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國民中學英語課本
shihlun · 1 year
Photo
Tumblr media
138 notes · View notes
beach111 · 4 months
Text
「轉型正義」假,「去中國化」真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蔡英文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520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蔡英文點出臺灣目前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並向全國人民宣誓,未來和新政府將領導國家改革,展現決心決不退縮,未來的路不好走,臺灣需要正向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漂亮話又是一套一套的。
蔡英文的首任就職演說約40分鐘5940字,其中提到「臺灣」41次,「這個國家」13次,「中華民國」5次。主打世代正義,並提出為了下一個世代政府必須做到「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以及「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而這5點大部分都是有關臺灣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生議題。關於兩岸關係問題則採取少談回避手法,不提「九二共識」及「一中」內涵,承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蔡英文知道「九二共識」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民意之名來實施己之本意是政客的做法,以臺灣部分民意代表整體民意,這裏隱存的「台獨」是必然的。
為此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台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台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台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台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沉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沉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台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抬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民國105年(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迫不及待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廢止馬英九時代「課綱微調」,蔡英文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民國103年(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民國105年(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民國97年(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緊接著蔡英文當局就強行推出「史上最獨」課綱與教科書。並且民國108年(2019年)8月30日,此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蔡英文當局這一「教育台獨」「獨招」就此從青少年下手。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台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台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台獨」「文化台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台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污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台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台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台獨建國」奠定基礎。
蔡英文不僅從教育上「去中國化」,還從文化上以「去孔」的政治表演到達「去中國化」。
蔡英文當局大搞所謂「轉型正義」,不僅引起社會紛爭,就連孔子這樣的歷史人物也未能倖免。
◎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的展覽
2017年7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打算舉辦一個展覽,名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角度不錯,應該有個不錯的內容。但是問題來了,該院負責人忽然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的關聯」為由,聲稱「為免產生對立」,不排除拿掉「萬世師表」四個字。
超好用的「部分民眾」!凡是想要推動但又怕擔上罵名的事情,蔡英文當局就拿「部分民眾」當擋箭牌,仿佛他們在充分傾聽民意。只是,既然謂之「部分」,自然只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否則以綠營的脾性,早就大肆渲染。那這「部分」能代表多大的民意呢?憑什麼讓絕大部分人被一小部分人耍得團團轉呢?憑什麼為了讓一小部分人爽,就置更多人的選擇與喜好而不顧呢?說是為了避免「對立」,那這對立又是誰挑起來的?不能因為「獨派」氣焰囂張,就認為他有理吧?
那這「民眾」,又是誰呢?
毋庸諱言,就是那些深綠的「台獨分子」。他們藏身於市井巷陌,做著分離主義的「美夢」,亦或因為蔡英文上臺而雞犬升天,成為權傾一時的綠營「新貴」。
只是,這一小撮激進的深綠人士,能量何其之大,使得蔡英文當局的官員不得不顧及他們的想法。亦或是,雙方本就沆瀣一氣,一方在明面,一方在暗面,大家唱的都是同一出戲!美其名曰的「轉型正義」,不過是「去中國化」的一環。
◎以「轉型正義」為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蔡英文當局此舉是以「避免造成對立」為立場,企圖回避孔子所代表的中華文化與臺灣的聯結,甚至還想與近年中國大陸在全球設立的「孔子學院」切割。然而,少了中華文化的臺北故宮還剩下什麼? 若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都要被排除在外,那麼媽祖、關公是否也不必留在臺灣,各地廟宇都要「轉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甚至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也和臺灣沒關係,要不要把這些書籍、影片都變成禁書、禁片?臺灣的下一步是否要廢漢字,改羅馬拼音?
現在臺北故宮所藏的文物,是否也應返還給中國大陸?
羅智強嘲笑,「林佳龍和林正儀寫的中文也與臺灣沒有關係,要不要去電擊自己的腦袋,看可不可以把中文忘了;這群綠朝新貴「去中國化」去到走火入魔、神志不清,也是臺灣一絕。」
然而面對文物來自大陸這一點,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僅以「文物流通保存」全球皆然一筆帶過。
雖然這些文物留在臺灣,但蔡英文不斷地將中華文化剝離的作為,文物還能剩下什麼?展現在書畫中的孔子,若不能予以相應的文化定位,那麼世人所見不過是老者的身影,何以理解儒家文化圈對亞洲乃至西方的影響? 蔡英文當局的「去孔化」,其實就是「去中國化」的核心部分,她是要借助這一過程為「台獨」做政治鋪墊
11 notes · View notes
bluthardtgraff · 4 months
Text
突然「開竅」上了臺大----苦不堪言的大學記憶
蔡英文高中即將畢業時,家裏其他的孩子都已經順利考入理想的大學,而蔡英文的成績讓她沒有希望考入任何一所像樣的大學。一天蔡英文正在房間裏沮喪地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打算,突然父親走進來和藹地問她想不想上大學,讀法律系。不明所以的蔡英文懵懂地點了點頭,對於她來說,只要能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說巧不巧,到了高三下學期,蔡英文突然來了個神奇逆轉,一次模擬考試中實現了從全班倒數,直接飛升至第一名!這讓同學們大跌眼鏡,難以置信。平時成績很不理想的蔡英文,最後直接收到了臺大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法律系的一名學生,當時臺大是臺灣實力數一數二的大學,而法律系又是臺大分數非常高的一個專業。
按蔡英文在書中自述,高三下學期自己突然「開竅」了。但這些對於蔡英文來說,都是她不願意被人提及的事情,為了避免自己的總統形象受到影響,蔡英文極力粉飾自己。用她自己在和女高中生座談時說的,後來回想,在學習的過程中,前兩年老師教的東西在自我學習系統沒辦法吸收,但一旦吸引學習的興趣就不會忘掉,高三是因把學習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因此成績不斷取得進步。最後一次模考拿了全年級第一,讓同學大跌眼鏡,一舉考上臺大。
我們所知道的政壇人物陳水扁、馬英九都畢業於臺大法律系,可想而知這個學校在島內的地位。
蔡英文歲月靜好的背後,顯然是蔡潔生在替她「負重前行」。
要知道,臺大是臺灣最好的大學,而法律系則是臺大分數要求最高的院系之一,一個高考英語只得了40分的學生,要能考進臺大法學院,算下來其他科目必須接近滿分,如果真能如此鹹魚翻身,簡直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教育奇跡,然而蔡英文的自傳中對此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給出了一個自己高三下學期突然開竅的理由。
蔡英文小時候也並無過人之處,學習成績並不突出,而她的內向性格也使之很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她如何做到在關鍵時刻突然「開竅」?如何一路從倒數成為模考第一?並且考上臺大法律系這種最高分才能上的專業?當然,按照蔡英文本人的辯解,那是她的思維方式和學校教育不同,需要慢慢地的適應,此話或許也有道理,但是,能夠適應單一學校教育模式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直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卻可以用一學期變得名列前茅,如果考大學可以這樣臨時抱佛腳獲得成功的話,那多少人都可以進入名校。
這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臺灣很少有人會相信。
這裏穿插一則故事,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些許答案。
話說民國61年(1972年),正值蔡英文在讀高一,臺北市迎來一位新市長,名叫張豐緒。張豐緒的父親張山鐘是屏東望族鄉紳,早年蔣經國在臺灣籌建青年救國團時需要資金,張山鐘向他捐了300萬,沒想到這一筆政治賭注押寶成功,這一年蔣經國升任「行政院長」,正式從蔣介石手中接班掌權,於是張山鐘的兒子張豐緒也得以升遷。
張豐緒此前只是屏東縣縣長,如今一躍成為了臺北市長,他心裏非常清楚,臺北是個龍潭虎穴,自己這個從南部鄉下上來的新市長,要是沒有自己的勢力,恐怕很難在這個山頭林立的地方站住腳跟。
於是,張豐緒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建同鄉會,希望把全臺北有實力的屏東老鄉集結起來一起抱團,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這項工作,正是蔡潔生具體負責張羅。
民國62年(1973年)9月,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在樂馬飯店宴會廳成立,第一批成員一共四百多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被推選為理事長。此後,他們以樂馬飯店為據點,每三個月固定聚會一次,每年發展新一批成員,大家在各自領域裏互通有無、相互幫扶。
第一屆旅北同鄉會裏排名第一的人物,叫做戴炎輝,他是張山鐘的女婿,張豐緒的小舅子,時任臺灣「司法院」副院長(隔年成了院長)。
而他的兒子戴東雄,正是臺大法律系教授,後來的臺大法學院院長,在戴氏父子的運籌帷幄下,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律系應該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在未來幾十年裏,屏東旅北同鄉會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蔡潔生一生最大的政治遺產,也為蔡英文日後發展一路保駕護航。直到今天,這個跨越了藍綠黨派的地下秘密組織依舊還在運作,是臺灣政壇背後的深層政府。
Tumblr media
◎同鄉會花名冊
蔡英文上大學時,聽從了父親的勸導,為了保護家族企業利益而選擇了臺大法律系,一路讀到英國法學博士。
據說是出於商人的長於計畫安排的天性,蔡潔生希望家中有人去念醫學、法學、商學,結果蔡英文的姐姐違背了父命念了心理學,哥哥只好學醫,蔡英文就被安排去法律系。但蔡英文覺得自己不太會善於表達和與人交流,起初想學考古,因為「不會去和人吵架」,但在父親堅持下,蔡英文只好作罷,上了臺大法律系。畢竟他們家財產跟外部關聯太多,擁有那麼多的財富肯定少不了法律糾紛。不得不說,蔡潔生這個戰線拉得夠長。
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學院之後,因看不懂生硬、抽象的法律文字,學習十分顯得十分吃力,成績不理想,曾讓她感到自卑。她執政後也親口曾經承認,上大學時常常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她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東西,臺大法律系4年是一段讓蔡英文苦不堪言的記憶,那時她的最恨是「六法全書」,背裏面密密麻麻的法條是讓蔡英文最頭痛的事。因此,有學科不及格的情況。正如其自曝:「我又開始悲慘的人生,老師講的課,我大一到大四都聽不懂」「一度感到自卑」「大二上的《刑法總則》還被掛科」。而這無疑是因為,蔡英文根本就沒有足以考上法律系的學習成績。
她的師母更是爆料,蔡英文因為沒有好好準備論���而被老師蘇俊雄把考卷扔在臉上。
也難怪多年後,蔡英文談及母校,絲毫無感激之情,反而公開聲稱,在臺大的時光是「人生中一段最悲慘歲月……」
4 notes · View notes
honeycuttwaugh79 · 10 months
Text
巴厘島度假,巴厘島幻影大酒店 *****
你會在這裡找到答案,夢想詞典將幫助你破譯夢想。 幾年來,我在不同酒店的健康中心實習,至今仍在工作。 中醫 推拿 我參加了進一步的培訓,以盡可能多的技術來豐富我的知識。 我最喜歡的是夏威夷 Lomi-Lomi,我完全愛上了它。 我想我已經決定了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並做我真正喜歡的事情。 2016年3月28日,中午12:00從酒店退房,下午送往機場。 世界承載著時代的潮流,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潮流。 這意味著包括人類在內的無數生物的雜亂運動。 世界作為一個縮影,為人類的永恆發展做出了貢獻。 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球所做的不僅僅是承載人類並忍受他們自私的實驗。 亞當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掌握了女性原則? 亞當認識到,男性原則的理性、不斷進步、充滿活力和侵略性的力量在世界上擁有權力。 那些走上玫瑰十字之路的人可以獲得哲學和實踐問題的答案。 確實存在一個集體電磁場,每個想法和感覺都會在其中留下痕跡。 一個人在精神上以此為食,並允許自己在情感上受到它的影響。 古印度人稱之為阿卡西(Akasha),它不僅圍繞著地球,還圍繞著整個顯現的宇宙。 看來,認識到我們所謂的獨特性和自主性只不過是一種幻覺的時機已經或多或少成熟了。 該節目以英語進行,我們無法提供匈牙利語導遊。 預訂後套餐不可取消或更改,可根據特殊要求購買旅行取消保險,但需支付額外費用。 您必須乘自動扶梯到四樓(第 5 層),然後才能到達機器。 首先我們來進行海關檢查和安全檢查。 第五層和第六層(6-7 層)已位於航站樓內。 報名後,我們將盡力為您收集所有有用的信息,這將有助於您安排疫情后的下一個目的地。 “如果一個人缺乏堅實的原則、堅實的基礎,如果不可估量的熱情蒙蔽了理性,自負壓制了判斷力,那麼僅僅熱心、積極和堅持是不夠的。 如果我們看到我們周圍地球的狀況,我們就可以確定人類生病了並正在破壞自己的生命氣候。 治愈能力在人體內發揮作用,身體的細胞和器官通過這種能力對人體內的疾病來源做出智能反應,而人卻沒有意識到。 總的來說,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星球上的人類身上。 超越我們意識並受控制的宇宙間反應可以作為地球條件的矯正藥物。 今天,由於居民的許多虐待行為和任性行為,地球似乎處於叛逆狀態。 根據推測,澳大利亞原住民可能是利莫里亞以前居民的後裔。 澳大利亞正在成為新的精神復興的中心嗎? 成為一個基於普遍起點的社會的中心? Van Rijckenborgh 對此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 這個“機器人”是其半神創造者孜孜不倦的工具,是衰落的神人的玩具,是他能夠處理辯證法粗糙材料的工具。 因此,在物質允許的範圍內,這個動物奴隸執行了他自己的單子的奇特和奇怪的想法和任務。 他建造了奇特的巨大城市,並用火山石雕刻了巨大的單子雕像。 在深奧的圈子裡,但也在現代玫瑰十字會的精神學派中,關於宇宙輻射,他們談到矯正和再生效果,這可以恢復我們所屬的太陽體內的原始條件。 在 20 世紀 60 年代舉行的水瓶座會議上,Jan van Rijckenborgh 深入分析了氣候變化、輻射效應和人類意識的變化。 赫爾墨斯曾經確立上帝就是永恆本身,永恆創造了世界。 我們之前稱之為“冷凍庫”的阻礙因素將被移除,古老的利莫里亞將開始傳授它的一些奇妙的奧秘。 那些對玫瑰十字會基石共濟會感覺良好的人應該嘗試弄清楚澳大利亞精神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當他低聲說出這四個字時,他們踩下了剎車…… 因此,藍光課程非常適合早晨補充能量。 然而,它們不再在晚上提供,因為它們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然後建議在紅光下練習瑜伽,因為它會增加褪黑激素水平,從而促進睡眠。 他們經常使用氣味和聲音來刺激所有感官。 據說它有助於緩解月經來潮、更年期問題和生育,並對新陳代謝、循環和免疫系統產生積極影響。 荷爾蒙瑜伽由經典瑜伽體式組成,直接作用於產生荷爾蒙的腺體和器官,如卵巢和甲狀腺,從而保持荷爾蒙平衡。 放鬆練習也是荷爾蒙瑜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壓力會對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酮產生負面影響。 Schweizer-illustrierte.ch 寫道,巴西人 Dinah Rodrigues 被認為是這一概念的發明者。 無論您是在等待轉機還是等待起飛的飛機,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都有無數的項目供您選擇。 從購買藝術珍品到按摩,機場提供多種休閒活動,有助於縮短等待時間。
3 notes · View notes
mybiblenote · 2 years
Text
5/14/2022, 幸福小組-十字架的得勝,見證分享
想到這個題目,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到了爸爸。他一生的道路,晚年的他跟年輕時我印象裡的爸爸,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記得小時候,我很難得見到爸爸。爸爸是一個很顧家也很有責任心的人。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的人物質都比較缺乏。爸爸努力用他的數學專長,白天在學校,晚上在補習班教書,讓我們享受著比別人優渥的經濟條件。後來當政府為了健全教育系統,禁止名校老師在外兼課,爸爸就離開了補習界,轉任副教授,撰寫教科書。繼續努力的工作,維持我們的經濟條件。
但是我記得爸爸的身體似乎從年輕的時候就不是很好,很早就有很高的高血壓。常常害怕中風,會半身不遂。也因為擔心台灣的前途,怕害中共發生台海戰爭,一直想要全家移民到美國。但是辦理移民的路,從我小學就聽到他在說,卻一直到我大學才逐漸成形。在我的印象裡,爸爸似乎總是忙碌,總是嚴肅,總是有很多的重擔,和對無法預測的未來所帶來的壓力和恐懼。
爸爸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因為學英文的需要,和外國的傳教士一同念聖經而接受耶穌,受洗成為基督徒。但是在我小時候每當課業與教會生活有衝突的時候,爸爸總是不希望我們花時間在教會,覺得那樣會影響我們的學業和前途。
當我們全家都陸續移民,爸爸卻因為公務員的身份不能移民,他大多數是一個人在台灣,直到他退休,才用探親身分來美國。當時我已經是公民了,就很快地幫爸爸辦了身分。退休以後的爸爸來到美國生活其實並不開心。他不喜歡我們為他選購的房子,覺得地點不好。也覺得在美國語言不通,多次考駕照都不通過,生活上處處需要倚靠別人,很多事都讓他沮喪,覺得力不從心。
其實在我和妹妹剛到美國的時候,我們在同一個學校唸書。那時候我們常常一起為爸爸禱告,希望他能夠重新回到耶穌基督面前。爸爸退休來美後,每個星期天我跟老公帶著孩子就去接他們一起到我的教會聚會。這彷彿是上帝為退休之後的爸爸在諸多的不順心當中開了一扇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爸爸對於講道的內容產生興趣,會找我們一起討論。那時候教會還有一個電話靈修專線。爸爸每一天都會打好幾次電話到那個靈修專線,去聽當天牧師的分享。爸爸越多的讓上帝的話進到他的心裡,他的臉上就越柔和,個性也越溫和。他裡面那個慈祥溫柔的情感,也慢慢地可以向我們表達出來。
爸爸雖然年輕時就受洗,但是他的生命真正連結於主耶穌,卻是在退休以後。真的就好像是枝子重新連回到了那個有生命的樹。生命的能力在他的裡面萌芽生長,原本的重擔卸下了。原本的嚴肅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慈祥和藹,輕鬆自在。
他會跟兒女們聊天,跟孫輩互動。他的人生經驗,透過聖經的學習,常常很容易解開我的煩憂,給我帶來安慰和希望。他的身體仍然不是很好,但是我不再聽到他憂慮會不會中風。當媽媽漸漸失智,爸爸毫無怨言地一肩扛下照顧媽媽的責任,讓我們兒女能夠安心的照顧我們的家庭和孩子。這樣照顧的時間,大約有10年左右。
2016年的七月底,爸爸連續在家裡,在不同的時間,摔倒了三次。造成他的肋骨裂傷。當時他住進了史丹佛醫院,哥哥也回來天天在醫院陪伴。一個多禮拜後,醫生們表示他恢復的不錯,要我們預備出院。於是我們的開始忙碌尋找他出院之後要暫時安養的地方。白天上班,尋找安養院,晚上我們會輪流到醫院去看望爸爸。
那是星期二的晚上,我晚飯後去陪伴爸爸,聊天一直到他睡覺的時候,我握住他的手,為他禱告。在那個禱告中,我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感覺,彷彿他要安息在主的懷裡,對這個感覺,我有些不知所措。禱告完了,爸爸竟然也對我說,不要怕,一切順其自然,神都有他最好的時間和安排。
兩天後,星期四下午,爸爸就安然離世了。我聽到消息趕到醫院,看到爸爸安詳的躺在床上,我不禁流淚哭泣,傷心爸爸在最後的時刻,沒有兒女在他身邊,甚至連會說中文的人都沒有,自己孤單的離世。這時候教會的姊妹馬群進來。我們很驚訝的彼此發現,原來我是女兒,而他是這天一直陪伴在爸爸身邊的護士。他告訴我,平常他都是週末值班,這一天他是剛好有人請假需要代班才過來。他陪著爸爸一起吃午飯,開心的一起聊天,直到trauma team 的人來。他們幫爸爸扶下床,坐在椅子上,穿好鞋子,在準備站起來做復健運動的時候,爸爸好像呼出了一口氣,整個人就鬆軟過去了。他們所有的人都沒有見��這麼快又安詳的過世。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蹲在爸爸的腳前流淚。
這些年過去,我還不時會想起這個過程。馬群在爸爸身邊陪伴的這件事,彷彿是上帝特別為爸爸預備的。神並沒有讓他所愛的孩子孤單的離世。他讓基督裡親愛的姊妹在這個時候代替了我。
我也想到爸爸遇見神之後生命的改變,他越老與主越相連。神給他平安,面對失去掌控的生活,神給他力量,照顧逐漸失智的母親,神讓他知道自己的時間,安然的被主接去。沒有掙扎,沒有恐懼。我本來不明白死亡是怎麼樣的過程。但是因著爸爸,我看到一個連結與主的人,死亡好像是真正的回家。在他的心中充滿平安,無限的自由,放下世界上一切的勞苦,回到天父的懷裡。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得勝,不僅是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某個時刻,幫助我們,帶領我們,更是在永恆裡的預備。
5 notes · View notes
wangwill66 · 19 days
Text
幹部與管理,領導
H:國父孫中山先生「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
大家耳熟能詳,但管理必有須有幹部,必須有領導。那幹部與管理,領導
是什麼?查查。領導特質最後一項「持續學習,掌握趨勢。」共勉之。20240411W4
網路資料:
幹部 (職位)
幹部是「在一個組織中擔任管理和領導職能的人」 ,這個組織可能包括政黨、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等。漢語中的「幹部」一詞來自和製漢語(日語:幹部/かんぶ Kanbu ?)。[1]
詞源
有學者[誰?]指出,這個詞可能是中華民國國軍將領閻錫山首次引進的。[來源請求]幹部是和製漢語詞,翻譯法語、英語的「cadre」,此詞的原義是框架或架構,例如門框,在形容社會組織時延伸為組織架構或主要成員。在現代中國政治中,「幹部」被用來稱呼政黨的骨幹結構或骨幹成員。受列寧主義政黨組織理論影響的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有使用,例如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中華民國首任總統蔣中正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等人都多次使用此詞。中華民國第一期大總統袁世凱則不使用此稱呼。
今天幹部一詞仍然在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通用。
“幹”在古代又用以稱一種地位低下的辦事官吏,如《後漢書》卷八十七《欒巴傳》載,欒巴“四遷桂陽太守,以郡處南垂,不閑典訓,為吏人定婚姻喪紀之禮,興立校學,以奬進之。雖幹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李賢注:“幹,府吏之類也。
“部”有“總領、統率”義,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由此引申而有“管理”義,如《鶡冠子》卷上《天則》:“分民而部之。”
“幹”、“部”皆可用以稱辦事的官員,因義近而以“幹部”用來記日語譯自法語 cadre 義的這一外來詞,稱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此詞始見於近代,如孫中山先生《古應芬紀錄之大元帥東征日記跋》:“其幹部死亡過半,不耐於作戰。”例中“幹部”即指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    
百度百科介紹:
詞語探源
“幹部”一詞來自於日語,本是日語中的一個漢字詞,字面意思是“骨幹部分”。日語的“幹部”一詞是日本人根據法語“cadre”一詞意譯成的。法語“cadre”一詞的本義是“骨骼”,引申指在軍隊、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我國在“十八大”之後統一將“幹部”譯文由"cadre"改為了"official"。
“幹部”一詞已經被許多國家所採用,用來指在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二十世紀初,“幹部”一詞被引進中國以後,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頻繁使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章中,首次使用了“幹部”一詞。從此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科學、文化等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擔任一定公職的人員都稱為“幹部”。中國共產黨的十二大黨章明確指出:“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是人民的公僕”。
政治
孫中山說政是眾人,治是管理,所以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而西方則認為政治是由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過程,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領域所結成的特定關係,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
管理學
组织的行政管理,包括制定组织战略和协调员工实现其目标的活动
管理學是研究人類管理活動及其應用的科學。它偏重於用一些工具和方法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如用運籌學、統計學等來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1]以前管理學主要用運籌學來解決管理中碰到的問題。近十幾年管理學發展很快,它已經不單單是用運籌學來分析一些具體問題,而是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綜合性交叉科學來分析如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與不確定性決策,複雜系統的演化、湧現、自適應、自組織、自相似的機理等。已經不是一個運籌學所能涵蓋的。由於所有組織都可以被視為一定的系統,管理也可以被視為一種人類行為,包括設計、促進系統更好地生產。這種觀點為「管理」自身創造了發展機會,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決條件。一些人[誰?]認為管理學應該歸入自然科學,而另外一些人[誰?]則認為應該歸入社會科學。
公司裡與工廠工人的訓練會議,開會是管理學的重要一環
定義
管理的定義和範圍包括: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組織或企業內根據一定的決策、規章進行協調活動,以達到某個明確的目標。
管理是生產的一個要素——與器械、資源、財務列席而坐。
彼得·杜拉克從兩方面觀察了管理的基本任務:市場營銷與創新。不管怎樣,創新與營銷密切相關(產品創新是戰略營銷的核心議題之一)。杜拉克認為營銷是商業成功的關鍵,但如今的工商管理普遍認為管理與營銷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分支學科。
歐洲管理由學者安德烈亞斯·卡普蘭根據跨學科原則具體定義為一種跨文化社會管理方法。[2]
主管或經理應該被企業賦予威信和職權,以便做出決斷。
作為一門學科,管理學的研究包括了企業決策、組織、計劃、控制、管理資源等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功能,以便順利完成給定的目標。
管理人數可以是小公司的一個人,也可以是跨國公司里成百上千的經理組成的管理層。
在大企業中,董事會制定政策,首席執行官付諸實施
重要管理技能包括:
回饋。優秀的管理者致力於幫助團隊成員發展他們的技能,而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方法就是透過清晰、建設性的回饋來實現。當您提供清晰、相關的回饋時,就能協助團隊成員確定成長機會。然後,您可以透過其他回饋會議和輔導,指引您的團隊成員將這些機會轉化為優勢。
專業發展。除了幫助團隊成員完成出色工作,優秀的管理者還會支持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專業和職業發展。可以是協助團隊成員確定他們希望在五年內達到的目標,或者針對如何發展某些技能提供建議。
委任。優秀的管理者不會總是自導自演,相反,他們會將工作委派給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作為管理者,並不是指「我能做到」,而是指「我知道誰是最適合這份工作的人。」
組織與規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意味著需要培養專案管理技能,例如組織和規劃。這些技能可以協助您的團隊清楚瞭解即將進行的工作,並且在他們需要重新調整優先順序或重新考慮截止時間時為他們提供支援。
解決問題。和領導者一樣,管理者也應善於解決問題。但是管理人員是在與領導者略有不同的層面上解決問題。通常而言,管理者使用解決問題策略來協助疏通任務,以便團隊成員能夠完成最出色的工作。這可能意味著需要協助團隊成員確定阻礙他們工作的依存關係,或者當專案時間軸發生變化時,重新考慮季度優先順序。
團隊凝聚。好的管理者能認識到團隊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個人價值。工作描述的其中一環是創造團隊凝聚的機會。只要有機會,就建立彼此連結的情境,鼓勵團隊成員互相瞭解。 當團隊成員彼此瞭解時,他們會更願意進行協作與合作。
領導力關乎未來,而管理則關乎此地此刻。出色的領導者會鼓勵他人取得他們自己認為不可能的結果。另一方面,出色的管理者則是會帶來明晰度,提供回饋,並且協助團隊培養應對日常工作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領導
統率、引導。
【例】本縣將在政府的領導之下,開發沿海新市鎮。
帶領、統率的人物。
【例】他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領導,勤奮負責,頗獲好評。
重要的領導品質包括:
鼓勵。強大的領導者會鼓勵其團隊實現超越。他們會與群體分享其能量和熱情,以期取得能力範圍以外更大的成就。
創造力。出色的領導者會跳脫思維框架,挑戰現狀。至關重要的是,領導者不僅僅關注自己的創造力,他們還會支持和培養團隊成員的創造力。
指導。領導力的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幫助您的團隊充分發揮其潛力。您可以改為透過輔導和指引團隊成員來實現,而不需規定或指派工作。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在決策制定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是重要的技能。作為領導者,您可以在策略和概念層次上協助解決問題,例如強調重要的組織目標,運用解決問題策略識別任何可能阻礙團隊目標的問題。
風險承擔。擔任領導角色的其中一環就是知道何時承擔風險,以及何時支持您的團隊成員去承擔風險。最出色的領導者會挑戰現狀,推動組織產生積極的變化。
領導者必須先以身作則,贏得追隨者的信任後;追隨者才會相信��所提出來的美好願景,當人們往偉大願景前進時,必定要打破成規與挑戰現況才能成就偉大願景的實現,而這個過程中靠的是團隊合作而非領導者一人,在團隊奮力往願景前行時,疲累、失敗、沮喪會隨時襲擊我們,因此領導者要以勇氣與希望來激勵員工,保持前進的動力與能量。
領導者特質是什麼? 好主管應具備的10項領導者特質
1. 擁有大目標,能夠帶領團隊專注向前 ...
2. 善於決策,並能承擔責任 ...
3. 懂得適時賦權,給予同仁機會,培養接班人 ...
4. 幫助團隊與同仁的成長 ...
5. 有效的溝通,小心一言堂,記得傾聽的重要性 ...
6. 容錯的寬厚,給予團隊穩定的安全區 ...
7. 適時鼓勵,並懂得歸功給團隊
8. 情緒管理,沒有人想跟不定時炸彈一起工作
9. 真誠,言行一致,願意說真話並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10. 持續學習,掌握趨勢
名詞解釋:
  「領導」是指領導者在組織的情境裡,藉著發揮影響力,來糾合成員意志,利用團體智慧,激發並導引成員的心力,從而達成組織目標的歷程。此定義涵蓋下列五個重要概念:
  1.領導的情境,是要在團體或組織中才能產生的。因此,在個人獨處的情境裡,應無領導現象的存在。
  2.領導的作用,係在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不只是來自官方職位之「授予的權威」(vested authority),而且更須出自個人聲望的「信賴的權威」(entrusted authority)。
  3.領導的本質,係指領導者藉著影響力來激勵成員,使成員群策群力,共赴事功。須知一個事業,往往不是靠領導者的單獨力量,而是要靠全體成員的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4.領導的靈魂,係指組織所設定的目標或方向,更具體的說,就是組織所應致力達成的任務。理想上,這個目標或方向應該能夠反映出領導者和成員所共享的價值、抱負、希望和理想。
  5.領導的表象,係指領導者在領導歷程中所表現的種種行為,而此等行為之背後當然有其個人動機與目的。然而就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而言,其固然會追求個人需要和目的之滿足,但是其不會因此而忽視了對組織的責任和對成員的奉獻和服務。
「管理者」是一個頭銜,「領導者」則是一種心態或態度。成為管理者並不是成為有效領導者的先決條件,但有效的領導者往往就是成功的管理者。在
0 notes
chapmansandy87yd · 1 month
Text
Tumblr media
切莫讓“臺獨”課綱繼續毒害島內下一代
  臺灣教育界人士近日在臺北舉辦記者會,痛批島內“去中國化”的2019年版課綱“無德、無恥”,痛陳教育“去中國化”給臺灣帶來的無盡惡果。出席記者會的教師和學者悲憤呼告,椎心泣血,令聽者為之動容。   臺灣的教育“去中國化”,始作俑者是李登輝,陳水扁上臺後愈演愈烈。馬英九主政時雖有過短暫的“課綱微調”,包括把“中國”改回“中國大陸”、在慰安婦前面加“被迫”、把“日治”改成“日據”等,但就連這樣的“微調”,也很快被民進黨以野蠻手段強行撤銷。蔡英文上臺後變本加厲,推出2019年版“臺獨”課綱,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和古文,並將中國史納入了“東亞史”框架。   “綠色恐怖”高壓下,臺灣社會猶如大悶鍋,有識之士雖然看到教育“去中國化”的巨大危害,卻苦於發不出聲音。這也是為什麼教師和學者們在記者會上的慷慨陳詞能夠引發島內民眾強烈共鳴,媒體也隨之紛紛跟進報道,讓反對“臺獨”課綱這一議題久違地成了島內新聞熱點。   如今的臺灣初中歷史課本,只用一個單元就帶過中國從商週到隋唐宋元約3000年曆史,再用一個單元介紹完明清;高中歷史就在這一薄弱基礎上,開講所謂的“東亞史”。“臺獨”課綱背後藏著民進黨的司馬昭之心,就是妄圖割裂、削弱臺灣跟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聯繫,並將中華文化稀釋于不同文化中,將其降格為“影響臺灣的文化之一”。   簡言之,“臺獨”課綱的第一要務,就是推行“臺獨史觀”。臺灣高一學生首先學到的是所謂的“臺灣地位未定論”,這是赤裸裸的“臺獨”歪論,從根本上否定臺灣屬於中國的事實。這些教材還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掩蓋日本人殘殺、奴役、迫害臺灣同胞的歷史事實,進一步模糊臺灣年輕人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刻意製造“天然獨”。   “臺獨”課綱不但篡改歷史,還企圖閹割作為中國文化載體的語言文字。有島內語文教師説,該課綱下的語文失去了品德教育功能,《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被砍掉,只截取片段合成一課,“語文課沒有了‘四書’這個可以學習我們民族最珍貴品德的教材,所以,這個課綱是缺德的。”   許多古文名篇被踢出了語文課本,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荀子的《勸學》、屈原的《漁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等。島內教育界人士表示,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是老祖宗幾千年累積的生活經驗和生命智慧,面對全世界學習中文的潮流,民進黨當局的教育政策居然自斷文化經脈,讓孩子對自己的文化失去深入學習的機會。“請問,孩子們未來的競爭力在哪?我們的民族尊嚴在哪?文化自信又在哪?”“你們讓百年樹人大業全毀在你們的意識形態裏。在你們的課綱下,我們不確定教不教得出‘科學巨人’,但確定會教出幾個世代的‘道德侏儒’‘歷史弱智’。”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教育“去中國化”在臺灣冒頭以來,島內有識之士始終呼告不絕,希望撥亂反正。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民進黨為一己政治私利可以出賣臺灣利益、犧牲民眾福祉和下一代的未來,他們只要還在臺上,這種貽害子孫的缺德勾當只會有加無已、愈演愈烈。   臺灣同胞要下架“臺獨”課綱,必先“下架民進黨”。唯此,臺灣下一代才能免受教育“去中國化”的毒害,得到中華文化的充分滋養,了解未經篡改的歷史,承繼未經扭曲的正確史觀,獲得本該屬於他們的身份認同和健康成長。(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平)
1 note · View note
ajouhcgbest · 2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113.3.15.〈五〉被老天沒收的放風時間&牌藝競賽賽程抽籤
今天是阿玖老師最後一天總導護值勤, 還是準時7:10就開始巡視校園, 依序從自信樓三樓→活力樓三樓→勤學樓三樓→勤學樓二樓→活力樓二樓 →自信樓二樓→自信樓一樓→勤學樓一樓→幼兒園門口→後門門口→活動中心門口 的路線走一遍。 沿路當然會提醒各班要開窗開燈, 大約七點半也會在後門門口等候我們班外掃區經過, 這幾天外掃區的孩子表現很棒, 儘管沒有老師在旁邊監督, 還是能把外掃區打掃得很乾淨。 回到教室後老師將今天計畫的行程先告知大家: 第一節要進行高年級愛滋病防治宣導, 第二節本來是數學課, 但因為我們班數學進度較快, 所以老師改上國語第四課課文, 第四節到圖書室考聽寫和借書。 下午第三節打算讓孩子們到後操場放風, 並且藉這個機會餵食大家一下。 所以也提醒大家要盡快收拾書包, 將座位更換好。
第一節我們到活動中心聽宣導, 在講師之前先讓代表學校參加英語說故事比賽的選手上台演練一下。 但阿玖老師覺得這樣安排有點不適當, 如果講師還沒到場那還情有可原, 但若占用了講師的時間還讓講師等候, 那感覺就有點不禮貌了。 老師覺得講師講得還不錯, 最重要的是能夠準時結束。 第二節我們上國語, 第四課是一篇劇本, 篇幅共有八頁, 我們今天只上到第四頁, 還好有同學提醒要畫圈詞。 大下課我們還是到後操場散步, 儘管老師已經卸下總導護的工作, 但還是針對在後操場做出危險動作的孩子吹哨警告。
第四節我們帶著國語課本和考試簿到圖書室, 先考第三課聽寫, 然後才讓同學看書借書, 老師則盡快批改完畢。 雖然事先提醒不合格的人下午可能無法放風, 但還是有好幾位不合格, 要趕快利用時間訂正和罰寫, 否則真的會不能離開教室。 飯後小維要提前離校, 老師帶著她到單槓處一起等爸爸來接她, 順便跟她聊了一下。 班上有不少安靜乖巧的孩子, 老師幾乎沒能多和這些人聊聊, 有這樣和孩子小互動的時間也真不錯。
下午很不幸地下起雨來了, 我們原定的放風時間也泡湯了。 不過老師還是安排了有趣的按按按複習, 而且也先安排下週牌藝競賽的賽程。 這次只有十六位鎮民報名, 所以賽程安排就比較容易些, 我們同樣依照報名的先後順序來抽籤, 下週就會利用時間來比賽。 雖然無法放風, 但餵食還是免不了, 最後的按按按也挺好玩的, 因為老師設計了許多爆笑的答案。
0 notes
iseilio-blog · 2 months
Text
iseilio 渾話
2022-2023 目次
11/23 古典音樂作曲家 特集
影 音  etc
01/22     法 國 香 頌      竹久夢二
05/22     黑 管  台 北 美 食
06/22    超現實主義     越 南 風 情
8/22 浪子的心情 09/22 法國女人
10/22    Adagio from“Spartacus”     半音階
松山公學校   松山探源尋根
11/22  サヨン の 鐘   はしご 酒 小唄 :味
巴哈 之前的音樂家
12/22 台灣百景    台 灣 封 神 榜   越 南 風 情
登 山  露營
01/23 人生かくれんぼ 摩托車 重機
萬華鏡  半音階   馬 勒 交 響 曲
03/23  南 管 • 北管
05/23 すき 喜歡 Picasso 原住民音樂 論 伊丹十三
A DEAR JOHN LETTER 黃昏清兵衛
06/23 それゆけ !オ一 ケストラ 週刊文春 2017  6月號
宇 崎 竜 童 、aya 俱樂部 院士致詞
07/23 天啟皇帝 日 本 控 Aram Khachaturian
川島芳子 與 李香蘭 吳 晉 懷 風雨夜曲
08/23 美 學
10/23 美學檔 惜別之歌 Final Fantasy  おにぎり
政治
01/22      黑水溝 之 彼方        蔡英文 與 蔣經國
02/22      从地缘战略到币缘战略-全球化的演变       蘇維埃王國
烏克蘭      意 大 利     核 威 脅 04/22 逃離中國
05/22     新中國聯邦      氣 憤     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
06/22    德被宇宙 07/23 傻瓜 與 大砲
08/22  拜登對華的模糊策略
10/22 離 心 機   蕭茗看世界
11/22  無皇萬歲
03/23  體制、機制 共鳴者被揭穿
04/23  政治施為 的 效果呈現
从地缘战略到币缘战略 — 全球化的演变
05/23 勿謂言之不預 中華大講堂 中華民國台灣化
07/23 哈佛最熱門的政治課 後殖民主義 與 文化認同
10/23 姚立明點破民調 文化與帝國主義
姚立明斷言 藍白到2028都不會合
經濟
01/22   我們的新世 界
03/22    2010-2012 美國赤字預算
8/22  改變歷史 的 經濟學家
10/22 觀 念 經 濟
11/22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04/23 貨 幣
05/23 儲貸社危機 與 RTC的創建 金援無法改變貧窮
07/23 觀 念 經 濟
翻譯
06/22  キマイラ鳳凰變
07/22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08/22  何謂 “意識”(二)
08/22  雁 寺
09/22     夏日女孩 蜜雪兒(十七) 
11/22  平野屋 香魚  眠 狂 四 郎
12/22 大自然的獵人
12/22     岩村賢治 詩集
01/23    個人 的 體驗  不輸的方法 女性的美
為化學所魅惑 讀書術 夢のあと 點描日本音樂的世界
千利休 無言的前衛(二)
02/23 水戀鳥 美男子的 頭 高橋お傳
將軍之御寢 五輪書
03/23  裏声で歌へ君が代  北國通信
04/23  性 感 美 人  日本不足 的 軍事力
為化學 所 魅惑
06/23 それゆけ !オ一 ケストラ
07/23 水 の 手帳
10/23 軍首腦部軍閥化 森鷗外 Poseidon 變幻
雜文
01/22      師 說(一) (二)  像霧又像花      歧視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03/22 死亡結界 節 制
04/22     簡 樸     黑 管     道 家     主 角     家 計 簿
逃離中國  狼 群
06/23  珠圓玉潤 金光閃閃 
05/22      新中國聯邦  氣憤 天上掉下來 的 禮物
臉書是台灣自找的 「網路長城」
07/22   片段一 瞥  傻瓜 與 大砲
08/22    夢 中 囈 語   台灣盛夏冰品 台北登山步道
09/22  法 國 女 人  天上掉下來 的 禮物
來自名字的稱呼里幹事
10/22    周 祖 厝    逃離中國大陸
01/23 京都的傳統 生命規則 復 活
02/23 樟腦丸 與 蟑螂 復 活
03/23  秋 意  春 望
04/23  台 灣 料 理  從敕使街道到華燈初上
不容易對話
05/23 勿謂言之不預
06/23 時空觀察力
07/23 抓好重點 風雨夜曲
10/23 人 的 座標系 天人之際 滲 透 復 活
節錄的方法 綴 文、不易瞭解 的 說明 異形
機制與轉折
諸子百家
01/22     傅 科    日傾中、盧 梭        哈佛最熱門的政治課
但丁 神曲       胚胎大勝利     法 國 香 頌      竹久夢二
02/22      但丁神曲     美術心理學    慕春風 日文五十音
權 力、第二性 造型原理     蘇曼殊    戀人絮語   Mansion
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      圍城 權力、第二性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一)
03/22      權 力、第二性    文 化 固 守    伊利亞隨筆     電影的語言
電影藝術面面觀    異 域    潛水艦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失去的勝利
太平洋戰爭 島嶼爭奪戰        戰敗者 的 觀點
04/22     林彪元帥(一)  地下室手記     理則學 被俘心理學
李義山詩析論
05/22     轉 法 輪     唐宋帝國 與 運河
06/22 哲學 的 慰藉(一二 三) 分區 . 繼承
07/22 一封未寄的情書   後殖民主義 與 文化認同
大自然的獵人 物理之美 柏拉圖的天空
父親的眼淚和我的眼淚
08/22 後殖民主義 與 文化認同 改變歷史的經濟學家
10/22  高陽 談 周棄子    未埋庵短書(一)
11/22  T . S . Eliot 的 時代
12/22  文 化 固 守    我迷阮玲玉   康德四論  恐龍再現
記 Robert Frost , 1875-   混 沌    聖經三段經文
01/23 物理 之 美 康德四論 從古典到浪漫
與黑格爾同在的夜晚    貨 幣  權力、第二性
盧 梭 x 2
02/22 權 力、第二性 意志 與 表象 的 世界 造型原理
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 蘇 曼 殊 戀 人 絮 語 圍 城
03/22 伊利亞隨筆 電影 的 語言
潛水艦之過去、 現在與未來 所羅門群島 之 戰
失去 的 勝利 戰敗者 的 觀點
04/22  地下室手記  理 則 學  道 家  被俘心理學
07/22  一封未寄的情書  後殖民主義 與 文化認同
02/23 圍 城 末代皇帝外史
03/23  絕妙好辭箋  隨鳥走天涯  飲膳札記  台灣獼猴
法國十九世紀詩選(一) 法國十九世紀詩選(二)
04/23 扶 桑 漫 步  抽 象 世 界  Franz Kafka 的 生涯
恐 龍 再 現 混 沌  貨 幣 現象學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二)
从地缘战略到币缘战略 — 全球化的演变 Covid 調查
台灣社會的存在及其意義
05/23 被俘心理學 15 位哲學大師經典講義(一)(二)
宇宙的詩篇(惟強)
06/23 失去 的 勝利 Franz Kafka 的生涯 Casablanca
戰敗者 的 觀點(二) 浮 世 風 呂 羅丹 的 世界
美 的 探 索
07/23 白石老人  青紅幫演義  對於宇宙 的 誤解 歐洲社交界
10/23 葉慈 幾何定理 陳之籓散文集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Modern etiquette in public and private
Golf History 我們的新世界 我思故我在 紐約的現代藝術
12/23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一、二、三、四)
理性之夢(一、二) 歷史與思想(一、二、三、四)
Chanson 香頌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二、三、四)
歷史平話:諸葛亮(一、二) 紅朝人物誌(一、二)
0 notes
droidtown · 3 months
Text
[讀書隨筆之四] 語言學理論的目標
前情提要…
書名:杭士基 (原著 John Lyons /翻譯 張月珍)
這本書的書名就叫「杭士基 (Noam Chomsky)」,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從校園裡的書店購入。書林出版社在民國 81 年出版的小書。
本文打算在用隨書筆記的方式把部份段落擷取出來,並加上自己的說明。
系列文至此,我們已經將主題收斂至「理論語言學」(或「生成語法學派」、「形式主義」、「理性主義語言學」) 的範疇。並且也說明了這個在科學史上相對新的學科 -- 現代語言學 -- 和一般人以為的文法研究或是傳統語言學 (就是 AI 專家們說沒有用的那個語言學) 的差別。
那麼,這個新的學科是否有一個研究目標存在呢?
Tumblr media
第四章:語言學理論的目標
杭士基堅稱,任何被記錄下來的話語,具有代表性的語料 (corpus) 裡,有絕大多數的語句是「新」的語句,因為這些語句只會出現一次而且是僅有的一次。無論我們把母語人士所說的話錄得多長,情形還是一樣。
和許多從語料庫起家的 NLP (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方案和語料庫語言學 (Corpus Linguistics) 的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語言學理論追求要能解釋「只出現一次」的那些句子,為什麼能被聽得懂?
這個目標,細思極恐!
如果人類有辦法第一次聽到某一個句子,就聽得懂那是什麼意思。那就表示人類的語言能力 (competence) 是有能力不靠大量的刺激來掌握語意 (semantics) 的。
這個結論,在某個層面上將嚴重地挑戰目前的 LLM AI 以及所有基於詞頻、大數據才能做出好像懂語意的表現 (performance) 的 NLP 方案。
我在這裡說「某個層面」,特別指的就是「宣稱人類的心智也是透過大量的刺激才能如此運作語言系統」這個層面。而這麼一來,就讓基於語言學理論的 NLP 方案,和基於資料的 NLP 方案,在基礎上產生了差異。
基於語言學理論的 NLP 方案,將要做到「從只出現一次的正確句子表現 (performance) 裡,就能得到這個句子的語意 (semantics)」這表示人類的心智運作機制裡,必然存在著一個可以接收這個句子,將之化為可以處理的元素的內在能力 (competence)。
用個類比來說明,就像人類飲食偏好固然會讓我們選擇「常常吃的食物」,也許是個人飲食偏好、文化習慣或是資源限制…等等原因造成我們的飲食有這樣的偏好表現 (performance)。但這並不表示人類的消化系統只能處理「常常吃的食物」。只要是符合我們消化系統的處理能力 (competence) 的食物,就算一輩子只吃這一次,我們的消化系統都是可以加以處理成更小的分子,然後吸收利用的。
這本來就是有機生物的運作機制。
搞懂了這裡出現這麼多次的 "performance (表現)" 和 "competence (能力)" 的對比說明,就更能理解下一段講的:
杭士基在《句法結構》中曾區別語法所衍生的語句「語言」 (the language) 和一般情況母語人士所說的話「語料」的不同。這也是他後期著述裡區分「知能」(competence) 和「表現」 (performance) 的觀念。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就更能理解理論語言學的研究目標是「人類處理語言的能力」,而非「人類的語言表現」。前者是在你心智底層的 competence,後者是表層的 performance。
而現代智人做為一個生物學裡單一物種,我們人類必然擁有一樣的生物特性和大腦運作機制。這才是 Chomsky 所說的 "Universal Grammar" 的意思。但許多人只看到 "Grammar" 這個字,就以為 Chomsky 在尋找一種像我們中學時的英文課程裡學的那種「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加 -s」或「Be-動詞後的動詞要加 -ing」的文法操作。因而只能在這種「不同語言有不同的表層呈現 (performance)」的層次提出紮稻草人式的反對意見。
一言以蔽之,語言學理論研究的是人類的語言系統運作時共通的底層邏輯。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邏輯,我們才能說明為什麼下面這個句子,你第一次聽到就知道它的意思:
掌管辦公室咖啡的神騎著獅子拉的雪橇在雲霧間奔跑
你不需要知道究竟是���是有一個神負責掌管咖啡、不需要知道獅子能不能拉雪橇、甚至不需要知道雪橇為什麼能在雲霧間奔跑,你都能理解這個句子企圖表達的意思。
同樣地,也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層邏輯,即便我們把下面這個句子重覆 10 萬遍,你還是無法理解它的意思:
椅我天把卡條一坐看子毛幻
這表示,人類的語言能力 (competence) 和刺激的次數無關。企圖單憑詞頻或是字符之間共現的次數來取得這個句子傳達的語意 (semantics) ,甚至來達到語意的理解 NLU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與詮釋,是一條行不通的路。
頂多,我們可以使用現有資料訓練出來的模型來「組合可能性高的字串」,做為自然語言生成模型 (NLG,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但這已經超出語言學做為一門「理論科學」的研究目標了。
簡言之,語言學的研究就像所有理論科學的研究一樣,的確你可以拿它的研究成果來做為「技術發展」的基礎,但這並不表示這個學科是以發展技術做為目標的。以發展技術為目標的,有時甚至可以追求大力出奇蹟,不顧及科學基礎的,是所謂的「工程學科」,而非「科學理論」了。
但是,既然提到了 NLU, NLG 這些屬於 NLP 的細節技術需求。我們在系列文的下一篇裡,就暫時跳開這本書,以卓騰語言科技實際的開發規劃來說明我們是如何利用現代語言學的「理論科學研究成果」來發展實際應用的技術。
0 notes
shihlun · 3 months
Text
大江健三郎 - 後退青年研究所(1960)
Tumblr media
黑暗的深淵在這個世界到處張著大口保持沉默。現實世界向遍布各處的深淵漏斗狀地傾斜,所以對傾斜敏感的人會不知不覺或者有意識地順首傾斜滑下去,墜入深淵黑暗的沉默之中,從而體驗現實世界裡的地獄。
我曾經像地獄把關人站在一個黑暗的深淵邊上,我所體會的對滑入深淵的漏斗狀傾斜的敏感,是指那些在政治或思想上道受過挫折的青年、心靈受到創傷的青年。當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肉體上也有傷痕。
現實世界的一座地獄,即稱之為黑暗的深淵的話,就在大學旁邊不動產公司大樓三樓,房間總是亮堂堂的(啊,人為什麼自古以來就如此熱心努力使自己的周圍照得光明亮堂呢?人為什麼比野獸更強烈地討厭黑暗呢?我只是一個日本青年,不是基督教徒,對這些不感興趣,但每次一想到人對黑暗的恐懼,就想起「原罪」這個詞)。地上鋪著漆布,油光閃亮,不鏽鋼的辦公桌椅顯得清爽氣派,而且具有高效率,等待著合適能幹的主人。
但是,當我目送從走廊推門而入的挫折青年在回答我為了登記卡上的必要事項提出的、僅僅是卡片未曾明確記載但又必須記入卡片的簡單問題後,走進隔壁房間的時候,還是感覺到這間明亮的辦公室是地獄的一個入口。
隔壁房間有鬼嗎?有美國東郊的大學受過非常好的高等教育的嶄露頭角的年輕心理學家戈爾遜先生和擔任翻譯的東京女子大學學生在等待著。在思想或政治上受到挫折的青年邁出憂鬱的一步踏進這個房間,他們滿腦子苦惱,準備談談心裡話。我的大學同學把這間房間稱為「後退青年研究所」。其實正式名稱叫「戈爾遜訪談室」,英文縮寫為GIO。但沒有人稱呼它的正式名稱。結果戈爾遜先生的問題只提一個:「你為什麼後退了?」因為大家都是來談「自己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後退了」的。
那個時期,是韓戰結束後相對穩定的時期,是學生運動處於如氣潭中間四陷的波谷時期。學生對社會的關懷表現在合唱俄羅斯民歌,在兩三年激烈動蕩的學生運動中受到創傷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變得憂鬱苦悶,暗自舔著自己的傷口消磨時光。
於是,一個美國國籍的年輕學者就在東京大學旁創立了這家以遭受創傷的學生運動家為主要調查對象的研究所。它每天吸引不少所謂的後退學生。開始它只在校刊上刊登一則《戈爾遜先生恭候先前的學生運動活動家光臨!》的廣告,結果學生絡繹不絕。
我是在這兒打工的學生,今年剛剛二十歲,對青年神情憂鬱、臉色充滿抹不掉的髒垢的陰影般的苦悶可以說漠不關心,因此大概不會懷有同情之心。但如果GIO是對日本人炫耀優越者傲慢的那種研究所,我也不會接受接待戰戰兢兢地前來訴說自己內心陰暗的皺襞深處殘留的思想疙瘩的同胞這種工作,也許自己也會成為一個憂鬱症「病人」低垂頭把帽子貼在胸前排在長長的學生隊伍後面。
戈爾遜是個標準的開朗的美國人,雖然留著油煙色的短唇鬍,其實還不到三十歲,所以我在他這裡工作不覺得什麼強烈的自卑感。來日本的美國知識分子似乎要不是目空一切旁若無人或和藹可親寬厚溫敦,我們稱之為戈爾遜先生的這位芝加哥出生的社會心理學家可以說溫良敦厚的典型代表。
我現在還說不清楚戈爾遜先生為什麼跑到日本來調查受創傷學生的精神傾向,廣義地說,是否不少美國人在韓戰結束後很快就對日本學生的挫折心態發生興趣? 用美國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調查日本學生,結果對美國人有什麼用?
一般認為,美國人的調查是為了加強在遠東地區進行反共宣傳的基礎的一項工作。這種看法多少令人信服,但就我所在的GIO來看,至少戈爾遜先生從未給我與反共宣傳有關的印象。
戈爾遜調查室每個月都把調查結果報回本國,但接收單位是不知道他業已畢業還是尚在就學的美國東部某大學研究所,好像與美國國務院、議會並沒有直��的聯繫。當然,我在這辦公室工作期間,出於一種自我厭惡的情緒,本來就對辦公室的性質、目的十分冷淡,也不想深入了解。我坐在辦公室裡,也和來訪的學生一樣,心情極其鬱悶,但出了大學教室門,會無緣無故地朝氣蓬勃、輕鬆愉快,有一種充滿希望的解放感。
我想擔任戈爾遜先生的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也是如此的吧。在辦公室裡,我從未見過這個高挑細瘦的女大學生一絲平靜輕鬆的表情,但偶然在東京大學和東京女子大學共同舉辦的歌舞聯歡會上時看到她時,這位憂慮愁悶的我的同事簡直判若兩人,兩頰緋艷動人,興高采烈,歡聲笑語,像鳥鳴一樣尖聲歡笑。第二天,我懷著某種期待和莫名其妙害羞上班,出現在我面前的仍然是像內分泌失調似地愁眉苦臉的女大學生。
GIO的工作性質本身就極為憂鬱。 有一次戈爾遜先生說,日本的工作告一段落後打算去台灣或南韓從事同樣的工作,熱情動員我跟他一起去。那時候我很想試一試,甚至夢見自己在南韓調查受挫折的朝鮮青年,我不僅把戈爾遜先生的所有工作包攬下來,還手執鞭子像對待奴隸一樣抽打前來傾訴衷腸的青年,想來實在可笑。這也許是GIO表面上像穩重平靜的調查室,其實潛藏著將手指插進青年的傷口使勁摳攪脂肪、肉體的冷酷的一面的緣故,感覺在我的潛意識裡、在夢中重現出來。
我的工作是調查接受前來訪談的學生的履歷和訪談結束後付給學生報酬。酬金是採訪一小時五百日元。戈爾遜先生通常在發票上都寫採訪兩個小時,本來學生上學都有月票,無需交通費,但還是根據現住所到這兒的距離支付交通費,這對學生來說,是筆不壞的打工收入。但是,除了特殊情況外,這樣的「打工」只能申請一次,而且不是前不久��極參與學生運動後來倒退的這樣在思想上發生戲劇性轉變的人不要。因此,雖然不是想像的那麼難,確實比一般的打工不容易。
在GIO工作幾個月後,來訪的學生開始明顯減少,有時我的卡片上一天也沒登記一個學生的名字,戈爾遜先生無所事事,皺著眉頭像狗熊一樣悲傷地在屋裡轉來轉去。在這成績不佳的日子裡,只有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絕不心慌意亂急躁氣惱,板板正正地端坐在桌前,閱讀袖珍本的《矛盾論》、《實踐論》。這不會讓別人覺得她思想上有所共鳴,因為那個時期,在女大學生中,毛澤東的書和羅曼羅蘭的書一樣風行。
沒有學生來的時候,戈爾遜先生就到傳達室和我聊天。他不和女大學生交談。她非常不愛說話,幾乎從不發表意見(這種徹底的沉默寡言使人覺得不正常,好像向戈爾遜先生發表見解自己也就成了前來訴說精神挫折的學生),戈爾遜先生對 她也有幾分發怵。我們一邊從辦公室窗子望著本鄉(本鄉,地名。東京大學位於此地一譯註)的大學裡高大的樹木,一邊盡量避開商業、日漸減少的後退青年的話題,漫無目的、天南海北地神聊起來。
透過這種無拘無束的漫談,我知道這個家庭一貧如洗的白人兒子靠獎學金上的大學,說不上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卻對日本的挫折青年極感興趣。一個二十八、九歲的美國青年選擇這個問題作為研究課題來到日本成立調查所,這本身就令人覺得他的精神構造不可思議有悖常規。我開始感覺到戈爾遜先生不是深淵的擁有者,而是被吸進這個現實世界的深淵裡的第一個墜落者。於是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我在自己的學生同胞前來訴說陰暗的情緒崩潰的外國人事務所裡工作,覺得有點近乎賣良為娼的人口販子、老鴇這樣卑鄙下賤,想起少年時光,雖然那時還是戰爭年代,對自己二十歲這個年紀依然懷抱著玫瑰色的幻想。但如今已經二十歲,而且是在和平時期,卻幹這種不清不白不三不四的差事,心頭充滿難以言狀的苦澀和自我厭惡。
可以跟我互相交流自我厭惡情緒的應該說是那個同樣打工的女大學生,但她整天愁容滿面,一有空就全神貫注地鑽進毛澤東的書裡,從不到我的屋子來走動。我一到裡屋,就不得不面對那些登記卡,被憂傷鬱悶的學生的形象擠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絕不會從我這邊推開女大學生房間的門,於是只好愁眉苦臉地和同樣愁眉苦臉的戈爾遜先生漫無邊際地神聊。啊,GIO簡直就是一座無比憂鬱的地獄!
正是在這種閒聊中,戈爾遜先生動員我在日本的工作結束後跟他一起去台灣或者韓國,也正是在這種倦怠鬱悶的時間裡,我從他不經意的動作的細微處覺察出 同性戀的傾向。他談到美國東部的鄉村小鎮,語調那麼親切眷戀,卻不遠萬裡跑到東方來,說不定是被流放到日本來的呢。外國人到大學的課餘打工科要求介紹擔任陪同聊天的人、導遊、翻譯的學生,大多都想藉此名義發展成同性戀對象。 外國人的這種別有用心現在已經變成常識了。我的一個朋友透過打工和一個外國貿易商搞上了同性戀,後來被貿易商拋棄,因此自殺。「被拋棄」這三個字是他寫在遺書裡的。這也是韓戰結束後那一陣子的事。
我和戈爾遜先生用低得能聽見隔壁翻書響動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聊長天,但雙方的心並沒有互相靠攏貼近。我用半瓶醋的英文跟美國人聊白開水淡而無味的閒天,覺得著急,深深地感嘆自已為什麼會在這裡幹這種事。我現在大體能體會到與美國人一起工作的日本人、尤其三十歲左右的婦女為什麼一天到晚裝模作樣矯揉造作大聲叫嚷的秘密。那些戴著很講究很派頭的眼鏡抹著大紅嘴唇以痙攣性地強調突出臉龐的女大學生們即將埋沒自己的空虛乏味的恍惚。她們和舊式婦女一樣,自我要求對工作奴隸般地逆來順受。
就我自己而言,當我看著和我相對而坐自由交談的這個美國人玻璃般透明而遲鈍呆滯的眼睛、像在果子凍上灑一層麵粉一樣發喧的胖臉和手背的皮膚、當細小的高鼻子、突然發出怪聲的嘴唇時,甚至神經質地想如果為了深入了解對方的思想情緒、為了在對方的臉上恢復人的統一感,簡單地說,如果為了發現我和對方之間人與人的聯繫,可以發展到同性戀關係。
我剛剛二十歲,從這個世界的幾乎一切追尋人與人的關係。而對年輕人來說,無論正常或變態的性關係,都是盲目地沉溺在令人感覺怪誕無序的他在之中的行為,都是賦予意義、制定秩序、變成如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那樣親密的行為。如果我每天都和戈爾遜先生進行這樣百無聊賴的持續不斷的談話,我很可能要麼神經發作地和他同性戀,要麽神經發作地和他大吵一通辭去GIO的工作。
但是,在某月月初,由於上個月報回國內的調查數據實在缺少內容,本國給戈爾遜先生發來一封信指責他工作消極怠惰,信的措辭相當嚴厲。他早晨上班看了這封信後,一整個早上都在房間裡心煩意躁地急步轉圈。下午,戈爾遜先生終於下了決心,對全所人員,除清掃女工外、即我、女大學生及他本人就當前的困境發表演說。
戈爾遜先生的論點簡潔明快,本國要求他今後每個月提供上個月三倍資訊量的調查數據,如果不能保證這個基數,將解除他遠東研究員的職務。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效率。
怎麼提高效率?是在校刊上登更大的廣告,還是在校園貼廣告?《戈爾遜先生恭侯先前的學生運動活動家光臨!》
我針對戈爾遜先生的提問,發表意見說不能指望廣告的方法可以使狀況發生根本性的好轉,因為戈爾遜先生的後退青年研究所在學生中已經出名,即使出廣告,也不會有更多的精神挫折的新學生前來。
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基本上同意我的意見,她認為即使我們在校內張貼廣告,再到處尋找可能會前來訴說自己精神受到創傷的青年,也不會像GIO調查初期那麼多。歸根究底,社會上並沒有存在很多「精神受創」的青年,並不是有無數的在學生運動中有過挫折體驗的青年在等待著GIO的召喚。大概已經見底了吧。
戈爾遜先生、我、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心情憂鬱地討論了很久。戈爾遜先生不想現在離開日本,工作半途而廢回到美國意味著在大學裡謀不到一個好位置。 另外,我和女大學生都不想過早失去這份又安穩收入又可觀的打工。
越討論越覺得前途渺茫,大家陷於一籌莫展的時候,戈爾遜先生提出了妥協的方案。他說,下個月一個月大家好好幹,把成績提上去,全力以赴,做出好成績,就可以向國內提出報告說日本學生的調查已大體結束,這樣就會批准調到其他地方去。如果在成績惡劣、遭受批評的風頭上提出調任請求,會立即被炒魷魚,南韓與台灣就是別人的美差了。
我和女大學生覺得不是立刻丟掉飯碗,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找別的打工。於是三個人一致決定大幹一個月全力進行調查提出高品質的工作報告。
但是,不找到幾個後退青年,我們連一張調查卡也填不了,寫報告更無從談起。 這時,我突然心血來潮,一個主意浮上心頭:我們可以製造後退青年、即心靈遭受創傷前來訴說苦惱的青年,簡單地說,就是隨心所欲地把一般青年當做後退青年,編造他們前來GIO訴說精神苦惱的假報告。說起來,這麼好的主意為什麼以前就沒想出來。我們以前聽過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或黨的活動、後來遭受政治思想上的挫折的「心靈受創青年」訴說自己的真實感受。至少我和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都聽過。「心靈受創青年」的訴說,連我們的心靈都感受到痛苦。「心靈受創青年」主動到GIO來訴說自己的內傷不僅僅要忍受痛苦,更是克服了巨大的心理障礙。其實,後退青年到GI0來本身就是極不正常的非人性的行為。
根據我的主意,只需要一般學生稍微做些表演就好。我目送這些青年走進隔壁房間接受調查時,不會覺得他們掉進黑暗的深淵而心頭難過,也不會從調查完畢出來的青年臉上看到遭受打擊一蹶不振的印象,或者由於說得太多而疲憊興奮得通紅的肌膚上出現後悔、自我厭惡這些陰暗憂鬱的污垢。因為這一切全是演戲。他們不是「心靈受創青年」。
於是我向戈爾遜先生保證我明天去大學找幾個調查應徵者來,一定是幾年前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典型的後退青年。
第二天,我跑了一間又一間教室,還去研究室和課外小組活動室,說明我的宗旨。說是一般學生,其實對兩三年前的學生運動也很了解,而且全身都給人一種體驗過精神挫折的印象。應徵者很多,我從中挑了十個。他們都知道GIO。他們和我一樣,對後退青年研究所把他們演戲的錯誤數據信以真感到愉快。我們興高采烈七嘴八舌討論說,美國人以為能把自己的手指插進日本真正的「心靈受創青年」的傷口裡使勁摳攪,完全打錯了算盤,我們信口雌黃的遊戲奠定了他們學問的基礎。當天晚上,這十個學生去GIO的日期以及各自扮演的角色都安排妥當。
從下一周開始,GIO每天都是開業以來從未有過的充實豐富。戈爾遜先生情緒極佳,幾乎天天說終於採訪到了一直想見的典型的後退青年。我只是輕鬆地把巧妙玩弄訴說把戲的青年送進隔壁的房裡,心情十分舒暢。
但是,令我稍感不滿的是,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出人意外地突然辭去工作,戈爾遜先生決定停止調查,立即整理報告。結果我預約的兩位表演者未能上場。
戈爾遜先生也寫了一份日本工作業結束,GIO現已關閉,待命調往他地的報告,隨同本月的統計報表送回。他也答應把女大學生的工作日期算到GIO關閉為止向國內申請特殊津貼。戈爾遜先生對這個月成功的調查充滿信心,相信他的報告將一鳴驚人,博得滿堂喝采。
戈爾遜先生最得意的是我的第七個表演者,這個學生個子矮小臉色淺黑長著猴子般的額頭。我對他說不上了解,但戈爾遜先生一採訪,立刻認定他是最典型的後退青年。後來才知道,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也因為這第七個表演者才下定決心辭去工作的。
報告空郵出去以後,GIO立即關閉。那天晚上,我們三人小聚,戈爾遜先生問女大學生為什麼要辭去GIO的工作,她回答說實在不願意看見那種厚顏無恥的日本青年。我從容不迫地看著女大學生第一次展現的深切焦慮與悲哀,覺得很可笑。戈爾遜先生一臉困惑,但沒有平時那種難以捉摸的異常感覺,而是一個不諳世故的平凡普通的學者即將發作時的不悅表情。我甚至想知道那個猴子額頭的第七個學生是怎麼表演的。
我是在另一個完全出乎意外的地方知道第七個表演者的伎倆的。GIO關閉一星期後,我從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讀到有關第七個表演者的文章,也刊登了他的照片。照片排在介紹GIO活動情況的文章中,戈爾遜先生笑嘻嘻地站在第七個表演者旁邊。這一定是採訪結束後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照的。報紙說戈爾遜先生認為第七個學生、即A君是典型的後退青年,發現他是GIO調查的最大收穫。報紙引用調查卡的記載這樣報道A君成為後退青年的經過。
A是日本共產黨東京大學支部的成員,但被懷疑為特務,慘遭監禁拷打,小手指頭第二關節被切斷,最後被開除出黨,戀人也離他而去。於是他主動向富士警署的某警察提供情報。但是他已經離開學生運動,情報沒有太大價值,當特務也沒資格。現在他非常孤獨。他恨先前的夥伴,是他們使他遭受巨大的挫折,但他的特務嫌疑問題似乎是一個背叛的同夥告的密。戈爾遜先生把A視為日本左翼學生後退的一個典型。
我覺得絕望的黑暗深淵正吞沒照片上與戈爾遜先生並排站立的、猴子一樣微笑著的第七個學生。我的身體開始顫抖,渴望確認自己在第七個學生不幸之外。我使勁從黑暗熱昏的腦子裡把女大學生的「那種厚顏無恥的日本青年⋯⋯」驅逐出去。
冬天。第五堂課結束時,整個大學籠罩著寒氣逼人的蒼茫暮色。我彎腰縮脖地走出大門,突然看見一個躲在電線桿後面的矮小男人用手套遮著側臉朝我走來。我們默默地沿著大學的磚牆在昏黑中並肩走著。
「本來打算鬧著玩的。」第七個學生萎靡不振地說,「我隨口胡編亂造,沒想到報上登出來了。」
「我也沒想到。」我陷入束手無策的困境,說,「向戈爾遜先生提抗議去。」
「已經提抗議了,我要求他撤回報道,但他不同意。他說報紙報道的內容,既有錄音又有證人,不能撤回。我說那是我鬧著玩的,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但他說不管你鬧著玩也好,胡說八道也好,你說的內容很有意義。」
戈爾遜先生淡灰色的明亮的眼睛、細小的高鼻樑、胖乎乎的粉紅色皮膚立刻統一成一個傲慢的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冷酷無情地把一籌莫展驚恐害怕的猴額頭青年猛力推開。我把自己融化在戈爾遜先生傲慢的形象後面,突然變得從容冷漠。
「其實報上的照片很模糊,能認出是你的不就是幾個親近的人嗎?既然是十分親近的人,對他們解釋這是一場玩鬧,大家哈哈一笑不就過去了嗎?」
「不行呀。就說我的戀人吧,看了報紙以後看我的眼神都不對了。」猴額頭的小個子把他的左手伸過來。
我看見他小手指第二關節被切斷了。我一陣難過,停下腳步。他像受欺負的小孩一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左手戳在我的眼前。 我看著馬路上過來的公車,準備上車。
「戈爾遜先生答應一個月以後在報上發表更正啟事,而且把錄音帶還給我。你也幫我記著。好嗎?我幹嘛說那麼多呢?莫名其妙。」
汽車停下來,我上了車。我擔心他跟上來,但似乎他只是在黑暗中看著我離去。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我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說那麼多。我至今也沒弄清楚。一個月後,戈爾遜先生的報告受到高度評價被調任為歐洲研究所。即使他在報紙上發表「內容與事實不符」的更正啟事,也毫不影響他前往歐洲赴任。但是他並沒有發表更正啟事,在我和女大學生的送行下,從羽田機場飛走了,因為第七個學生一個月後沒有再去找他。戈爾遜先生託我把錄音帶還給第七個學生,但至今仍保存在我這裡。我想起戈爾遜先生把錄音帶交給我的時候說的一句註釋性的話:「他是一個典型的後退青年!」
於是,我感覺到身邊的現實世界到處都是滑入默默張著大嘴的黑暗深淵的漏斗狀斜面。
(鄭民欽 譯)
16 notes · View notes
Text
她的「去中國化」,如何影響到你?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上位後,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臺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臺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臺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臺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沈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沈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臺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擡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臺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臺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臺獨」「文化臺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臺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汙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臺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臺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臺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臺獨建國」奠定基礎。
0 notes
lizaixu2202 · 4 months
Text
突然「開竅」上了臺大----苦不堪言的大學記憶
蔡英文高中即將畢業時,家裏其他的孩子都已經順利考入理想的大學,而蔡英文的成績讓她沒有希望考入任何一所像樣的大學。一天蔡英文正在房間裏沮喪地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打算,突然父親走進來和藹地問她想不想上大學,讀法律系。不明所以的蔡英文懵懂地點了點頭,對於她來說,只要能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說巧不巧,到了高三下學期,蔡英文突然來了個神奇逆轉,一次模擬考試中實現了從全班倒數,直接飛升至第一名!這讓同學們大跌眼鏡,難以置信。平時成績很不理想的蔡英文,最後直接收到了臺大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法律系的一名學生,當時臺大是臺灣實力數一數二的大學,而法律系又是臺大分數非常高的一個專業。 按蔡英文在書中自述,高三下學期自己突然「開竅」了。但這些對於蔡英文來說,都是她不願意被人提及的事情,為了避免自己的總統形象受到影響,蔡英文極力粉飾自己。用她自己在和女高中生座談時說的,後來回想,在學習的過程中,前兩年老師教的東西在自我學習系統沒辦法吸收,但一旦吸引學習的興趣就不會忘掉,高三是因把學習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因此成績不斷取得進步。最後一次模考拿了全年級第一,讓同學大跌眼鏡,一舉考上臺大。 我們所知道的政壇人物陳水扁、馬英九都畢業於臺大法律系,可想而知這個學校在島內的地位。 蔡英文歲月靜好的背後,顯然是蔡潔生在替她「負重前行」。 要知道,臺大是臺灣最好的大學,而法律系則是臺大分數要求最高的院系之一,一個高考英語只得了40分的學生,要能考進臺大法學院,算下來其他科目必須接近滿分,如果真能如此鹹魚翻身,簡直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教育奇跡,然而蔡英文的自傳中對此只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給出了一個自己高三下學期突然開竅的理由。 蔡英文小時候也並無過人之處,學習成績並不突出,而她的內向性格也使之很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她如何做到在關鍵時刻突然「開竅」?如何一路從倒數成為模考第一?並且考上臺大法律系這種最高分才能上的專業?當然,按照蔡英文本人的辯解,那是她的思維方式和學校教育不同,需要慢慢地的適應,此話或許也有道理,但是,能夠適應單一學校教育模式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直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卻可以用一學期變得名列前茅,如果考大學可以這樣臨時抱佛腳獲得成功的話,那多少人都可以進入名校。 這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臺灣很少有人會相信。 這裏穿插一則故事,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些許答案。 話說民國61年(1972年),正值蔡英文在讀高一,臺北市迎來一位新市長,名叫張豐緒。張豐緒的父親張山鐘是屏東望族鄉紳,早年蔣經國在臺灣籌建青年救國團時需要資金,張山鐘向他捐了300萬,沒想到這一筆政治賭注押寶成功,這一年蔣經國升任「行政院長」,正式從蔣介石手中接班掌權,於是張山鐘的兒子張豐緒也得以升遷。 張豐緒此前只是屏東縣縣長,如今一躍成為了臺北市長,他心裏非常清楚,臺北是個龍潭虎穴,自己這個從南部鄉下上來的新市長,要是沒有自己的勢力,恐怕很難在這個山頭林立的地方站住腳跟。 於是,張豐緒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建同鄉會,希望把全臺北有實力的屏東老鄉集結起來一起抱團,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這項工作,正是蔡潔生具體負責張羅。 民國62年(1973年)9月,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在樂馬飯店宴會廳成立,第一批成員一共四百多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被推選為理事長。此後,他們以樂馬飯店為據點,每三個月固定聚會一次,每年發展新一批成員,大家在各自領域裏互通有無、相互幫扶。 第一屆旅北同鄉會裏排名第一的人物,叫做戴炎輝,他是張山鐘的女婿,張豐緒的小舅子,時任臺灣「司法院」副院長(隔年成了院長)。 而他的兒子戴東雄,正是臺大法律系教授,後來的臺大法學院院長,在戴氏父子的運籌帷幄下,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律系應該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在未來幾十年裏,屏東旅北同鄉會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蔡潔生一生最大的政治遺產,也為蔡英文日後發展一路保駕護航。直到今天,這個跨越了藍綠黨派的地下秘密組織依舊還在運作,是臺灣政壇背後的深層政府。
◎同鄉會花名冊
蔡英文上大學時,聽從了父親的勸導,為了保護家族企業利益而選擇了臺大法律系,一路讀到英國法學博士。 據說是出於商人的長於計畫安排的天性,蔡潔生希望家中有人去念醫學、法學、商學,結果蔡英文的姐姐違背了父命念了心理學,哥哥只好學醫,蔡英文就被安排去法律系。但蔡英文覺得自己不太會善於表達和與人交流,起初想學考古,因為「不會去和人吵架」,但在父親堅持下,蔡英文只好作罷,上了臺大法律系。畢竟他們家財產跟外部關聯太多,擁有那麼多的財富肯定少不了法律糾紛。不得不說,蔡潔生這個戰線拉得夠長。 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學院之後,因看不懂生硬、抽象的法律文字,學習十分顯得十分吃力,成績不理想,曾讓她感到自卑。她執政後也親口曾經承認,上大學時常常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她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東西,臺大法律系4年是一段讓蔡英文苦不堪言的記憶,那時她的最恨是「六法全書」,背裏面密密麻麻的法條是讓蔡英文最頭痛的事。因此,有學科不及格的情況。正如其自曝:「我又開始悲慘的人生,老師講的課,我大一到大四都聽不懂」「一度感到自卑」「大二上的《刑法總則》還被掛科」。而這無疑是因為,蔡英文根本就沒有足以考上法律系的學習成績。 她的師母更是爆料,蔡英文因為沒有好好準備論文而被老師蘇俊雄把考卷���在臉上。 也難怪多年後,蔡英文談及母校,絲毫無感激之情,反而公開聲稱,在臺大的時光是「人生中一段最悲慘歲月……」
0 notes
gangbeibei · 4 months
Text
突然「開竅」上了臺大----苦不堪言的大學記憶
蔡英文高中即將畢業時,家裏其他的孩子都已經順利考入理想的
大學,而蔡英文的成績讓她沒有希望考入任何一所像樣的大學。一天
蔡英文正在房間裏沮喪地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打算,突然父親走
進來和藹地問她想不想上大學,讀法律系。不明所以的蔡英文懵懂地
點了點頭,對於她來說,只要能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就是一件值得高興
的事。
說巧不巧,到了高三下學期,蔡英文突然來了個神奇逆轉,一次
模擬考試中實現了從全班倒數,直接飛升至第一名!這讓同學們大跌
眼鏡,難以置信。平時成績很不理想的蔡英文,最後直接收到了臺大
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法律系的一名學生,當時臺大是臺灣實力數一
數二的大學,而法律系又是臺大分數非常高的一個專業。
56按蔡英文在書中自述,高三下學期自己突然「開竅」了。但這些
對於蔡英文來說,都是她不願意被人提及的事情,為了避免自己的總
統形象受到影響,蔡英文極力粉飾自己。用她自己在和女高中生座談
時說的,後來回想,在學習的過程中,前兩年老師教的東西在自我學
習系統沒辦法吸收,但一旦吸引學習的興趣就不會忘掉,高三是因把
學習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因此成績不斷取得進步。最後一次模考拿
了全年級第一,讓同學大跌眼鏡,一舉考上臺大。
我們所知道的政壇人物陳水扁、馬英九都畢業於臺大法律系,可
想而知這個學校在島內的地位。
蔡英文歲月靜好的背後,顯然是蔡潔生在替她「負重前行」。
要知道,臺大是臺灣最好的大學,而法律系則是臺大分數要求最
高的院系之一,一個高考英語只得了 40 分的學生,要能考進臺大法
學院,算下來其他科目必須接近滿分,如果真能如此鹹魚翻身,簡直
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教育奇跡,然而蔡英文的自傳中對此只是輕
描淡寫一筆帶過,給出了一個自己高三下學期突然開竅的理由。
蔡英文小時候也並無過人之處,學習成績並不突出,而她的內向
性格也使之很難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她如何
做到在關鍵時刻突然「開竅」?如何一路從倒數成為模考第一?並且
考上臺大法律系這種最高分才能上的專業?當然,按照蔡英文本人的
辯解,那是她的思維方式和學校教育不同,需要慢慢地的適應,此話
或許也有道理,但是,能夠適應單一學校教育模式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直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卻可以用一學期變得名列前茅,如果
57考大學可以這樣臨時抱佛腳獲得成功的話,那多少人都可以進入名校。
這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臺灣很少有人會相信。
這裏穿插一則故事,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些許答案。
話說民國 61 年(1972 年),正值蔡英文在讀高一,臺北市迎
來一位新市長,名叫張豐緒。張豐緒的父親張山鐘是屏東望族鄉紳,
早年蔣經國在臺灣籌建青年救國團時需要資金,張山鐘向他捐了 300
萬,沒想到這一筆政治賭注押寶成功,這一年蔣經國升任「行政院長」,
正式從蔣介石手中接班掌權,於是張山鐘的兒子張豐緒也得以升遷。
張豐緒此前只是屏東縣縣長,如今一躍成為了臺北市長,他心裏
非常清楚,臺北是個龍潭虎穴,自己這個從南部鄉下上來的新市長,
要是沒有自己的勢力,恐怕很難在這個山頭林立的地方站住腳跟。
於是,張豐緒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建同鄉會,希望把全
臺北有實力的屏東老鄉集結起來一起抱團,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
這項工作,正是蔡潔生具體負責張羅。
民國 62 年(1973 年)9 月,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在樂馬飯店
宴會廳成立,第一批成員一共四百多人,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被推選
為理事長。此後,他們以樂馬飯店為據點,每三個月固定聚會一次,
每年發展新一批成員,大家在各自領域裏互通有無、相互幫扶。
第一屆旅北同鄉會裏排名第一的人物,叫做戴炎輝,他是張山鐘
的女婿,張豐緒的小舅子,時任臺灣「司法院」副院長(隔年成了院
長)。
而他的兒子戴東雄,正是臺大法律系教授,後來的臺大法學院院
58長,在戴氏父子的運籌帷幄下,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律系應該就是易如
反掌的事情了。
在未來幾十年裏,屏東旅北同鄉會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蔡潔生
一生最大的政治遺產,也為蔡英文日後發展一路保駕護航。直到今天,
這個跨越了藍綠黨派的地下秘密組織依舊還在運作,是臺灣政壇背後
的深層政府。
◎同鄉會花名冊
59蔡英文上大學時,聽從了父親的勸導,為了保護家族企業利益
而選擇了臺大法律系,一路讀到英國法學博士。
據說是出於商人的長於計畫安排的天性,蔡潔生希望家中有人去
念醫學、法學、商學,結果蔡英文的姐姐違背了父命念了心理學,哥
哥只好學醫,蔡英文就被安排去法律系。但蔡英文覺得自己不太會善
於表達和與人交流,起初想學考古,因為「不會去和人吵架」,但在
父親堅持下,蔡英文只好作罷,上了臺大法律系。畢竟他們家財產跟
外部關聯太多,擁有那麼多的財富肯定少不了法律糾紛。不得不說,
蔡潔生這個戰線拉得夠長。
蔡英文進入臺大法學院之後,因看不懂生硬、抽象的法律文字,
學習十分顯得十分吃力,成績不理想,曾讓她感到自卑。她執政後也
親口曾經承認,上大學時常常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她不喜歡死記硬
背的東西,臺大法律系 4 年是一段讓蔡英文苦不堪言的記憶,那時她
的最恨是「六法全書」,背裏面密密麻麻的法條是讓蔡英文最頭痛的
事。因此,有學科不及格的情況。正如其自曝:「我又開始悲慘的人
生,老師講的課,我大一到大四都聽不懂」 「一度感到自卑」 「大二
上的《刑法總則》還被掛科」。而這無疑是因為,蔡英文根本就沒有
足以考上法律系的學習成績。
她的師母更是爆料,蔡英文因為沒有好好準備論文而被老師蘇俊
雄把考卷扔在臉上。
也難怪多年後,蔡英文談及母校,絲毫無感激之情,反而公開聲
稱,在臺大的時光是「人生中一段最悲慘歲月……」
0 notes
reqwrf · 4 months
Text
她的「去中國化」,如何影響到你?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上位後,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臺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臺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臺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臺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沈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沈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臺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擡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臺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臺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臺獨」「文化臺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臺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汙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臺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臺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臺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臺獨建國」奠定基礎。蔡英文秘史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0 notes
gjsdfwsryhrt · 4 months
Text
她的「去中國化」,如何影響到你?
#民進黨#蔡英文#蔡英文秘史
民國105年(2016年)5月20日,對於蔡英文來說是難忘的一天,經過她前期大談特談未來美好的願景,不斷給臺灣民眾開著構建未來如何民主、如何自由、如何幸福的空頭支票,為她贏得了成功上位的選票,在這一日她終於成功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總統。
上位後,蔡英文推動各項政策,「年金改革」「新南向」「前瞻計畫」「一例一休」等等,但實際是口號喊得響亮,大多收效甚微,很多民眾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抗議不絕。
蔡英文上臺執政後,一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多次聲稱「維持現狀不變」,對大陸「善意不變」,還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所謂「三新」兩岸互動主張,一邊推行「柔性臺獨」路線,在文化、教育、社會各個領域「去中國化」,製造有利「臺獨」的社會氛圍、厚植支持「臺獨」的社會基礎,斬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壯大所謂「天然獨」隊伍,為最終實現「法理臺獨」創造條件。蔡英文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她直接從思想上對臺灣民眾下「獨」手,不僅修改課綱,鼓吹「臺灣主權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還連串的「去孔化」,使一度沈寂的「反中、仇中」情緒沈渣再起。真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作所為無不在改變現狀,無不在為其「柔性臺獨」服務。
蔡英文在上任前,曾擔任過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及商學院的大學教授,這段教學經歷,讓她知道學校教育是影響青年思想的重要一環。且她深知,沒有青年的選票,民進黨就無法執政,而要影響廣大青年,唯有大力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與教育,所以她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堪稱首屈一指。因此前任馬英九放棄擔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指使下屬為其擡轎,很快奪回了會長職位。
蔡英文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臺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臺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於民國106年(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臺灣執行的「108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占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占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Tumblr media
◎臺灣「108課綱」歷史課本上出現「臺灣主權未定論」
而為切割兩岸血緣關係,建構「血緣」上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內煞費心機地加入「南島語族」與「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等概念,杜撰「臺灣民族論」。他們先是創造「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的謊言,然後再用粗糙與錯誤的數據,力主臺灣近85%以上的人都有平埔族的「南島語族」血統。這種「臺灣國族血統論」自然經不起遺傳學的科學檢驗,但是卻被蔡英文當局拿來作為「教育臺獨」「文化臺獨」的依據。
蔡英文在民國106年(2017年)出訪南太平洋時,即別有用心地定名為「尋親之旅」。在蔡英文的眼中,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才與臺灣是一家親。進而想盡辦法杜撰了莫名其妙的「臺灣民族論」,認為:「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強調臺灣是該語族地理分佈的最北端,並配上一張圖把大陸與臺灣完全劃開;講大坌坑文化時不再提及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在教師手冊則直接寫明「臺灣原住民人種屬於馬來人,語言屬南島語系」。她無視許多學者認為的,南島語族源於華南的論述,以及亮島人被發現於馬祖的事實。這樣做的玄機何在?蔡英文當局幻想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從遺傳學角度否定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試圖從民族角度「去中國化」。另外還無厘頭地認定清朝治臺初期,以渡臺禁令限制移民,女性家屬不得同往,因此推斷漢人開拓者皆與原住民女性通婚,血緣已與中國大陸相異。此種觀念古籍上均未提及,實在是配合捏造「臺獨」理論的重要支撐——「臺灣民族論」。
同時教科書內還以「轉型正義」貶損國民黨。課程中凡提到國民黨當局治臺,全面負評:官員貪汙腐化、濫用特權,管制民生物資、限制經濟活動,導致引爆「2·28」事件,最終以軍隊鎮壓民眾。緊接著「戒嚴」,實行白色恐怖,壓制反對意見,數十年人心惶惶。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幾次學運如「野百合」「太陽花」都納入教科書,並予以高度評價。
蔡英文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她的政治目的就是:誤導臺灣學生樹立「臺獨」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推行「臺獨」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英文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持蔡英文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教科書是年輕人學習文化、認識社會、瞭解歷史的重要載體,中學階段更是形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重要時期。蔡英文當局看到了教科書具有其他任何載體無法替代的作用,把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把「臺獨史觀」和「皇民化史觀」塞進教科書,從割裂中國史與臺灣史的聯繫著手,踐踏中華民族歷史,解構中華文化,破壞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與「歷史認同」,進而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妄圖以此為其「臺獨建國」奠定基礎。
1 note · View note