更動了6,500項全新零件,其中動力系統更佔比高達80%,而最主要的更動除了換上全新的1.5L動力單元之外,就屬EQ Boost技術的導入了。
Tumblr media
LED尾燈組也換上了全新的C字造型。
Tumblr media
前氣壩處也更改為可讓氣流通過的Air Curtain設計,不再只是造型好看而已。
Tumblr media
方向盤同樣為全新設計的樣式。
Tumblr media
中央多媒體螢幕有7吋與10.25吋兩種款式。
Tumblr media
C300使用新款M264引擎,1,991c.c.的排氣量能輸出258hp最大馬力與37.7kg-m最大扭力,較改款前大幅增加47hp/ 7.1kg-m,不過目前僅有C200採用EQ Boost系統,C300並未使用。
〝EQ〞是Mercedes-Benz最新的純電能品牌,而目前旗下車款所採用的EQ科技大略可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EQ Boost〞,採用輕型複合動力,以48V電力系統整合發電機與啟動馬達,也就是這次W205 C-Class所採用的系統;第二種則是〝EQ Power〞和〝EQ Power+〞,這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PHEV插電式複合動力系統;而第三種就是以純電為動力的〝EQ〞,前些日子所發表的EQC將會是第一款搭載此動力系統的賓士車款。
Tumblr media
目前Mercedes-Benz旗下共有三種不同的EQ架構。
12V?48V?
如上述,全新的EQ Boost系統最主要的變革就是採用了48V電力系統,而48V電力系統目前又區分為四汽缸的M264引擎所搭載的〝BSG〞與六汽缸的M256引擎所使用的〝ISG〞兩種不同架構。
Tumblr media
左圖為傳統汽車的12V電力系統,右圖為BSG與ISG兩種48V電力系統,可以發現雖然採用48V鋰電瓶,但仍保留有傳統12V鉛酸電瓶供其他車載系統使用。
聽起來有點複雜嗎?其實很簡單,以全新C 200所搭載的M264 BSG四汽缸引擎為例,全新架構將啟動馬達與發電機整合在一起,並以皮帶驅動,以額外的14hp馬力和16.3kg-m來填補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低轉速域的渦輪遲滯問題。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BSG與ISG兩種系統差異在於整合式發電機與啟動馬達的位置和驅動方式。
而整合式啟動馬達與發電機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啟動時的壓軋聲音,能如啟動3C產品般直接且順暢地發動車輛;另外EQ Boost系統在ECO模式下,於時速40km/h到160km/h的範圍內開啟滑行模式,且引擎會直接熄火,以獲得更佳的節能表現,然而空調與其它電子系統均不受影響。
Tumblr media
實際上路時進入滑行模式,可發現時速表仍維持一定車速(左箭頭處),而右邊箭頭所指的轉速錶已經歸零(引擎熄火)。
至於六缸引擎所使用的ISG系統則是將發電機與啟動馬達整合於引擎與變速箱中間,與飛輪相連接,取消了傳動皮帶設計,並加入了電子渦輪,而周邊包含冷氣壓縮機和水幫浦也都改為48V電控系統。
Tumblr media
全新車款預告
本次W205車系小改款除了將引進傳統的三廂四門Sedan車型、雙門Coupe車型及旅行車之外,也將首度導入A205軟頂敞篷車型,而四種車型也都將導入AMG C43版本。小改款之後的C43車系沿用原本的3.0L V6 M276引擎,最大馬力小漲23hp,達到390hp,相當令人期待。
Tumblr media
睽違已久的C-Class敞篷車型也將隨著車系小改款引進臺灣市場。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1 note · View note
We need more Mazda6
Tumblr media
特別的車
生命中有很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很簡單,例如我喜歡Mazda6的原因,就是帥,沒話說,開著Mazda6在路上,任誰都會忍不住多看兩眼。然而深刻體驗過Mazda6之後則會發現它可不是只有長得帥而已,包含內在與精神層次上都注入了許多獨到的設計理念,讓它在市場上成為如此特別的存在。
Tumblr media
Mazda6外型俊美,經小針美容後氣質更加出眾,在路上遇見,任誰都會多看兩眼。
這次的小改款除了外觀美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Mazda精神的注入,包含人與駕控、車室感官體驗、品牌旗艦的重新定位,以及日式禪意的詮釋等等,Mazda發揮了最拿手的細節精進與內斂本質,成功在相同的格局中帶給消費者不同以往的感受。
Tumblr media
內裝部分的配色,以及Ultrasuede™NU、Nappa皮革和木料等材質的大量應用,都是為了展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
運動風格中的高級感
擁有〝魂動之翼〞前臉造型的車頭,是Mazda6一直以來最為迷人的設計重點。小改款後換上了多層次格紋水箱護罩,取代原本較為單調的橫柵設計,能在光影折射與交錯之間營造出迷幻的視覺效果。全新設計的LED燈組在視覺效果上顯得冷冽且動感,而保桿造型也重新調整,取消原本的霧燈設計,整合成更具高級質感的樣貌。
Tumblr media
新形式水箱護罩讓車頭造型更加立體,由於配備了完整的MRCC系統,廠徽也改成了內藏感應雷達的平標樣式。
車尾部分則是將原先的鍍鉻飾條向下挪移,貫入LED尾燈組,原先於保桿下緣的黑色塑膠部分也取消,改以更大面積的烤漆取代,在Mazda一向拿手的運動風格中試圖營造出更多豪華感受。
Tumblr media
車尾也換上了全新的LED燈組,並與鍍鉻飾條融合,下方黑色塑料部大幅顯減少,更具整體性並營造出高級質感。
超水準演出
雖然外觀上的細節調整已能感受到Mazda6本次小改款的主要核心,但內裝的高質感進化才是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超水準演出。中控介面的配置與零件均大幅更動,鋪陳上也改採高級車常見的水平延伸式,不僅成功營造高級氛圍,也讓乘坐上與使用上的感官體驗更加開闊。
Tumblr media
大幅調整後的內裝採用水平鋪陳與堆疊,讓車室充滿開闊感,可惜引擎啟動按鈕位置有點卡手。
重點來了,小改款後的Mazda6首度使用了Ultrasuede™NU全新複合材質作為妝點,這種具超細纖維的複合材質觸感類似高級跑車常見的麂皮,但其實是由人造材質改良而來,不但觸感細膩且具光澤,更重要的是耐久性更佳,更能耐髒汙與使用上的磨損。
Tumblr media
中控介面與門板上大量採用Ultrasuede™NU複合材質,視覺效果與觸感都相當優異,與木質飾板的溫潤質感搭配之下質感極佳,相當推薦選配。
Ultrasuede™NU材質大量應用在Mazda6的門板與中控介面上,與木料飾板之間的搭配效果好得出奇,從視覺上的高級感到手部操作上的觸感都媲美歐系高級品牌,實在令人驚艷,雖然新材質的內裝為頂級的四門旗艦進化型專屬,然而個人覺得這九萬元的價差能擁有Nappa真皮座椅、Ultrasuede™NU內裝與實木飾板、7吋全彩數位儀錶以及360度環景系統等多項配備,算是相當值得。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全車座椅均為Nappa真皮包覆,並與車內色調相調和,觸感與通風性都相當優異。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左右兩只仍為傳統刻度錶,只有中央部分才是數位螢幕。
久違的穩重感
近年來在SUV風潮的強襲之下,已經許久未曾試駕過日系品牌的全尺寸四門房車。Mazda6的行路反應正如其超過4米8的車長一樣既沉穩又舒適,卻又不會因為大尺碼而造成不好上手的壓力(停車時請善用360度環景系統)。然而Mazda一向引以為傲的運動調性卻也因此犧牲了不少,2,830mm的軸距加上以舒適取向為主的懸吊調校,對於操控回饋方面就沒有那麼靈活了。而動力部分亦只稱得上足夠,165ps/ 21.7kg-m的輸出對應上較高的車重與較大的尺碼,並沒有太激情的演出。
Tumblr media
對於一輛車長超過4米8的房車而言,360度環景系統真的滿好用的。
Tumblr media
Mazda6的操控較偏舒適取向,然而穩健的行路感仍讓人愛不釋手。
另外根據以往經驗,這具2.0L Skyactiv-G引擎的運轉噪音一向偏大,Mazda6雖然將來自路面與底盤的碎震和噪音都處理得相當不錯,但對於自己肚子裡那具引擎製造出來的聲響似乎就沒輒了,對於喜愛Mazda的人來說或許習以為常,但若是追求靜謐的乘坐質感,恐怕會有點小失望。
Tumblr media
這具2.0L Sky-G引擎運轉聲音較明顯,不過Mazda愛好者們應該相當習慣了才是?
品味獨具的自駕���艦
中大型房車曾是臺灣汽車市場的主流要角,在那個年代總覺得全尺寸、三廂四門,才算是一輛像樣的車。不過放眼當前市場,國內中大型房車級距消失之快,實在令人詫異,時代的洪流與消費習慣的變遷令人咋舌。
Tumblr media
雖說休旅當道,但對於喜愛自駕且具家庭用車需求的族群而言,大型房車仍有著難以取代的魅力。
Tumblr media
一定要SUV嗎?其實全尺寸房車的空間機能與舒適性也都相當不錯。
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Mazda6卻仍堅持著自我流派的設計理念,並發揚Mazda品牌的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成為如此獨特的產品。我欣賞Mazda的品牌態度,也認同Mazda的造車理念,也曾經擁有過Mazda的車款,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而Mazda6藉由這次的小改款,在舊產品身上灌注了不可思議的新能量,〝全新〞打造了一輛特別的〝舊〞車,集品牌態度與理念於一體,也讓日益單調的汽車世界多了一些有趣的新故事,We all need more Mazda6,不是嗎?
Tumblr media
Mazda6身上充滿了許多日漸消逝的浪漫情懷,〝特別〞正是它令人喜愛的原因。
2019 Mazda6
售價(萬元) 123.9 引擎型式 L4汽油自然進氣 排氣量(c.c.) 1,998 最大馬力(hp/rpm) 165/6,000 最大扭力(kg-m/rpm) 21.7/4,000 全長(mm) 4,865 全寬(mm) 1,840 全高(mm) 1,450 軸距(mm) 2,830 車重(kg) 1,520 前煞車 碟煞 後煞車 碟煞 前懸吊 麥花臣 後懸吊 多連桿 輪胎尺碼 225/45 R19 傳動方式 前輪驅動 變速系統 六速手自排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迷你火箭鱷魚 Mini Cooper S JCW
Tumblr media
仍舊維持玲瓏身段的Mini自2001年復興至今,即使自R53、R56一路演進到現行F56世代,在外觀設計方面從未失手,不但適切地承襲了60年代老咪的輪廓,新車型更增添許多創新亮點,確實不負經典之名。而JCW版本又是新世代Mini中最具玩樂本質與跑車基因的版本,雖然60年代的Mini老前輩們大概終其一生也從未想過自家車系有朝一日能被裝上231hp最大馬力的引擎,而這般動力輸出對應JCW約莫1,330kg的車重,讓它不只擁有卡丁車般的行路感受,快起來更能像是貼地火箭一樣。至於齜牙裂嘴的JCW套件搭配原廠〝Emerald Grey〞灰綠色調,讓原本擁有圓滾滾大眼睛的Mini搖身一變成為一尾惡狠狠的小鱷魚,嗯,我覺得像啦。
Tumblr media
新款Mini Cooper的基因十分優良,各種向經典致敬的線條與神韻都相當到味。
小改款後的F56 Mini將原本所擁有的各種玩樂元素再放大,且絲毫不避諱世俗眼光,讓Mini Cooper S JCW徹徹底底將玩樂性格發揚光大。就車身外觀而言,Mini Cooper本身就已是精品等級,而JCW套件為其點綴上專屬車身包圍、飾板及輪圈,讓原先時尚的氛圍增加更多暴戾之氣,也透露出幾分玩世不恭的態度。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JCW版本專屬的車身套件造型相當激進,中置雙出排氣管聲浪也相當悅耳。
而全新Mini Cooper最令人賞心悅目的亮點當屬兩只英國旗式樣尾燈了,這組尾燈不僅設計創新,辨識度更是高得沒話說,想像開著Mini Cooper在臺北東區塞在車陣當中,走走停停之間,煞車燈不斷閃爍,那畫面簡直潮到破錶。
Tumblr media
潮到不行的英國旗尾燈可說是外觀最大亮點。
Mini Cooper的車室一向都是全車的設計重點所在,且非常善於營造空間內的時尚氛圍,中控6.5吋主螢幕整合了絕大多數控制項目,然而最搶戲的還是非色彩變化多端的圓形外框莫屬。外框上的LED燈可隨著空調溫度及風量調整而變化,搭配車室內的其他LED氣氛光源,坐進車內彷彿立即置身lounge bar。
Tumblr media
依然時尚風的內裝,充滿了各種圓形元素。
Tumblr media
螢幕外框的LED燈條可隨著不同的功能變色,例如調整空調時會隨著溫度高低而在藍色與紅色之間變化,而調整風量時則會變成白色。
Tumblr media
精緻的啟動按鍵令人愛不釋手。
對了,前座的兩張JCW專屬座椅相當值得大書特書,這組跑車座椅不但造型熱血,實際乘坐的包覆性亦十分了得,能確保在路上盡情玩樂時不會被甩來甩去,不只中看更中用。
Tumblr media
JCW專屬賽車座椅大概只能粗俗地用〝超讚〞來形容了吧。
Tumblr media
嗯,有後座,至於空間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是Mini嘛。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行李廂有上下分層設計,雖然迷你,卻維持有相當程度的實用性。
當然,動力系統與下盤功夫是Mini Cooper S JCW的調校重點,就動力規格而言,231hp最大動力與1,250rpm即可全數輸出的32.6kg-m最大扭力讓這尾小鱷魚(我真的覺得它很像鱷魚)具備了逞兇鬥狠的基本條件,搭配JCW特別營造的排氣聲浪催情效果更是一等一,刁鑽起來底盤回饋還真如卡丁車般硬朗,然而Mini Cooper S身上常見的前輪扭力拉扯卻依然清晰,駕馭時可得切記千萬別操之過急。
Tumblr media
在Mini Cooper的身上加注231hp的動力,動態反應相當驚人。
Tumblr media
中央的6.5吋大螢幕整合了絕大多數的資訊,行車模式的圖示很清楚的告訴你這是一輛火箭卡丁車。
本次改款的全新Mini Cooper車系也換上了新款變速箱,一般版本的Mini Cooper以及Cooper S所使用的是7速Steptronic自手排變速箱,而全新的8速Steptronic運動化變速箱則是JCW版本專屬。新式變速箱所搭配的排檔桿造型也重新設計,與以往不同。
Tumblr media
Mini Cooper S JCW版本搭載了專屬的8速Steptronic運動化〝手自排〞變速箱。
另外比較有趣的則是這四顆輪胎的設定,根據原廠資料,這組JCW專屬的雙色18吋輪圈為7.5J,搭配的輪胎尺寸為205/40 R18,然而實際上路後會發現抓地力似乎不太夠?特別是進入蜿蜒的山路之後,會發現在底盤原有的硬派設定之下,仍有些不安份的躁動,且似乎來自於輪胎,不曉得究竟是原廠特意設定成較具樂趣的胎圈配置,抑或是另有目的(例如節能?),實在是令人費解。
Tumblr media
18吋JCW專屬輪框配上205/40 R18的輪胎,對應起231hp/32.6kg-m的動力,實際駕馭感受似乎有些力不從心,若車主考慮改裝升級,胎圈配置肯定是第一要務。
以兼顧實用性、動力輸出、玩樂調性的時尚潮車而言,Mini Cooper車系絕對是當前市場上的一時之選,不但結合前驅鋼砲的操控優勢,且無論內外設計都充滿時尚元素,若預算許可,一次攻頂JCW肯定沒錯。然而些許的遺珠之憾主要仍來自於熱血卻有些魯莽的操控回饋,再來則是筆者仍忘不了曾試駕舊款手排版本JCW的甜美滋味。引進手排就買嗎?我可沒這麼說,但肯定有熱血玩家搶著買單。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JCW版本可不單只是加裝了一堆套件而已,整體的調校與底盤調性都相當硬派,標準的玩樂至上。
Tumblr media
以玩樂fun car而言,若預算允許,直接攻頂JCW版本其實相當值得。
車型 2019 Mini Cooper S JCW 售價(萬元) 193.0 引擎型式 L4 Twin Power Turbo汽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c.c.) 1,998 最大馬力(hp/rpm)  231/ 5,200-6,200 最大扭力(kg-m/rpm) 32.6/ 1,450-4,800 全長(mm) 3,874 全寬(mm)  1,727 全高(mm)  1,414 軸距(mm) 2,495 車重(kg) 1,330 前煞車 碟煞 後煞車 碟煞 前懸吊  麥花臣 後懸吊  多連桿 輪胎尺碼 205/40 R18 傳動方式 前輪驅動 變速系統 8速Steptronic手自排 0-100km/h加速(秒) 6.1 極速(km/h) 246
選用配備:
JCW專屬賽車式樣引擎蓋飾條 NT$7,000
外部亮黑處理 NT$7,000
動態避震控制系統 NT$33,000
Colour Line飾條(Glowing Red) NT$7000
Mini Visual Boost 6.5吋觸控螢幕 NT$10,000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997 GT3 RS 4.0 & GT2 RS同台亮相
Tumblr media
997世代的Porsche 911有兩大限量��者,分別是將自然進氣引擎效能壓榨至極限,全球限量600輛的GT3 RS 4.0,以及全球限量500輛的最強渦輪增壓911 GT2 RS,這兩款車雖然車齡已近10年,但目前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身價已不是〝水漲船高〞可以形容,車況優異的物件身價早已翻過原價的一倍以上,而如此炙手可熱的兩輛神蛙這次同台出現在臺灣,實在非常難得,畢竟這是連國外都不一定常常能見到的風景。
youtube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藍尼克週週報 九月第三週
未來每周我們將會為各位總結最近的重點新聞,讓各位快速了解最近有發生什麼事情,至於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相關訊息,可以多看看我們ca汽車頻道的網頁。
Tumblr media
現在,讓我們正式宣佈,藍尼克週週報正式開張啦!快一起來了解這禮拜汽車世界裡有哪些有趣的汽車新聞吧!
youtube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VW狼堡總廠首次榮膺汽車精效生產大獎
Tumblr media
汽車精效生產大獎(Automotive Lean Production Award)始於2006年,現已邁入第13屆,由德國出版刊物Automobil Produktion與管理諮詢公司Agamus Consult共同發起。此次Volkswagen以狼堡總廠縝密且優異的生產技術、製程與效率,受到評審團高度青睞,因而首度奪得本年度汽車精效生產大獎榮耀。
Tumblr media
汽車精效生產大獎(Automotive Lean Production Award)始於2006年,現已邁入第13屆。
自1945年12月開始生產的Volkswagen狼堡總廠,現負責旗下Golf、Golf Sportsvan、Touran以及Tiguan等暢銷車款的生產作業。該廠透過2年的生產製程優化以及舉辦為期1年約400場的研討會,大幅強化產線佈局以及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能。如今,該廠依據板金沖壓、車身結構、烤漆以及裝配輸送等不同功能,設有超過50處產線工作站,因而擁有每日3,500輛車的製造規模,累計至今,全球已有超過4,500萬輛各式車款出自於狼堡總廠。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膾炙人口的Golf、Golf Sportsvan、Touran以及Tiguan等暢銷車系均於狼堡工廠生產。
未來,在世界各地的Volkswagen廠區,無論是產線的優化,抑或是專業人員的培訓,都將以狼堡總廠作為示範據點,而該廠也將朝著更高的生產力和效率邁進。同樣出自狼堡總廠,導入來臺的各式Volkswagen車款,除了擁有優異的車身品質、引領車壇創新的內、外裝設計與多元化動力編成,全車系更標配MSB模組化安全駕駛系統,包括ACC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前方行人監控系統以及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含AEB自動輔助緊急煞車功能)等尖端安全輔助科技,矢志以設計、質感、科技、安全等面向,全方位滿足消費者期待,徹底實踐品牌核心價值:「Make the Future Real. 致力實現未來」。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880萬元起 Aston Martin全新Vantage上市
Tumblr media
優雅華袍下的狂放本性
只要探究Vantage的背景淵源,便不難發現Aston Martin企圖以此車款訴說品牌自身的獨特故事。自1951年Aston Martin為DB2推出以「Vantage」為名的高性能升級套件以來,就開啟了該命名與純種跑車血脈的象徵代表,其後陸續推出的DB4、DB5及DB6 Vantage特別版,皆以強勁動能與濃烈賽道氛圍聞名車壇。而首款被單獨冠以「Vantage」名稱的車型是1977年由William Towns所設計的V8 Vantage,之後Virage及DB7車系的Vantage版本亦隨之亮相。
Tumblr media
自1950年代的DB2車系起,Vantage之名所代表的便是高性能與賽道基因。
而第一代VH底盤平台的Vantage於2005年登場後得到空前熱烈的市場反應,隨著V8、V12及V8S與眾多賽車版本的推出,以及在各項賽事中的輝煌佳績,例如2017年24 Hours of Le Mans耐力賽中,Aston Martin Vantage一舉奪得GTE-PRO組別冠軍,Vantage車系儼然成為近七十年來品牌賽道基因的代名詞,代表的是英倫紳士優雅華袍下的狂放本性。
Tumblr media
Aston Martin Racing的Vantage賽車奪下2017年24 Hours of Le Mans GTE-PRO分組冠軍。
New Vantage狼性與侵略的強烈演繹
全新Vantage在外型上始終堅持『純粹。唯美』的黃金比例原則,設計靈感源自於電影《007:惡魔四伏》中曾亮相但並未量產上市的DB10,在開發歷程中也獲得許多來自DB10設計工程團隊成員的參與,也融入了許多Vulcan的大膽元素,突破性的誇張設計讓賽道氛圍更為彰顯。
Tumblr media
全新Vantage的多項設計元素源自於007電影中的座駕DB10。
從車身側面角度觀看,標誌性蚌式引擎蓋前端俯向地面之設計,像一位精準敏捷的掠食者正冷靜蟄伏,等待絕佳時機一躍而上。而整體最為搶眼的尾廂蓋線條靈感則是來自於展翅翱翔的獵鷹,優美卻又不失氣勢的盤旋姿態完美詮釋,體現十足動感,以野生動物為雛形,營造優雅從容與狂放不羈的強烈反差。
Tumblr media
適於日常美於賽道
New Vantage強勁動力源自經Aston Martin工程師特別調校的AMG V8雙渦輪增壓引擎,並安裝於前軸偏後的位置,以達到優化重心、50/50重量分布的完美前中置平衡,能輸出510PS最大馬力與70kg-m最大扭力,百公里加速僅需3.6秒,最高速度可達314 km/h。New Vantage有三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運動(Sport)、運動+(Sport Plus)以及賽道(Track)模式,適於日常駕乘,但在縱情馳騁時,也將盡情釋放澎湃激情之賽道靈魂。
而首次採用的全新E-Diff電子控制限滑差速器,能將引擎動力瞬間輸出至相關車輪,確保在所有路段更加平穩,同時採用新式全鋁車架,輕量化的車身重量僅1530公斤,擁有令人驚艷的馬力重量比,搭配經過精心調配的進氣、排氣以及引擎管理系統,Aston Martin專屬的迷人聲浪更令人沉醉於駕馭之中。
Tumblr media
在內裝部分,New Vantage完全回歸駕駛者本位,除了包覆性出色的運動座椅外,大膽前衛的儀錶介面亦是令人熱血沸騰的亮點之一,獨具品味的高質感旋鈕以及撥片,以三角形中控台呈現,將主要控件集中,使得功能分區明確清晰、得以加快直覺操作。而在空間表現上,除了駕乘空間更加舒適外,也擁有更寬敞的儲物空間,350升的後行李廂空間至少可容納兩組高爾夫球具,實用性大為加分。若是尋求獨一無二的個人化車室空間,「Q by Aston Martin」亦能讓準車主的無限創意夢想成真。
Tumblr media
英倫夢幻車界逸品 880萬元起馴服美夢
永三汽車為讓臺灣各地車迷皆能目睹New Vantage亮眼新風貌,特於北中南各大城市舉辦New Vantage賞車派對,率先揭幕的是臺北場,並與法國夢香檳 G.H.MUMM攜手合作,帶給每位賓客無與倫比的賞車體驗。New Vantage標準配備車價為新臺幣880萬元。
Tumblr media
Aston Martin Vantage
引擎型式 V8 DOHC 雙渦輪增壓 售價(萬元) 880.0起 排氣量(c.c.) 3,982 最大馬力(hp/rpm) 510 / 6,000 最大扭力(kg-m/rpm) 70.0 / 2,000-5,000 全長(mm) 4,465 全寬(mm) 1,942 全高(mm) 1,273 軸距(mm) 2,704 車重(kg) 1,530 前煞車 碟煞 後煞車 碟煞 前懸吊 雙A臂 後懸吊 多連桿 輪胎尺碼 前255/40 R20 後295/35 R20 傳動方式 後輪驅動 變速系統 8速自排 0-100km/h加速 (秒) 3.6 極速 (km/h) 314
選用配備
– Gloss Black Painted亮黑色外觀套件
(包含: 亮黑色前側下擾流片 / 後分流器 / 側裙)
– 亮黑色水箱護罩
– Silver 20吋Vantage專屬Y字型銀色輪圈
– Q Orange Painted特製Q煞車卡鉗選色:橘色
– 雙色內裝皮革選色
– 對比色縫線
– 座椅頭枕 Aston Martin Logo 繡線徽飾
– 運動化黑色真皮包覆方向盤
– 360度環景攝影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Bridgestone羅馬試胎 Part III-超越自我 Potenza S007A熱血試駕
Tumblr media
對日益更新的高階性能車款,要如何跟上時代腳步,與動力、操控更優異的車款匹配,讓產品不斷更新進化,絕對是各輪胎品牌最關切的問題。作為許多高階性能車款的原廠配胎,可以想像為了讓集高操控性能、低滾動摩擦阻力等優點於一身的Potenza S001能百尺竿頭再進一步,Bridgestone在TCE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們,絕對花了無數心血,才找到讓Potenza S001更上一層樓的方法,在結合全新克維拉纖維與混合螺旋設計、圓弧溝槽設計以及胎紋與結構調整之後,比Potenza S001擁有更強高速抓地力、濕地抓地力以及高磨耗壽命的Potenza S007A就此問世。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新導入科技搭配全新胎紋,S007A的性能、磨耗表現能比S001高多少?頗讓人期待。
為了讓我們能直接體驗最新旗艦跑胎與上世代旗艦之間的差異,Bridgestone規劃了三個體驗關卡,讓參與試胎的媒體們得以用最直接的方式接受新世代科技的衝擊,可想而知,這次的體驗將會比測試Turanza T005時的熱血值還要上升許多啊!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這次試胎沒有競品對照,只有新舊世代比拼,是個能明顯看出Bridgestone技術成長的機會。
Stage 1:Stefano Modena又來了-M3狂飆高速周回道 
測試車輛:BMW M3 
配胎:Potenza S007A 前255/35 R18 後275/30 R18 
很幸運的,這次分組遇到第一個關卡又是由前F1車手Stefano Modena指導的高速周回道體驗,不過這次要試乘的車輛換成性能比前一天高上許多BMW M3,在收到Modena教練將會在高速周回道上將M3飆到時速270km/h的親口預告後,接下當然就是乖乖戴上安全帽繫上安全帶,準備來場比雲霄飛車還刺激的高速體驗了!
Tumblr media
由前F1車手Stefano Modena指導的高速周回道體驗,感覺比前一天體驗T005時氣氛又熱絡且亢奮許多。
簡單來說,這次體驗項目與前一天體驗Turanza T005時差不多,只不過Modena教練在駕駛M3時的動作更為劇烈、車速也快上許多(在中間大直線的確飆過了270 km/h),在結尾前的大彎道口,甚至解除循跡輔助,上演鐘擺與甩尾動作,可說是極盡所能的將坐在後座的筆者甩到七葷八素啊!
Tumblr media
同樣的高速周回道、相似的測試項目,Modena教練在駕駛配備了S007A的M3時動作比前一天又劇烈許多。
雖然不是坐在駕駛座上,從M3的動態中還是能清楚感受到,屁股下的車輪與Modena教練意識完美連結,即便是最後的甩尾動作,M3車尾也依然聽話的跟隨方向盤和油門動作規律甩動,而Modena教練也解釋,這正是Bridgestone新導入的克維拉纖維與混合螺旋設計,以及低角度溝槽與平整花紋塊的效果,讓Potenza S007A在高速操駕時能獲得更穩定的支撐,在胎壁不變形的狀態下,使M3的大馬力能準確傳遞至驅動軸,進而讓駕駛者獲得更精確、穩定的操控和路面回饋,而在接受完如此震撼教育之後,緊接著就輪到我們自己上場體驗啦!
Tumblr media
以Modena教練精熟的駕駛技巧與S007A搭配,M3的狂暴性能就像被馴服的野牛一般完全受控於教練的指掌之間。
Tumblr media
Stage 2:追趕跑跳滑- S001 V.S. S007A濕地操駕 
測試車輛:VW Golf R x2 
配胎:藍-Potenza S007A 235/35 R19、白-Potenza S001 235/35 R19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Potenza S007A體驗第二關,又回到前天閃避黃色小鴨和過馬路老奶奶的溼滑場地,然而這次場內只留下設定路線的錐桶,讓體驗者們能藉由性能條件完全相同的Golf R感受S001與S007A在溼滑場地上奔馳的差異,而為了能更清楚體驗兩款性能跑胎在溼地上的表現,此關卡安排了每款輪胎各三圈的體驗機會,讓我們在熟悉路線後能盡情挑戰S007A在溼地上的操控極限。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隨然同樣是擁有極佳濕地表現的兩款旗艦性能胎,S007A的穩定性與易掌握度明顯比S001好上許多。
坦白說,因為接觸過的性能車款較少,在上場測試前筆者實在沒太大信心能替兩款車胎進行比較,正因為有如此心態,也讓Bridgestone於S007A所做的進化更讓筆者印象深刻,雖然同樣是品牌的旗艦性能胎,S007A在激烈操駕與高速行駛時的易掌控程度和抓地力,明顯比S001硬是好上許多;由於跟筆者同時上場的是駕駛技術高超許多的媒體前輩,在背後有人緊追、開車動作與行進步調大亂的狀態下,更能感受到S007A帶來那隨心所欲的駕馭感受,與S001一恍神就容易打滑的差異,而讓Golf R在這種溼滑路面上還保有極佳抓地力的功臣,當然又是Bridgestone新導入的圓弧胎塊設計啦!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即便有操作上的失誤,S007A也能幫助駕駛迅速抓回掌控權,S001則需費較多心思做修正。
Stage 3:最後上場的那一組- S001 V.S. S007A乾地操駕 
測試車輛:Audi TT S x2 
配胎:灰- Potenza S007A 235/35 R19、黑- Potenza S001 235/35 R19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既然試到高階性能胎,除了乘坐與溼地體驗之外,讓人腎上腺素暴漲的乾地操駕可絕對少不了,由於筆者是最後一組進行乾地體驗,可以想像場上兩台Audi TT S配胎已被前面的組別蹂躪多時,不過照該關卡原廠教練的說法,以這種狀態的輪胎做體驗,更能感受到Bridgestone跑胎在乾燥地面上的強大性能與駕馭樂趣,也剛好讓我們趁這機會感受Potenza S007A主打的高磨耗壽命與上一代旗艦有多大的差異。
Tumblr media
由於被排到最後一組做乾地體驗,兩輛Audi TT S的配胎已在前面組別操作下磨損不少。
Tumblr media
遺憾的是,受限於筆者的駕駛技術,在一連串繞錐、高速變換車道等動態體驗項目中,除了實際體驗到S007A更清晰的路面回饋之外,只能隱約感受到被消磨多時的S001比S007A在激烈操駕時多出些微無預警的滑動,真要說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感受似乎沒有比溼地來得明顯,不過當方向盤交到技術高許多的前輩們手上時,兩輛全力奔馳的TT S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由於技術有限,以筆者盡可能挑戰自己駕駛能力極限的狀態下,只能些微感受到兩款旗艦跑胎的世代差異,實在有點可惜。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使用了新導入材質技術以及胎紋設計的S007A,除了在繞錐項目中表現比S001更靈活、精準之外,在高速變換車道與高速過彎項目裡的穩定性與循跡性能也比S001優異許多,而兩款輪胎在面對長時間激烈磨耗的表現,也能從飛舞的錐桶中看出彼此的落差,而從最後幾位上場同伴們分享的經驗得知,即便經過最後這幾趟激烈操駕,S007A還是保有相當程度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果然就如原廠教練所說的,這顆全新性能胎的真正實力,現在才開始發揮啊!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在車手級前輩上場時,很明顯就能看出長時間激烈磨耗在兩款胎上造成的影響,不過因為前輩們開到忘我了,中間飛錐桶的畫面還真不少呢!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Bridgestone羅馬試胎 Part II- 凌波微步水上飄 Turanza T005體驗
Tumblr media
雖然在TCE裡面禁止拍照,我們還是能告訴大家Bridgestone在裡頭做了什麼,在各種滾動、撞擊測試儀器與化學實驗室在變音最少的狀態下分析與測試下,Bridgestone開發出了能讓胎肩減少變形使胎面接地面積最佳化的全新胎紋設計,以及使二氧化矽材質分佈更均勻的奈米混煉(Nano Pro-tech)技術,搭配能減少滾動阻抗、增加操控性能的強化鋼絲環帶層、強化胎面膠的聚酯纖維材質、優化橡膠材質等技術,再加上EUPG裡無數的實地測試後,便誕生出濕地抓地力、操控性能更優且輪胎壽命更長、獲歐盟輪胎評價A級標籤的的全新高階房車胎- Turanza T005。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全新的胎紋設計搭配奈米混煉(Nano Pro-tech)技術,讓T005不論在各方面表現都比上一代產品更優異也更平均。
的確,不論是技術資料或是實驗室測試內容,對於非輪胎開發專���的我們來說,應該不會比鴨子聽雷所能理解的內容多太多,不過既然擔任這次試胎活動總教練-曾與車神Senna在賽道上互別苗頭,於Bridgestone歐洲測試中心擔任試車手的前F1賽車手Stefano Modena都要我們直接用身體去感受了,那些技術用語就暫時擺在一邊,讓T005直接用座椅跟方向盤來做自我介紹似乎更直接一點。
Tumblr media
由資歷深厚的前F1車手擔任總教練,這次的試胎活動絕對很精彩。
Stage 1 : 專業車手示範-高速周回道奔馳
測試車輛:Merecedes-Benz E220 CDI 
配胎:Turanza T005 245/45 R18
Tumblr media
由於第一道關卡所在的橢圓高速周回跑道需要有相對應的合格駕照才能駕駛,所以一切的駕駛動作均交給Bridgestone指派的專業試車手負責,而所謂的專業車手,當然非擔任總教練的前F1車手Stefano Modena莫屬啦,在示範T005於乾燥高速場地奔馳的過程中,這位經驗豐富的Bridgestone專業試胎車手也會順便替體驗者進行解說與Q&A,可說是體驗新產品過程中最棒的開頭。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高速周回跑道需要有相對應的合格駕照才能駕駛,因此第一關採用乘客體驗的方式,讓前F1車手Stefano Modena直接替T005做動態示範與講解。
隨著測試車駛過高速周回道入口,Modena教練隨即將車速提高,並開始熟練的用Merecedes-Benz E220 CDI測試車進行各種動態示範,在循跡防滑系統開啟的狀態下,不論高速繞錐、麋鹿測試閃避動作,或是以200km/h時速緊貼37度傾角彎道奔馳,滿載四名成人的E220 CDI都能準確且穩定的隨方向盤動作恣意滑行。
Tumblr media
需要用超過200km/h的時速才能緊貼高速周回賽道的傾斜彎角。
Tumblr media
行進間除了偶爾出現刺耳的輪胎摩擦音、引擎咆哮聲以及高速行駛的風切聲之外,耳邊就幾乎只剩教練那清晰且不費力的講解,看著Modena教練在時高速奔馳的狀態下還能單手開車比手勢解說,即可見他對T005的高速表現有極大信心,而這段刺激的高速周回道計程車之旅,就在結尾前的高速急煞下進入尾聲,而關於急煞方面的介紹,筆者在下一個關卡有更深刻的體驗,緊接著替大家做分曉。
Tumblr media
體驗過程中最有趣的,就是看著教練邊比手勢講解邊高速奔馳的畫面。
Tumblr media
Stage 2: 黃色小鴨不用怕-濕地操駕體驗 
測試車輛:Merecedes-Benz E220 CDI、VW Golf 2.0 TDI 
配胎:Turanza T005 245/45 R18、Turanza T005 205/55 R16 
Tumblr media
緊接在高速周回道之後,就是這次T005體驗活動中最重要的課題,也就是取名為Boss Driving Journey的濕地操駕了(Boss就是指所有BS的使用者囉!),在這個已被灑水系統灌滿水的柏油場地上,Bridgestone除了安排基本繞錐、高速過彎、深水穿越等路段之外,還在許多圍牆死角處安插了單車客、過馬路老太太等臨時障礙,終點急煞測試道盡頭更放置了數十隻黃色橡皮小鴨,讓體驗過程更刺激,也更接近真實用車環境。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溼滑場地不可怕,可怕的是路上還有許多無預警的障礙等著你。
在這被大量清水覆蓋的場地上,裝配T005車胎、循跡控制開啟的E220 CDI與Golf 2.0 TDI均能在最高時速70 km/h的狀態下靈活進退(場內有設置有建議最高速限),拜特殊高剛性圓弧溝槽設計所賜,即便在水域較深的路面高速過彎,或是動作較激烈的繞錐路段,T005胎面都能維持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帶領測試車繞過各種阻礙,在最後的高速急煞區域,只要緊踩煞車、握緊方向盤,在ABS與T005通力合作下,不論車身沈重的E220 CDI或是較輕巧的Golf 2.0 TDI在過了煞車點後都能即時在離黃色小鴨頗遠的地方安全停下。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即便在溼滑路面上,拜特殊高剛性圓弧溝槽設計所賜,T005讓E220 CDI與Golf 2.0 TDI在建議速限內均能輕鬆掌控。
Tumblr media
就算車身沈重的E220 CDI,也不用擔心會壓到終點前的黃色小鴨。
Tumblr media
同樣任務對Golf 2.0 TDI來說更是易如反掌。
讓人驚豔的是,比起車身沈穩的E220 CDI,軸距短、前輪驅動且車身輕巧許多的Golf 2.0 TDI在這左彎右拐、障礙不斷的溼滑場地上更是如魚得水,除了能用比速限稍高的速度通過各個關卡之外,輪胎在溼滑地面上瀕臨極限的感受也比E220 CDI更為明顯,不過一但車速超過建議速限太多,在這狹窄且刁鑽的溼滑場地內,還是會發生失控、推頭、打滑與煞停距離大增的意外(看看終點那堆被壓扁的小鴨吧!),不過這不是T005的性能問題,畢竟這場地本身就是為了模擬日常駕駛狀態而設定的啊!
Tumblr media
閃避障礙物是溼滑場地上測試的重點項目之一,在不踩剎車的滑行狀態下,E220 CDI也能輕鬆繞過突然衝上馬路的單車騎士。
Tumblr media
即使水深過胎壁,T005也能盡其所能地提供最佳抓地力。
Tumblr media
為了讓體驗者能以更接近日常駕駛環境進行最安全的測試,Bridgestone在此關特別設置了建議速限,實際下場後也會發現,超過此速限太多可是很容易失控的。
Stage 3: 濕地繞圈比誰快-Skid Pad濕地循跡測試
測試車輛:Audi TT Quattro 
配胎:Turanza T005 225/50 R17
在體驗過高速乘坐與溼地駕駛之後,Bridgestone在Skid Pad濕地循跡測試場上安排了特別趣味競賽替T005體驗做最後總結與成果驗收,比賽方法很簡單,只要駕駛配置了Turanza T005的Audi TT在被噴泉圍繞的圓形Skid Pad場地上奔馳四圈,取得最速單圈的就是贏家!
Tumblr media
被噴泉圍繞的圓形Skid Pad場地,是最適合體驗Turanza T005性能極限與循跡表現的地方。 
聽起來很簡單,操作起來也不難,不過想讓這輛配備Quattro四輪傳動系統的TT在溼滑圓形賽道上快起來,可一點都不容易,因為即便有排水性能極好的T005以及四輪驅動系統做後盾,只要油門稍重、方向盤動作稍大,車胎就會開始打滑,並觸動循跡防滑輔助介入,而在動力被切斷的瞬間,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落後。反之,若是能將方向盤角度固定,車速維持在循跡介入前的微妙狀態,就能略微提高車速,超越其他挑戰者的成績。
Tumblr media
濕地繞圈操作不難,不過要快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Tumblr media
油門與方向盤操作一過度,很容易就造成輪胎打滑與循跡輔助介入。 
由於沒有建議速限,在這不需思考方向、不需閃避障礙的狀態下,更能感受T005在溼滑地面上瀕臨極限的感覺,可說是最能深入體驗T005濕地性能的關卡,至於比賽結果如何?那不重要啦!重要的是,透過這一連串的關卡與溼滑場地體驗,Bridgestone Turanza T005這款全新旗艦房車胎於濕地的表現確實讓筆者大為驚艷,如果T005在這極端的特製場地內都能有如此讓人信心大增的操控表現,遇上臺灣的多變氣候一定也能輕鬆克服。
Tumblr media
教練利用車上的GPS測時裝置做計時,大家下車後最關心的就是最快圈速啦!
Tumblr media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
Bridgestone羅馬試胎-前進Bridgestone歐洲大本營
有趣的是,除了車迷與汽車媒體同業之外,筆者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論開的是國產或是進口車,通常對輪胎的訴求大部分都僅以價格或是常見的品牌為首要考量,因此不論原廠的OE配胎或是尺寸規格相同的其他胎款,只要愛車能正常應付各種日常用途,都是可行且不大需要煩惱的問題。
Tumblr media
正因如此,這次Bridgestone於EUPG(Bridgestone Europe Proving Ground)全功能試車場內針對新胎濕地表現舉辦的試胎活動,感覺比一般的公路試胎更加別具意義,到底Bridgestone最新穎的輪胎科技能怎樣突破溼滑地面的阻撓,將車輛操控提升到怎樣的境界,也成了此次羅馬之旅最主要的課題。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到義大利古都羅馬,不是為了觀光,而是為了試輪胎,對筆者來說可是有生以來最特別的體驗。
歐洲研發、歐洲測試
由於這次要體驗的旗艦房車胎Turanza T005以及Potenza S007A性能街胎,皆在Bridgestone位於義大利羅馬的TCE(Bridegestone Technical Center Europe)技術中心以及EUPG(Bridgestone Europe Proving Ground)全功能試車場內進行開發與測試,因此為了讓我們更了解Bridgestone在這兩款旗艦新作身上所投注的心血,除了在佔地144公頃、配置4公里長高速環形跑道以及具備各種路面和地形、氣候模擬功能的EUPG測試場內試胎之外,Bridgestone還特別安排了難得的TCE技術中心參訪(Bridgestone在瑞典另外設置了一個冬季測試場地),希望藉由實驗室顯微鏡、各種大型測試機具的操作說明,讓參與試胎的媒體們更清楚Bridgestone的輪胎科技在這短短數年內有多大的進展。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佔地面積144公頃的EUPG(Bridgestone Europe Proving Ground)全功能試車場,配備了最完善的輪胎測試設備與模擬環境,是Bridgestone在歐洲最重要的產品開發場地。 
不過由於TCE屬於Bridgestone的機密重地,此次參訪中禁止各種影像紀錄,有關TCE針對Bridgestone新產品的相關開發介紹,筆者將在接下來的試胎介紹中搭配說明,在這邊就先附上一張採訪團於Bridgestone TCE的團體合照,以及兩座測試機構的周邊照片,替接下來的試胎行程做伏筆吧!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另一個Bridgestone位於歐洲的開發重鎮TCE(Bridegestone Technical Center Europe),屬於Bridgestone產品開發的機密重地,因此只留下這兩張到此一遊的照片。
Bridgestone羅馬新旗艦試胎系列連結:
Bridgestone羅馬試胎 Part II- 凌波微步水上飄 Turanza T005體驗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